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单洞双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浙江#隧道防水施工#附示意图.doc_第1页
改建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单洞双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浙江#隧道防水施工#附示意图.doc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十三局集团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jwsg-v标 泽雅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jwsg-标(dk154+814-dk187+570)泽雅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中铁十三局集团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第一分部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目 录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2.1工程简介- 4 -2.1.1工程范围- 4 -2.1.2主要技术标准- 8 -2.1.3地址构造、水文地质、地震、气象特征- 8 -2.1.4交通情况- 9 -2.1.5施工用水- 10 -2.1.6施工用电- 10 -2.1.7油燃料- 10 -2.1.8洞内管线布设- 10 -3.施工部署- 11 -3.1施工准备- 11 -3.1.1技术准备- 11 -3.1.2现场准备- 11 -3.1.3风水电供应- 12 -3.1.4隧道通风- 13 -3.1.5砼供应- 13 -3.1.6施工平面布置与主要场地布置- 14 -3.2施工组织- 14 -3.3资源配备- 14 -4.施工方案- 17 -4.1泽雅隧道主洞- 17 -4.2泽雅隧道辅助坑道- 19 -4.2.1洞口段施工- 19 -4.2.2进洞方法- 19 -4.2.3辅助坑道与洞身相交段施工- 19 -5.施工方法- 19 -5.1施工准备- 20 -5.2施工测量- 20 -5.3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20 -5.4洞口施工- 22 -5.4.1土方开挖- 22 -5.4.2石方开挖- 22 -5.4.3排水措施- 22 -5.4.4洞口边坡加固保护措施- 22 -5.4.5洞口加固- 23 -5.5隧洞开挖- 25 -5.5.1主洞开挖- 25 -5.5.2预裂爆破施工- 31 -5.5.3光面爆破设计- 31 -5.5.4辅助坑道开挖- 35 -5.6隧洞出碴- 35 -5.7隧洞支护- 35 -5.7.1注浆超前锚杆支护- 36 -5.7.2超前小导管注浆- 36 -5.7.3超前管棚施工- 37 -5.7.4注浆- 40 -5.5.5初期支护- 43 -5.5.6钢拱架和钢格栅的加工及安装- 44 -5.5.7钢筋网的施工- 45 -5.5.8监控量测- 47 -5.8.洞身衬砌- 52 -5.8.1底板及仰拱- 53 -5.8.2拱墙整体衬砌- 54 -5.8.3结构防排水- 58 -5.9水沟电缆槽、预埋(留)设施- 62 -5.10混凝土雨季施工方法及措施- 62 -6.平面布置图- 62 -7.泽雅隧道进度计划- 62 -7.1进度指标- 62 -7.2工期计划- 63 -7.3进度计划- 67 -7.4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67 -7.4.1工期保证体系- 67 -7.4.2影响工期因素分析- 67 -7.4.3工期保证措施- 67 -8.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0 -8.1质量方针及目标- 70 -8.2质量控制措施- 70 -8.3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70 -8.4质量管理制度- 71 -9.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72 -9.1安全目标- 72 -9.2安全保证体系- 72 -9.3分项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3 -9.3.1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73 -9.3.2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5 -9.3.3保证人身安全的具体措施- 79 -10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 81 -10.1环保水保目标- 81 -10.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 81 -10.2.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 81 -10.2.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82 -10.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82 -10.3.1环境保护措施- 82 -10.3.2水土保持措施- 84 -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4 -12.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85 -13.