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三 U形件弯曲模 本模块内容 弯曲是冷冲压基本工序之一。本模块以U形件弯 曲工艺和弯曲模结构设计为学习任务,包含的弯曲工 序基本知识有:弯曲变形过程及弯曲件质量影响因素 ,弯曲工艺计算、工艺方案制定和弯曲模设计。涉及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弯曲半径及最小弯曲半径影响因 素、弯曲卸载后的回弹及影响因素、减少回弹的措施 、坯料尺寸计算、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确定、弯曲 模典型结构、弯曲模工作零件设计等。 本模块重点 1 弯曲变形规律及弯曲件质量影响因素; 2 弯曲工艺计算方法; 3 弯曲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 4 弯曲模典型结构与结构设计; 5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1弯曲变形规律及弯曲件质量影响因素; 2影响回弹的因素与减少回弹的措施 ; 3弯曲工艺计算; 4弯曲模典型结构与弯曲模工作零件设计。 弯曲: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按设计要求弯成一定的角 度和一定的曲率,形成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弯曲方法: 弯曲方法可分为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进行的压弯以 及在专用弯曲设备上进行的折弯、滚弯、拉弯等。 弯曲模: 弯曲所使用的模具。 课题一 弯曲概述 典型弯曲件及实物 弯曲方法 1模柄;2圆柱销;3凸模;4凹模;5定位销;6下模座;7 螺钉;8弹簧;9顶杆;10挡料销 V形件弯曲模 弯曲分类: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 校正弯曲过程 课题二 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 一 弯曲变形过程 1.弯曲变形主要发生在弯曲带中心角范围内,中心 角以外基本不变形。 2.坯料在长、宽、厚三个方向都发生了变形。 弯曲前后网格变化 二 弯曲变形特点 弯曲角与弯曲带中心角 弯曲变形区的横截面变化 二 弯曲变形特点 应力状态 宽板 (B/t3) 窄板 (B/t3) 长度方向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 厚度方向2:内外均受压应力 宽度方向3:内外侧压力均为零 长度方向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 厚度方向2:内外均受压应力 宽度方向3:内区受压,外区受拉 两向应力三向应力 三 弯曲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应变状态 宽板 (B/t3) 窄板 (B/t3) 长度方向1: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 厚度方向2: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 宽度方向3: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 长度方向1: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 厚度方向2: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 宽度方向3:内外区近似为零 三向应变两向应变 三 弯曲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1.弯曲变形程度 :常用板料的相对弯曲半径r/t来表 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大小 。 2.最小弯曲半径:通常将不致使材料弯曲时发生开裂 的最小弯曲半径的极限值,称为该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 课题三 弯曲件质量分析 一 弯曲变形程度与最小弯曲半径 1.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 2.最小弯曲半径影响因素 ()材料的力学性能;(2)弯曲方向;(3)弯曲件 角度 ;(4)板料的热处理状态 ;(5)板料的边缘 以及表面状态: (6)板宽的影响 。 二 弯裂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控制 3最小弯曲半径rmin的数值值 参见表3-1 4.防止弯裂的措施 不宜采用最小弯曲半径。当零件的弯曲半径小于表3-1所 列数值时,为了提高极限弯曲变形程度,防止弯裂,常 采用的措施有退火、加热弯曲、消除冲裁毛刺、两次弯 曲 (先加大弯曲半径,退火后再按工件要求小弯曲半 径弯曲)、校正弯曲以及对较厚的材料开槽后弯曲。 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 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 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 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 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 致,这种现象叫回弹。 1.回弹现象 2.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 ()曲率减小 ()弯曲中心角减小 三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材料的力学性能 3.影响回弹的因素 越大,回弹越大。 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回弹值的影响 1、3退火软钢;2-软锰黄铜;4-经冷变形硬化的软钢 3.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相对弯曲半径 越大,回弹越大。 变形程度对弹性恢复值的影响 ()弯曲中心角 越大,变形区的长度越长, 回弹积累值也越大,故回弹角 越大。 ()弯曲方式及弯曲模 在无底凹模内作自由弯曲时回弹最大。 在有底凹模内作校正弯曲时,回弹较小。 校正弯曲圆角部分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 校正弯曲时圆角部分的较小正回弹与直边部分负回弹的 抵销 ,回弹可能出现正、零或是负负三种情况。 (5)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较 大的影响。间隙越大,回弹角也就越大。 3.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6)工件的形状 一般而言,弯曲件越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 ,回弹量就越小。 方法: 先根据经验数值和简单的计算来初步确定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然后在试模时进行修正。 三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4. 