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梭 子 蟹 养 殖 技 术周茂澴 大海帝饲料公司技术部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广泛分布,属大型海产经济蟹类,其肉味鲜美,人们喜食,经济价值高。由于其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较少,适合于沿海池塘海水养殖,近几年来已成为我国沿海池塘养殖的新亮点。第一章 梭 子 蟹 的 生 物 学 特 性一、分类地位梭子蟹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二、资源分布及保护梭子蟹在地球上的275种蟹类中是经济价值最大一种。常见的有红星梭子、远海梭子蟹和三疣梭子蟹,其中三疣梭子蟹数量最多,产量最大,约占梭子蟹总产量的90%左右。广泛分布我国沿海,其中以福建、浙江、山东沿海最多。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梭子蟹资源丰富,市场货源充足,价格便宜。可是到80年中后期,由于渔民用铁耙子拖网,如耙地一样,成千上万只渔船在梭子蟹越冬海区地毯式的来回梳篦,把潜伏在泥沙中冬眠的梭子蟹都扒了出来,一条船一个航次可载20吨,如此往返作业,严重地毁灭了梭子蟹的根基。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大多有伤害,势必影响梭子蟹生育。因此,在这之后的捕捞季节使梭子蟹蟹汛无法形成,使梭子蟹继黄花鱼带鱼等渔汛不复存在。为保护濒危的梭子蟹资源发展梭子蟹渔业,应在沿海省市落实海上捕捞保护梭子蟹的同时,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培大规格蟹苗进行人工放流增殖和池塘养殖。三、外部形态梭子蟹头胸甲的前缘左右两侧各有9枚锯齿,最后一齿最为长大,横向两侧方突出,使头胸甲中部宽大,两侧尖细,形似织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梭子蟹。梭子蟹头胸甲表面有横行的颗粒棱线或成群的颗粒。甲面分区明显,额缘具有4枚小齿。复眼1对,具柄。步足5对,第一对大而坚硬,称螯足,第五对步足平扁如桨,称游泳足,有较强的游泳能力。所以梭子蟹被列为底栖游泳动物。红星梭子蟹、远海梭子蟹、三疣梭子蟹三蟹极为相象。仔细观察,红星梭子蟹头胸甲表面有3个血红色的卵圆形斑,非常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远海梭子蟹头胸甲上有较粗的颗粒及明显的花白云纹,而三疣梭子蟹头胸甲上的颗粒细小,无花白云纹,有3 个疣状突,故名三疣梭子蟹。四 、生活习性在自然界,梭子蟹生长在近海浅海,栖息在水深10米50米的海区,在10米30米泥沙底质的海区群体最密集。梭子蟹畏强光,白天多潜伏在海底,夜间则游到水层觅食,喜食动物尸体,一条死鱼或死虾常会招来群蟹争食。人们常利用这一特性多在夜间把事先放上鱼片鸡肉等饵料的流刺网撒在海中捕捉引来的蟹群。梭子蟹冬季栖息在较深的海底冬眠。(1) 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梭子蟹属广温性水产动物,其适宜生长水温是1730,最适生长水温是2528;当水温低于6时梭子蟹进入冬眠状态。低温致死温度为1.5,高温致死温度为35。(2) 对盐度适应能力:梭子蟹具广盐性,其适宜生长盐度是1035,最适盐度是2530。(3) 耐干能力:梭子蟹耐干能力比较强,在气温20时,可露干8小时不死,24下露干26小时没问题。梭子蟹高强的耐干能力为梭子蟹的活蟹长途运输提供了方便。五、生长发育梭子蟹一生要多次脱皮发育才能成熟,从受精卵到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到幼蟹经历了多次变态发育,幼蟹一般要经过12次13次脱壳发育才能成熟,其天然产成熟最小雌梭子蟹背甲宽13cm体重230克。人工养殖的背甲宽12cm即可进行交配。成熟的梭子蟹在仲秋节后,水温逐渐降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育肥和成长后成熟的梭子蟹陆续向越冬场回游,此时形成蟹汛,正是冬季捕捞生产的最好时机,冬眠后的雌蟹来年产卵后,可继续脱壳生长,第三年还可产卵繁殖,雄蟹在第二年越冬洄游前大量死亡。