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起建筑施工事故浅析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docx_第1页
从二起建筑施工事故浅析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docx_第2页
从二起建筑施工事故浅析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二起建筑施工事故浅析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摘要】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大幅度增加,因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介绍两起事故,分析目前施工机械设备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施工机械设备 近些年,施工机械设备事故在我市建筑施工现场时有发生,而对其进行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不全,行政措施缺乏,让主管部门及其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风险不断加大。因此,有必要就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拿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确保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促进施工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 一、“4?14”事故概况和成因分析 1.事故概况 2012年4月14日16时许,深圳某大厦土石方、基坑支护及桩基工程SR360型旋挖桩机操作员方某驾驶桩机完成79号桩孔施工,便将SR360型旋挖桩机停在刚完成的桩孔旁,停机后方某将驾驶室门上锁后向桩基班长刘某请假离开。随后刘某安排常某对SR360型旋挖桩机进行维护保养。16时30分,常某使用后备钥匙打开驾驶室开动旋挖桩机,从79号桩孔位置向工地东北侧出口行驶,两地直线距离约20米。当常东生将旋挖钻机开到出口位置时,一侧履带陷入土中,桩机向北侧翻,压塌工地北侧紧邻本工地的另一工地工程活动板房,当时板房内有多名人员,事故最终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2.事故成因分析 根据事故陈述及现场调查,经综合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如下:常某,无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擅自操作旋挖桩机驶入地面承载力不足的区域,导致旋挖桩机侧翻;发生事故位置的地下筑有一道连续墙,墙体上顶面距地面约1米,以碎石、泥土填平。SR360型旋挖桩机重约110吨,当行走至事故位置时,地面承载力不足以承受其重量,致使履带陷入土中并导致侧翻。 二、“7?17”事故概况和成因分析 1.事故概况 2012年7月17日下午15时左右,深圳某社区工程的5#桩机班组工人陈某(死者)、梁某、谢某等人在基坑内进行打桩作业,履带式挖掘机司机罗某在一旁协助吊桩锤,陈王华在挖掘机后面打钢筋定位桩。当挖掘机在移锤向后行走时,北侧履带将陈某挂倒在地,谢某等人发现后均对罗某大声叫喊并作出停止的手势,由于现场噪音较大,罗某未意识到有情况发生并第一时间停机,当看到周围工人的异常举动后才马上采取制动措施,此时,陈某的上半身已处在履带下面,随后陈某经送院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事故陈述及现场调查,经综合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如下:桩机工陈某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作业规程在挖掘机作业区内滞留,对站在挖掘机后方打定位桩工作的危险性预判不足;因为相关部门不需对挖掘机司机发放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司机罗某未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在驾驶挖掘机倒退行走时,未时刻注意车后方情况,不慎致陈某被碾压。 三、当前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存在的问题 由于相关部门不用进行挖掘机、打桩机械等施工机械设备的强制(含定期)检验与使用登记,作业人员也不用取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结合上述两个事故案例可见,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存在法律真空。经笔者研究,目前问题比较突出的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有: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如翻斗车。2、工程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3、打桩机械如静压桩机、旋挖钻机、冲孔桩机、搅拌桩机等。 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条例的修改版)明确规定,“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根据特种设备目录和增补的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特201022号),仅有叉车、搬运车、牵引车、推顶车4类车辆被列为场(厂)内专用机动工业车辆。而属于工地专用的翻斗车被剔除在技术监督部门监管的特种设备之外,按照关于做好目录调整阶段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相关工作的通知(质检办特2010200号)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用进行此类车辆设备的强制(含定期)检验与使用登记,其作业人员也不用取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特种设备条例修改多年多以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至今尚未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致使建筑工地用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包括设备、人员)的管理一直处于法律真空。 2、工程机械 目前在建筑工地使用较多的工程机械(也叫土石方机械)有挖掘机械、土方铲运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建设部门对此类工程机械至今尚无相关管理规定,其设备及人员的管理同样存在法律真空。 3、打桩机械 目前,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75号文并未将打桩机械列入特种作业。虽然包括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内的部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将桩机操作人员列为特种作业人员,并对柴油打桩机工、冲击钻机桩机工、粉喷桩机桩机工、回转钻机桩机工、静力压桩机桩机工、深层搅拌桩机桩机工等6个桩机工种进行考核发证,但是仍有不少打桩机械(如长螺旋钻孔桩机)没有进行考核发证,而且对打桩机械设备本身的安全监督管理尚未有具体的管理措施。 四、建议及对策 针对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发证机关的乱象,201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安全生产法在27条作出相应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国家安监总局后续应有配套的法规对之进行规范;对于施工机械设备本身的管理,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管理办法,拿出安全监督管理对策,以便有效开展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工作,控制施工机械设备事故。总体建议为: 1、场(厂)内机动车。出台针对动力翻斗车及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包括对动力翻斗车开展检测与使用登记的具体实施细则,对特种作业工种目录进行增补,对动力翻斗车操作人员列入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范畴。 2、工程机械。参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制定出针对工程机械及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可包括工程机械目录、开展检测与使用登记的具体实施细则,对特种作业工种目录进行增补,对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多个工种列入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范畴。 3、打桩机械。制定打桩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包括对桩工机械开展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