4.回弹值的确定回弹值的确定 (1)大变形程度( 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 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而 仅考虑弯曲中心角的回弹变化。 弯曲中心角为90时部分材料的平均回弹角见表3-3。 当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不为90时,其回弹角可用下式计算: 校正弯曲的回弹可用试验所得的公式(见表3-3)计 算,符号如右图所示。 V形件校正弯曲的回弹 (2)校正弯曲时的回弹值 (3)小变形程度( 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 凸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和角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例3-1】回弹值计算示例 图3-20(b)为根据回弹值确定的凸模工作部分尺寸。 (1)改进弯曲件的结构设计 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r/t 。如有可能,在弯曲区压制加强筋 ,以提高零件的刚度,抑制回弹。 尽量选用 小、力学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的材料。 5.减小回弹的措施 (2)从工艺上采取措施 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采用拉弯工艺。 (3)从模具结构上采取措施 对于较硬材料,可根据回弹值对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修正。 对于软材料,其回弹角小于5时,可在模具上作出补偿角并取较小的 凸、凹模间隙(图3-24)。 对于厚度在0.8mm以上的软材料, r/t又不大时,可采取如图3-25所示 结构。 对于U形件弯曲,当r/t较小时,可采取增加背压的方法 (如图3- 25(b); 当r/t较大时,可采取将凸模端面和顶板表面作成一定曲率的弧形(如图 3-26(a)); 另一种克服回弹的有效方法:采用摆动式凹模,而凸模侧壁应有补偿 回 弹角(图3-26(b) 。当材料厚度负偏差较大时,可设计 成凸、凹模 间隙可调的弯曲模(图3-26(c)。 1.偏移现象 四 弯曲时的偏移 2.消除偏移的措施 对称弯曲 弯曲后的翘曲 五 弯曲后的翘曲与剖面畸变 型材、管材弯曲后的剖面畸变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指弯曲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 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 尺寸公差按GB/T 13914-92,角度公差按GB/T 13915-92, 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按GB/T 13916-92,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 偏差按GB/T 5055-94。对于弯曲件的精度要求要合理。弯曲件 长度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和弯曲件角度的自由公差也 可以按表3-4和表3-5确定。 一 弯曲件的精度 课题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具有足够的塑性,屈强比( 脆较大的材料,则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大,回弹大 ,不利于成形。 屈服点与弹性模量的比值( 则有利于弯曲成形和工件质量的提高。 )小, )小, 二 弯曲件的材料 弯曲件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最小弯曲半径,否则,要多次 弯曲,增加工序数; 也不宜过大,因为过大时,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角度与 弯曲半径的精度都不易保证。 三 弯曲件的结构 1.弯曲半径 一般要求弯曲件形状对称,弯曲半径左右一致,则弯曲 时坯料受力平衡而无滑动。 三 弯曲件的结构 2.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 宜过小,其值应为 hr+2t 三 弯曲件的结构 3.弯曲件高度 在局部弯曲某一段边缘时 ,为避免弯曲根部撕裂,应 减小不弯曲部分的长度B,使其退出弯曲线之外,即br (如上页图(a)),或在弯曲部分与不弯曲部分之间切槽, 或在弯曲前冲出工艺孔。 三 弯曲件的结构 4防止弯曲根部裂纹纹的工件结结构 当t0.5t的弯曲件 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 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 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 ,即 2.圆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 按变形前后体积不变条件确定坯料长度。通常采用表 3-7所列经验公式计算。 3.铰链铰链 式弯曲件 对于(0.63.5)的铰链件(右图),其坯料 长度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例3-2 计算下图所示弯曲件的坯料展开长度。 V形件弯曲力 一 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 U形件弯曲力 自由弯曲在冲压行程结束时的弯曲力; 弯曲件的宽度; 弯曲材料的厚度; 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 式中: 材料的抗拉强度; 安全系数,一般取1.3。 课题六 弯曲力的计算 式中: 二 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 校正弯曲应力; A校正部分投影面积; P单位面积校正力,其值见表3-9。 三 顶件力或压料力 若弯曲模设有顶件装置或压料装置,其顶件力 (或压料力)可近似取自由弯曲力的3080。即 对于有压料的自由弯曲 四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对于校正弯曲 形状简单的弯曲件:采用一次弯曲成形; 形状复杂的弯曲件:采用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 批量大而尺寸较小的弯曲件: 尽可能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 需多次弯曲时: 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前次弯曲应考虑后次弯曲 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 弯曲件形状不对称时: 尽量成对弯曲,然后再剖切。 