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展望.ppt_第1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展望.ppt_第2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展望.ppt_第3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展望.ppt_第4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展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经济形势与2010年展望 1 经济学院形势与政策 提 纲 一、2009年经济增长将超过8% 二、2010年总体环境好于今年 三、通胀压力值得重视 四、推进改革、调整至关重要 2 3 2008年经济总量: GDP:30.067万亿,增长9% 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9451:1 约合4.33万亿美元(日本4.9万亿美元) 2009年可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08年底总人口:13.2802亿 人均GDP:22640元,约合3260美元 十一五末从下中等收入国进入 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一、2009年经济增长将超过8% 随着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政策 效应逐步显现,市场驱动的企业投资和居 民消费增长加速,经济运行在一季度达到 谷底后持续回升,中国经济率先复苏。 经济增长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 连续7个季度下滑以后二季度明显反弹。 2007年:13%、13.8%、13.4%、11.8% 2008年:10.6%、10.1%、9%、6.8% 2009年:6.1%、7.9% 4 2007-2009年季度经济增长 5 30年年度经济增长 6 1、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 从行业看,除了政府投资集中的行业之外,房 地产、汽车两大先导产业的投资加速。房地产 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从1-2月份的1%上升到8月份 的34.6%。8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增长90%和 34.8%。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除国有企业投 资增长达到49.7%外,个体经营企业投资增长 34%,外资企业投资也在逐渐恢复。8月份我国 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7%,这是自去年9月份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出现的正增长。 7 2、消费实际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通常情况下,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会影 响居民的就业与收入预期,消费增速将出现 一定程度的下降。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4。 扣除价格因素,1-8月份实际增幅达到历史最 高水平。 这表明,在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居民消 费受短期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只要政策调 整得当,居民消费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8 3、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1-9月出口下降21.3%。7、8、9三个月单 月出口规模均超过1000亿美元。出口价格指 数从1月的102.3降至8月份的90.7,出口实物 量降幅明显低于价值量降幅。我国出口产品 占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按照 进口国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占美国、 日本和欧盟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8.7%, 22.3%和17.5%,比2008年底分别高出2.6、 3.5和1.5个百分点。 9 4、工业增长稳步上升 1-8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呈持续回升 态势,从1-2月份的3.8%提高到8月份的 12.3%。在本次危机中下滑幅度最大的重 化工业开始迅速回升,8月份工业增加值 增幅比7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1.3个 百分点来自于重工业的贡献。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已由负变 正,8月份增长2.3%。虽然实现利润仍负 增长,但降幅已大幅收窄,经济效益逐步 好转。 10 11 在政府投资增长接替出口下降的“第一 次接替”成功实现之后,市场驱动的企业 投资和居民消费接替政府投资扩张成为 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二次接替”逐步 形成。 总体而言,与上半年相比,三季度以 来经济 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宏观调 控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功。预计 2009年下半年经济 增长超过9%,全年 经济 增长将实现 略高于8%的预期目标 。 2008年三大需求占GDP比重及贡献 占GDP比 重(%) 对对GDP增 长长 的贡贡献(%) 最终消费支 出 48.6 45.7(4.1) 资本形成总 额 43.5 45.1(4.1) 货物和服务 净出口 7.9 9.2(0.8) 12 二、2010年总体环境好于今年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今年新开工的众 多投资项目属于中长期大型项目,建设和 投资周期长。根据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安排 ,2009年公共投资增加的4875亿中,前三 季度投放了2800亿,尚有2075亿需要在第 四季度投放。明年增加的公共投资预算是 5885亿,若按计划实施,将会发挥明显的 乘数拉动作用。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市场驱 动的投资活力趋于增强。 13 2、出口增长将由负变正 继日本、德国和法国在第二季度出 现正增长后,美国也有望在第三或第四 季度实现单季正增长。全球恢复性增长 已经开始,预计明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 实现正增长。我国出口市场预期转好。 预计2009全年出口负增长16%-20%,但 明年有望实现8%-10%的正增长,净出 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也将由负变正。 14 面临的主要风险 1、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2、消费需求增速下降; 3、投资大幅度增长产生的金融风险; 4、宽松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压力; 5、美元贬值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6、人民币升值压力; 7、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摩擦。 15 16 由于前期信贷空前宽松,房地产市场 未经实质性调整就开始再度走高。房价持 续上升,形成泡沫,抑制市场需求。“价 涨量跌”将使房地产商资金再度紧张,金 融体系风险增加,信贷被迫紧缩。“资产 泡沫-需求萎缩-金融风险加剧-市场进一步 萎缩”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将会使已有 的稳定回升局面受到冲击,并可能使经济 运行面临新的困境。 