应急预案- 86 -13.1火工品爆炸应急预案- 86 -13.2防洪应急预案- 90 -13.3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3 -13.4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95 -13.5防有害气体危害应急预案- 97 -13.6隧道瓦斯爆炸应急预案- 99 -13.7触电紧急救治预案- 101 -13.8其他紧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03 -14. 应急演练- 106 -14.1施工现场突发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策划方案- 106 -14.2施工现场突发隧道塌方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策划方案- 109 - 1、编制依据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基础20083044号)。1.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093321号)。1.3国土资源部“关于浙江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国土资预审字2009436号)。1.4环境保护部“关于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的批复”(环审2009582号)。1.5铁道部“关于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0709号)。1.6铁道部“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的通知”(工管工200772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1.7初步设计阶段与地方签订的有关协议及纪要。1.8铁四院关于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1.9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技术指南等。1.10现场施工组织调查及当前客运专线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1.1工程范围泽雅隧道进口位于青田县油竹新区打潭岩村,出口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全长12030m,为单洞双线隧道,是金温线铁路上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进口里程dk156+358,出口里程dk168+388。除进出口段浅埋外,洞身一般埋深大于100m,局部地段埋深大于400m。本隧级围岩长5582m;级围岩长4983m;级围岩长859m;v级围岩长606m。进口洞门形式为单侧挡墙式,出口洞门形式为倒斜切式,隧道采用无碴轨道,除隧道明洞工程及斜切段及图纸特殊注明地段外,其余均采用一般符合衬砌。本隧道衬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隧道建筑材料按主体结构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耐久性要求选取。为开辟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结合初设图纸及投标人多年专业施工经验,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本隧道采用“两斜井一横洞”的施工方案。 隧道设斜井两座,横洞一座,分别为1360m、1255m和740m。斜井与隧道采用斜交单联式,无轨运输单车道+单车道衬砌断面。驮斜背斜井:1#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的右侧,长度1360m。斜井井身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交点里程dk159+350,平面夹角45;最大坡度7.9,综合坡度7.0,采用无轨运输单车道断面,延斜井长度每200m设纵坡为2的错车道,错车道长度30m,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林岙斜井:2#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的右侧,长度1255m。斜井井身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交点里程dk165+700,平面夹角45;全线纵坡3.1,采用无轨运输单车道断面,延斜井长度每200m设错车道,错车道长度30m,进口采用翼墙式洞门。芝麻川横洞:1#横洞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长度740m。横洞洞身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交点里程dk167+900,平面夹角65;全线为0.2下坡,采用无轨运输单车道断面,沿洞身每200m设错车道,错车道长度30 米。结合初设图纸要求,为满足防灾救援的需要,辅助坑道均采用锚喷支护整体式衬砌,坑道洞口按国防要求加强,辅助坑道的交叉点等薄弱环节均采用降低一级围岩衬砌加强。辅助坑道竣工后,斜井作为紧急出口使用,与正洞连接处设置防火门。泽雅隧道辅助坑道示意图表泽雅隧道斜井、横洞位置及参数一览表名称与正洞相交里程正线左右长度l(m)坡度平面夹角()驮斜背斜井(1#斜井)dk159+350右侧1360745林岙斜井(2#斜井)dk165+700右侧12553.145芝麻川横洞(1#横洞)dk167+900左侧7400.265斜井采用整体式衬砌和锚喷衬砌;施工时、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级、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进口、1#斜井、2#斜井、1#横洞交通较为便利,均有水泥公路通往附近的村庄。