六、繁殖 进入8月中下旬,此时已有成熟的成蟹开始交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摄食,积累营养供卵巢发育,每年11月到历年2月,雌蟹性腺发达,橘红色的卵巢已扩展到胸部两侧,正是“肉肥膏满”的冬季捕捞季节,以12月到历年1月为旺汛期,春夏之交是梭子蟹的繁殖季节,在我国沿海产卵期由南向北向后推移,广东、福建沿海产卵期较早,为34月,黄海为45月,浙江沿海每年47月为产卵季节,雌蟹的抱卵量与其个体大小成正比(一只500克的亲蟹可抱卵150万粒),抱卵蟹常洄游集群在河口区排幼,形成春汛,这时多见到抱卵蟹或空壳蟹。第二章 梭 子 蟹 养 殖国内梭子蟹人工工厂化育苗早在1987年在天津首获成功,进行人工放流,到1992年在福建江浙一带已有小规模海捕蟹苗养殖试验,到1997年在日照、赣渝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工厂化人工育苗,进行虾池养殖梭子蟹,到2000年,梭子蟹池塘养殖从江浙、山东沿海风行全国。梭子蟹养殖时间短,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全国梭子蟹养殖基本处于池塘粗放养殖,虾蟹混养,半精养等模式下,由于技术水平跟不上,梭子蟹的养殖产量并不高,有的甚致管理不善造成蟹病暴发,发生大量死蟹事故。为健康发展养殖梭子蟹事业,在次特述健康养蟹高产技术。一、养殖池塘的选择一般养虾池稍做改造都可用于梭子蟹养殖。梭子蟹养殖池以沙质泥沙质为好,泥质池底稍差一点,面积以1025亩为宜,小面积养殖池塘便于管理,水深1.52.0米,进排水方便,进水口池底向排水口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彻底排干池水为好,有中央排污条件的更好。为给梭子蟹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条件的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cm的粗沙,供梭子蟹潜伏,减少自残。二、放苗前准备工作(1) 秋后梭子蟹养成出池后,将池水排干,封闸晒池,用推土机把池底淤泥清除池外,进行修堤固坡,整修养殖池,全池泼洒生石灰150公斤/亩后,翻耕池底,经日晒,冰冻,风吹,风化。这样既有利于池底的改良,又可减少来年池底杂藻繁生,提高梭子蟹的产量。(2) 进入4月份后,按装好过滤网,进水口过滤网最好是60锥形网,以防敌害生物随进水进入养殖池和防止养殖梭子蟹逃出池外。过滤网安装完毕后,利用大潮进水15cm,用漂白粉10PPM全池泼洒清池消毒。如果没有暂养池可用20目网片在进水口圈出养殖池的1/6作暂养池,在暂养池内再用20 目网片隔开,分成一级暂养区和二级暂养区。(如图)一级暂养区养成区二级暂养区(3) 漂白粉消毒5天后,施肥培育基础饵料,一般每亩先施用150公斤发酵好的有机肥做基肥,再追加2公斤硝酸铵/亩,过磷酸钙0.5公斤/亩,使水色保持黄绿色或黄褐色,水质中肥,放苗前维持水位60cm,透明度30cm左右。(4) 当池水深达50cm时,即可向养殖区和二级暂养区移植适宜生长的贝类(蓝蛤,短齿蛤,杂色蛤)30公斤/亩,增殖大量的贝类不仅可供梭子蟹摄食,满足其生长需求,而且还起调节水质,降低成本的作用。三、幼蟹暂养强化培育进入5月以后,随气温回升加快,外界水温达到17以上,梭子蟹一期苗也进入幼蟹期,此时池塘水温也适于幼蟹的生长温度,蟹苗通过在育苗室内自然降温调盐处理后,即可进行室外池塘培育。(1) 蟹苗的选择:买苗要选择体表干净鲜亮;附肢完整;肥壮;游泳能力强,攀附力强,抓到手心后能迅速散开的健康蟹苗。(2) 蟹苗的运输:一般采用双层薄膜袋充氧运输,一个12升容积的双层薄膜袋可装1000只幼蟹,在袋内放一些干净的芦苇叶供蟹苗攀附。蟹苗运输所用的海水最好经消毒沙滤处理,这样可以提高蟹苗的运输成活率。(3) 蟹苗入池:蟹苗中间培育最好采用小面积单池培育。如果没有单独的中间暂养池,可把蟹苗放入养殖池的一级暂养区进行中间强化培育。蟹苗入池时必须注意盐度和水温的变化。蟹苗入池时池水温度必须达17以上,且池水温度与育苗室内池水温温差不要超过8。盐度差不要超过5。放苗最好选晴朗天气,背风坡放苗。如果温差或盐度差过大,一定要进行缓苗处理。(4) 放养密度:水产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放养密度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养殖条件技术水平养殖从业者素质销售市场等多方面出发,不要好高务远,切合实际地确定适合自己养殖的放养密度。