冲压件检测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1页
冲压件检测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2页
冲压件检测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3页
冲压件检测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4页
冲压件检测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压件检测基础知 识培训 目 录 一、(汽车)冲压件检测的内容 二、冲压件的检测方法 三、冲压件的缺陷模式标准 四、冲压件边界模式标准 五、检具使用维护和保养 1、概述 汽车上有60-70的零件是冲压件,因此冲压技术对汽车的产品质量,生 产率和生产成本都有重要的影响。 冲压工艺生产特点: 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尺寸一致性好 原材料消耗低(材料利用率) 汽车上的冲压件,具有尺寸大,形状复杂,互换性强,配合精度和 外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2、冲压件检测的内容 冲压件的性能: 冲压件的外观检查: 冲压件的几何尺寸: 一、(汽车)冲压件检测的内容 1、性能检测:性能检测包括刚性检测和材质确认两方面。 性能检测:一般由专业的实验室进行,主要是研发部门在重点实验室进 行,没有实验室一般通过整车路试进行验证。我们公司产品开发不是完 全正向开发,也没有重点实验室,目前冲压件的刚性验证以整车验证为 主。公司的重点实验室已经建成,车身刚性测试仪正在购买中。 材质: 冲压件使用材质由工程研究院提供初始材料定义,工艺部门在工艺开 发和模具调试后进行确认和修改,然后下发执行。 冲压件生产部门按照确定材料进行采购,材料进厂后进行材质化验和 性能测试,材质合格后投入生产;生产时按照工艺卡使用的材质进行确 认即可。 正常情况下冲压件的材质和料厚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冲压件的性能 能过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对性能进行检测,但每年要冲压件的性能进行 标定。 二、冲压件检测的方法 2、冲压件的外观检查: 冲压件的外观检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毛刺;2).起皱; 3).擦伤(拉毛);4).冲击线(shock line);5 ).模具压伤(压痕);6).棱线滑移(蛇形线);7).凹坑、凸包; 8).锈蚀;9).麻点;10).裂纹(crack);11).厚度变薄; 12)、冲孔塌陷;13).圆角的光顺性;14).波浪、连续波浪;15)波纹 3、冲压件的几何尺寸检测: 冲压件的几何尺寸检测:是指零件在检具上进行几何尺寸测量,没有检 具的零件采用常规工具(游标卡尺、钢板尺、盒尺、角度仪等)进行检测。 4、冲压件的检测方法: 1)、没有检具检测方法: 对于没有检具的零件(正常情况下比较简单的零件),将 零件放在平台上,利用通用工具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按 照图纸公差要求判定零件是否合格。 2)、有检具的冲压件检测方法: A.自然状态下(打开夹紧),采用主副定位销将零件完全定位后(要求定位 销与定位孔轻轻接触),记录零件与基准面是否贴紧,并将与S面之间的测 量间隙值记录在检测记录表中。没有特殊规定时基准为 “0“,但是基准面的 4 个点中,一个点容许有 0.2mm 的间隙。基准孔的公差按照检查基准书要 求进行公差管理。 B.在夹紧的状态下,确认零件与基准面的贴紧状态(基准“0“),发现间隙时 将间隙测量值记录到检测记录表中,而非夹紧状态的数据添在 ( )里。 C.根据检查基准书的检测点位置要求,将测量后采集的数据记录在检查成绩 表中。销检孔/螺栓/螺母位置等在检具夹紧状态下不能测量的部分 ,打开 干涉部位夹臂后测量确认质量状态。 D.测量完成后,计算出零件的 OK 率,在检查成绩书上纪录测量人员的姓名 及测量日期。 零件 OK 率 (%)= 100 OK点数 测量点数 1、冲压件的表面分类 三、冲压件的缺陷模式 类别描述 一类(A)表面指车身外表面(含车门)底边以上300mm向上至流水槽下沿区域; 前外表面保险杠以上至前风窗上框沿区域内; 二类(B)表面车身外侧表面,离底边300mm以下部位; 前风窗上框沿及流水槽下沿以上至顶盖四周外侧面; 后围车厢 及护栏不能遮挡的左、右边缘的外表面; 坐在车内任何座位上可看见的各裸露表面; 散热器面罩; 三类(C)表面驾驶室顶盖上平面及后围外表面; 开门时可见的车身门框口、立柱表面及门侧边 (前、后、上部); 保险杠; 四类(D)表面发动机罩内表面; 被零件或装饰件覆盖或遮挡的表面; 各门下边表面; 驾驶室底板上下表面; 序号缺陷模式检查标 准检查周期检查器具检查方法 1裂纹或细颈 板厚减少量20%t (t为料厚) 全数或抽样检查 点接触式千分 尺 测量时要垂直接触、对直接测 量不到的位置要切下来测量 2 孔的 变形 1.