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末以后城市同乡组织形态的现代化-以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为中心 自明代出现以会馆(后来亦有称公所的)为形式的城市同乡组织之后,到清代已是1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传统的城市同乡组织几百年保持不变,直到清末民初,随着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移民数量的增加和移民素质的改变,才开始发生变化。现代性的同乡会逐渐发展起来,并影响了传统同乡会馆和公所的组织性质向着现代组织的方向转化。特别是旅居上海的宁波同乡组织的这种转化,在整个近代中国城市同乡组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居于领先和典型的地位,也反映着1些共同的特点。 1、 从会馆、公所到同乡会 关于宁波同乡组织的产生时间,迄今为止有3种说法。第1种说法以嘉庆2年(1797年)创立的“4明公所”为起始;第2种说法认为,上海宁波同乡会是从1903年(实际应是1905年)由钟观光、虞和钦、虞含章等开设“科学仪器馆”而组织起来的;第3种说法把“旅沪宁波同乡会”的建立作为宁波同乡会的开始。 科学仪器馆可能做过1些联络同乡的事情,如创办宁波白话报,以期“开通宁波之民知,联合同乡之感情”,但是很难说是宁波同乡会的起始。1则,迄今为止尚未有史实证明该馆有何同乡性的活动,有何组织制度。再则,据有关论者所言: 辛亥革命以后,(科学仪器馆)主要负责人物如钟观光由蔡元培电邀至京,任教育部参事,虞含章回镇海故乡当县参议员,其余也都星散,同乡会无形停顿。这时才有虞洽卿等出来改组,加“旅沪”2字,定名为 “旅沪宁波同乡会”。1其实,宁波旅沪同乡会的建立是在1910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筹建上,都与辛亥革命后科学仪器馆因领导人的离开上海而解体毫无关系。 如果从组织内涵的同乡性质来说,4明公所和宁波旅沪同乡会都可以说是上海的宁波同乡组织。它们不仅由旅居上海的某些宁波绅商发起建立,而且有大量的宁波绅商加入其中,为全体在沪宁波同乡服务,也有较为严密的组织制度。因此,4明公所成立应该是宁波旅沪同乡组织的起点。宁波旅沪同乡会成立,以其新型的组织体制和功能作用,可以说是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转折点。 同乡组织是城市移民的地缘性组织,它的组织程度、组织体制和组织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移民的数量、经济生活方式和文化素质。同乡会馆、公所作为1种城市移民的传统地缘性社会组织,它的组织体制和功能作用是与其移民数量较小,经济活动的领域相对狭窄和相对分离,以及文化素质的传统性相1致的。到清末民初,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加,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共同利益关系的密切化,文化素质的资本主义化,传统的会馆、公所组织模式逐渐与移民的状况不相适。尤其是身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较快的上海,而又是上海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主体队伍的宁波人,他们的移民数量的增加,经济生活和文化素质的资本主义化,较之其他各籍移民处于领先的状况。 从20世纪初开始宁波流向外地的人口迅速增加,1900年时为149622人次,此后到1905年间保持在20万人次上下,1906年猛增至405859人次,1910年再增至799137人次。2这些外出的宁波人绝大多数流向上海,其中有相当1部分是到上海求业的,使旅居上海的宁波人跃居各籍旅沪人口之首,清末民初时“沪上宁绍两府同乡约有3410万人”3。 与此同时,旅居上海的宁波商人及其经济活动,不仅已成为上海经济界的主体,而且已达到相当高的资本主义化的程度。上海外资企业的买办,在20世纪之前以广东人为多数,20世纪之后以宁波人为主体的浙江籍买办很快超过广东人而占首位,在20年代的上海90名著名买办中,浙江籍买办有43人,约占484。其中著名的如担任英商平和洋行买办、法商东方航业公司华董、法商达兴银公司华总理的朱葆3;先后担任鲁麟洋行、华俄道胜银行和荷兰银行买办的虞洽卿;美兴银行和长利洋行的买办傅筱庵;德华银行的买办许春荣。 他们还开始创办和投资大型的新式企业。如朱葆3是华成、华兴、华安3大保险公司的总董;海丰面粉公司和赣丰饼油公司的协理;通商银行、中兴面粉厂、大有榨油厂的投资者和董事。周金箴是上海华盛纺织新局的协理;通久源轧花厂、赣丰饼油公司、同利机器纺织麻袋公司的大股东;华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经理;法商达兴银公司的华董。李云书投资创办的企业有绢丝制造公司、大达轮步公司、天余东洋进出口货商店、天1垦务公司。