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目 录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摘要摘要 . i 绪论绪论 . ii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7 2 1 冲压件的工艺设计 3 1.1 零件总体分析. 3 1.2 零件材料的选择. 3 1.3 冲压方向的选择. 4 1.4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6 1.6 拉延筋的设计 1 . 8 2 拉深件成型工艺拉深件成型工艺 cae 分析分析 . 9 3 拉深模结构与零件设计拉深模结构与零件设计 12 3.2 拉深模材料的选择 13 3.3 冲压设备的选择 13 3.3.1 拉深力的计算 13 3.3.2 压料力的计算 13 3.3.3 冲压设备的选择 14 3.4 模具操作 14 3.5 凹模结构 . 15 3.6 凸模结构 17 3.8 导向部分 21 3.9 起吊装置 21 3.10 拉深模的结构和原理说明 21 4 总总 结结 . 23 致致 谢谢 2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5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5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i 摘摘 要要 通过对某轿车车身覆盖件的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介绍了复杂型 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流程,研究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造型 设计方法和原则。利用板料成形分析有限元软件 dynaform 对引擎盖外板的拉深 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探讨了仿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如破裂、起皱、变形 不足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对拉深模具型面进行优化设计改进。 并根据仿真 模拟结果,制造加工了合格的拉深件模具。对于复杂型面拉深件的拉深模具的设 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优化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ii abstract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drawing die for complex surface drawing part in designing the drawing model of the automotive hood outer panel surface and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inciple were studied.the stamping process using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analysis software dynaform was simulated. the reason causing quality defect in simulation, such as cracking and wrinkle etc.,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se reasons, the design of drawing die surface for automobile hood outer panel wa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drawing die was made, which had a instructing meaning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drawing die for complex surface drawing part. key words: drawing model;punch molding;die;optimized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1 绪论绪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汽车工 业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汽车覆盖件的生产是汽车制造的一个 重要生产过程。 在板材冲压成形技术中,以汽车覆盖件为主要代表的大型薄板 零件的冲压成形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与汽车零件成形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与汽车零件成形 汽车覆盖件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零件,分为外覆盖件和内覆盖件。外覆盖件指 的是汽车车身外部的裸露件,这种零件的特点是涂装后不用再添加其他的装饰 层,因此,对于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 覆盖件的特点如下: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面质量 覆盖件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的美 观,因此覆盖件表面不允许有波纹、皱折、凹痕、擦伤、边缘拉痕和其他破坏表 面美感的缺陷。覆盖件上的装饰棱线和筋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和过渡均 匀,覆盖件之间的棱线衔接应吻合流畅,不允许参差不齐。总之覆盖件不仅要满 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更要满足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 2)尺寸形状 覆盖件的形状多为空间立体曲面,其形状很难在覆盖件图上完整准确地表达出 来, 因此覆盖件的尺寸形状常常借助主模型来描述。主模型是覆盖件的主要制造 依据,覆盖件图上标注出来的尺寸形状,其中包括立体曲面形状、各种孔的位置 尺寸、形状过渡尺寸等,都应和主模型一致,图面上无法标注的尺寸要依赖主模 型量取,从这个意义上看,主模型是覆盖件图必要的补充。 