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ppt_第1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ppt_第2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ppt_第3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ppt_第4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枣庄学院生命科学系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枣庄学院生命科学系 王占一 助教 实验一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工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 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通过芦丁的检识,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定性研究的 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对酸性、碱性或两性化合物,可加入酸或碱以调调 节节溶液的PH值值,改变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态(游离型或 离解型),从而改变变溶解度而实现实现 分离。包括酸/碱 法、碱/酸法。 一些酚酸性类物质如黄酮、蒽醌类等用碱性水从药 材中提出后,加酸调至酸性,酚酸性成分可以从水中 析出。(碱/酸法) 三、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玻璃棒 布氏漏斗 滤纸 电子天平 电热套 烧杯 2、实验材料 槐花米 石灰乳 硼砂 盐酸 水 PH试纸 1.四、试验试验 方法 1.槐米药药材的鉴鉴定与前处处理 2.槐米中黄酮类酮类 化合物的提取(见见下图图) 芦丁的提取与分离流程图图 五、实验指导 1本实验讲解要点及注意事项 芦丁提取方法,重点介绍碱-酸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 调温电热套使用说明: 使用方法: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然后打开调 压旋钮开关,调节使用中,加热套功率随着调节方位的 变动,产生不同的功率,工作电压表也随着显示不同的 示数。顺时针调节会逐步增大功率,增加使用温度,否 则反之。 调温电热套使用的注意事项: 1)第一次使用时,电热套内芯会出现烟雾,那是 玻璃丝外表油脂在挥发。通电数次后就不会出现这种 现象,即可正常使用。 2)本产品遇潮后要缓慢升温,使其干燥后即可恢 复良好的绝缘性能。 3)如长时间不用请放于干燥通风处。 2实验报告要求 槐米药材的鉴定和前处理方法。 碱-酸法提取芦丁的原理及提取工艺流程。 3思考题 中药材的前处理一般分为哪几个程序? 在芦丁提取工艺中,为什么加石灰水而不是加氢氧化钾? 在芦丁提取工艺中,为什么要加入硼砂水溶液? 六、 参考书 1.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2. 梁敬钰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3年 3. 蔡少青主编生药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4. 崔福德主编药剂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实验二 槐米水提物的浓缩和干燥工艺 一、实验目的 学习应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提取液的原理及操作。 学习应用水域锅干燥药物浓缩液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1. 蒸发浓缩可在沸点或低于沸点时进行,又可在减 压或常压下进行,为提高蒸发效率,生产上蒸发浓缩均 采用沸腾蒸发。 2. 干燥过程分成两阶段,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在 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与物料湿含量无关;而在降速阶段 ,干燥速率近似地与物料湿含量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旋转蒸发器 恒温水浴锅 烧杯 坩埚 玻璃棒 试 剂瓶 2、实验材料 槐米水提液 盐酸 PH试纸 滤纸 滑石粉 1. 四、试验试验 方法 1、槐米药材提取液的减压浓缩工艺流程,采用旋转蒸 发仪对提取液进行浓缩。 2、槐米药材浓缩液的常压干燥工艺流程,选用水浴锅 对浓缩液进行干燥。 五、实验指导 1本实验讲解要点及注意事项 旋转蒸发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1) 用胶管与冷凝水龙头连接,用真空胶管与真空泵相联 。 2) 先将水注入加热槽。最好用纯水,自来水要放置1-2天 再用。 3) 调正主机角度:只要松开主机和立柱连结螺钉。主机 即可在0-45度之间任意倾斜。 4) 接通冷凝水,接通电源220V/50Hz,与主机连接上蒸 发瓶(不要放手),打开真空泵使之达一定真空度松开 手。 5) 调正主机高度:按压下位于加热槽底部的压杆,左右 调节弧度使之达到合适位置后手离压杆即可达到所需高 度。 6) 打开调速开关,绿灯亮,调节其左侧旁的转速旋钮,蒸 发瓶开始转动。打开调温开关,绿灯亮,调节其左侧旁的 调温旋钮,加热槽开始自动温控加热,仪器进入试运行。 温度与真空度一到所要求的范围,即能蒸发溶剂到接受瓶 。 7) 蒸发完毕,首先关闭调速开关及调温开关,按压下压杆 使主机上升,然后关闭真空泵,并打开冷凝器上方的放空 阀,使之与大气相通,取下蒸发瓶,蒸发过程结束。 