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bm在青光眼临床中的应用,1991年加拿大的pavlin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眼科影像学检测仪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结合了高频超声(50mhz100mhz)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可在活体显示高分辨率的眼前段二维图象,具有实时、非干扰、定量和不受角膜混浊影响的特点。 使后房结构不再是眼科临床中的盲区,为青光眼以及其他多种眼前段疾病发病机制的探讨、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了准确的依据。,ubm影像学的解剖标记-房角顶点,其顶点巩膜突表现为一个三角形高回声嵴,房角宽度,可定量测量房角开放距离500及小梁虹膜夹角,虹膜根部附着位置,附着于巩膜突、睫状体前部或睫状体后部均清晰可见,虹膜形态,虹膜前后表面形态、膨隆程度均可显示,与前房角形态有关的组织结构,如虹膜根部厚度、睫状体形态位置、后房均可见,ubm及房角镜优缺点比较,房角镜检查为n4n3 ubm检查为功能性关闭,房角镜检查为n3n2 ubm检查房角为极狭窄裂隙 aod500为23 m,q1为7.66,房角镜检查为n2 ubm检查aod500为83 m,q1为9.99,房角镜检查为n1 ubm检查aod500为162m,q1为16.67,房角镜检查为w ubm检查aod500为385m,q1为34.92,结 论,ubm对前房角的检查优于房角镜,但不能取代房角镜,两者应互为补充,反映房角开放程度的参数,在ubm图象中,巩膜突呈三角形突起的高回 声嵴,其前500m处于schwalbe线附近,pavlin 据此设定了反映房角开放程度的参数 房角开放距离500 aod500 小梁虹膜夹角 1,与瞳孔阻滞力有关的参数,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 ilcd,反映虹膜形态及位置的参数,虹膜膨隆程度 虹膜悬韧带距离 izd 虹膜晶状体夹角 2 虹膜厚度 虹膜厚度1 it1 虹膜厚度2 it2 虹膜厚度3 it3 虹膜根部附着位置,有关睫状体的参数,睫状体厚度 ct 睫状突厚度 cpt 睫状突长度 cpl 睫状体晶状体距离 cld 反映睫状体位置的参数 小梁睫状体距离 tcpd 虹膜睫状体距离 icpd 巩膜睫状体夹角 4,冠状横切面测量睫状突厚度,房角开放距离500和小梁虹膜夹角,各项参数示意图,各类青光眼ubm影象学特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前段解剖结构特点,角膜直径小 前房浅 房角开放距离500的改变 晶状体较厚,位置偏前 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增大 虹膜形态 虹膜厚度 睫状体改变,角膜直径小 平均角膜直径:急闭 11.20mm0.37mm 慢闭 11.41mm0.33mm 正常眼 11.71mm0.31mm,前房浅 中央前房深度:急闭 1.780mm0.328mm (ubm测量) 慢闭 2.067mm0.261mm 正常眼 2.457mm0.328mm 前房深度: 急闭、慢闭正常眼 急闭慢闭,正常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的改变,急闭与慢闭的房角开放距离500较正常眼明 显变短 急闭 57 m 73 m 慢闭 76 m 81 m 正常眼 185 m 198 m,晶状体较厚,晶状体位置相对偏前 晶状体厚度 急闭 4.77mm0.32mm 慢闭 4.94mm0.29mm 正常眼 4.43mm0.26mm 晶状体相对位置 前房深度与1/2晶 状体厚度之和与眼轴长度之比 急闭 0.189 0.015 慢闭 0.201 0.137 正常眼 0.207 0.013,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增大,急闭 754 m 505 m 慢闭 747 m 208 m 正常眼 617 m 167 m,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增大,正常眼,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急闭术前虹膜膨隆,急闭术后,虹膜形态,高褶型术前,高褶型激光术后房角仍未开放,滴缩瞳剂后房角开放,虹膜厚度,急闭患者周边虹膜相对较薄(左),而慢闭高褶型患者中,周边虹膜较厚(右),睫状体的改变,睫状突增厚 睫状突厚度:急闭 245 m 106m 慢闭 225 m 38m 正常眼 209 m 38m 急闭与慢闭睫状突厚度较正常眼增厚 睫状体位置偏前 在pacg中,反映睫状体位置的参数, 小梁睫状体距离变短,巩膜睫状体夹角 变小,在慢闭高褶型中更明显。 