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5123.3-2011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3部分: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是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轨道机车车辆及公路车辆中使用的、由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规定了如何通过损耗总和的方法来测定这些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总能量损失。此方法考虑到了不同类型的损耗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铜损(绕组电阻引起的损耗)、铁损(磁化材料导致的损耗)、机械损耗(如轴承摩擦等)以及杂散损耗(由于磁场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的额外损耗)。

标准详细描述了试验条件与程序,要求进行测试时必须确保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处于规定范围内,并且对被测电机的具体型号、规格也有明确要求。此外,还提供了计算公式用于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转换成可以用来评估电机效率的信息。对于每一种类型的损耗,都给出了具体的测量或估算方法,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整个系统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能耗情况。

根据这一标准执行相关测试可以帮助制造商优化设计、提高产品性能;同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信息,便于选择最适合其应用需求的电动机型号。此外,它还有助于推动行业内的标准化进程,促进技术交流与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12-30 颁布
  • 2012-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5123.3-2011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3部分: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_第1页
GB∕T 25123.3-2011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3部分: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_第2页
GB∕T 25123.3-2011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3部分: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_第3页
GB∕T 25123.3-2011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3部分: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_第4页

文档简介

ICS29280 S35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2512332011/IEC60349-31995 . :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3部分 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 : 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 ElectrictracionRotatingelectricalmachinesforrailandroadvehicles Part3 Determinationofthetotallossesofconvertor-fed : alternatingcurrentmotorsbysummationofthecomponentlosses (IEC60349-3:1995,IDT)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GB/T2512332011/IEC60349-31995 . :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1 测量仪表 2 1 损耗总和 3 2 总损耗的构成 3.1 2 各部分损耗的确定 3.2 2 附录 资料性附录 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A ( ) 5 附录 资料性附录 附加负载损耗 B ( ) 10 参考文献 11 GB/T2512332011/IEC60349-31995 . : 前 言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GB/T25123 : 第 部分 除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之外的电机 1 : ; 第 部分 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 2 : ; 第 部分 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 3 : 。 本部分是 的第 部分 GB/T25123 3 。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部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 电力牵引 轨道 机 车 车 辆 和 公 路 车 辆 用 旋 转 电 IEC60349-3:1995 机 第 部分 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 3 : 。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按 的要求 的公式编号 在本部分中公式编号为 GB/T1.12009 ,IEC60349-3:1995 (1)(8) 对 和附录 中公式新增了编号 (A.1)(A.9), 3.2.1.2 B ; 修正了原文表 的以下错误 A.2 : 项目 公式中原文的 修改为 a) 15 “(1)/(7)” “1/(7)”; 项目 公式中原文的 修改为 b) 19 “(17)-(18)” “(17)+(18)”; 项目 公式中原文的 修改为 c) 24 “(23)/(2)” “(23)+(2)”; 项目 公式中原文的 2 修改为 d) 27 “(22)” “(22)”。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278) 。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李益丰 : 。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 钟幼康 吴顺海 吕引条 : 、 、 。 GB/T2512332011/IEC60349-31995 . :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3部分 用损耗总和法确定变流器供电 : 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1 范围 的本部分适用于符合 的电动机 GB/T25123 GB/T25123.2 。 变流器供电的电动机的总损耗可用损耗总和法来确定 这些损耗由负载试验和空载试验得到 总 , 。 输入功率等于基波频率的输入功率和其他所有频率的输入功率之和 实际上 其他所有频率的输入功 。 , 率包括了由变流器电源中电压和电流谐波所产生的损耗 它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测量仪表 测量电动机 , , 负载状态时的总输入功率和基波频率的输入功率来求得 。 由于基波频率所产生的损耗不能直接测量 因此需通过测量基波频率的负载电流和基波频率的空 , 载输入功率来求得 。2 测量仪表 在变流器供电下运 行 所 产 生 的 额 外 损 耗 等 于 电 动 机 负 载 时 的 总 输 入 功 率 减 去 基 波 频 率 的 输 入 功率 。 输入功率应该用数字采样仪表同时在每相上测量 优先采用三相测量法 但作为一种选择 也允 。 。 , 许采用二瓦特表法 。 总输入功率由一个时间周期内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 基波功率采用同一采样的数据通过傅立 , 叶变换得到 。 考虑到所要求的整个频率范围内幅值和相位漂移误差 必须重视全套仪表的准确度 由于谐波的 , 。 功率因数一般非常低 电压型异步系统的功率因数小于 需要特别注意最小相角误差 ( 0.1) 。 当功率因数为 时 在不同频率下的瓦特表的准确度可达到如下范围 0.08 , : 小于 2kHz:0.5%; 包括 ( )2kHz20kHz:1.0%; 包括 ( )20kHz50kHz:2.0%。 仪表通常还带有用于补偿和调节仪表的衰减器 但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