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ppt_第1页
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ppt_第2页
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ppt_第3页
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ppt_第4页
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社会建设 进一步改善民生 中共永修县委党校中共永修县委党校 李冬生李冬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 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明确指出社会 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建 设的提出及其内涵的发展变化,是党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成 果,是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 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的结果。 加强社会建设 进一步改善民生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一)、教育免费,奠基民族复兴 实现实现 九年免费义务教育 实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问题 实施新的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二)、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一)、教育免费,奠基民族复兴 过过去十年,中国就业曾遭遇国际际金融危机 剧剧烈冲击击。形势势最严严峻的2008年末,大量中 小企业业关门、1000多万农农民工失去岗位、大 学生找不到工作。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二)、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五 缓:缓缴五项社保费 四 减:降低四项社保费率 三补贴:社保,岗位,职业培训补贴 两协商:协商薪酬,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办法 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政策 据人社部统计显示,20022012年, 全国 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全国城乡就业 人员7.6亿人。解决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 工再就业问题, 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 失业保险的并轨。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二)、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二)、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一)、教育免费,奠基民族复兴 (三)、社会保障,十年编织安全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把社保体系,作为为完 善经济经济 体制的重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提了出来。又 第一次把建立健全社保制度写入宪法。十年来一 系列社保制度建设快速展开,由城市到农村,由 国企到各类企业,由单位职工到城乡居民等一系 列社保制度基本建成。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三)、社会保障,十年编织安全网 中央连续连续 8年调高城镇镇企业业退休人员员养老金, 2012年基本养老金是2002年的2.8倍,且随经济经济 社会的发发展、物价水平而调调整的正常调整机制 也在制度设计设计 之内。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三)、社会保障,十年编织安全网 (二)、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一)、教育免费,奠基民族复兴 (三)、社会保障,十年编织安全网 (四)、病有所医,梦想成真 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显示,有 45%的患病农农民应就诊而未就诊,30%的患病农农 民应住院而未住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 已形成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为 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 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 系。基本医保已覆盖95%的人群,居民彻彻底告别别 了 “小病拖、大病扛”的历历史。 一、十年社会建设简要回顾 (四)、病有所医,梦想成真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价值定位 加强社会建设设,必须从维护维护 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务体系, 加强和创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动社会主义义和谐社 会建设设。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价值定位 (二)、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 加强社会建设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为重点。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价值定位 (二)、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 加强社会建设设,必须加快推进进社会体制改革 。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 报报告第一次对对推进进社会体制改革进进行了系统统 的阐阐述,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一 系列既有区别别又有联联系的范畴,构成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 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乡、可持续续 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 权责权责 明确、依法自治的现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 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 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价值定位 (二)、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 (四)、社会建设中四个突出特点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四)、社会建设中四个突出特点 1、突出了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 首次提出要办办好学前教育,基本普及 高中阶阶段教育。首次提出健全全民医保 体系,要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 制。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四)、社会建设中四个突出特点 2、突出了体制机制法制 的重要性 特别别强调调更加注重发挥发挥 法治在国家治理 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无论论是社会管 理体制,还还是现现代社会组织组织 体制都需要纳纳 入法治化轨轨道;要依法防范和惩惩治违违法犯 罪活动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财产 安全。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四)、社会建设中四个突出特点 3、突出了政府责任 首次提出建立市场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结合的 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设和管理。提出 要健全社保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 的服务务体系。提出要改进进政府公共服务务提供方 式,加强基层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务体系建设设,增强 城乡乡社区服务务功能。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四)、社会建设中四个突出特点 4、突出了公平正义 大力促进进教育公平 覆盖城乡乡居民的社保体系 畅畅通和规规范群众诉诉求表达、 利益协调协调 、权权益保障机制 兼顾顾各类类人员员的社保待遇 确定机制和正常调调整机制 二、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2012年11月19日,当地 公安以梁永兰涉嫌扰乱公 共秩序,对其行政拘留7 日,次日交纳了1000元 保证金后保释。 