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1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抒情手法 手法简介 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借景抒情把诗人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间情景交融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接抒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情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 2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 。 (1)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2)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3)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4)虚实,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 (5)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6)工笔是指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地描绘。 (7)细节是指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准确指出诗歌在表达上运用了何种方式。2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方式是怎么运用的。3简析此种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要求鉴赏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几年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几种常考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如下:修辞手法 表达作用 夸张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拟人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从形式上使作品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使作品意义集中含蓄。 设问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准确指出诗歌在表达上运用了何种方式。2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方式是怎么运用的。3简析此种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要求鉴赏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几年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几种常考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如下:修辞手法 表达作用 夸张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拟人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从形式上使作品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使作品意义集中含蓄。 设问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比、象征等。考查表现手法的使用及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一些常用表现手法阐释: 1对比 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可以使被比较的对象区别得更加鲜明,可以让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实质上,对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既可以是一种修辞格,又可以理解为一种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 - 2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镬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达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4.象征 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5比兴 比即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6联想、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很多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的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7小中见大 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窥见大境界、大主题。 。岛晒固t鉴赏古诗歌艺术手法的抒I睛方式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打动人。 豢潍鬻懑 新课标对于情景交融专门进行了分析,这要求我们在分析诗歌时要注意结合内容、语境进行分析。新课标新教材还对情与景的关系作了阐释,准确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对诗歌鉴赏在设题方面大有裨益。复习新教材时还要注意与高考考查内容衔接起来,结合内容语言情感来分析。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涉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彩渲染及观察角度的变化。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要了解有哪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2003年的考题侧重于纯手法的鉴赏,以简答题形式命题,2002、2004、2005年侧重考察手法及其对表达内容、主旨的作用,以读写段形式命题。蒺蠢鬻蘩 考点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人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解惑1 注意分清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衬托有所侧重,借甲事物来表现乙事物,又分为正衬与反衬,而对比两者兼重。在鉴赏时注意分析,我们来区分它们的不同。衬托分正衬和反衬,都是通过两个事物来写的,用一个来突出另一个的特征,有主次之分。而对比虽然也写两个事物,事物之间有不描写同,但是诗人不是重在彰显一个事物,而是突出两个事物的不同。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使得“朱门”的奢靡,与贫者的“窘困”都得到表现。 考点2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自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解惑2 注意色彩的搭配、图景的描绘、情感的抒发。点明特点。 考点3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剐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一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解惑3注意描写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下及上、由近及远等等。 新教材对于修辞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修辞手法的判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的运用。注意正确地辨析比喻与拟人,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效果。练习高考题目,分析对仗、夸张、通感的修辞效果。 解惑3 将新教材中出现的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注意分析总结灵活运用。在分析新教材诗歌的过程中注意分析修辞手法,并且结合内容,联系诗歌,总结规律。 考点1鉴赏比喻、拟人 比喻在诗歌中运用最为广泛,能够使语言形象特别是将比较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例如写“愁”有的以。山,作喻,有的以“水”作喻。拟人是把没有生命的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具有人的动作、思想和情感。 解惑1 注意首先要辨析表达技巧,然后分析它的表达效果。还要熟记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用法。 考点2鉴赏对仗、夸张、通感 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法,在诗词中很常见,例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才引进落户管理办法
- 企业人员日常管理办法
- 企业供暖运营管理办法
- 人才公寓合租管理办法
- 低价出租架子管理办法
- 人员岗位调整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住宅大区景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格局与投资报告
- 住宅违章装修管理办法
- 临时流动饭店管理办法
- 交通工程监理管理办法
-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归来庄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项目融资计划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 YY/T 0595-2020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 0287-2017 应用指南
- LS/T 1222-2020粮食干燥机系统工艺设计技术规范
- GB/T 26636-2011动植物油脂聚合甘油三酯的测定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HPSEC)
- GB/T 19869.1-2005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GB/T 1796.4-2017轮胎气门嘴第4部分:压紧式无内胎气门嘴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上海高一数学教材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