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_第1页
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_第2页
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_第3页
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_第4页
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6 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摘要: 目的 讨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疗法,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主要给予充分的水、足量的进食、卧床休息,服阿司匹林以控制感染。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 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 (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 腮腺病毒感染导致颊和颈的唾液腺肿胀疼痛。罕见的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和脑脊膜炎,还有耳聋、关节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肾、肝、甲状腺的炎症。虽然任何人都会感染,但未注射疫苗的学龄儿童最易受染,冬春两季高发。下面将临床诊断与防治汇报如下。 1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典型急性发作的腮腺肿痛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按下述实验室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2 实验室诊断 对于无腮腺肿痛或再发病例及不典型 可疑病例,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及病毒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 双份血清的效价 4 倍及其以上者可确诊,或一次血清效价达 1: 64 者有诊断意义。必要时可同时测定 抗体。 S 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 V 抗体增高而 血凝抑制试验 恢复期病人血清能抑制腮腺炎病毒对鸡的红细胞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较弱,如抑制效价递增 4 倍或以上即属阳性。 3 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限,晚期有波动感,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发 现化脓菌。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活动。可发现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6 保泰松、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可致腮腺肿大。其特点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 如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 3 型、 柯萨基病毒 A 组和 B 组、甲型流感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确诊需借助于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学分离。 4 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疗法,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主要给予充分的水、足量的进食、卧床休息,服阿司匹林以控制感染。可试用干扰素,对病毒有作用。 一般护理 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对症治疗 宜散风解表,清热解毒。用板蓝根 60 90 g 水煎服或银翅散加大青叶 15 g 水煎服;局部外涂可用紫金锭或青黛散用醋 调,外涂局部,一日数次;或用蒲公英、鸭跖草、水仙花根、马齿苋等捣烂外敷,可减轻局部胀痛。必要时内服去痛片、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重症并发脑膜脑炎、严重睾丸炎、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6 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考的松,成人 200 300 mg/d,或强的松 40 60 mg/d,连续 3 5 天,儿童酌减。 睾丸炎治疗: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己烯雌酚,每次数 1 日 3 次,有减轻肿痛之效。 脑膜脑炎治疗:可按乙型脑炎疗法处理。高热、头痛、呕吐时给 予适量利尿剂脱水。 胰腺炎治疗:禁饮食,输液,反复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早期应用皮质激素。 5 预防 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 3 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自动免疫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为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 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药物预防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6 采用板蓝根 30 g 或金银花 9 g 煎服,每日 1 剂,连续 6 天。 6 预后 流行性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患病后有终生免疫。极个别的病人可以留下智力减退、听力障碍、运动神经麻痹、单侧永久性耳聋或死于脑炎。正处在青春期的男女若患上流行性腮腺炎后,应注意防止睾丸炎或卵巢炎的并生症。 7 讨论 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 6 天至腮肿后 9 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 2 周内有 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他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有 30% 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需要隔离。患者在症状出现9 天内,不允许到学校或去工作。传染期从症状出现前一个星期到出现症状后 9 天。患者在症状出现后 48 小时内最具传染性。 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 (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 )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6 易感性 普遍易感, 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90%病例发生于1 15 岁,尤其 5 9 岁的儿童。 1 岁以内婴儿体内可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很少患病。成人中 80%曾患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