以计划亩产100公斤梭子蟹为例,预计养成成活率60%,养成商品蟹规格4只/公斤,那么 需要放养密度=(100*4)/0.6=667只/亩一般养成池放养量在8001000只/亩,暂养区放养密度在10000只/亩,有增氧设备的蟹池可适当提高放养密度。(5) 池水管理:5月中旬暂养蟹苗一般要求水深稳定在60cm左右,水浅有利于提升水温。水质中肥为好,水色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在30cm左右。以加水为主,日换水量一般不要超过10%,每隔2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cm10cm,到六月中旬加深水位到1.2米左右。(6) 饵料投喂:一级培育最好投喂卤虫、鱼虫、绞碎的蛤肉、小鱼、虾肉泥做的蛋羹、虾片、海帝配合蟹料等适口饵料。在这一时期,一定要保证饵料充足,施行足量、多次、定时的投喂方法。鲜饵投饵量按幼蟹体重的100%200%投喂,海帝配合饵料投饵量按幼蟹体重的10%20%投喂,最好采用多样化搭配投喂,在投喂过程中添加一部分维生素。这一时期如果饵料不足或不适口,幼蟹最易发生自残,暂养成活率降低。(7) 在一级暂养区幼蟹经过强化培育1015天左右,可拔开暂养区内的隔离网片,进入二级暂养。在二级暂养区内由于一开始就增殖了蓝蛤,当幼蟹经一级暂养后,已有能力摄食蓝蛤,进入二级暂养的前5天,只在夜间补充部分绞碎的熟鲜鱼虾,小蛤,添加投喂少量的配合饲料。以后以小蛤、鲜杂鱼和配合饲料交替投喂,投喂量以幼蟹八成饱为好,在这一时期要逐渐驯化其摄食配合饲料。再经1015天二级培育,幼蟹背甲宽可达4cm以上,即可拔开隔离网片进入成蟹养成。 四、成蟹养成到6月中旬,幼蟹经一个多月的强化培育,逐渐长大,活动力加强,小水体再已不能满足梭子蟹生长需求,这时应适时分池或拔开隔离网片,放幼蟹入大面积池区养成。(一) 水质调控1、换水量(1) 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主要以添水为主,并根据水质实际情况适量换水,日换水量一般不要超过15%,到7月中旬把池水加深到最深水位15米以上。(2) 7月中旬以后,每隔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左右,维持相对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3) 8月中旬以后,利用大潮进行大排大换,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50cm左右。总之,换水原则:好水多换,不好水少换,坏水不换;前期添水,中期小换水,后期大换水;养殖水质好时适量换水,养殖水质不好时大量换水。 2、水质指标测定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梭子蟹的生长和产量,梭子蟹在水质不良水域中生活时,很难达到预定的生长效果,为此须作好水质测定工作,适宜对养殖水质进行调控。(1) 水温的测定:每天上午56是点,下午23点各测水温一次。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梭子蟹机体新陈代谢速度的快慢,最适水温2528。(2) 透明度的测定:每天下午23点测一次。透明度是反映水中悬浮物质多少的,包括浮游生物泥沙和其他有机物质,是养成期应当控制的重要因素。根据梭子蟹各个生长时期的不同需要,为其创造不同的透明度,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中期35cm左右,后期40cm以上。一个适宜的透明度不仅为梭子蟹提供了暗光隐蔽的环境,减少自残,大量的浮游植物和浮屑为增殖的贝类提供充足的饵料,而大量的贝类正是梭子蟹喜食的饵料。(3) pH值的测定:每天上午56点,下午23点各测一次。海水的值一般在pH8.1左右,梭子蟹适宜值pH7.89.0。(4) 盐度测定:在换水前后对盐度各测一次。最适盐度2530。(5) 溶解氧的测定:每日上午46点,下午46点各测一次。溶解氧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梭子蟹的新陈代谢,而且与水化学状态有关,是反映水质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溶解氧始终大于5毫克/升。