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韩礼.doc_第1页
读《红楼梦》有感韩礼.doc_第2页
读《红楼梦》有感韩礼.doc_第3页
读《红楼梦》有感韩礼.doc_第4页
读《红楼梦》有感韩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红楼梦有感毕业论文 姓名:韩礼 工作单位:山西省文水县南庄镇温云学校 学号:1210313002 联系电话红楼梦有感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水平。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及其真实的、生动的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无法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红楼梦全书用细腻的笔法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在如此繁多的人物中,竟无重复,为世人所惊叹;书中人物个个才华横溢,最难得的是作者能将人物的性格与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的遭遇、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这也是它具有最高文学成就之所在;全书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运用伏线,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看完红楼梦有太多的感叹,并且一次和一次的感受不同。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等待着大家细细品读,来解其中味。关键词: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诗词、歌赋、伏笔作品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巨著之一,其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包括文学、医学、心理学、养生、处事、经济学、管理、诗词等诸多方面,它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鄂,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期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正文: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种理解。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处境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上中学时,老师说:“红楼梦读不够八次,就没有发言权。”然而到现在我只看了四次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一次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次白话文红楼梦读本,显然我是不具有发言权的,我不能从它的文学艺术成就来评析,我只能浅浅地谈谈我的感受。经过几次接触红楼梦,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以下三点:1、 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绝无重复。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个人物,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七百二十余人,人各有专,长短不一,此书又收集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二十三人,古人一百一十五人,后妃十八人,列女二十三人,仙女二十四人,神佛四十七人,故事人物十三人,共二百六十二人,连上二者合计,共九百八十三人。如此繁多的人物,竟无重复,为世人所感叹。在如此多的人物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1) 、贾宝玉 贾宝玉是本书中最重要的男主人公,是贯穿书中始终的人物,作者在其身上着力最多,使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 书中西江月是写贾宝玉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在这首词中“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其实贾宝玉只是不肯学孔孟之道,不肯学习“仕途经济学问”,不愿结交官场,不愿追求功名。他之所以被封建统治者批评得一文不值,只是因为贾宝玉的性格作为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教条。在我看来,贾宝玉非但不是“潦倒不通事务”,反而是“学富五车”,比如吟诗作赋,信手拈来,而且很讲究出处和典故,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宝玉题了那么多诗,为庭院题了对联,起了极为恰当的名称,令老臣们都拍手称绝,足以展示了贾宝玉的才华。他不仅反对“仕途经济学问”,还特别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他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同众多丫头一同玩耍,不分尊卑,为袭人留酸奶,为晴雯撕扇而博千金一笑等等。以上都说明贾宝玉对当时封建社会观念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二)、林黛玉起初,林黛玉给我的印象是尖酸刻薄,心胸狭窄。她的这种性格是跟她的遭遇有关的。她幼年丧母,体弱多病,寄宿在外婆家。本来是千金小姐,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又爱面子,时时“担心众人耻笑了他去”,她为了维护她的自尊,变得为一点小事而敏感多疑,处处设防,比如史湘云说一个戏子的相貌和林黛玉相像,这样的话,拨动了她那根敏感的神经,见着宝玉就发泄一通。她和宝玉常常是无风不起浪,三天两头赌气,害得宝玉只得“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吓得宝玉只得说“哪一天我的心掏出来给你看,就明白了。”她在用她独有的方式来引起贾宝玉的注意,显示和试探她在宝玉心中的地位。我认为:把撒娇、闹别扭、不理睬,来作为维系爱情的一种方式是不牢靠的,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男人都各有各的一份工作,他一天忙于工作,还要挖空心思,捡好听的哄女友。好话总有说尽的一天,好话说完了,爱情也该结束了。后来,我越来越喜欢黛玉的人物形象。