17 亚洲金融危机源于房地产 和股市泡沫的破裂,本次金融 危机则是美国房地产和基于房 地产抵押贷款的金融衍生品泡 沫破裂而引发的。两次危机的 危害程度有目共睹。一旦我国 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化,其危害 同样难以估量。 世界经济高增长短期内难以重现 20032007年高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全球化红利;IT 技术革命。 新增长点: 智慧地球:云计算和物联网 低碳技术:存在明显外部性 新能源:奥巴马(OBAMA)把新能源 产业作为经济复兴的核心,集成IT、能源 、新材料的新技术革命。 18 三、通胀压力值得重视 18月CPI、PPI同比分别下降1.2%和6.4%。 这种通货紧缩状态将延续到年底。 (1)上年基数较高(2008年8月PPI上涨10.1%); (2)产能普遍过剩、夏粮连续第6年丰收,供给 能力增强; (3) 经济低迷时期货物周转速度减慢、资金占 用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4)世界主要国家实体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 初级产品价格徘徊在相对较低水平。 19 1、物价触底回升态势已经确定 当前CPI回升主要受食品和住宅价格上 涨拉动,8月份二者对CPI回升的贡献超过 90%。由于生活资料价格回升以及部分生产 资料价格上涨,PPI降幅也在收窄。CPI和 PPI在7月份均达到本轮最低点,随着经济持 续回升,未来价格将呈稳步回升态势。综 合考虑基数和新涨价因素,预计CPI将在今 年11月份转正,PPI将在年底前后转正,通 货紧缩状态将随之结束。 20 2、物价上涨压力增强 物价对食品价格波动十分敏感,随着猪肉、粮 食等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将带动食品价格 上涨。 受国际经济企稳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逐步 回升。年初至今,原油价格上涨63%,主要金 属产品价格涨幅超过60%,金价攀升到1000美 元左右。 物价终究是货币现象,根据狭义货币供应量( M1)与CPI之间的长期关系,一般CPI走势滞后 M1约6-8个月。M1和CPI分别于2009年1月和7 月触底,预计CPI将持续回升。 21 3、物价涨幅存在不确定性 (1)货币向物价的传导速度。当前我国M1 增速达到1997年以来新高,并将在短期内 超过M2的增速。 (2)美元贬值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程度 。由于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国际大宗商 品价格走势与美元走势高度负相关。 (3)资金转移及热钱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最近几个月我国外汇储备中不明资金流入 在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趋势。 22 经济经济 增长长和物价水平“双稳稳”方针针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双稳稳” 即稳稳定增长长,既要防止增长长速度再次下滑, 也无必要简单简单 追求更高的速度;稳稳定物价, 使消费费物价保持在3%左右,防范物价和资产资产 价格的过过快上涨涨。加快推进关键领 域改革、 发展方式转变 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危机中 潜藏的机遇,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和竞争优 势,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降低发展的经济 成本和社会成本,在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 和可持续性上取得显著进展。 23 四、推进改革、调整至关重要 回顾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一方面推进了住房制度改革、国有经济 战略性调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等;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入 WTO,深化对外开放。 在经过了19982001年的调整后,伴随 着房地产、汽车需求“井喷式”爆发、民营 经济快速发展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2003年以后经济增长连续5年达到或超 过10%。 24 25 经济危机和衰退既是一场灾难,也是改革 、调整的良机。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体制性障 碍和结构性矛盾突现,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 呼声高涨,内在压力增强。 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对短期经济增长 的作用相对较小,有时甚至会与短期目标相冲 突,而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政策措施往往 会带来固化现有体制和结构的后果。如果对体 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不仅会贻误良机,而且会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 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加新的障碍。 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 费占GDP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转变过 度依赖出口、投资的增长模式; 推进垄断领域改革,放宽准入,鼓励竞争; 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增加有效供给; 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 资源性产品(石油、天然气、水、电、土地 、煤)价格、税费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26 消费占GDP%:中国与世界平均 最终终消费费私人消费费最终终消费费私人消费费 197071.0763.3274.2759.90 198064.9649.9875.6259.50 199060.1245.8975.9559.98 200062.4746.6977.7561.29 200161.6145.5078.7761.92 200356.6041.4279.2061.67 200550.5836.1178.5061.13 27 劳动者报酬占GDP% (2005-2008) 国家 劳动劳动 者 报报酬 固定资资 产产折旧 生产产税净净 额额 营业营业 盈 余 美国56.612.713.624.5 英国53.811.26.223.1 德国49.514.711.924.6 法国51.813.211.221.4 日本55.118.713.619.3 韩韩国51.813.67.020.2 中国(2007)39.714.814.231.3 28 如何扩大消费? (1)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重点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 (2)提高低收入群体(农民和城镇低收入户) 可支配收入水平; (3)提高中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 (4)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5)国有垄断资源收入的再分配; 29 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支出比重 人均GDP医疗卫疗卫 生社会保障教育三项项之和 0-3000 8.720.813.242.7 3000-600012.229.212.654.0 6000-10000 12.731.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