(6) 氨氮及其他营养盐:有条件的可一天一测 ,没条件一周一测。氨氮少量时是池塘中的肥料,但含量较多时,则成为梭子蟹和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的毒害因子,养殖期应控制在0.5毫克/升以下。为维持一个好的养殖池塘浮游生态,必须有一个适当的N/P,这样有利于单胞藻中的有益种类得到繁殖。(7) 硫化氢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一周一测。硫化氢的浓度不得超过0.01毫克/升,亚硝酸盐的浓度不得超过0.5毫克/升。(二)投喂梭子蟹对饲料蛋白要求较高, 关于投饵量的确定,应根据梭子蟹放养密度,生长时期,个体大小水温水质状况饵料质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饵料一定要投在饵料台上,或沿池边投喂,千万不能投到环沟和深水区域,以免饵料剩余浪费污染池底。幼蟹进入养成区后,开始由于贝类饵料充足,这时不需要大量投喂,一般只在夜间投喂少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做为补充,此时需要观察梭子蟹对配合饲料摄食情况,适当调节投喂量。10天后开始增加人工配合饲料和廉价贝类的投喂量,施行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如早5点,晚18点、21点、24点各喂一次。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如下投喂方法:(1) 前期少投,高温期少投,阴雨天少投,脱壳时少投,水质差时少投(2) 蟹多处多投,水质好时多投,适温时多投,脱壳后多投,8月中旬交尾后多投,收获前多投(3) 水质坏时不投,饵料质量不好不投,池底残饵多不投(三)日常管理1、观察梭子蟹的活动情况:梭子蟹一般白天很少活动,大都潜伏在池底,夜间出来活动频繁,沿池边觅食。密切注意阴雨天、雾天、高温闷热天气、低气压台风天气、夜间等情况容易缺氧,一旦发现梭子蟹缺氧上岸立即换水,泼洒增氧粉,有增氧机的要及时开机。如果白天发现大量梭子蟹游池应从两种情况分析,一种可能是饵料投喂不足;另外一种情况很可能是水质和底质有问题。2、巡池凌晨及傍晚巡池是养殖人员的一项日常基本工作,每日及时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雨后要及时排淡,密切注意池水变化。经常检查梭子蟹的摄食情况。注意防逃、防盗。3、生长测量及池塘日记档案每隔1015天测量一次梭子蟹的生长情况,包括背甲长/宽,体重,做好记录,分析长势,及时调整投喂量和调整饵料搭配。记好池塘日记,包括天气、水质检测、投喂、换水量、梭子蟹活动及疾病情况等以备问题查询和积累经验。(四)病害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养蟹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弃或轻视了梭子蟹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保护,放苗密度过大,营养跟不上;或过量投喂鲜活饵料,超出了蟹池自身负载力;有的甚至投喂变质的饲料,不干净的鲜活饵料(臭鱼、烂虾、坏蛤);最终导致梭子蟹营养不良,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败坏,细菌、有害藻类、寄生虫、有毒物质等大量孳生,造成梭子蟹疾病发生,甚至会大流行。现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的梭子蟹疾病主要有弧菌病,甲壳溃疡,断肢,纤毛虫附着,孢子虫寄生,硅藻或绿藻附着,脱壳不遂,感染对虾白斑病毒病等多种疾病。科学的水产养殖,以预防为主,注重对水生环境的保护;使用健康的蟹苗;合理的营养搭配;科学的投喂,鲜活饵料一定要洗干净消毒处理后投喂,不要过量投喂;定期给水体消毒,科学投喂药饵(特别是高温季节)。(五)收蟹进入8月份以后,梭子蟹长到200克左右时,可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蟹。我们可以采用大网目拖网拉网出蟹,或夜间灯光诱捕,捕大留小,把200克以上的雌蟹和150克以上的雄蟹全部出池;不达规格的小蟹留在池中继续养殖,在11月份陆续上市。雄蟹必须在11月份以前全部出池,雌蟹在12月份以后可移入室内或室外深水池进行越冬保值,到春节前后出售。