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二.ppt_第1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ppt_第2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ppt_第3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ppt_第4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习作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 执教人:张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过程与方法: (1)指导选材。 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 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2)明确要求。 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 (3)指导构思。 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 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二、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 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 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 交流提示如下: 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 料从哪得来的? 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 的感受。 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 来及时询问。 要求: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表达是否流畅;语言 是否简洁。 你可以写:民风民俗 节日习俗 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可以调查访问 可以亲身经历 民风: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俗:一个民俗的风俗习惯 思路点拨 这种民风民族的特点是什么,通过你的描 述,让读者对这种民风民俗有一种清晰的 了解。 这种民风民俗是怎样由来的,又是怎样发 展到现在的。 谈谈你对这种民风民族的感受。 (找到侧重点,详略得当。) 一、编写提纲 1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 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 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回 顾 拓 展 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2、“元日”是什么意思? 元:第一、起始。 王安石 北宋北宋 政治家政治家 文学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 岁以前,随父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 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 年的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 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政,后 受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随即 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新政 时写的,寄托着他执政变法、除旧布新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爆竹声中一岁除” 译文: 在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 人们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除:去掉。 读好这一行: 让人感受到过年时那种热闹欢乐的气氛。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春风把暖气吹入屠苏酒。翻译得更美一 点: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人们的心情是多么得高兴啊! 入:吹入。 屠苏: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 ,正月初一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这 样可以避瘟疫。 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千门万户曈曈日” 译文: 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曈”这个字和太阳有关,所以是“日”旁 。 读出:无限光明美好的前途。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 桃换旧符:现指春联 这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也寓含着除旧 布新的意思。 这句与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呼应 ,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本诗既是写景诗,也是抒情诗。 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放爆竹、春风吹、喝屠苏酒、曈曈日、换 桃符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 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 新的景象,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远 大的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 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 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时间 地点 描写的事物 了解作者 生于834至839年,卒于902年以后。唐代文 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 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 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 公元867年( 唐懿宗咸通八年)登进士第。登第次年东游 ,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 唱和,并称“皮陆”并属皮陆派。其后又入京 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黄巢军下江浙 ,皮为黄巢所的。黄巢入长安称帝,皮任翰 林学士。皮日休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 故为巢所杀,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 ,或说后至浙江依钱,或说流寓宿州以终 。 “玉颗珊珊下月轮” 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 从月亮上面边撒落下来。 “殿前拾得露华新” 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