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有些大型企业是他们共同合资创办的,如由朱葆3任总董的华兴火险公司中,傅筱庵是经理、周金箴、严子均是董事;由朱葆3任协理的海丰、赣丰公司中,严子均、李云书、樊时勋是董事。51908年,由虞洽卿、周金箴、朱葆3、袁濂卿、李咏棠、方樵苓、严子均、叶又新、李云书、陈子琴等宁波著名商人共同发起,在宁波商人中集股50万两(额定资本150万两)创办了4明银行。6同年,又由虞洽卿牵头向宁波商人和4明银行筹集资金70万元(额定资本100万元)创建了宁绍轮船公司,发起者同样是吴锦堂、陈子琴、严子均、方樵苓、方积琳、陈征献、李厚仍、叶又新、董杏荪、李廉、楼丕诏、王植3、袁有道、严廷桢等著名宁波商人。这两家大型企业向广大旅沪宁波商人招集资本,如入股宁绍轮船公司的旅沪宁绍人达5000户7,其主要投资者和经营管理人员集中了所有宁波商人的领袖人物,与旅沪宁波商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可见旅沪宁波商人中已经产生了1批新型工商企业家,并形成了整体利益关系。 宁波旅沪商人在清末上海工商界的新型社团中也处于领导者地位。在1902年成立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和1904年成立的上海商务总会中,宁波旅沪商人的头面人物1直占据着会董中的最多比例,且总是担任着总理或协理之职。如商业会议公所的5名总董中,有严信厚和朱葆3,在13名议董中有朱葆3、袁咏笙、苏宝森、李云书、张让35人,均占40,会员中有袁联清、虞洽卿、樊时勋、丁钦斋、陈子琴、陈瑞海、张乐君、干兰屏、李咏裳9人,且由严信厚任总理,周金箴任副总理兼坐办。在1904年以后的历届商务总会领导阶层中,宁波商人仍占优势,不仅原有的阵容基本保持着,而且还有新的宁波人增选上去。8此外,旅沪宁波的1些著名商人还在1907年发起成立了浙江旅沪学会,上列的那些人物均是重要成员。9 宁波旅沪人口的急剧增加,尤其是他们经济活动的资本主义化和整体利益关系的形成,使原先的4明公所组织方式愈益不能适应同乡事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去寻求新的更能维护同乡利益的组织形式。他们组织和领导商会等上海新式工商社团的活动,不仅使他们有了组建新式同乡组织的借鉴模式,而且具备了组建和领导新式同乡组织的知识和能力。于是,同乡会这种新式同乡组织首先为宁波旅沪商人们所创造。 1909年,有部分旅沪宁波人士感到,仅有4明公所尚不足以广泛团结宁波同乡,于是由慈溪人洪宝斋发起,“集乡人数10人首创4明旅沪同乡会于汉口路”。不久,洪宝斋离沪,会务中断。于是由施嵋青出面与钱达3、谢蘅牕、陈韵泉、陈蓉绾、朱葆3、孙梅堂等人商量,决定继续筹组同乡会,于1910年4月14日建立“宁波旅沪同乡会”,设事务所于福州路22号,推施嵋青为干事长,订定规则和会章,以“联络同乡”、“力谋公益”、“调查实业”、“排解纠纷”为宗旨。10 宁波旅沪同乡会成立之后,同乡会这种城市同乡组织模式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就上海而言,其他各籍的同乡组织也继宁波旅沪同乡会之后陆续组建同乡会。首先是与宁波人关系最为密切的绍兴人起而仿效,在 1911年成立“ 绍兴7县旅沪同乡会”11。1915年洞庭东山旅沪同乡会成立。12此后,上海各籍同乡会相继成立。到1919年3月,虞洽卿领头发起组织上海商业公团联合会时,加入其中的各籍同乡会,除宁波和绍兴同乡会之外,还有: 旅沪大埔同乡会、平湖旅沪同乡会、湖北旅沪同乡会、江淮旅沪同乡会、旅沪肇庆同乡会、丹阳旅沪同乡会、温州旅沪同乡会、嘉应5属旅沪同乡会、4川旅沪同乡会、江西旅沪同乡会、江宁6县旅沪同乡会等11个。13在54运动中露面的同乡会还有: 旅沪山东同乡会、旅沪处州同乡会、全浙旅沪同乡会、江北旅沪同乡维持会、江阴旅沪同乡会、青浦旅沪同乡会、吴江旅沪同乡会、河南旅沪同乡会、旅沪台州同乡会等9个同乡会。14同年,又有徐州旅沪同乡会、海盐旅沪同乡会、通海旅沪同乡会先后成立。15由此可知,1919年上海至少已有26个同乡会。到1934年10月,上海的各籍同乡会已发展到 65个。16几乎所有旅居上海的各籍同乡都组织了同乡会。 就其他地区而言,宁波旅沪同乡会1成立,就试图将同乡会这种新的组织模式推向旅居全国各地的宁波同乡之中。在成立大会上,第1任会长沈仲礼的演说词指出:“我宁波人足迹遍环球,将来可于各处设立分会,以上海为总会,凡有贫苦流落他乡者皆宜设法救济”。17后来,旅沪宁波同乡会虽未曾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但其组织模式却逐渐被其他各地的宁波同乡组织所仿效。旅居杭州的宁波人,在1912年组建了“宁波旅杭同乡会”,以原设的4明怡养庐为事务所。181921年,重庆的宁波同乡组织由“4明公所”改组为“宁波旅渝同乡会”。191928年,旅居南京的宁波人,为“谋同乡感情之联络,与期甬侨福利之促进”,成立了“宁波旅京同乡会”,并新建会所于中山路湖北路口。20同时,于1897年成立的南京4明公所,也在1928年采用同乡会的组织模式,由传统的柱首管理制改变为董事会制,所有董事由民主选举产生,公所事务由董事会“共同主持”。