五、商品梭子蟹的运输方法1. 草包法:把梭子蟹的螯钳用皮筋缠住,腹面朝下,放入用低温海水泡湿的草编草包内,每放一层,上面铺一层湿的海藻(如鼠毛藻),直到放满草包,把草包扎紧.在长途运输中注意保持草包湿度,在途中可对草包淋水.草包法在低温情况下运输比较合适。2. 降温冬眠法:把梭子蟹的螯钳用皮筋缠紧,用24低温海水对梭子蟹短时间内降温,促其冬眠,放入泡沫塑料箱内保温保湿,即可长途运输,此法方便可靠。3. 充气法:把梭子蟹螯钳用橡皮筋缠紧,放入蟹箱内,然后把蟹箱放进运输容器内,保持水温13,充氧运输。4.第三章 梭 子 蟹 养 殖 模 式一、小池塘精养模式整个养殖过程分幼蟹培育和养成两部分。此种模式幼蟹采用高密度强化培育,成蟹施行捕大留小的轮养操作。这种模式属于高密度高产型,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要求有雄厚的资金为后盾,高科技为支撑,基本条件需满足小面积池塘(7亩10亩),有足够的换水量,完善的中央排污增氧系统,充足的生物饵料和过关的高质量配合饲料,高素质员工。感兴趣的创业者可电话联系,当面交流。二、蟹、贝、虾混养模式以梭子蟹养殖为主,以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或南美白对虾养殖为辅,以溢蛏、杂色蛤、海湾扇贝底播为补充。分季节放苗,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一年一茬中国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两茬梭子蟹、两茬日本对虾和一季贝类。此种养殖模式适合有面积较大的养殖池塘,责任心较强的养殖户;具有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产量高,养殖风险小,效益高等诸多优点;现以成为赣俞、日照、胶南沿海的成功养殖模式,基本亩收益在3000元以上,此模式在半精养养大池塘养殖中极具推广价值。现讲一下具体养殖技术规范,希望对想走出困境的养殖户看后有所帮助。(一)准备工作1. 虾池选择要求虾池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好,面积1050亩,长宽比4/1或3/1,进排水方便。2. 清淤整池养殖结束后,及时排干池水,封闸晒池,把池底淤泥清除到池外,消毒后用于固坡,整修外池堤。清淤后,全池泼洒生石灰150公斤/亩,翻耕池底,经一冬风吹,日晒,冰冻,风化,池底清新疏松,有利于养殖。3. 整畦在晒池的同时,选择环沟两侧含泥泥较高的池底,整出几块宽2米宽的长条状畦田。畦田要高于滩面,面积占虾池总面积的20左右。然后对其翻耕,耙松,并用竹竿在每块畦田四角做出标记,以备来年播放贝苗。4. 安装闸门过滤网在春节后,安装好闸门,进水过滤网(60目锥形网),进水前安装好暂养区隔离网片(20目)。梭子蟹一级暂养区梭子蟹二批暂养畦田养成区梭子蟹二批暂养梭子蟹二级暂养区畦田5清池消毒闸门进水过滤网等安装好后,利用大潮期间一次纳水20cm30cm,全池泼洒10ppm漂白粉消毒清池。6.肥水培育基础生物饵料在消毒7天后,根据贝苗播放时间和水质情况进行肥水。方法:先施基肥150公斤发酵好的有机肥/亩,硝酸铵3公斤/亩,过磷酸钙0.5公斤/亩,以后根据水色和透明度适时追肥。施肥后,利用大潮,每次进水10cm,在34月份维持水深40cm50cm,到5月中旬维持水深60cm,水色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维持在30cm。在4月中旬可向蟹苗暂养二区接种蓝蛤80公斤/亩(二)苗种放养(以日照、胶南沿海为例)1. 溢蛏:底播溢蛏的一般在农历二月初左右,从浙江购进大潮溢蛏苗种,规格4000粒/公斤为好,每亩畦田放50公斤,带水播苗,注意要播放均匀。2. 杂色蛤:底播杂色蛤的一般在4月份,每亩投放杂色蛤小苗80100公斤,带水播苗。3. 中国对虾苗:最好在4月中下旬投放越冬虾一茬大棚苗,规格体长2厘米以上,2000尾/亩;或在5月初放海捕虾一茬苗,1000尾/亩。在放苗前7天对水体用二溴海因0.2ppm消毒,消毒两天后,泼洒光合细菌30公斤/亩培养水质。4. 梭子蟹苗:第一次放苗在5月中旬,幼蟹苗按600只/亩计暂养,到6月中旬放入养成区;第二次放苗在6月中旬,海捕苗或幼蟹苗按400只/亩暂养,到7月上旬放入养成区。5. 日本对虾苗:第一批放苗在5月中下旬,每亩放3000尾;第二批在7月中旬,根据第一批苗种成活率确定第二批放苗量,一般放苗20003000尾/亩。