一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 课题七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一次弯曲 二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二 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二 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续) 三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第三次弯曲 二 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续) 四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第三次弯曲 第四次弯曲 采用级进模弯曲 1. V形件弯曲模 形弯曲模的一般结构形式 1凸模;2定位板;3凹模;4定位尖;5顶杆;6形顶板;7 顶板;8定料销;9反侧压块 课题八 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一 单工序弯曲模 1-凸模; 2支架; 3定位板(或定位销) ; 4活动凹模; 5转轴; 6支承板; 7顶杆 V形精弯模 U形件弯曲模 一 单工序弯曲模(续) 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 形件一次弯曲模两次成形弯曲模 形件复合弯曲模 带摆块的形件弯曲模 Z形件弯曲模 形件弯曲模 U形件弯曲模 1凸模;2凹模;3弹簧;4凸模活动镶块;5、9 凹模活动镶块;6定位销;7转轴;8顶板 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 形件一次弯曲模 两次成形弯曲模 1凸模;2定位板;3凹模;4顶板;5下模座 形件复合弯曲模 1凸凹模;2凹模;3活动凸模;4顶杆 带摆块的形件弯曲模 1凹模;2活动凸模;3摆块;4垫板;5推板 Z形件弯曲模 一 单工序弯曲模(续) 圆形件弯曲模 (1)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 (2)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 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 两道工序弯曲大圆 三道工序弯曲大圆 1凸模; 2压板; 3芯棒; 4坯料; 5凹模; 6滑块; 7侧楔; 8活动凹模 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 三道工序弯曲大圆 直径d20 mm的大圆形件 1凸模;2凹模;3定位板 两道工序弯曲大圆 1支撑;2凸模;3摆动凹模;4顶板;5上模座; 6芯棒;7反侧压块;8下模座 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 一 单工序弯曲模(续) 铰链件弯曲模 其他形状弯曲件的弯曲模 滚轴式弯曲模 带摆动凸模弯曲模 带摆动凹模的弯曲模 卷圆的原理: 通常是采用推圆法 铰链件弯曲工序安排 铰链件弯曲模 1斜楔;2凹模;3凸模;4弹簧 1凸模;2定位板;3凹模;4滚轴;5挡板 滚轴式弯曲模 1摆动凸模;2压料装置;3凹模 带摆动凸模的弯曲模 1凸模;2定位板;3摆动凹模 带摆动凹模的弯曲模 对于批量大、尺寸较小的弯曲件,为了提高生产率,操作 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等,可以采用级进弯曲模进行多工位的冲 裁、压弯、切断连续工艺成形。 连续工艺成形 二 级进弯曲模 1挡块;2顶件销;3凸凹模;4冲孔凸模;5冲孔凹模;6弯曲凸模 对于尺寸不大的弯曲件,可以采取复合模,即在压力机 一次行程内,在模具同一位置上完成落料、弯曲、冲孔等几 种不同工序。 三 复合弯曲模 对于小批生产或试制生产的零件,一般采用通用弯曲模。 图3-70是经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零件的例子。 图3-71是折弯机上用的弯曲模端面形状。 图3-72为通用V形弯曲模。 四 通用弯曲模 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杂零件的例子 折弯机上用的弯曲模端面形状 通用V形弯曲模 弯曲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课题九 弯曲模工作零件设计 一 弯曲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确定 当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较小时,凸模圆角半径 加以修正。 取等于工件的弯曲半径,但不应小于表3-1所列的最小弯 曲半径值rmin。 当/10时,则应考虑回弹,将凸模圆角半径 1.凸模圆角半径 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应一致,否则在弯曲时坯料会发 生偏移。 t2 mm时,(36) 24 时, (23) 4 时,2 V形弯曲凹模的底部可开退刀槽或取圆角半径 2.凹模圆角半径 V形件弯曲模:表3-10 U形件弯曲模:表3-11及表3-12 3.凹模深度 V形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是靠调整压机的闭合高度来控 制的,设计时 可以不考虑。 U形件弯曲模的凸、凹模单边间 隙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为间隙系数,可查表3-13。 当工件精度要求较高时,其间隙应适当缩小,取Z/2t 。 4.凸、凹模间隙 决定原则: 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应以凹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凸模上。 工件标注内形尺寸时,应以凸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凹模上。 5.U形件弯曲凸、凹模横向尺寸及公差 (2)尺寸标注在外形上()尺寸标注在外形上 凹模尺寸 凸模尺寸 凸模尺寸 凹模尺寸 式中,为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采用79 级精度,一般取凸模的精度比凹模精度高一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孪生赋能智慧医疗健康:2025年行业应用研究报告
- 加油站几个应急预案方案
- 潮州广度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电瓶车骑车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巴南补漏维修施工方案
- 为什么选择冬天施工方案
- 滁州驾校安全员培训课件
- 方案设计绿色建筑怎么写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员工数字技能培训方案
- 电流课件教学
- 《湖州文化之湖州话》课件
- 渣土车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医院购置设备论证报告格式
- 水电站生态系统保护研究-洞察分析
- 《化学(医药卫生类)》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造口并发症护理
- 汽修维修外包合同范本
- 植保无人机打药合同
- 2024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医院信息化网络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