泽雅隧道围岩级别一览表序号里程长度(m)围岩类别1dk156+358dk156+470112v2dk156+470dk156+51040iv3dk156+510dk156+610100iii4dk156+610dk156+715105iv5dk156+715dk156+73520iii6dk156+735dk156+865130iv7dk156+865dk156+91045iii8dk156+910dk157+215305ii9dk157+215dk157+315100iii10dk157+315dk157+37560v11dk157+375dk157+475100iii12dk157+475dk158+470995ii13dk158+470dk158+570100iii14dk158+570dk158+63363v15dk158+633dk158+733100iii16dk158+733dk159+060327ii17dk159+060dk159+170110iv18dk159+170dk159+380210ii19dk159+380dk159+480100iii20dk159+480dk159+54565v21dk159+545dk159+645100iii22dk159+645dk159+945300ii23dk159+945dk160+045100iii24dk160+045dk160+11065v25dk160+110dk160+210100iv26dk160+210dk161+165955iii27dk161+165dk161+265100iv28dk161+265dk161+33065v29dk161+330dk161+430100iv30dk161+430dk162+120690iii31dk162+120dk162+17050iv32dk162+170dk163+125955iii33dk163+125dk163+225100iv34dk163+225dk163+31085v35dk163+310dk163+540230iii36dk163+540dk163+59050iv37dk163+590dk163+64050v38dk163+640dk163+910270iii39dk163+910dk165+0051195ii40dk165+005dk165+105100iii41dk165+105dk165+210105v42dk165+210dk165+478268iii43dk165+478dk165+54062v44dk165+540dk165+640100iii45dk165+640dk166+44585v46dk166+445dk166+545100iii49dk166+545dk166+61065v50dk166+610dk166+710100iii51dk166+710dk167+7651055ii52dk167+765dk167+81550iii53dk167+815dk168+125310ii54dk168+125dk168+290165iii55dk168+290dk168+33444iv56dk168+334dk168+38854v2.1.2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最小曲线半经:3500m,枢纽地区可适当降低。限制坡度:6。牵引质量:4000吨。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闭塞方式:自动闭塞。建筑限界:预留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条件。2.1.3地址构造、水文地质、地震、气象特征(1)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隧址区属剥蚀低山地貌,山顶海拔一般为100400m最高可达440m隧道进口地形陡峻,植被发育,中线所经之地大部分地势较险,植被茂盛,沟谷较发育,出口地势较缓,植被发育。洞身断层破碎带发育,区域断层13处,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内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岩体破碎。此外路线左侧发育一条与隧道走向平行的f6断层,距隧道最近约180m且倾向隧道,但因倾角较陡,对随到影响较小。本隧道主要不良地质为褶皱、断裂破碎带(通过12条)等。(2)水文地质特征隧址区属剥蚀低山区,局部范围地表径流活跃,水量较丰富,但从整体来看,地表水不发育,且受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隧区地表水发育路段主要分布在dk159+400-dk165+800段,该范围属于泽雅水库水源补给区,山体植被茂密,溪谷较多,水量较丰富,被温州市列为水源保护区。该范围发育多条断层(f4-f12),形成了有利的地下水通道,地表水沿断层下渗会对隧道造成一定影响,隧道施工穿越此处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漏。本隧道区地下水不发育,影响隧道的地下水主要为诶构造裂隙水。在构造发育部位,断层构造带具有一定的导水性和储水性,在隧道开挖时,必须加强监测及防范措施,避免突泥突水事件发生。(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根据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值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级,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tg)为0.35s。隧址区虽然断裂构造较发育,但晚更新世以来未发生新的构造运动,故场地属于构造较稳定地区。(4)气象条件丽水境内河谷平原是浙江省高温酷热地区之一,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7.7,一月份平均气温6.3,七、八月份平均气温29.5。