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变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高褶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体位置,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体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恶性青光眼,恶青眼前段结构的一般特点,与正常眼相比,存在角膜小、眼轴短、前房浅、房角窄、晶状体厚、晶状体位置偏前的特点,恶青发作前的ubm影象学特点,睫状突明显增厚 睫状突位置前旋 小梁与睫状体距离、巩膜与睫状体夹角变小 睫状体与晶状体距离近 前房角窄 房角开放距离500、小梁虹膜夹角较小,恶青发作时ubm影象学特点,晶体虹膜隔前移,前房变浅(左)或消失(右),睫状体增厚,睫状突肿胀前旋,发作前可见睫状突结构,发作时睫状体水肿增厚睫状突结构消失,发作时睫状突水肿前旋堆积在虹膜根部,睫状突与晶状体相贴,后房消失,睫状突与晶状体完全相贴,后房消失,睫状突与晶状体之间存在窄隙,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睫状突与晶状体距离加大,后房存在,恶青发作时虹膜与晶状体相贴 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加大,部分病例可见脉络膜上腔液存在,合并睫状体浅脱离,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ubm眼前段形态学特点,角膜前后表面强反射光带欠清,结构模糊 角巩膜缘增宽,结构模糊,正常婴儿,先天性青光眼,巩膜变薄 先天性青光眼:729 m 84 m 正常婴儿:879 m 64 m 前房加深 先天性青光眼:3629 m 443 m 正常婴儿:2653 m 304 m,正常婴儿前房,先天性青光眼前房加深,前房角 巩膜突位置与房角顶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表明先天性青光眼巩膜嵴发育不良或虹膜附着靠前 房角隐窝消失 房角为宽角,但房角开放距离500显著小于正常儿童 少数病例可见睫状肌纵行纤维附着于小梁网上,先青虹膜根部附着于巩膜突前,正常婴儿,先青虹膜根部附着于巩膜突,睫状肌纵行纤维附着于小梁网上,虹膜变薄 先天性青光眼 正常婴儿 虹膜厚度1 172 m 34 m 216 m 42 m 虹膜厚度2 268 m 47 m 331 m 65 m 虹膜厚度3 385 m 50 m 498 m 53 m 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加大 先天性青光眼 1128 m 334 m 正常婴儿 728 m 181 m,睫状突肥大向内移位,正常婴儿,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色素播散综合征和色素性青光眼,ubm所见 虹膜向后凹陷,与晶状体表面及悬韧带广泛接触 虹膜中周部变薄,例1,例2,色素性青光眼,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当睫体发生撕裂时,睫状体与巩膜间仍联系紧密,ubm示睫状肌内出现裂隙状无回声区,并可见前房加深,房角增宽加大,房角呈圆钝状,小梁虹膜夹角角度增大。,中度房角后退,重度房角后退,房角后退性青光眼,虹膜前粘连继发青光眼,例1,例2,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ubm在晶状体不全脱位时可清楚观察到悬韧带断裂部位,晶状体移位情况,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关系,房角的改变,玻璃体状况,是否同时伴有房角后退 有助于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前房深度不一致,晶状体移位,晶体脱位致青光眼,ubm在青光眼手术前后的应用,小梁切除术,应用ubm观察滤过通道,l型(低反射型):滤过泡内呈低至中等反射强度回声,可见巩膜瓣下通道及小的液腔 h型(高反射型):滤过泡内为高反射强度回声,巩膜瓣下通道多数可见 e型(囊样包裹型):为囊样液腔,周围包绕着高反射薄壁 f型(扁平型):只见巩膜内口,而无巩膜瓣下通道,滤过泡的观察,l型,h型,滤过泡类型,e型,f型,滤过泡类型,抗青光眼术后睫状体脱离,睫状体脱离的ubm检查特点 360度全周脱离 巩膜与睫状体脉络膜之间为无回声区 晶状体前移,前房变浅 睫状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