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科学用眼.ppt_第1页
保护眼睛科学用眼.ppt_第2页
保护眼睛科学用眼.ppt_第3页
保护眼睛科学用眼.ppt_第4页
保护眼睛科学用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眼睛 科学用眼 -校医院眼科晋江 眼睛是心灵的 窗户,人人都渴望拥 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人们常说,“要像爱护 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 ”可见,眼睛在人 们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你是否知道怎样呵护你的 眼睛?怎样科学用眼? 你了解眼的基本结构吗? 什么是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能否治疗? 眼球的生理结构: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 、血管等组织。 1、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有角膜、巩膜组成;中层又称葡萄膜 ,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是视觉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具有很精 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2、眼内腔和内容物: 包括前方、后方和玻璃腔。内容物包括房 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体 共称为屈光介质。 3、视神经、视路: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 所能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视路是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皮层形成视 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4、眼附属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什么是屈光不正? 屈光状态 正视眼非正视眼(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散光 近视散光 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正视眼定义 5米外平行光线 经过眼的屈光作 用恰能在视网 膜上形成焦点。 近视眼定义 眼球在调节静 止状态下,平行 光线经过眼的屈 光作用,在视网 膜前形成焦点, 因而在视网膜上 形成模糊的像。 远视眼定义 眼球在调节静止状 态下,平行光线经 过眼的屈光作用, 在视网膜后形成 焦点,因而在视网 膜上形成模糊的像 散光眼定义 由于眼球在不同 径线上的屈光状 态不一致,使平 行光线不能在视 网膜上形成清晰 的像。 屈光不正的病因 先天因素: 一般高度近与遗传有关 。 发育因素:生理性发育过快 。 后天因素:用眼不当有关。 临床上 -6.00D以上为高度近视; -3.00D-6.00D为中度近视; -3.00D以下为轻度近视。 Back 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近视:远视力减退,近视力 正常。 远视:远近视力钧减退。 视疲劳: 眼睛干涩、模糊、 喜闭眼、畏光不适 眼球变形:前后径伸长,眼球变形突出 瞳孔稍大 眼底病变:高度近视呈豹纹状改变。 屈光不正并发症 玻璃体混浊:注意与飞蚊症区别。 视网膜脱离:受外伤的高度近视。 强光下看书的危害: 瞳孔持续缩小 睫状肌痉挛、疲劳、过度调节 视网膜黄斑区受强光刺激产生后像 作用 损害黄斑区 视觉敏感度下降 造成永久的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眼睛保养的8种方法 1.切忌“目不转睛”:不要长时间凝视电脑显示屏和书籍报 刊。 2.不吹太久的空调;干燥的空气会使眼睛缺水缺氧。 3.补充丰富的营养: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 素,尤其是维生素A。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5.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通常连续操作1至2小时休 息5到10分钟 6.保持良好工作姿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 。 7.调整荧光屏的距离,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荧光屏应 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 8.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 ,保持良好心态心情舒畅。 近视的手术问题 RK PRK Lasik 各种手术的原理为缩短眼轴 ,使屈光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未定 。 结束语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 人的一生中它会出现各种疾病。屈光 不正是多种眼疾之中最普通最常见的 一种,它与我们关系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