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实词推断法以形析义法。可以根据“偏旁”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词义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词义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犭、鸟、虫”:与动物类有关; “讠(言)、辶(辵)、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禾”与五谷关;“”与丝麻关:“贝”与金钱关;“皿”与器具关; “”与房舍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与旌旗关;“旨”与美味关;“辛”与刑具关;“隹”与鸟雀关;“能”与熊罴关; “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关;“系”与捆绑关; “攴”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月”与肉关,“页”与首关, “自”与鼻有关“目”与眼有关 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贾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沧溟”都有表意形旁“氵”,其义应与水有关,联系后面“知海”二字,可判定“沧溟”为“大海”的意思;“辍”字,口旁,与吃、喝、叫有关,联系前面的“知味”,就能推断其含义是“吃”或“尝”。再如:“(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元”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儿”指人,上部“二”指明字义所指部位在人体顶部。故“元”是表示“人头”的意思。又如“冠”,字形由“寸(手)”、“冖(帽)”、“元”组成,表示手拿帽子戴在人头上。“寇”由“冖(房屋)”、“攴(手持棍棒)”“元”组成,表示手持武器入屋击人头部,因而“寇”指“盗贼”。“冠”、“寇”中的“元”都表示人头。 以音猜义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声训(训诂学术语)原理,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即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顿”通“钝”。又如: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空闲)(04年湖北卷试题)。句中“闲”与“娴”通假,“熟悉”的意思,“娴于辞令”即为明证,“不闲吏事”就是“昌期少年,不熟悉吏事”的意思,所以,试题把“闲”理解为“空闲”就是错误的。 例“吾说晏子之义”(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 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 例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 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例“昌宗从旁趣说”,(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课文迁移法: 教材是我们的“源头活水”,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例: 远与恢素善 (06年全国高考题8题) 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章良”善:友好。 远本倜傥,尚轻侠 善 (06年全国高考题8题)尚:崇尚。 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北枕大江,难薄五岭(06湖南卷)薄,接近。 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岳阳楼记“薄暮冥冥,呼啸猿啼。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06上海卷)与:结交 过秦论“天下之士,和从缔交,相与为一。” 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 (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 ”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对称判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如“求全责备”、“化险为夷”两个成语中,“责”与“求”相对,“责”与“备”相对,而且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义关系;“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就是“平坦、平安”之意。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与“恃”对应,动词,依靠)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句中讲“春”“秋”两季之事,“春耕”对“秋敛”,可推出“敛”即“收割”;“补不足”与“助不给”相对,“助”即“补”,“给”即“足”,成语“家给人足”可资佐证。顽鲁者亦当矜怜,贤俊者自可赏爱(91年18题)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 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又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做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诗”中,它做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做定语,限定“风”,释为“微小、微弱”。又如“(优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句中“辩”作“多”的宾语,显然只能翻译为名词“辩才”,还有“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除,废弃”,句中“庭除”“堂屋”均作句子主语,“除”翻译为动词“废弃”显然不对,应译为“台阶”才讲得通。 练习:推断加点的词的词性和意义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动词,可推断为“停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可推断为“与世隔绝的”) 以为妙绝(副词作补语,可推断为“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副词作状语,可推断为“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可推断为“渡过”) 范增数目项王(动词,可推断为“用眼睛示意”)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动词,可推断为抬高)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1)、结合事理逻辑理解(一段文章句语句之间存在并列、因果、承接、解说、目的、相反等内在逻辑关系,把握这种关系,是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重要方法。)1、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绝食:断粮) 2、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绐,欺骗)3、 “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赡:赡养”,原文是讲一个相貌奇特而力大无比的汉子,不怕毒蛇猛虎,常在夜间打柴,而且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一般人只能背一百斤,他把柴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人们不解其中缘故而问他,他说了上面这句话,意为,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我大,没有办法。句中把“赡”误解为“赡养”毫无语境依据,应解释为“足够、充足”之类的意思才对。4、(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5、(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其中“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 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练习:解释加点的词翻译下列句子、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耶?(获得)、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骂、托、毁坏)、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2)结合人物身份理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君臣、父子、兄弟、上下级,长幼有序,尊卑各异。判断下列加点词是否正确。1、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绳,捆绑)2、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3、 李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接见,召见)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2、 “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3、府遣卒数辈号“盗警”,刺诸县短长。(刺,揭发。偏义复词,偏“短”)成语印证法 :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迫近、接近)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 (3)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相得益彰”明显、显著)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竭尽)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一蹴而就”践,踏) (8)在官清恪,未尝闻私(95年12题)(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 (9)吾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解析版)
-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教学
- 题型03 坐标曲线类-2023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专项训练(原卷版)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3 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探索-机器学习技术框架
- 唐朝时期的13个万能素材(历史人物)-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议论文写作
- 热点练06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
-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CN120203152A 具有甜味增强效果的复合茶香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20200555A 一种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热点05 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2023年中考数学专练(原卷版)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
- 小学英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巩固强化练(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真题讲评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供养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 【公开课】第一节+内能及其改变(教学课件)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海事英语阅读 课件Unit 9 Text A Types of Maritime Vessels
- 发型师的职业素养
- 2025科技公司研发部门劳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