21 除了由宁波旅沪同乡会直接向外地的同乡推广同乡会组织之外,各地各籍的旅居者也陆续组建同乡会。北京是继上海之后较早出现同乡会的城市之1,1913年旅居北京的天津人组建了旅京天津同乡会,其宗旨是“联络乡谊,结合团体,共谋公益”,其会务是: “关于本会公益事项;关于本籍公益事项;关于各属地方团体联络事项”。22旅居北京的湖北人士,在1925 年之前成立了湖北旅京同乡会。23重庆之有同乡会也始于民国初年,最先成立的是“湖北旅渝同乡会”和“湖南旅渝同乡会”。1920年又有“广东旅渝同乡会”之成立。抗战以后,随着各地迁入人口的增加,同乡会组织更是相继出现,为数达10余个。24在南京,1916年时有旅宁奉直同乡会之设。湖北旅宁同乡会也于1919年之前成立。25在汉口,1919年之前有汉口江苏同乡会。在天津,1921年之前由旅居天津的南京人士组建了宁津同乡会。26据中央民运指导委员会统计,1934年时,南京有54个同乡会、汉口有23个、江苏全省各县有73个、湖北有38个、云南有24个、广西有20个、安徽有16个。27在香港地区,民国初年时同乡会开始出现,在整个民国时期约成立了近30个同乡会。28可见同乡会的组织形式已在全国普及。 1 庄禹梅:关于宁波旅沪同乡会,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第263页。 2 中国海关编: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宁波,各相关年份。 3 虞洽卿通告宁绍公司股东,时报1917年5月14日。 4 郝延平:109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之间的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中译本,第64页。 5 参见拙著: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183页;上海商务总会编:上海华商行名簿册有关记载,上海申报馆1908年版。 6 参见洪葭管:从借贷资本的兴起看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完整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3期。 7 虞洽卿通告宁绍公司股东,时报1917年5月14日;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篡委员会编印:交通史航政编第1册,1931年版,第376-377页。 8 徐鼎新:上海总商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7页及他相关部分。 9 浙江旅沪学会周年大会纪,时报1910年10月3日。 10 董启俊:宁波旅沪同乡会简史,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刊,复刊第1期,1946年9月10日版;汤志钧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1页。 11 绍兴同乡会复选揭晓,民国日报1922年10月31日。 12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92页。 13 上海商业公团联合会函致南北和议代表呼吁力除障碍继续开议,民国日报1919年3月6日。 14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3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54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第162、163、561、572、596、642、694页。 15 民国日报1919年7月1日;7月9日;10月12日。 16 高洪兴:近代上海的同乡组织,上海研究论丛第5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17 旅沪宁波同乡大会纪事,时报1911年3月20日)。 18 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第73期,“各埠同乡消息”第1页。 19 窦季良:同乡组织之研究,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39页。 20 何端芝编著旅京同乡会史,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刊第139期。 21 庄祥麟:南京4明公所史略,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第94期。 22 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汇编,1912-1928,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6-2117页。 