3) 刚性 覆盖件拉延成型时,由于其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往往会使某些部位刚性较差。 刚性差的覆盖件受至振动后会产生空洞声,用这样零件装车,汽车在高速行驶时 就会发生振动,造成覆盖件早期破坏,因此覆盖件的刚性要求不可忽视。检查覆 盖件刚性的方法,一是敲打零件以分辨其不同部位声音的异同,另一是用手按看 其是否发生松弛和鼓动现象。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 3)工艺性 覆盖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决定该件的工艺性。覆盖件的工艺性关键是拉延工艺 性。覆盖件一般都采用一次成型法,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拉延条件,通常将翻边 展开,窗口补满,再加添上工艺补充部分,构成一个拉延件。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7 汽车覆盖件的要求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冲压成形特点。主要有: 1)一次拉深成形 对于汽车覆盖件来说,由于其结构复杂、变形复杂,其规律难以定量把握,以目 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进行多次拉深工艺参数的确定, 而且多次拉深易形成的冲击 线、弯曲痕迹线也会影响油漆后的表面质量,这对覆盖件是不允许的。因此,汽 车覆盖件的成形都是采用一次拉深成形的方法。 2)拉胀复合成形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过程中的毛坯不是简单的拉深变形, 而是拉深和胀形同时存在 的复合成形。一般来说,除内凹形轮廓对应的压料面外,压料面上的毛坯的变形 为拉深变形,而轮廓内部毛坯的变形为胀形变形 3)局部成形 轮廓内部有局部形状的零件冲压成形时,压料面上的毛坯受到压边圈的压力,随 着凸模的下行而首先变形并向凹模内流动,当凸模下行到一定深度是,局部形状 开始成形,并在成型过程的最终时刻全部贴模。所以局部形状外部的毛坯那一向 该部位流动,该部位的成形主要靠毛坯在双向拉应力的变薄来实现面积的增大。 即这种内部局部成形为胀形成形。 4)变形路径的变化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时,内部的毛坯不是同时贴模,而是随着冲压过程的进行而 逐步贴模。这种逐步贴模过程,使毛坯保持塑性变形所需的成形力不断变化,毛 坯各部位面板内的主应力方向和大小、 板平面内两主应力之比等受力情况不断变 化。即毛坯在整个冲压过程中的变形路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路径的。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3 1 冲压件的工艺设计冲压件的工艺设计 1.1 零件总体分析零件总体分析 本次毕业设计的零件为某轿车的引擎盖外板零件。零件外表面为 a 级曲面, 对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为了防止多次拉深可能带来的表面质量破坏和下 降,本覆盖件采用一次拉深。 本零件由形状复杂的空间曲面构造而成,型面大部分地方曲率半径较大,即 使在曲率半径相对小的地方但其组成曲面的结构略显复杂。所以,为了能够通过 拉深获得合格的零件,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冲压件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合理的冲压方向、设计压料面、工艺补充面、设置拉深筋。 1.2 零件材料的选择零件材料的选择 该轿车引擎盖零部件大都是外形复杂,成形复杂,但受力不大的薄形件,采用模具成 形工艺,材料的成形性能就成了主要矛盾,因此要求材料具有成形性、张紧刚性、延伸性、 抗凹性、耐腐性等。产品设计时,通常根据板制零件受力情况和形状复杂程度来选择钢板品 种。一般选用拉延性能优良的低碳冷轧钢板、超低碳冷轧钢板。 采用国产宝钢 stl4 钢号的材料进行拉伸,材料为冷轧钢,又称特殊镇静钢,即非时效 钢板,屈服点s 240n.mm 2, 抗拉强度b 为 270370nmm2,伸出长率34%。冷轧铝 镇静钢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很好的塑性, 是目前汽车上最大量的冷轧钢板, 由于钢中加入了 铝,固定了钢中的氮,钢板冲压成形后,零件表面产生滑移线,称为非时效钢材。其材料力 学性能如表 2-1。 表 1-1 s14 钢的材料力学性能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4 弹 性 模 量 e(mpa) 泊松 比 屈 服 强 度s (mpa) 抗拉强度 kb(mpa) 应变强化系 数 k(mpa) 硬 化 指 数 n 各向异向指数 r00 r45 r90 2.10e5 0.3 170 270 570 0.26 1.77 1.16 1.04 1.3 冲压方向的选择冲压方向的选择 1.3.1 冲压方向对拉深成形的影响冲压方向对拉深成形的影响 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时,所选择的拉深冲压方向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凸模能否进 入凹模、毛坯的最大变形程度、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拉深件各部分的深度差、是否能使各 部分毛坯之间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差比较小、 变形是否均匀、 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塑 性变形能力、是否有助于防止破裂和起皱等质量问题的产生等等。 1.3.2 选择冲压方向的原则选择冲压方向的原则 1)保证能够将拉深件的全部空间形状(包括棱线、肋条和鼓包等)一次拉深出来,不 应有凸模接触不到的“死区” ,也就是说要保证凸模能够全部进入凹模。 2)有助于减小拉深的深度、拉深深度太深,会增加拉深成形的难度,并且容易造成破 裂、起皱等质量问题;拉深深度太浅,则会使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得不到较大的塑性变形,覆 盖件的刚度不够。所以,所选择的拉伸方向,应当使拉深件的深度适中,在充分发挥材料塑 性变形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缺陷。 3)应该保证凸模和毛坯有着良好的初始接触状态,以减少毛坯和凸模间的相对滑动, 有利于毛坯的变形,并提高冲压件的表面质量。 