林黛玉的才华绝不在贾宝玉之下,她满腹才华,吟诗做对无人能及,但是对宝玉的玩世不恭,非但没有责怪,还很支持,正因如此宝玉觉得他觅得了一位“知音”。在林黛玉柔弱的外表里,却带着对功名利禄的鄙视,这也是宝黛爱情的基础。她也不受当时尊卑观念的束缚,耐心教香菱读书,可见她不反对知识,反对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功名利禄,这点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3) 、王熙凤王熙凤从小“假充男儿教养”,于是便有些“放诞无礼”,被人称作“泼皮破落户”,人称“凤辣子”,是贾母眼中的大红人,深受贾母宠爱,家中一应大小事情都“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器重。然而她更是一个反面角色,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她作为荣府的“总管”,装腔作势,两面三刀,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二姐,最后因为她的贪婪害了全家。正如聪明累中所唱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尽。 呀!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用兴儿的话说:“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她是贾家这座大厦的顶梁柱,同时又是贾家这座大厦的蛀虫。贾家败落后,她被关在“狱神庙”,最后凄惨的死去。2、 书中人物个个才华横溢,出口成章,最了不起的是作者能把书中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遭遇、周围的环境、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探春的一首诗:咏白海棠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这首诗也就是她本人的真实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同义句,“雪为肌骨易消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的风筝,绢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就是借白海棠咏自己。咏白海棠诗以及后面的咏菊诗,每一首都是“诗如其人”,把大观园群芳每个人的思想、情趣、品格表现出来,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些诗隐示了她们的命运。3、 伏线的写法(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出现在开篇第一回,作者总述通篇小说。 “满纸荒唐言”是说本书记述的是一些荒唐的事,我认为荒唐有三。荒唐一:文章以传说开头,女娲炼石补天时,单剩一块炼而未用的顽石,经日月轮回,吸收天地之精华,灵性已通,想去人间繁华富贵地享乐一番,神话本就是没有的事,以此开篇,可见真荒唐。荒唐二:在书中荒唐丑恶之事比比皆是:秦可卿和贾珍,贾瑞和王熙凤,小红和贾芸,龄官和贾蔷,贾赦和鸳鸯,贾琏和多姑娘,司棋和潘又安等等,太多了。荒唐三:常常是丧事、喜事、荒淫之事搅和在一起。荒唐至极! “一把辛酸泪”:是说本书讲述的是和着血和泪的一部故事,书中最大的悲剧就是宝黛爱情,黛玉付出了生命都没有追求到爱情。 “都云作者痴”读了这部书的人都感叹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和对纯真爱情的痴迷。 “谁解其中味”几百年来有多少人拜读过红楼梦,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红楼梦的见解自古就有很多,但又有谁真真了解书中真正的含义。(2) 、给我影响最深的一首词是跛足道人所说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子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子谁见了。还有甄士隐的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中送白骨,今宵红灯帐里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莽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好了歌和好了歌住形象地勾画了封建社会末期,统治阶段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之间为权势利益剧烈争夺,兴盛荣辱迅速转递的历史图景。好了歌注中所说的种种荣枯悲欢,是与小说具体情节相照应的。比如歌的开头就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败亡结局作了预示,还有一边送丧一边寻欢之类的丑事,书中也屡见不鲜,歌中所述的情景在书中是带有普遍性的。(3) 、贾宝玉经常会说一句气话:“树倒猢狲散。”在贾府繁荣时,贾家犹如一颗大树,树下景象甚是繁华,当贾家败落时,这棵大树轰然倒下时,将物是人非,各自归命。(4) 我最喜欢的一首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念。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枉凝眉的意思是:白白的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一个是绝世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学问”的“混账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割断了他们的缘份。黛玉这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像一只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的凌逼之下枯萎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是一场虚幻。(5) 林黛玉和史湘云的联句诗“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入秋的夜晚,一片寂静,白鹤的影儿在寒气氤氲的池塘上面一掠而过。凄美的残月,用清冷的月光埋葬了一朵又一朵残花的魂魄。这句联句诗隐喻着贾家的败落,一朵朵鲜花即将凋零,整部故事由喜转悲。“树倒猢狲散”就是最终的结局。看完红楼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感叹。感叹人在世间真是命途多舛,享乐与落难就在一夕之间。当家族兴盛时,是如此的繁华景象;当家族败落时,又一个个香消玉殒。感叹家国其实是相同的道理。一个家族因为种种无法化解的矛盾,最终导致家族的败落。对于国家,民族团结尤为重要。感叹人的渺小,在封建制度下,人性被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