23 中共武汉市委党史办公室编:5卅运动在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第230页。 24 窦季良:同乡组织之研究,第38-41页。 25 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第4712页;张影辉、孔祥征编:54运动在武汉史料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页。 26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3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54爱国运动资料,第162页;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第4823页。 27 中央民运指导委员会编:全国民众运动概况,该会1934年版。 28 区少轩、陈大同、麦显扬主编:香港华侨团体总览,国际新闻社1947年版,第4章“邑侨乡会类”。 2、 从“救死”到“救生” 城市同乡组织模式从公所、会馆到同乡会的转变,并不是1种名称上的改变,而是由传统性组织向现代性组织的转变。这首先表现在它们的组织功能由原先的丧葬祭祀功能转变为事业促进功能。在宁波旅沪同乡会第2届大会上,副会长沈仲礼的演说词中指出4明公所和同乡会的不同功能说: “4明公所系救死事项,同乡会系救生事项,鄙意救生较救死尤为切要”。1这句话不仅指出了这两种组织功能差别的关键所在,而且指出了同乡会的重要性所在,也符合事实。 设立4明公所的最初目的是为旅沪的宁波人死亡后有1块安葬之地,后来又增加停棺、施棺之事,兼及难民救济,其主要功能就是安抚死者,即所谓“联乡谊而安旅榇也”,2也就是“救死”。其所进行的1些活动亦大多为此而展开,如购买地产是为了开辟义冢,扩建房屋是为了停放灵柩,反对法租界强占其地是为了保护义冢,募集款项是为了施赊棺木。公所内还建有关帝殿、土地祠,通过供奉和祭祀神灵活动,祈求神灵的保护,进而增进同乡的凝聚力。 设立宁波旅沪同乡会的出发点则完全与“救死”无关,而完全是为了“救生”。原先4明公所所从事的1切“救死”和祭祀活动,同乡会1概不做,其章程明确规定自己的事业范围是:“1关于同乡职业调查及统计事项;2关于同乡子女教育及社会教育事项;3关于同乡救助事项;4关于改进同乡习俗事项;5关于提倡学术增进知识事项;6关于同乡排难解纷事项;7关于同乡之职业介绍事项;8关于促进本乡建设事项;9其他关于同乡之福利事项。”3综观这些事业的内容,归结起来主要有3种功能,1是保护同乡的利益;2是提高同乡的素质;3是促进旅沪同乡和故乡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致力于同乡自身的进步及其事业的发展。这无疑是现代社团的主体功能。 在宁波旅沪同乡会存在的35年中做了不少“救生”事业。1946年,该会在总结其事业成就时说: 除了照章开展各项事业之外,“至其他推进社会建设,发挥自治精神,苟为同乡福利之所在,靡不悉力以赴,而于桑梓之事业,尤加注意”。4下面就让我们对宁波旅沪同乡会的重要活动作1些具体考察。 在保护同乡利益方面,主要是帮助同乡之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设计优化升级
- 人工智能技术对职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成功经验试题及答案
- 激活消费潜力的以旧换新战略与实施方案
- 行政法学历史演变与试题答案踪迹
- 固废处理项目投资前景分析
- 数据隐私与公司战略决策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趋势与试题答案
- 计算机网络构架问题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对比研究试题及答案分享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英语期末调研测试试题(PDF版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音频)
- CPK计算模板(双边)
- 高中语文第4单元家乡文化生活4.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 《企业风险管理-战略与绩效整合》执行摘要(2017-中文版)【2022-雷泽佳译】
- 钢质防火门安装施工工艺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广西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雷雨第四幕完整版
- Proworks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用户手册要点
-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 GB/T 23321-2009纺织品防水性水平喷射淋雨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