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温州气象台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8,最低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7,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4.5,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94mm。本区降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以温州站为例为1723.0毫米,最大年为2919.8毫米(1911年),最小年为1103.0毫米(1979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4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8.5%,59月份占全年的64.7%。降水按其特性可分为梅汛期、台汛期和非汛期。2.1.4交通情况2.1.4.1铁路本线路大部分地段沿既有金温线并行,两端为浙赣线及甬台温、温福沿海铁路通道,现区域内形成由京沪、宣杭线构成向西北辐射,由浙赣线向西南辐射、由甬温、温福线构成向沿海地区辐射的铁路网。为本工程施工运料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1.4.2公路本工程所经地区公路较通畅,除与本线并行的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外,还有杭金衢、金台、龙丽、甬台温等高速公路及44、24、42、49等省道,本工程材料运输主要以330国道以及县乡之间的公路为主要运输通道。2.1.4.3水运本线路所经地区主要为两大水系,缙云以北为钱塘江水系,有永康江、武义江、东阳江、义乌江;缙云以南为瓯江水系,有好溪、小溪、大溪、瓯江;除青田至温州段的瓯江能通航100-200吨船只外,其他河流均不通航,瓯江部分河段依稀可见一些采砂船,可为本工程提供填料、砂卵石等建筑材料的开采作业。温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是浙南地区南北沿海海运、远洋运输的中心枢纽。拥有市区老港区、杨府山港区、龙湾港区、七里港区、灵昆港区和状元岙深水港区,生产型泊位1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具有10万吨级靠泊能力。 本工程所需进口设备及材料可通过海运到达温州港。2.1.5施工用水隧道施工用水就近取用附近河水,天然水质极好,适宜作多种用途的水源,对混凝土无侵蚀性。2.1.6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由集中变电站接取电源,架设临时电力干线为主,自备发电机为辅。在隧道进口安设两台1000kva变压器,1#斜井、2#斜井、1#横洞各安设两台100kva+500kva变压器,以满足正常施工用电要求。施工前期,采用300kw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2.1.7油燃料隧道沿线燃料供应相对比较充足,施工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2.1.8洞内管线布设洞内布置管线主要有:动力线、照明线、高压水管、通风管、高压风管。为方便施工,且不影响运输和行人,管线布置按通风管及排水管布置在隧道线路前进方向的一侧,其他管线布置在线路前进方向的另一侧为原则进行布置。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通风管的布设通风管设在左侧,根据通风设计,采用压入式通风。通过衬砌台车处用铁皮风筒过渡,避免在此处断开或形成瓶颈。风管采用接头为拉链式1500mm的塑布软管和钢风管。高压供风管的布设高压风管设于左侧边墙上,主管道每隔200m分装闸阀,高度位于轨面高度,不影响仰拱及铺底施工。用角钢做支架,管道前段距开挖面30m距离,用高压软管接分风器。给水管路的布设给水管路与高压供风管设于同一角钢支架上,管道距开挖面40m,用直径50mm软管接分水器。供电线路的布设设于右侧边墙上,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电压为380/220v,作业地段照明采用36v低压。380/220v供电线路采用95mm2塑料绝缘铝绞线。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380v以下不小于2m。供电线路分层架设,干线在上、支线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排水管路的布设本工区隧道反坡施工段,每100m150m设一个积水仓,采用多级泵接力排水至洞外。同时掌子面配备23台污水泵,防止掌子面出现涌水。3.施工部署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设计图纸已经确定。项目部试验室已按要求成立,具备了对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的能力。已经进场的工程材料均经检验合格。完成了控制桩点复测,导线点加密,以及工程位置的测量和放样工作。3.1.2现场准备临时工程本着“满足需求,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降低费用”的原则进行规划、部署,具体要求为:尽量充分利用当地道路,道路不满足通行要求时,进行加固、维修和养护。临时工程修建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工期要求,合理确定修建标准,在满足现场需要的同时,做到标准适宜、节省费用。现场布置本着简捷、美观、实用的目的修建,整体布局要体现出文明工地的特征及风貌,展现企业风采。主要道路需考虑季节影响,合理设防,确保四季畅通,以免影响正常施工。根据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实际情况,结合初设图纸。泽雅隧道区内共新建临时施工便道2180m,便道宽度为7m;原有道路扩建共计3150m,宽度为7m;新建便桥1座跨度为30m。