从本零件的 3d 模型图中可以看到:零件为对称件,则冲压方向选择在这条对称线上, 有利于材料流动时产生相对平衡的应力, 有利于材料的塑性变形; 从模型的视图中可以看到, 以 y 轴为水平线,零件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状态,为了使拉深深度最浅且拉深各部分的拉深 深度相对均匀,可以选择如图 2-2 的拉深方向。由此,该零件的拉深方向得以确定。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5 图 1- 1 工作方向上的零件 图 1- 2 工作方向上的零件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6 1.4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1.4.1 工艺补充部分的作用及其对拉深成形的影响工艺补充部分的作用及其对拉深成形的影响 冲压方向确定之后,为适应拉深工艺的要求,对绝大数的汽车覆盖件将其形状、轮廓 或深度进行工艺补充,创造出适合于拉深成形的良好条件。工艺补充有两大类:一类是零件 内部的工艺补充, 如补内孔破洞等; 另一类工艺补充是沿零件的轮廓边缘展开的基础上添加 上去的, 它包括拉深部分的补充和压料面两部分, 这种工艺补充是为了选择合理的冲压方向, 创造良好的拉深成形条件而添加的。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是冲压工艺的重要内容。工艺补充设计的合理与否,也是冲压设 计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 它直接影响到拉深成形时的工艺参数、 毛坯变形条件, 变形量大小, 变形分布,表面质量,破裂,起皱等质量问题的产生等。 1.4.2 工艺补充的设计原则工艺补充的设计原则 1)内孔封闭补充的原则,对内部有孔的零件,首先要将孔洞部分进行封闭补充,使零 件成为无内孔制作。 但若该部分属于内部的局部成形部分则要进行变形分析。 一般这部分成 形属于胀形成形,若其胀形变形超过材料的极限变形,需要在工艺补充部分预冲孔或切口, 以减小胀形变形量。 2)简化拉深件结构形状原则,拉深件的结构形状越复杂,拉深成形过程中的材料的流 动和塑性变形就越难控制。所以,零件外部的工艺补充要有利于使拉深件的结构、形状简单 化,越接近于基本形状零件,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材料的流动和塑性变形就越容易控制。 1.4.3 该零件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该零件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轿车发动机盖外板表面为 a 级表面,为了避免多次拉深带来的缺陷,采用一次拉深成 形。为了创造良好的拉深环境,需要对其进行工艺补充设计。由于该模型为 3d 模型,三维 造型软件 ug 在曲线曲面方面功能强大,故采用该软件进行工艺补充面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7 图 1-3 拉深件工艺补充面 1.5 压料面的设计压料面的设计 1.5.1压料面对拉深件的影响压料面对拉深件的影响 4 压料面是指凹模圆角以外的且在拉深开始时,凹模与压边圈压住毛坯的部分。它 是工艺补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汽车覆盖件的成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零件的拉深 件的压料面全部为工艺补充部分, 有的拉深件的压料面则由零件的法兰部分和工艺补充 部分共同组成。 在拉深开始前,压边圈将毛坯压紧在凹模上,拉深后,凸模的作用力与压料面上 的阻力共同形成毛坯的变形力,使毛坯产生塑性变形,实现拉深成形过程。通过压料面 的变化,可以使拉深件的深度均匀,毛坯流动阻力的分布满足拉深成形的需要。压料面 设计得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压料毛坯向凹模内流动的方向与速度、 毛坯变形的分布与 大小,破裂起皱等问题的产生。压料面设计不合理,还会在压边圈压料时就形成皱折、 余料、松驰等。 1.5.2 压料面的设计原则压料面的设计原则 4 设计压料面是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压料面的一部分就是拉深件的法兰面,这 种拉深件的压料面的形状已定, 一般不改变其形状, 即使显了改善拉深成形条件而作局 修改,也是在后工序中进行整形校正。另一种情况是压料面全部属于工艺补充部分(如 本零件) 。 后一种情况下, 主要以保证良好的拉深成形工艺条件为主进行压料面的设计。 1)压料面形状尽量简单化,以水平平面为最好。在保证良好的拉深条件下,为减 工艺补充面 工艺补充面 工艺补充 面 工艺补充面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8 少材料消耗,也可以设计成斜面,平滑曲面(如单曲面、锥面)或平面曲面组合等形状。 但是不要设计成平面大角度交叉,高度变化剧烈的形状,或在压料面上有凸起或凹坑。 因为这些形状的压面会造成材料的极不均匀分布,在拉深成形时产生起皱、堆积、破裂 等现象。 2)水平压料面应用最多,其阻力变化相对容易控制,有利于调模时调整到最有利 于拉深成形所需的最佳压料面阻力状态。向内倾斜的压料面,对材料流动阻力较小,可 在塑性变形较大的深拉深件的拉深时采用。 但为保证压边圈强度, 一般控制压料面倾斜 角 a1.5 时) ,由于板料的流动 对凹模和压边圈的磨损严重, 因此此时拉深模的压边圈和凹模采用整体灰口铸铁 (ht250、ht300)做基体。 此零件板料厚度 t=1mm,属于薄板料,因此根据以上原则,拉深模材料选择 灰口铸铁 ht300。 3.3 冲压设备的选择冲压设备的选择 3.3.1 拉深力的计算拉深力的计算 由于这个覆盖件是不规则形状,不能用一般的圆筒件、带法兰圆筒件、锥形 零件等进行计算,因此采用任何形状的拉伸力的计算: p= l* b*kb 式中,l为材料的厚度 0.8mm, b为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kb系数取 0.9 经过计算可得 p 为 4233552.85n 3.3.2 压料力的计算压料力的计算 由于这个覆盖件是不规则形状,不能用一般的圆筒件、带法兰圆筒件、锥形 零件等进行计算,因此采用任何形状的拉伸力的计算: q =k*f*q, 式中:k系数取 1.11.4; f毛坯压料面积(mm 2) ; q压料单位压力(kg/mm 2) 通过查表可得:q 取 0.25,由 ug 软件投影压边圈由分析工具可得投影面积 f 为 1256559mm 2 可得 q 为 317820kg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14 3.3.3 冲压设备的选择冲压设备的选择 对于单动压床 p压=p+q, 式中 p压压床的公称压力; p拉深力 q压边力 将上面所计算出的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p压= 4091.55+ 3141.1757232 kn 在实际生产中按下式确定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fg1.3 