无 2.封样样件 全数或抽样检查卡尺不低于封样样件质量状态 3缺肉 1.无 2.封样样件 全数或抽样检查卡尺或钢板尺 不低于封样样件质量状态 4 翻边 皱纹 注胶面0.5mm, 其他1.0mm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钢板尺 间隙尺 钢板尺与间隙尺配合使用 5毛刺 1.基准孔:无 2.其他0.3mm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卡尺或钢板尺 目视 钢板尺或卡尺检查 6皱纹封样样件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目视 油石 不低于封样样件质量状态 7划伤 1.用120#砂纸摩擦5 次可去除为合格 2.封样样件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120#砂纸 120#砂纸垂直划伤方向摩擦5 次 8冲击 线 1喷漆后看不出来 2.封样样件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目视喷漆后进行外观评价 9碰伤用120#砂纸摩擦5次 可去除为合格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120#砂纸在发生部位摩擦5次进行检查 10光亮面 1不能有光亮面 2.封样样 件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油石 手感 1用油石、手感进行检查 2比不低于封样样 件质量状态 2、冲压件的质量缺陷模式及检查标准 序号缺陷模式管理标准检查周期 检查器 具 检查方法 11棱线不光顺封样样件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 油石 目视 油石 12 压痕(灰尘 等) 一、二类表面:凸、凹压痕分散 不超过6个 抽样检查 (首、中、 末 ) 油石 手触摸 目视 油石 13小的 波纹 上面 一类表面:25mm内波纹高度 55 全数或抽样检查 波纹测 定仪 油石 1.目视或用手触摸 2.波纹测定仪测量出具体数值 3.不低于封样样件质量状态 二类表面:25mm内波纹高度 70 小的 波纹 侧面 一类表面:25mm内波纹高度 55 全数或抽样检查 波纹测 定仪 油石 1.目视或用手触摸 2.波纹测定仪测量出具体数值 3.不低于封样样件质量状态 二类表面:25mm内波纹高度 70 14大的 波纹 上面 一类表面:25mm内波纹高度 3040(1000mm距离之内有3个 以内) 全数或抽样检查 波纹测 定仪 油石 1.目视或用手触摸 2.波纹测定仪测量出具体数值 3.不低于封样样件质量状态 二类表面: 25mm内波纹高度 5060(1000mm距离之内有3个 以内) 大的 波纹 侧面 一类表面:25mm内波纹高度 3545(1000mm距离之内有3个 以内) 全数或抽样检查 波纹测 定仪 油石 1.目视或用手触摸 2.波纹测定仪测量出具体数值 3.不低于封样样件质量状态 二类表面: 25mm内波纹高度4555 (1000mm距离之内有3个以内) 3、冲压件的关键质量特性 冲压件关键质量特性 问题 描述 外部内部 评估标准 ABBCD 凸点拉伸印(冲击痕)NGNGNG用手容易感觉到,但进入车辆时 可见。 波浪拉伸印NGNGNG用指容易感觉到。 多余材料NGNGNGNG远离冲压件切口处,并且能感觉到多个波浪状 扭曲印冲压凹痕冲压印材料皱褶NGNGNGNG不符合设计的、可见的冲压件不光滑 裂纹、开裂(减薄)NGNGNGNGNG 可见的裂纹和开裂(对减薄的,低碳钢变薄不超 过材料厚度25;高强板不超过材料厚度20) 材料缺损NGNGNGNGNG目视缺料 锋利的切边NGNGNGNGNG毛刺超标(锋利边对人有伤害) 锉刀印表面加工质量差NGNGNG目视 波浪形冲压印(压痕)NGNG目视 轻微的凹痕硬伤凹点等等NGNG目视 由于装饰件安装引起的凹痕NGNG目视 大半径面上的褶皱印NGNG目视 曲面上的冲压凹痕NGNG目视 凸点硬伤凹痕NGNGNG目视 凸点硬伤凹点范围15mmNG目视 四、冲压件的边界模式标准 1、检具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检具检验零件时,需将零件轻轻放在检具上,然后按照检具使用规范要求对零件进行精度 检验,检验完成后将零件平稳移开。 检具对零件仅具备检验功能,不允许在检具上对零件进行手工修正。 检具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必须确保检具各基准面(或行走轮)与检具所放置的表面完全接触, 做到不虚不空。 2、检具的保养维护: 2.1检具应避免风吹、日晒、雨林;避免接触接触油污、酸碱等腐蚀性物质;避免磕碰及撞击等 造成的精度流失。长期不用时使用苫布遮盖(防尘)。 2.2检具保存及使用时,环境温度要求保持在1035,环境相对湿度50-70。 2.3定位销、检测销、断面规等活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