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客:公共平台上的个人话语空间.doc_第1页
论博客:公共平台上的个人话语空间.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博客:公共平台上的个人话语空间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博客 功能 基本特点 重要想象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博客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其基本特点,认为博客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有着自我表达的方式,其个性化、口语化的特点使得博客成为平台上的个人话语空间,最后,本文详细阐述了博客语言的重要影响。 “博客”一词是“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属于个人的网页,它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日志构成。博客是继e-mail、bbs、icq(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公共广场,那么博客就是网络这个公共平台上开放着的个人话语空间。 在网络上发表博客的构想始于1998年,自2002年开始在中国起步,到现在已成为一种以燎原之势发展的社会现象。博客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展示自我、进行社会沟通的平台,它正不断改变着人们话语表达及话语交际的方式,并呈现出其独有的特色。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博客语言的功能、特点、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作了初步探究。 一、博客语言的社会功能 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语言无非是一种工具。对外,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交际;对内,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思维。语言作为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与社会相互依存的。随着网络生存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需要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与他人的交际中获取信息,博客应运而生。 (一)自我表达的方式 21世纪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一个大众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全新价值发现阶段。而博客这种可以由个人掌控的自主媒体,给大众自我表现提供了基本前提。网络以其广袤性和虚拟性为人们提供了说话的空间,加之博客信息源在虚拟空间的掩护之下,人们具有很强烈的表达安全感,因而引发了人们更为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据全球中文博客发展报告显示:77%的博客用户认为它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博客最初就是作为纯粹自我表达的方式出现的,它源自个人思维的表达需要。 (二)社会交际的工具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是语言的母体,是语言最重要的依存。任何个人化的语言现象,也都是派生于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而产生和存在的基本事实。但“每一种活着的语言,都有充分的吸收功能。”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博客语言又不是完全孤立的“个人化”的叙述,它总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来充实丰富自己。 博客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它被网络推上了公众交流的平台,适应的是社会交际的需要。博客日志记录了人们所要表达的活动,打破了语言交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博客一方面不断地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引用评论他人的信息,链接他人的博客地址等方式为其他博客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又不断地通过登陆他人的博客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博客语言的基本特点 博客网站为每位用户提供空间,允许所有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布属于自己的东西。博客语言作为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一)个性化 “个人的在线日记”,大多数报刊都曾这样定义博客。日记的特点侧重于个性化的写作,内容包括个人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生命体验的表达等等。博客写作者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经历,因而就有着个性化的角度和个性化的思想。 比较同类网站中类似主题,相近内容博客日志的特点,可以发现其语言风格具有明显差别: (1)艳遇告诉我们的,却并非是和美好的相遇。当我看到舞台上金属质感的写字间、巨大的反光镜、低至演员头顶的金属吊顶、再看到演员们坐在办公桌前噼里啪啦打字时,我不禁有些愤怒;刚刚逃离了办公室,我却又在剧场这精神殿堂中看到了庸俗无助的自己。 (2)总体来说,艳遇是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它让每一位演员的能力都得到了发挥。特别是几个小角色,通过白描般的勾勒,完整地“活”在了舞台上。虽然许多人物性格受到篇幅影响而相对单一,但不失其鲜明准确。 对同样一部戏剧的评论,第一篇日志的语言隽永深情,第二篇日志的语言则客观准确,从而我们可以明显地区别出博客写作者的个性。此外,任意从博客世界里选择两个风格类似的博客来分析其语言特点,都能够看到它们突出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二)口语化 1.博客语言是口语化的书面体 之所以定位其为书面体语言,是因为作为网络这样一个“公共场所”,面向大众的要求语言清晰明白,以适应网上读者的要求。 2.博客语言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 博客是从聊天室和论坛领域异军突起的公众的开放性交流方式,其语言还大量带有聊天和论坛语言的方式与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口语化特色。具体体现为短句较多,表意直接;较少大段的形容和描述,即兴式的表达比较多,语句零散。我们可以从许多博客的日志中看到这种倾向,新浪网上影星徐静蕾的“老徐的博客”最为炙手可热,此处以其中一篇题为十五的月亮啊,十七,你一定要圆的日志为例: (3)生日在忙碌和操心中度过,杂志第一期,有很多事故,本来要正式上线的网站,也遇到种种的不靠谱,好在,与我崩溃的同时,都在一一解决,也在收集大家的意见,回头一一解答和解决。 昨天,我的信念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也就是说,昨天的生日,今天高兴。 日常生活中,形容心情不好我们经常会用“糟心”这个词,博客日志里将这种说法直接引用,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此外,这篇日志里使用大多的是短句,表意直接,也具有口语化倾向。这种平白如话的叙述方式在绝大多数的博客里都体现得十分明显。 三、博客语言的重要影响 2005年被誉为中国的“博客大众化元年”,2006年是网络博客引导互联网世界风起云涌的一年,2007年博客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当博客由虚拟世界闯入并影响人们现实生活的时候,人们不由得开始思考:博客,究竟带来了什么? 网络博客的出现,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无论是对人们的自我表达还是网络交际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博客语言在传统网络语言的基础上更新了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赋予了其新的个性化的特点,同时,博客语言的个性化与多样性也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其次,博客很好地满足了信息社会沟通交流和人们交际互动的需要,不仅承载了大量的社会信息,也满足了人们多种层面的需要。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决定了网络语言的便捷性,但网络语言交际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一方面,博客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无从考证。个别博客大胆地暴露自己的隐私,更有恶劣者以在博客上制造和传播谣言为乐趣,导致许多虚假信息的泛滥,对人们的语言交际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博客过度的语言自由将网络语言生活领入一个尴尬的境地。2005年,一名大学教授将中国博客网告上法庭,原因是在中国博客网上“长套袜”的网页上发表一篇“烂人烂教材”的日志,斥此教授为流氓,由此引发了中国博客第一案。此后,类似的事件接连发生,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可见,网络语言表达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一味地追求自由就会给语言交流造成障碍。 “媒介,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语言生活,语言是与社会共变的,与人关系紧密。”博客语言作为网络传递和交流的主要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了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受到社会各界学者及专家们的关注。但近几年我国国内的博客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下进行的,显得单一而狭窄,还有待于更多人去进一步探究。 博客对于互联网,不只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改进,而是现代化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博客对于我们的语言生活,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上的改变,而是数字化生存时代个人自我表达和公众交流的重要阵地。正如sohu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所说的:“人们喜欢网上的交流胜过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而博客就好比网上的房子,是个栖息盘桓的个人空间。”博客,正给当今人们提供了一个公众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