施工便道交付使用后,各工区组织专业养路工班分段包干养护,并配备足够的小型运输车、洒水车,长期保持路面无坑洼、沟槽和浮石等。3.1.3风水电供应供风各工作面洞口设置空气压缩机房,设高压风管至开挖面。施工前期先采用2台20m3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后期增加2台27m3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并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再做调整和配备。供水及排水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就近取至附近河流水引到施工现场,将水抽至设在掘进口的洞口山体上的高位蓄水池内,然后从高位水池架设水管至洞内用水位置进行隧道施工用水的供应。除斜井工区斜井段为反坡抽水,其余均为顺坡利用边沟排水,斜井工区应配足抽、排水设备。1#斜井工区未贯通前施工中设两处泵站,共配备水泵8台,其中工作4台,备用和检修各两台,均为离心式水泵,工作泵和备用泵同时装机,水泵流量不小于130m3/h,扬程不小于80m,功率不小于55kw。2#斜井工区未贯通前施工中设一处泵站,共配备水泵两台,其中工作一台,备用和检修一台,均为离心式水泵,工作泵和备用泵同时装机,水泵流量不小于453/h,扬程不小于60m,功率不小于18.5kw。1#横洞工区为顺坡排水,正洞dk167+900-dk168+388为反坡排水。横洞工区设一处泵站,其中工作一台,备用和检修一台,均为离心式水泵,工作泵和备用泵同时装机,水泵流量不小于453/h,扬程不小于30m,功率不小于7.5kw。供电各工作面临时采用1台300kw发电机供电,之后在隧道进口安设两台1000kva变压器,1#斜井、2#斜井、1#横洞各安设两台100kva+500kva变压器,以满足正常施工用电要求。洞内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线路进洞(动力用电380v,照明电用220v),在作业面附近设变压器220/36,使作业面照明电压为36v,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道2.5m,成洞和不作业地段220v,照明灯一般15m布置一盏。3.1.4隧道通风3.1.4.1通风方案拟定条件隧道主要采用钻爆法施工;独头掘进最远送风距离为4510m;因工期紧张,要求快速掘进,通风排烟不能占有循环时间过长,按30min考虑(平时送风不占用循环时间);污染主要是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用可提供足够风量、风压的风机及漏风小、阻力小的风管。3.1.4.2通风方案制定的考虑和依据能够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冲淡、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度,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3.1.4.3 通风方案的确定考虑泽雅隧道工作面的施工特点,选择压入式通风方式,进入正洞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混合式通风的方式。风机的选型考虑综合因素,选用压入式132kw2通风机。考虑正洞开挖断面大的特点选150pvc增强维纶布管。通风管的布置管道通风与风管掌子面有50米距离。风管吊挂平直,拉紧吊稳,避免出现褶皱增加阻力,在交接处避免死弯。3.1.5砼供应3.1.5.1砼拌和系统泽雅隧道用混凝土皆由混凝土搅拌站集中供应,从科学设计、经济合理的施工角度出发,在泽雅隧道进口、2#斜井、1#横洞位置各设置一座混凝土拌和站,分别为泽雅隧道混凝土1号拌和站、泽雅隧道混凝土2号拌和站、泽雅隧道混凝土3号拌和站,满足整个泽雅隧道的混凝土施工,同时为四都港隧道、上黄特大桥、坐墩岩大桥提供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工作面。3.1.5.2水泥库房水泥库房邻近搅拌站设置。库房采用整体板房、防雨篷布围护,底部以砖石支垫并铺设油毡隔潮,保持通风。房址设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并完善排水系统。3.1.5.3砂石料仓砂石料仓邻近搅拌站设置。各料仓用砌砖挡墙间隔,并设置防雨、雪及防冻设施。3.1.6施工平面布置与主要场地布置3.1.6.1平面布置原则本隧道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场地情况,在隧道掘进口处相对集中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必须满足施工需要,确保工期要求;施工总平面布置必须与周边环境、特别是交通环境相结合,对既有道路交通干扰小,少占地、少拆迁、少破坏植被。3.1.6.2隧道洞口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场地条件,计划在本隧道掘进口分别设置常用材料库、车辆停放场、机修间,配电室、高位水池、污水处理池、现场调度值班室等生产设施。3.2施工组织根据泽雅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交通条件、围岩级别及断面设计状况,结合本投标人多年积累的隧道施工经验,计划分别在隧道的进口、横洞端及2座斜井处各设一个施工工区,投入4个隧道架子队,分别承担隧道的施工任务。本隧道按进口、横洞、1号斜井、2号斜井4个工区组织施工,具体内容为:隧道一队:泽雅隧道进口(dk156+358-dk159+350)全长2992m;隧道二队:泽雅隧道1#斜井(xdk0+000-xdk1+360)全长1360m; 1#斜井主洞下游(dk159+350-dk162+525)全长3175m。隧道三队:泽雅隧道2#斜井(xdk0+000-xdk1+255)全长1255m; 2#斜井主洞上游(dk165+700-dk162+525)全长3175m。