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2011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材和大纲公.doc_第1页
曲靖市2011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材和大纲公.doc_第2页
曲靖市2011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材和大纲公.doc_第3页
曲靖市2011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材和大纲公.doc_第4页
曲靖市2011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材和大纲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靖市2011年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教材和大纲公 告经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曲靖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全市教育系统从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教师实行全市统一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教法技能等四个科目,现将笔试科目复习教材和大纲公布如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分中学版(报考高中、初中教育岗位用书)和小学版(报考小学、幼儿园教育岗位用书)两套,均属云南省现代教育评估中心编写,2011年5月第2次印刷的版本。高中至幼儿园专业知识教法技能考试大纲共34个科目,是由曲靖市教育局毕聘请相关专家编写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请到相关书店购买,咨询电话0871-5135812各专业考试大纲请在网站上直接下载。网址:曲靖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下的曲靖市教育局网。报名、考试时间及方案另行通知。 曲靖市教育局 2011年7月4日政治.rar地理.rar化学.rar历史.rar美术.rar生物.rar数学.rar体育.rar物理.rar信息技术.rar音乐.rar英语.rar幼教.rar语文.rar2011年曲靖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语 文(初中教育岗位)曲 靖 市 教 育 局一、考试性质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属选拔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词语解释题、简述题、阅读分析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填空题、简述题、问答题、阅读分析题、教学设计题。三、考试内容专业知识以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初中教材知识板块,突出大学专科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而确定考试内容。(一)现代汉语对语言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有关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文字政策的记忆、理解。1.语音:重点是声调、韵母、声母、语流音变及音位的有关知识,对语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文字: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内容,规范汉字的书写。3.词汇:词义的分析和语义场的掌握情况,同义词辨析和语素的分析及运用。4.语法:词法、句法的有关理论,确定词性,分析短语、单句、复句、句群,修改病句。5.修辞: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各种修辞格及其综合运用,对修辞方式及其修辞效果的分析。(二)古代汉语掌握古代汉语常识。1.关于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基本知识;2.古汉语常用工具书;3.汉字的结构和发展;4.古今词义的异同;5.词的本义和引申义;6.词类的活用;7.古代汉语的词序;8.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常用固定句式;9.古代的姓氏和名号;10.古代的官职; 11.古代的地理; 12.古代的历法。(三)中国现代文学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运动、小说、通俗小说、新诗、散文、戏剧、台湾文学;熟悉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赵树理、艾青等作家。(四)中国当代文学从社会文化背景、文学思想潮流、各体文学创作、重要作家作品等方面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整体格局。 (五)中国古代文学1.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重要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贡献和重要文学流派的主要成员、代表作品、艺术成就及其影响。2.能够阅读、背诵、分析一定量的重要古代文学作品。(六)外国文学具备对外国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史的基本脉络、重要文学思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重点作家的创作分期、创作思想、创作特点和代表作等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1.欧美文学部分:古希腊、罗马文学,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中世纪文学,但丁与神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十七世纪文学,莫里哀;十八世纪文学,歌德;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雨果;十九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易卜生,马克吐温;19世纪欧洲非现实主义文学,左拉,波德来尔;20世纪文学,了解苏联、法国、英国、德语国家和美国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罗斯塔之窗、解冻文学、战壕真实派、全景文学、长河小说、陌生化效果、美国的悲剧的思想内容,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和未来主义的产生、特征及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高尔基,肖洛霍夫,罗曼罗兰,海明威,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萨特,贝克特,海勒,加西亚马尔克斯。2.东方文学部分:了解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四大文明古国的代表作品;中古文学的主要成就,中古各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近现代东方文学的特征,日本、印度、阿拉伯、尼日利亚等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主义”、“唯美主义”、“旅美派”、“新感觉派”;圣经,迦梨陀娑,紫式部,一千零一夜,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泰戈尔,普列姆昌德,马哈福兹。(七)中国文学史 1.中国文学的演进,中国文学史的分期。2.先秦文学:上古神话,诗经,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屈原与楚辞。3.秦汉文学:秦及西汉散文,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司马迁与史记,两汉乐府诗,东汉辞赋,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4.魏晋南北朝文学: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两晋诗坛,陶渊明,南北朝民歌,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魏晋南北朝小说。 5.隋唐五代文学: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盛唐的诗人群体,李白,杜甫,大历诗风,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白居易与元白诗派,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唐传奇与俗讲变文,晚唐诗歌,李商隐,杜牧,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6.宋代文学:宋初文学,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苏轼,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南宋文学。 7.元代文学: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关汉卿,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和马致远,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元代散曲,元代诗文。8.明代文学: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明代前期诗文,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汤显祖,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晚明诗文,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9.清代文学: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清初白话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10.