旋转蒸发仪操作的注意事项: 1) 玻璃件应轻拿轻放,洗净烘干。 2) 加热槽应先注水后通电,不许无水干烧。 3) 所用磨口仪器安装前需均匀涂少量真空脂。 4) 贵重溶液应先做模拟试验。确认本仪器适用后再转 入正常使用。 5) 精确水温用温度计直接测量。 6) 工作结束,关闭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水浴锅的基本操作方法: 1)往锅内注入干净的水,水位至少达电热管上方1cm处;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开始加热; 3)旋转温度调节旋钮,使旋钮上的刻度线指向工作所需 的温度刻度; 4)工作完毕将水放干。 水浴锅使用的注意事项: 1)用前必须先注入水,最低水位不得低于电热管以上 1cm,水位过低会导致电热管表面温度过高而烧毁;使用过 程要随时注意水位; 2)如果需用沸水浴,加水量不宜过多,以免沸腾时溅出 ; 3)未加水到适当位置前,切勿接通电源; 4)温度控制器不可随意拆卸; 5)外壳必须接地; 6)控制箱内部应保持干燥,以防因受潮而导致漏电;应随 时注意水箱是否有渗漏现象。 2实验报告要求 旋转蒸发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浴锅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思考题 中药材提取液的浓缩一般有那些方法,采用减压浓 缩有什么好处? 中药材浓缩液的干燥一般有那些方法,对于受热易 分解或变质的化合物应采取那些措施? 六、 参考书 1.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2. 梁敬钰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3年 3. 崔福德主编药剂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实验三 芦丁粗提物的显色反应和PC鉴别 一、实验目的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常用的显色方法。 学习用纸色谱法分离和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液 。 二、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多与分子中的酚OH及 吡喃酮环有关。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纸色谱法可视为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连续 分配(萃取)的过程。由于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 同,因而随展开剂迁移的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三、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滴管 试管 比色管 紫外分辨仪 玻璃棒 2、实验材料 乙醇 0.1%NAOH 10%NAOH FeCl3 新华1号层析滤纸 25%醋酸水溶液 硫酸铝试剂 锌粒 氨水 滤纸 1.四、试验试验 方法 1. HCl- Zn粉反应:在样品的乙醇或甲醇溶液中加入少 许镁粉振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必要时在水浴上加热) 2. 铝盐反应:在样品的乙醇或甲醇溶液中加入几滴AL2 (SO4)3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无荧 光现象。 3.FeCl3反应:在样品的乙醇或甲醇溶液中 加入几滴FeCl3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4.性试剂显色反应:在样品的乙醇或甲醇溶 液中加入几滴NAOH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5. 纸色谱(PC): 支持剂为新华1号层析滤 纸; 流动相为25%醋酸水溶液; 显色剂为氨水。 五、实验指导 1本实验讲解要点及注意事项 试管及滴定管的常规操作方法。 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现象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层析纸条应防止污染,其工作部分不能用手触及。 点样毛细管不要弄错。先在碎滤纸上进行点样练习, 样点与样点和边缘与样点之间应有同等宽度的间隙。 纸层析纸条和层析管均要垂直安放,层析管可置 于试管架上或自由夹固定,纸条不能触及管壁。样点 与展开剂液面至少相距0.5cm。 层析完毕,取出纸条时,不要忘记立即在溶剂前 沿处划记号。样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以78cm为宜。 用电吹风显色时,不可太近或过热,以免影响斑 点及其颜色的观察。 2实验报告要求 向供试液中加入显色试剂后的颜色变化,以 及有无荧光反应。 纸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 色谱图分析。 3思考题 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有哪些,在物质鉴定中有何 用途? 应用纸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如何能做到使斑点清 晰? 纸层析时,样点不能接触或浸入到展开剂液面以下, 为什么? 色谱分离技术中,Rf值的计算有何意义,本实验中Rf 值大概是多少? 六、 参考书 1.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2. 梁敬钰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3年 3. 