隧道四队:泽雅隧道1#横洞(hdk0+000-hdk0+740)全长740m;1#横洞主洞上游(dk167+900-dk165+700)全长2200m;1#横洞主洞下游(dk167+900- dk168+388)全长488m。 各工区以机械化施工为主,机械配置本着选型科学,实用先进,配套成龙的原则,采用无轨运输的方式,组织快速施工;实施掘进(钻眼、装运),支护(拌、运、锚、网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3.3资源配备泽雅隧道进口主要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型号或参数类型开挖支护衬砌其他合计备注开挖支护台车自制11衬砌台车12m厂家22挖掘机ec240bl新 购11装载机zlc50c新 购33自卸车cq3260新 购66发电机300kw新 购11移动式空压机27m3新 购22移动式空压机20m3新 购22通风机132kw*2新 购11后期增加1台搅拌站90m3/h新 购11与四都港隧道及1#斜井共用砼输送泵hbt60c新 购11砼罐车9m3/车新 购22混凝土喷射机pz5b新 购22变压器1000kva新 购22与搅拌站、砂石料场共用泽雅隧道1#斜井主要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型号或参数类型开挖支护衬砌其他合计备注开挖支护台车自制11衬砌台车12m厂家22挖掘机ec240bl新 购11装载机zlc50c新 购22自卸车cq3260新 购66后期增加4台发电机300kw新 购11移动式空压机27m3新 购22后期移动式空压机20m3新 购22前期通风机132kw*2新 购11后期增加1台搅拌站90m3/h新 购11与泽雅隧道进口及四都港隧道共用砼输送泵hbt60c新 购11砼罐车9m3/车新 购22混凝土喷射机pz5b新 购22变压器1000kva新 购11500kva新 购11泽雅隧道2#斜井主要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型号或参数类型开挖支护衬砌其他合计备注开挖支护台车自制11衬砌台车12m厂家22挖掘机ec240bl新 购11装载机zlc50c新 购22自卸车cq3260新 购44后期增加4台发电机300kw新 购11移动式空压机27m3新 购22后期移动式空压机20m3新 购22前期通风机132kw*2新 购11后期增加1台搅拌站60m3/h新 购11砼输送泵hbt60c新 购11砼罐车9m3/车新 购22混凝土喷射机pz5b新 购22变压器1000kva新 购11500kva新 购11泽雅隧道1#横洞主要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型号或参数类型开挖支护衬砌其他合计备注开挖支护台车自制11后期增加1台衬砌台车12m厂家22挖掘机ec240bl新 购22装载机zlc50c新 购44自卸车cq3260新 购44后期增加6台发电机300kw新 购11移动式空压机27m3新 购22后期移动式空压机20m3新 购22前期通风机132kw*2新 购11后期增加1台搅拌站60m3/h新 购11与坐墩岩大桥共用砼输送泵hbt60c新 购11砼罐车9m3/车新 购22混凝土喷射机pz5b新 购22变压器1000kva新 购11与砂石料场共用500kva新 购11根据本隧道的施工特点和进度计划,施工机械设备配备的原则是:满足需求,性能良好,相互配套。各施工班组配备相应的专用机械设备,形成机械化施工流水作业线。根据本隧道确定的施工原则和施工方案,施工以大型专用设备为主,形成六条作业线,即:掘进作业线、支护作业线、装运作业线、防水衬砌作业线、超前地质预报作业线及辅助作业线。4.施工方案4.1泽雅隧道主洞泽雅隧道全部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遵循以下原则:软岩隧道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泽雅隧道为双线超大断面,线路设计等级要求高,衬砌p10级防水,混凝土耐久性高,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差。根据以上的特点,确定隧道施工指导思想是“科学组织,加强协调;投入适宜,精干高效;突出重点、科技攻关;安全优质,确保工期;文明施工,和谐生产”。总体施工方案的选择将立足于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立足于有效避免软弱围岩流变变形、坍塌等事件发生。 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分别为,级围岩偏压地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级围岩采用中壁交叉(crd)法、中壁(cd)法;级围岩采用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或中壁(cd)法施工;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或全断面法,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根据施工中实际围岩情况,采用适合的开挖方法,及时进行工序转换,做到“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超挖和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证开挖成形质量,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为主的支护方式,围岩较差地段设型钢钢架,特殊地段如浅埋地带拱部设管棚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水泥浆加固地层;富水断层地段采用帷幕注浆等施工工艺。二次衬砌按新奥法原理根据围岩收敛情况及时施工,二次衬砌施工时,灌筑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收缩开裂,振捣时不破坏防水层,二衬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本隧道均采用曲墙带仰拱衬砌,仰拱先行整幅施作。