p压,为了保证安全性, 在此按 1.3 p 压 进行计算,可得得 p 压 9402kn 根据以上计算,选择型号为 y32-2000 的四柱万能液压机,主要技术参数如 表: 主要技术 规格 公称 压力 /kn 滑 块 行 程 /mm 顶 出 力/kn 工作台尺 寸/(长 x 宽) 工作行程 速 度 / (mm/s) 活动横梁 至工作台 最大距离 /mm 液体 工作 压力 /mpa y32-2000 20000 1200 1000 2400x2000 5 8002000 2600 表 3-1 压力机主要技术规格 3.4 模具操作模具操作 先对原数字模型进行缝合,即通过:插入特征操作缝合,先选择一块目标片体, 在这里选择一块比较平而大的片体,后用选择工具片体,选择全部的片体,然后选择缝合公 差,这个数字很重要,因为这个数字不能太大,因为太大了影响到整个零件的精度,但是也 不能太小,如果太小了就不能进行实体的分割,因此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在此选择 0.5mm 的 公差。缝合后,通过拉伸操作生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用于进行剪切凸凹模,以及压料 圈。在此先进行工作坐标系的移动,生成一个长方体为 1760x800x200,在此这个长方体不能 太大,不能超出整个片体的边界,因为如果超了,在下面剪切操作就不能进行了。生成长方 体后,就可以进行凹模的裁剪了,插入特征操作裁剪,先选择裁剪体,即长方体,后选 择刚才缝合的片体,这个片体的要求很重要, ,片体不能有没有缝合的块,还有就是片体的 公差不能太小,如果太小就有可能如果太小就有可能 出现“没有可裁剪的实体” ,这个提 示这个时候要对缝合的公差进行修改了。 所做三维图形如下: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15 图 3- 2 分型操作结果 3.5 凹模结构凹模结构 凹模的压料面有两种:一种是平面形状的,这种压料面制造简单,但是不能很好的防 起皱,和不能很好的均匀板料流进凹模的速度,因此只能用于形状简单的零件。凹模压料面 按压料面设计, 由于压料面为曲面, 因此凹模的压料面也为曲面, 这对制造带来很大的困难, 增加了制造的费用,和加工的难度,但是对于汽车覆盖件来说这也是必要的,因此选用曲面 的凹模压料面。此外曲压面可减少拉延的深度。 由拉深件图可以看出本拉深件的形状不是非常的复杂,同是为了保证更好的精度,做 成整体式的凹模结构。凹模的外形尺寸除了考虑壁厚外,还要要考虑压料面的尺寸,因此凹 模的外形尺寸为 2500mmx2500mmx600mm 。 采用 ug 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得到的凹模模型如下: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16 图 3-3 凹模三维模型 图 3-4 凹模三维模型 凹模型面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17 图 3-5 凹模二维模型 3.6 凸模结构凸模结构 凸模的结构外形设计与凹模的设计成对设计,拉深凸模固定在模板上,模板 再与工作台联结。由于汽车覆盖件的尺寸比较大,凸模的尺寸也比较大,故一般 采用铸造成形,且为中空式的壳体结构。要求凸模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以 采用表面火焰淬火等方法对凸模的工作部分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拉深凸模工作表面与覆盖件拉深件的内表面是相同的, 还有在拉深件上的加 强筋等局部形状。因此凸模工作表面上还要有成形这些形状用的凸模形状。当局 部形状变形量较大,有破裂危险时,可以将成形局部形状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加 大。 图 3- 6 凸模结构 凸模 螺钉销钉孔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18 图 3-7 凸模结构 图 3-8 凸模二维图 减轻孔 导板安装槽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19 3.6 凸模座结构凸模座结构 凸模座的作用是直接地安装冲模的所有零件, 分别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连 接传递压力,因此十分要重视上下模座的强度和精度。模座因强度不够会产生破 坏;如果刚度不足,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导致模具的工作零件和导向 零件迅速磨损。 图 3-8 凸模座结构 图 3-9 凸模座二维图 导板安装槽(台) 起重部分 顶杆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0 3.7 压边圈结构压边圈结构 压边圈采用整体铸造,在结构上连接凹模、凸模,在成型过程中运动。 下图中,为压边圈的正面结构,由拉深面、圆台限位面及导向块以及平衡垫 块凸台等组成。拉深面上的凹槽为拉延筋。 图 3-10 压边圈结构 图 3-11 压边圈二维图 导板安装位置 压料面 减轻孔 提料装置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1 3.8 导向部分导向部分 导向零件是汽车覆盖件冲模的重要零件,对模具的精度、覆盖件的精度、模 具的寿命都有很大影响。本覆盖件中仅在左右方向对称、前后方向不对称,冲压 过程中必然存在侧向力,有的情况下这种侧向力还是很大的,所以,要求冲模的 导向必须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向力。 3.9 起吊装置起吊装置 起吊装置在模具的加工、组装、安装、卸模和搬运等情况下使用,这是模具 使用安全的重要部分。本例中采用铸入式起重吊耳。 3.10 拉深模的结构和原理说明拉深模的结构和原理说明 图 3-12 装配三维造型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2 图 3-13 装配二维图 这一套拉延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开始工作前,液压机下的气垫通过气顶杆把压料圈 顶到凸模上平面,人把毛坯放到压料圈上,由导料装置把料导正到正确的位置,压料圈把毛 坯压紧在凹模平面上,这时上模的凹模开始工作,与凸模开始接触,这时毛坯在凸模的作用 力下进入了凹模内,凹模继续下降,直到成形为止。这时完成了工件的成形,工件留在了凸 模内。凹模先向上运动,然后,压料圈在由液压机下的气顶杆作用下把工件顶出,工人把工 件从凸模上取出。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3 4 总总 结结 本次课题根据冲压成形原理,结合某汽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成形特点,设计出合 理的模具结构,到此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尾。 