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实验四 六味地黄丸质量标准研究 一、实验目的 学习中药质量的控制方法,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方法。 学习六味地黄丸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 学习实验用硅胶板的铺板技术。 二、实验原理 六味地黄丸 【处方】 熟地黄184g 山茱萸(制)92g 牡丹皮69g 山 药92g 茯 苓69g 泽 泻69g 蜂蜜(炼)550g 滑 石 粉 石 蜡 油 - 1000g 【质量要求】 1)水分 2)重量差异 3)装量差异 4)溶散时限 5)微生物限度 【鉴别】 取本品乙醚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对照 药材作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 版一部附录B)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三、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索氏提取器 旋转蒸发器 烧杯 漏斗 展开缸 显色 瓶超声波提取器 玻璃棒 试剂瓶 电子天平 锥形瓶 研钵 玻璃板 布氏漏斗 真空泵 抽滤瓶 2、实验材料 六味地黄丸 牡丹皮 乙醚 丙酮 氯化铁显色剂 硅 胶 滤纸 环己烷 醋酸乙酯 乙醇 乙酸 CMC-Na 玻璃板 1.四、试验试验 方法 (1)取本品20丸,在电子天平下分别称取各丸质量, 记录,求出平均值,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2)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 1. CMCNa溶液的配置:一般其浓度为0.30.5 ,根据自己经验而定(我习惯用0.4的)。具体方 法如下:先将预用的水加热至6070,然后加入CMC Na,边加边搅拌,使之溶解,即得。 2. 与硅胶混合:CMCNa溶液与硅胶的比例为3:1。 具体方法如下:先将CMCNa溶液倒入自动搅拌器或研钵中 ,然后加入硅胶,搅匀即可。若是在研钵中研磨,按一个 方向研磨,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以赶尽气泡为佳。 3. 铺板:手动或机械。手动铺出的板的薄厚与所加 的混合后的硅胶量有关,而机械铺出的板的薄厚与机械所 选用的钢板有关,可根据需要来定。 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板子边缘铺得好坏,手动铺板一 定要将玻璃板边缘硅胶涂匀(我习惯用两头掂法,即板下 方的中间垫一物体,两头悬空,两手均匀掂动)。而机械 铺板要注意板与板之间平整性,或者由高到低排列。 4. 晾干:自然晾干。 5. 活化:将晾干的板子在105烘箱中干燥30min,取 出,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3)取本品9g,研碎,加硅藻土4g,研匀。加乙醚 120ml,用索氏提取器低温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挥 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 丹皮10 g,加乙醚20 ml在超声波提取器上震荡提取30分 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 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l,分别点于同一硅 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 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五、实验指导 1本实验讲解要点及注意事项 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及研究方法中各个细节问题。 电子天平的常规操作方法。 索氏提取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硅胶板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薄层板应防止污染,其工作部分不能用手触及。 点样毛细管不要弄错。先在废板上进行点样练习。 点样 除另有规定外,用点样器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 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样点直径及点间距 离同纸色谱法,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 出为宜。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薄层板不能触及管壁,样点与展开剂液面至少相距0.5cm 。 层析完毕,取出薄层板时,不要忘记立即在溶剂前沿处 划记号。样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以78cm为宜。 用电吹风显色时,不可太近或过热,以免影响斑点及其 颜色的观察。 2实验报告要求 在丸重考察项目中必须计算出平均丸重,及相对标 准偏差。 平均丸重 = ? RSD = ? 薄层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色谱 图分析。 3思考题 在丸重考察项目具体操作中,丸剂为什么不能长时 间和空气接触? 应用薄层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如何能做到使斑 点清晰? 硅胶板制作步骤中,羧甲基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