泽雅隧道施工方案序号作业内容施 工 方 案1开挖支护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喷砼支护。2级围岩台阶法开挖或全断面法,锚喷挂网支护。3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中壁(cd)法开挖或台阶法开挖,锚喷挂网、超前锚杆(小导管)、格栅钢架支护。4级围岩中壁(cd)法开挖或中壁交叉(cd)法开挖,锚喷挂网、超前小导管、型钢钢架、洞口长管棚支护。5明洞明挖法6装运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7防水利用多功能升降平台人工铺挂防水板、安装透水管。8衬砌采用12m液压衬砌台车全断面衬砌,砼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9施工通风根据各工区施工安排斜井贯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必要时在局部增加射流风机。10施工用电洞身1500m以内采用动力电直接进洞;洞身1500m以上采用高压电进洞,洞内采用移动变压器降压。11施工排水顺坡排水时,在隧道两侧底部设置浆砌排水沟,将水流直接导排至洞外。反坡时采用离心泵抽水,将水排至洞外。4.2泽雅隧道辅助坑道4.2.1洞口段施工施工内容:洞口防排水、洞口边仰坡开挖和防护、进洞和洞门施工。洞口防排水: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洞口地形特点,施作截水沟。截水沟设在井口边仰坡边缘线5m以外。为防止洞外雨水倒灌,在洞口外设置反坡排水。边仰坡开挖及防护:在洞口范围内放出边仰坡开挖轮廓线;先清除开挖范围内植被,采用挖掘机开挖,自上而下进行,人工配合精确刷坡,边仰坡防护按“分层、分段,自上而下边开挖、边防护”的原则施作。边仰坡防护采用喷锚支护。洞门:在进洞施工超过20m以后,安排洞门施工。洞门在洞口段二衬完成后进行。4.2.2进洞方法先测设出辅助坑道中线及洞口位置,利用挖掘机进行洞口段拉槽及边仰坡开挖,并做好洞顶截水天沟和洞口截水设施,然后进行上断面的开挖,上断面开挖进尺每循环控制在1.0m左右,开挖完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挂网、架立型钢钢架、喷射混凝土;在上断面进洞35m后开挖洞口下断面,接长型钢钢架进行初期支护,及早封闭成环。在全断面进洞2030m后,及早施作模筑二衬,并施作洞门。4.2.3辅助坑道与洞身相交段施工辅助坑道与隧道洞身交叉处开挖后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及应力集中,围岩受力复杂多变,结构薄弱易发生坍塌。其交叉部位施工是个薄弱环节,必须加强支护,采用降低一级围岩衬砌加强。交叉处施工时,采用短开挖,强支撑,及时衬砌成环,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保证施工安全。隧道正洞交叉处50m范围内采用加强处理,开挖加设仰拱,开挖后及时初喷c20混凝土封闭岩面,架设i20钢架,间距为0.8m一榀,墙拱部打设22砂浆锚杆,长度为3.0m,间距1.01.0m,挂设8钢筋网,并与锚杆焊接成整体。5.施工方法根据本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围岩级别及断面设计,本工程配备大型专用设备,形成与生产能力相匹配,工作状态相适应的配套机械化作业线。并结合拟投入的施工力量和本投标人施工类似长大隧道取得的施工经验,拟定施工方法如下:5.1施工准备 开工之后首先修筑进入各工区的临时施工便道,架设施工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道,砌筑洞顶截水沟,施做地表加固,开挖洞口段土石方。洞口场地开挖完成后,安装和修建隧道供风、供水、发电、混凝土生产、钢结构加工等设备与设施。洞门工程在进洞施工正常后及时安排施工,尽量避开雨季。5.2施工测量隧道洞外用gps定位,洞内双导线控制平面,用gps对洞口水准点高差进行复核,以控制高程的可靠性。隧道进口、1#斜井、2#斜井及1#横洞工区各配一个由1名测量工程师、4名测量技工组成的测量班,完成测量工作。每个测量班主要测量及监测仪器配置为:全站仪3套、经纬仪1台、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数显式收敛计1台、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1台。控制测量主要搞好施工前平面控制网复测、平面控制附合导线测设及高程控制;施工测量主要搞好洞口测量、洞身测量;最后完成竣工测量填写竣工资料。为了保证测量质量必须制定严格的保证措施。5.3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立专业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小组,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以指导施工,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保证施工安全。隧道施工中采用全断面地质素描、tsp203长距离预报、地质雷达及红外线探水仪等综合物探手段,隧道地下水发育地段及断层破碎带地段采用超前水平钻探、红外线探水仪等措施。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地质工作获取的地质信息及钻探所揭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提前推测前方地层岩性及异常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措施,优化施工方案。1地质预测预报方法主要内容有掌子面施工地质素描(数码成像)、物探(tsp、hsp、地质雷达及红外线探水等)、超前水平钻探等,并进行瓦斯等有害气体、地下水、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