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主讲:穆玉鹏 古人说:“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播 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化学科有两大特点: (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 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自然科学。 (二)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 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 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 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 化学,而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根据化学科本 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谈谈化学学习的方 法,供同学们参考。 学习的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听课、复习)、化学学 习五字法(观、动、记、思、练)。 1、预习阶段:“读、划、写、记” 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 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 掌握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 , 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教 材,归纳含义; “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 ,在课本上圈圈点点; “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 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 “记”,要把 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 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 到有疑,其学方进。做好预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 ,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预习抓得扎实,可以大大提 高学习效率。 2、听课阶段:三要素恭听、思维、记 忆 课堂听讲,是高中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 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 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组织讨论、探 索新知识,指导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解答疑难 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 用上作出规范。所以,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 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对待每一堂课则是关键。 科学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我 们平时要花很多时间补上课时漏下的知识点,就 是没有听好课。 怎样才能听好课呢? 注意听课三要素: 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 习态度,专心听讲,全神贯注,参与课堂内的全 部学习活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 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 效率。 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 老师从现象到结论的分析、归纳过程,或演绎、 推理过程。注重理解,而不是只记结论。另外注 意记好笔记。 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 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3、复习阶段 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 自我提高。 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 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 做作业,事倍功半。 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 ,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 强,效果很好。 记忆周期通常半个月。 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 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 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 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 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 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 、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 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 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 ,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 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 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 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 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 化学学习五字法(观、动、记、思、练) 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 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 (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2)反应条件; (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 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 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 掌握知识的目的。 例如 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 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 (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 (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 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 渐变浑浊; (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 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 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 生成了其他物质,然后得出反应结论。 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 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 ,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 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 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 室制氯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 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 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 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 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 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 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 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 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 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 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 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怎样去记呢? (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 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 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 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 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 忆(死记硬背); (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 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 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 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 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 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 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 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 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 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 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 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 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 学习。 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要善 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 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 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 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 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 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 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 会想,才能想会了。 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 外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369-2:2024 FR Small-bore connectors for liquids and gases in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 Part 2: Connectors for respiratory applications
- 2025至2030中国电脑鼠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电机控制中心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现场服务管理(FSM)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教育文化传承与实践成效研究
- 牛类养殖培训课件
- 智慧城市背景下智能家居化学品的环境影响分析
- 新时代的情感智能培养策略研究
- 医疗教育中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培训模式研究
- 智慧医疗的崛起线上医疗咨询的新趋势
- 康复医学科关于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制度与流程
- 甘肃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36-T 2037-202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腰麻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治安管理处罚法》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共193题)
- 2025届单一概念材料作文“被讨厌的勇气”审题指导高考语文写作技巧实战分析与素材运用
- 工程债权转让合同模板
- 人教版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23张)2024版新教材
- 美国技术服务合同英文翻译
- 企业数字化生存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