建厂征地补偿:28000/亩 房地产征地补偿:78000 /亩 彝良县公安局 给梁永兰下发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报告强调调,要加强以改善民生和创新 社会管理为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体论论述了教育, 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 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现实问题 ,推出一系列改善 民生和创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措施。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2012年11月19日,当地 公安以梁永兰涉嫌扰乱公 共秩序,对其行政拘留7 日,次日交纳了1000元 保证金后保释。 建厂征地补偿:28000/亩 房地产征地补偿:78000 /亩 彝良县公安局 给梁永兰下发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 瘦肉精 染色馒头 地沟油 报报告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摆问题摆 到了突出位置, 对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 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 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 之才。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o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卓别林、毕加 索、门德尔松、大卫李嘉图。 o华尔街的超级富豪摩根 o第一个亿万巨富洛克菲勒 o超过比尔盖次的股神巴菲特 o钢铁大王卡耐基 o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 o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 o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 ; o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 ; o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 o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中,犹太 人占40% ; o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 o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 ; o富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占18名。 犹太人的非凡成就是怎么来的呢?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教育智慧培育的结果。对于一个 “没有祖国”的民族来说,所有财富都有被掠走的危险,唯 有知识和才能才是“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财产”。 而一旦拥有这份财产资源,就不愁转化成物质资产。犹太 民族强调:“知识才是最稳妥的财富,智能比知识更重要。 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由此可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就业难就业难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要“推动实现动实现 更高质质量的就业业”,“增强就业业 稳稳定性”。大力推进劳动进劳动 者规范就业,稳定就 业,安居乐业,并以就业质业质 量的提升作为为建立 企业职业职 工工资资正常增长长机制的基础础与依据。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二)、回应重大关切 增加百姓收入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还还提出 了转变经济发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调调整经济经济结结构、保障 和改善民生以及推动动城乡发乡发 展一体化等的重 大战战略部署和改革设计设计 ,合力保障城乡乡居民 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实现标实现 。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最高10%家庭财产总额 占居民全部财产50%, 最低10%家庭财产总额 占居民全部财产1%。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二)、回应重大关切 增加百姓收入 (三)、社会保障城乡覆盖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60岁,对于城里人来说,是颐养晚年的 开始。不用上班,按月领退休金,散步, 下棋,喝茶,聊天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而同样的60岁,对于农民来说,则是一 个“继续劳动”的年龄。调查显示,农村 60岁以上老人自食其力的约占15.4%。 许多农村老人仍旧要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为当下的生活费和未来的养老金而 忙碌。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二)、回应重大关切 增加百姓收入 (三)、社会保障城乡覆盖 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 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二)、回应重大关切 增加百姓收入 (三)、社会保障城乡覆盖 (四)、创新管理的法治保障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 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 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 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 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四)、创新管理的法治保障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四)、创新管理的法治保障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1、源头头管理 源头头管理体现为现为 关口前移,从源头头上预预防 和减少社会矛盾,而不是停留在应应急性、“灭灭 火式”的管理上。 (四)、创新管理的法治保障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2、动态动态 管理 就是我们们的社会管理要突破计计划经济经济 体制 的静态态管理方式,向适应应市场经济场经济 体制的动动 态态管理转变转变 。 (四)、创新管理的法治保障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3、应应急管理 应应急管理是指针对针对 自然界和社会突发发事件 而建立的统统一领导领导 、综综合协调协调 、分类类管理、 分级负责级负责 、属地为为主的应应急管理体制。 (一)、多谋百姓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二)、回应重大关切 增加百姓收入 (三)、社会保障城乡覆盖 (四)、创新管理的法治保障 (五)、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五)、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重政府管理 轻公众参与 重管控处罚 轻预防协商 重行政手段 轻法律道德手段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五)、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从重政府管理轻公众参与向政府负责和公众参与相结结合转变转变 ; 从重管控处罚向更加重视协商和预防转变转变 ; 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手段向依法管理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转变 。 三、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 实现“三个转变”: (五)、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改革,推动动政府职能向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转变 , 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转变 ,向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转 变变,向实实行科学化公共治理转变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