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险欺诈.doc_第1页
浅析保险欺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保险欺诈摘 要: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受利益的驱动,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钻”了保险业的“空子”,把发财梦转向保险业,保险欺诈已然成为了经济犯罪的一种手段。为此,本文通过对保险欺诈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解决我国保险欺诈的问题建议。关键词:保险;表现形式;欺诈一、保险欺诈的定义按照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欺诈是指投保方利用保险谋取不当利益,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保险事故发生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致使保险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而向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行为。二、保险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一)隐情投保隐情投保,指将不合格的保险标的伪称为合格的保险标的进行投保或者隐瞒事实真相进行欺诈性的投保,以图骗取保险金。从理赔欺诈案件看,这是人寿保险欺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多发生于重大疾病保险或终身寿险。投保人在已经获知自己或被保险人患有重大疾病的情况下购买大额保险,投保时故意不将身体状况如实告知被保险人,在度过保险合同规定的观察期后不久即报案进行理赔要求给付保险金,理赔时故意掩盖之前的就诊情况或伪造确诊时间。(二)先出险后投保“先出险,后投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保险欺诈手法,多见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种形式的欺诈活动实际是“打时间差”,发生意外事故后再投保,将投保前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伪造成投保后发生的保险事故。被保险人大多在保单生效一两天后报案谎称出险时间,单从提交的病历上看不出以前曾治疗过的记录,并常常伙同工作单位或亲属编造事故和治疗经过迷惑保险公司。(三)捏造事故捏造事故,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虚报保险事故,使保险公司陷于错误而支付保险金。其方式有两种:一是保险事故发生后,故意向保险机构虚构事故发生原因,以此骗取保险金;二是投保后为了骗取保险金,故意向保险公司提供虚构的保险事故有关证明资料,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四)故意设案在财产险投保中,故意针对投保财产进行有关破坏活动,或伪造盗窃、火灾等现场,造成财产损失,企图蒙骗保险公司。在人身险投保中,行为认为骗取保险金,认为地对被保险人进行伤害、杀害或者故意致使被保险人发生疾病。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重疾病,从而骗取保险公司的理赔。(五)重复投保重复投保。即投保人对于同一保险标的,就同一保险利益与多个保险公司分别订立数个保险合同,然后通过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多个保险公司索取保险金,从而获得总额比实际损失高得多的赔款。这种重复投保的行为本来就含有欺诈意图,一般国家都明确规定对重复投保合同保险总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视为无效。(六)代理欺诈保险代理人最常见的欺诈手法是对保险管理人员设计的合同模式进行篡改,向投保人推销另一种颇有诱惑力、以假乱真的模式。保险代理人有时还可能“两头骗”,如:1、蓄意截留投保人的保费,携款私逃;2、串通投保人,先投保,再退保,骗取代理手续费;3、伪造保险单,对于同一保险标的,开两张不同险种的保单从中行骗等等。三、保险欺诈成因分析保险欺诈的产生不仅有社会原因,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因,也有保险人自己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一)谋取高额保险金的利益驱动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300的利润,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目前企图利用保险获得额外经济利益的不道德行为,不仅表现在个人身上,在一些单位、机构乃至一些行业中也大量存在。以保图赔或以保获取不正当利益已经成为一些投保人或保险人的畸形心态,其母的就是通过保险获取保险单项下的额外利。(二)法律缺失,惩罚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涉及保险诈骗方面的法律规定仅有保险法第二十八条和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这两条法律规定的保险诈骗行为方式局限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提供伪造编造的事故证明、虚假材料理赔,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等五类。但是近十年来,保险诈骗的方式不断翻新,先出险后投保、冒名顶替等保险诈骗事件日益增多,保险诈骗的手段多样化,我国法律对于新出现的保险诈骗方式出现了真空。保险法对保险欺诈的处罚只是拒赔,不退还已交保险费。而刑法则规定,保险诈骗犯罪既遂且个人诈骗数额一万元以上、单位三万元以上的情况下才追究诈骗者的刑事责任。法律惩罚力度太弱造成在不少诈骗者眼中,保险欺诈称为可以原谅的“公众游戏”。保险公司往往付出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来调查保险诈骗案件,而最终诈骗者往往得到的不过是一纸拒赔通知书而已。于是,诈骗者敢于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犯险、不断欺骗保险公司、如未被识破则获利匪浅,如被识破也没有任何损失,如此逐渐造成保险诈骗的坏风气。(三)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管理不完善国内保险重业务发展、轻质量管理的倾向一直未能改观。现阶段保险公司仍旧主要注重保费的增加和保险领域的扩张,经常对投保方的不合理要求加以迁就,轻视所保业务质量和风险防控,助长了保险欺诈的发生。(四)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在我国保险业告诉发展、从业人员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不仅缺乏复合型的保险专业人才,而且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钻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空子为谋私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保险的承保理赔制度不够科学严谨,承保时未能对保险标的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发生赔案时,理赔把关不严,给保险欺诈者以可趁之机。少数从业人员甚至在理赔时收取被保险人的“好处费”,帮助被保险人提供假证明,保户私下串通骗取赔款。这些保险公司的自身原因也助长了保险诈骗行为的发生。四、保险欺诈防范对策1、保险同业应加强反欺诈合作保险同业间应加快信息交流与合作,建立各公司信息交换网络,对实施欺诈的人员和疑似欺诈的人员进行详细的登记与记录,对其作案手法和类型要有详尽的分析,建立保险欺诈者黑名单公布制度,把保险欺诈者公布于整个行业甚至社会,这样不仅维护了整个保险业的发展,更可将欺诈惯犯驱逐出保险领域去。2、完善公司内部监控不仅要对保险业的总体发展进行关注,保险公司更要在业务员的业绩方面进行考量,除了数量要求还应注重对质量的衡量指标。加强对业务员素质的培训,尤其对其进行承保前的风险评估、提高承保质量的培训。3、加大宣传通过宣传使人们了解更多的保险知识,消除人们投保得不到赔款时的“吃亏”心理,消除人们对保险理赔调查的偏见,达到配合调查人员进行取证的目的。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公开举报电话,提高保险欺诈案的侦破率。4、完善保险条款,剔除欺诈责任应参照国外的经验,对现行的保险条款进行修正。这种修正可起到两个目的,一是杜绝保险欺诈人员从合同中“钻空子”,利用合同忙点进行诈骗;二是保险公司也应改变有意识误导客户的一贯作风,让保险条款更清晰、明了,保障保险交易的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