6. 南美白对虾:其是刚引进不久的新热带品种,由于温度限制,在北方不具竞争优势,但其抗病力较强,生长快,价格下滑速度也快,只能做搭配品种。一般在6月上旬放苗为好,密度不宜过大。7. 放苗应注意的问题:苗种一定要健康。苗种入水前,一定要消毒调盐调温处理,否则会影响苗种的成活率。(三)养殖管理1. 池水调配养殖前期水质管理以溢蛏和中国对虾为主,水质要肥一些,维持透明度在30cm左右,水色黄绿色或黄褐色,pH值8.19.0;滩面水位不要太深,3、4月以白天阳光能晒透最好,这样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有益单胞藻生长繁殖,促进溢蛏快速生长。5月后,可适当加深水位,保持水深60cm左右,大潮期进行添换水,每次换水量一般不超过10%,应以添水为主,到7月中旬加到最深水位。进水过滤网要一直用到8月份时再换成20目网片作滤网。养殖中后期以虾蟹为主,做好水质调控,要求水质中肥,透明度控制在40cm左右,进入8月份以后,在大潮期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新,促进梭子蟹,对虾生长。在高温期要做好水体消毒防病工作。2. 饵料及投喂对虾以配合饲料为主,蓝蛤、卤虫等为补充。梭子蟹要驯化其吃配合饲料,适量投喂经济贝类、干净的鲜杂鱼虾。投喂方法:前期采用足量多次投喂,中后期采用少量多次;沿池边定时定量投喂。具体参照第二章。(四)收获1. 中国对虾:在5月底6月初为中国对虾的第一个发病高峰期,一旦发现死虾或发现周围虾池已大批死虾出池,要及时收捕。如果在无死虾情况下,可拖至6月中旬一次性出虾。2. 日本对虾:当日本对虾养殖规格达120尾/公斤以上时,可及时捕大留小,直至达规格的虾出完为止,小的到秋后最后跟梭子蟹一块清池。3. 梭子蟹:进入8月份后,待头茬梭子蟹长到200克左右时,可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池。捕大留小,把200克以上的雌蟹和150克以上的雄蟹全部出池。剩余小蟹继续养殖,在11月份陆续出池上市,有条件的可暂养一部分商品蟹,越冬保值。4. 贝类:待虾蟹全部收获后,排干池水,一次性收获。(五)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1. 品种要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健康课件及教案
- 二零二五版高端母婴护理月嫂专业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保证金合同模板文件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中心建设及运维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产销售代理与房地产广告投放合同
- 2025年旅游景点景区场地租赁与旅游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北京车辆租赁合同(含押金)
- 2025版新能源发电项目股权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度企业特定岗位储备人员代理招聘服务合同
- 2025年版工程升级分包合同-总公司与分公司技术创新与应用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清单
- 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一整套
-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教育行业招标中废标流标的防治措施
- 接触网电连接知识培训企业培训课件55课件
- 企业诚信守法培训课件
- 中国儿童体适能培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立管改造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 AHA2023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 即时零售行业深度:电商的增量引擎拥抱下沉市场新蓝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