本次设计首先对汽车引擎盖进行了外形和力学性能的分析, 设计出冲压件的 外形与尺寸,自行对整体模具进行了设计分析,设计出了模具的整体结构,并阐 述模架及主要零件的设计要点,最后对模具外形和参数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最终 完成本次设计课题。 本次设计通过书籍资料的查阅和王昶的讲解, 使我对冲压模具的设计要点和 设计注意事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我在大学所学的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材料力学、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原理、 机械工程材料等)得到了实际应用,仿佛自己又重新学习了一次专业知识,对自 己在机械领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对我以后从事工作 益处多多,将使我受用终身。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4 致致 谢谢 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悄然过去,在不知觉中已然到了截稿的时候。这段时间过得有苦有 甜,有哀有乐。设计中的难题,大家携手攻克;建模上的疑问,我们苦思冥想;达成目标后 的喜悦,诸位彼此铭刻于心。 感谢王昶老师,一封封邮件上的答疑解惑,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不辞辛劳地孜孜教导,感 谢文俐老师对于我们的无私帮助, 在模具设计上的专业指导, 一次又一次地检查着我们小组 的二维图纸,不厌其烦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正是因为有着老师同学的帮助,我才得以顺 利完成此次设计作业。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雅.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 m2012 年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王昶,李琳,王萍,胡亚民.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及优化j. 锻压技术.第 33 卷第 2 期.2008. 3 刘俊.毕业设计指导与案例分析m2009 年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 板料成形 cae 设计及应用m 2010 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6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第 3 卷 冲压模具设计 m 2002 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7崔令江.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 m2003 年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8张秉璋.板料冲压模具设计m.1997 年.西安.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6 轿车轿车 a 级面覆盖件成形技术发展级面覆盖件成形技术发展 林洋 ( 重庆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 40054 ) 摘要摘要:通过对某轿车车身覆盖件的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介绍了复杂 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流程,研究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造 型设计方法和原则。利用板料成形分析有限元软件 dynaform 对引擎盖外板的拉 深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探讨了仿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如破裂、起皱、变 形不足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对拉深模具型面进行优化设计改进。 并根据仿 真模拟结果,制造加工了合格的拉深件模具。对于复杂型面拉深件的拉深模具的 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优化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drawing die for complex surface drawing part in designing the drawing model of the automotive hood outer panel surface and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inciple were studied. the stamping process using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analysis software dynaform was simulated. the reason causing quality defect in simulation, such as cracking and wrinkle etc.,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se reasons, the design of drawing die surface for automobile hood outer panel wa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drawing die was made, which had a instructing meaning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drawing die for complex surface drawing part. key words: drawing model;punch molding;die;optimized 前言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车型的多样化、个性化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而 汽车引擎盖设计是汽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属于汽车覆盖件上的一部 分,汽车覆盖件,是指构成汽车车身或驾驶室、覆盖发动机和底盘的异形体表面 和内部的汽车零件。