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与智慧共存.doc_第1页
歌声与智慧共存.doc_第2页
歌声与智慧共存.doc_第3页
歌声与智慧共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歌声与智慧共存,快乐与兴趣同在 煜美人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伊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张爱端(前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一堂语文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尤其是煜美人一词,作者在词中把即景抒怀和抚今追昔自然地交织在一起,配合以音调的回环起伏,给人以思潮翻腾之感,特别是择取滔滔不尽的江水作为比喻,更能收到把他的感情形象化的突出效果,因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成为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掌握作者如何抒发自己的愁思之情、亡国之恨。(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师:“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一定要真实而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你们喜不喜欢听歌?想不想听歌?”生齐答“喜欢”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老师放一首歌给大家听一听。”(课前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开头根据词的内容有春花秋月图、金碧辉煌的宫殿、雕花的汉白玉栏杆的废墟等图片制作的幻灯片里面插入了邓丽君根据李煜虞美人改编的歌曲,邓丽君把这首歌的感情抒发到了极致,后来的徐小凤和曹颖等许多歌手都翻唱过此歌。所以,学生中有许多人都会唱这首歌,在邓丽君令人荡气回肠的音乐声中学生们有的巳经跟着音乐开始歌唱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用音乐即能丰富词的意境和感染力,歌曲播放完了许多学生还沉浸在其中。)师:“同学们,听完了这首歌,你们有什么发现没有?”生:“这首歌的歌词在我们书里边。”师:“对,有心的同学会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是我们书里的一首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歌的歌词,大家想不想学?”生:“想”二、走近作者:师:“同学们,煜美人的作者李煜,大家以前听说过吗?”生:“在电视剧里看过,在电视里看过”师:“那么同学们说一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李煜。”生1:“他是一位皇帝”生2:“他还会作诗。”生3:“他最后被俘虏了。”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但是不太全面,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并补充介绍李煜的生平:李煜(y)(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当他即位之时,赵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岌岌可危,他在对宋王朝委曲求全中过了十五年偷安、享乐的生活。公元975年,南唐被宋朝消灭,李煜成了俘虏,被从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押到宋都汴京。李煜工于诗书,善长绘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由于从南唐君主降为宋朝囚徒的巨大变化,他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叙写原先宫廷豪华生活和男女欢爱之情,后期词几乎都是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和倾泄变为囚徒后的深哀巨痛。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三、解题:出示课件并补充介绍词的文体知识: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宋代以前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依调填词,有的依词制调,曲调乐谱的名称即词牌。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没有联系,它只是限定词的句数、字数、对偶和用韵等内容。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师出示练习题强化学生记忆:1、虞美人是()A词名B词牌名2、李煜词虞美人从字数上属于()A小令B中调C长调四、整体感知: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读准字音。五、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师:“愁,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一种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绪,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写愁的诗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作者是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愁,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作者通过是通过邮票、般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愁思之情,而本文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抽象的感情的呢?这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师出示问题:“春花秋月何时了?了是什么意思?”生答:“完结、了结。”师:“三春花开,中秋月圆,本是人生最美的时刻,可作者为什么盼望它快点结束呢?请同学们结合李煜当时的身份地位想一想?”生思考并作答:“李煜这时巳成为阶下囚,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太厌烦,所以希望尽快结束这种生活。”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吟诵明月的诗句,(出示幻灯片)举头望明月,_。海上生明月,_。但愿人长久,_。露从今夜白,_。在这些诗句中明月寄托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月亮”这个意象有什 物特殊涵义吗?”生思考并回答:“怀念故乡、怀念亲人。”师:“曾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在明月之夜会想起什么?”生思考作答:“想起他的故国山河,想起他的宫殿楼阁,他过去的生活。”师:“他的故国、他的宫殿楼阁、他的生活,在过去怎么样?现在又怎么样?同学们联系作者简介部分和大屏幕上的李煜其他词作思考。”师出示李煜的其他词作破阵子、浪淘沙、相见欢、浣溪沙等让学生参考。生思考并作答:“他过去的故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而今巳是被他人占有;他过去的宫殿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而今巳是残垣断壁;他过去的是一呼百应的一国之君而今是阶下囚;他过去过着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的奢华生活而今是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鬃消磨。”师:“是啊,可以说是物是人非世事休。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字概括了这种天壤之别的变化,大家找一找是哪一个字?”生思考并回答:“改。”师:“的确改 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化为一句话,请大家找一找是哪一句?”生思考并作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师:“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形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吧?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六目标归纳:师:“同学们,这首词中作者以歌当哭,表达自己的愁恨悲苦,我们刚才分析的第一个问题中作者开头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写春华秋月,但是我们从中却感觉到了作者的别样愁;一个改字道出了作者的千般无奈和万般恨,这种愁恨作者最后又化为一句千载传诵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请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本文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的?”生思考并作答教师归纳:()寓情于景()鲜明的对比()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七、快乐学习我作主: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朗读、表演、歌唱、绘画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兴趣小组,每一个小组要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第一个小组的是诗朗诵,他们声情并茂,感情深沉;第二个小组是歌唱,声音哀婉,情可感人;第三个小组的是写字和绘画;他们画的李煜一脸悲愁,似有满腔幽怨,并在画下面题了煜美人一词。在他们展示完后,我又让各小组展开了互评,相互取长补短。八、课文小结:这首词是后主的绝命词,充满悲恨凄楚的色彩,感情深厚强烈,大胆抒发亡国之恨,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唱起虞美人从中感受作者别样的愁。(课后总结)本节课虽然容量很大,但由于打破了以往千篇一律的诗词传统的以字词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