汽车覆盖件既是外观装饰性的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 零件。在对汽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汽车而言,任何一个零件的设计 都将影响到汽车的性能。 本设计基于某轿车引擎盖外板,利用了计算机 dynaform,ug 等软件的模拟 计算及建模,深入探讨了轿车引擎盖模具设计以及成型模拟分析等问题,从而使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_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分析 27 乘用车的流畅性与动力性进一步提高。 1 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与汽车零件成形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与汽车零件成形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工艺和模具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工业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的支柱产业之一,充分将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技 术相结合,展现了现代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设备、制造业自动化、系统管理、 综合集成等现代化先进制造技术。政府在 2005 年开始围绕节能、安全与环保三 大战略,鼓励在汽车工业中的各种新车型及零部件制造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对 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技术进行开发,并将这作为现代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发 展方向和重点。在车身零部件中,绝大部分都需要采用冲压工艺获得,因此,在汽 车车身开发中,汽车零部件的成形技术,尤其是覆盖件的成形工艺技术和模具制 造技术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上述的文献中,不难发现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 界发达国家一大支柱,而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 我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兴起,从数量上已成为了汽车大国。 世界各国汽车公司都争先恐后地涌入我国,由原先向中国出口汽车,转为在中国 国内合作生产汽车,并带来了大量先进技术。其中汽车各个覆盖件的模具设计就 成为一个典型例子。 2 覆盖件的特点和要求覆盖件的特点和要求 同一般冲压件相比,覆盖件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和表面质量要求 高等特点。覆盖件的工艺设计、冲模结构设计和冲模制造工艺都具有特殊性。因 此, 在实践中常把覆盖件从一般冲压件中分离出来,作为一各特殊的类别加以研 究和分析。覆盖件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特殊要求。 2.1 表面质量表面质量 覆盖件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 的美观,因此覆盖件表面不允许有波纹、皱折、凹痕、擦伤、边缘拉痕和其他破 坏表面美感的缺陷。覆盖件上的装饰棱线和筋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和过 渡均匀,覆盖件之间的棱线衔接应吻合流畅,不允许参差不齐。总之覆盖件不仅 要满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更要满足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 2.2 尺寸形状尺寸形状 覆盖件的形状多为空间立体曲面,其形状很难在覆盖件图上完整准确地表 达出来,因此覆盖件的尺寸形状常常借助主模型来描述。主模型是覆盖件的主要 制造依据,覆盖件图上标注出来的尺寸形状,其中包括立体曲面形状、各种孔的 位置尺寸、形状过渡尺寸等,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温州)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人培训计划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十三中学英语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磁力泵转子培训
- 2026届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英语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东营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学生德育工作总结
- 2026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报告
- 2025-2030中国篮球运动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 2025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练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 传媒行业创新案例小红书
- 《美妆类电商产品销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
- T-JSQX 0016-2024 无人驾驶配送装备通.用技术要求
- 科技前沿下的生物医药研发实验室创新研究
- 《铝及铝合金》课件
- 2025年摩托车用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临床问诊技巧及病历书写要求(临床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