近代文学: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八)文学理论 理解并能运用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概念“三义”,原始意象,艺术构思,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精神生产,艺术发现,艺术真实,情感把握,形式创造,诗,小说,文学散文,戏剧,文学典型,典型环境,意境,创作个性,文学消费,期待视野,接受心境,共鸣,文学的净化,领悟,延留,文学批评的标准,艺术标准,陌生化,艺术概括,文学风格(风格),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四要素,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作为话语的五个要素,“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现代主义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段,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风格即人”,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要素,崇高,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三因素”说,马克思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论,典故,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瑞士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德国立普斯的“移情”说,瑞士荣格的“原型”说,英国科林伍德的“艺术即直觉”,意大利克罗齐的“直觉”说,奥地利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升华”说,英国冈布里齐的“投射”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表现说,孟子“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到的“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黑格尔美学,老子“恍惚”、“大象无形”,钟嵘“滋味”说,刘勰“隐秀”,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严羽“兴趣”“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叶燮 “含蓄无限”,纪昀“典象天然”,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陆机文赋“诗缘情”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荣格心理学文学“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比兴,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明代李贽 “童心说”,“公安派”三袁,清代戏剧家、剧论李渔闲情偶寄,西方的“三一律”,恩格斯 “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命题,盛唐王昌龄诗格“意境”,中唐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清末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意境论“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虚静”说, 南北朝钟嵘诗品序“滋味说”,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叶燮原诗,亚里士多德美学论著诗学修辞学。(九)美学对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的了解: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美学的基本问题,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内在问题,审美与人生,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艺术审美论。 (十)写作学对写作原理、写作文体和写作教学要形成学科认识体系,并注意写作教学的可操作性。(十一)语文教学论理论与实践并重: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设置,语文课程管理与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范式,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选修课教学,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指导,语文课程评价,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教法技能(语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考试要求专业知识考核考生对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主干知识的学习,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写作学、语文教学论的内容。重点考核考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识记:指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这是最高要求。教法技能(语文教学)考核考生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1.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念。2.研究语文教材的能力:对阅读教材、作文教材、听说教材、语文知识教材的整体把握与使用。3.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制订语文教学计划,课型设计,课时设计,作业设计与批改,板书设计,编写教案,单元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法和学法设计,课堂教学评价,选择和制作语文教学媒体,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组织复习和测评,说课和评课。4.开展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五、题型示例专业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确凿zu 叮嘱zh 讪笑shn 瞬息shnB菜畦q 脑髓su 骊歌l 嫉妒jC书塾sh 蝉蜕tu 攒动zn 肿胀zhng zhngD骇人hi 沮丧z 花圃f 丑陋lu二、多项选择题1“吝啬鬼许的愿,情人起的誓。” (1)这两句话的作者是 ( ) A.荷马 B.莎士比亚 C.巴尔扎克 (2)两句用的修辞格是 ( ) A. 对偶 B.对比 C.顶针(3)按作者意思,两句话的信度属于 ( ) A.可信 B.不可信 C. 既可信也不可信三、词语解释题1.说文解字 四、简述题1. 谈谈喜剧和悲剧的美学特征。五、阅读分析题1.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问题。六一诗话云: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得于容易。尝有一联云:“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有戏之者云:“昨日通衢遇一辎軿车,载极重,而羸牛甚苦,岂非足下肥妻子乎?”闻者传以为笑。 (1)六一诗话的作者是谁?(2)“白乐天”指谁?(3)“白乐天体”的“体”含义是什么?(4)“白乐天体”的特点是什么?(5)这段文字中有两个“肥”字,用法有何不同?(6)“一联”是什么意思?(7)为划线字注音并释词: a. 通衢 b. 辎軿 c. 羸牛(8)文中显示作者什么样的诗歌主张倾向?教法技能(语文教学)一、填空题1. 语文课程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人文性与 的统一,思想性与 的统一。二、简述题1. 谈谈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三、阅读与分析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桃 花 源 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其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八年级教材)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4分)A豁( ) B俨( ) C怡( ) D语( ) 根据课文的内容你可联想到哪些成语?(不少于两个)(2分)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请写出教授此文的教学思路。(10分)参考书目:1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七九年级),中华人民会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3高等师范院校语文专业(专科)相关教材。2011年曲靖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语 文(高中教育岗位)曲 靖 市 教 育 局一、考试性质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属选拔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词语解释题、简述题、阅读分析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填空题、简述题、问答题、阅读分析题、教学设计题。三、考试内容专业知识以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结合高中教材知识板块,突出大学本科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而确定考试内容。(一)现代汉语对语言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有关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文字政策的记忆、理解。1.语音:重点是声调、韵母、声母、语流音变及音位的有关知识,对语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文字: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内容,规范汉字的书写。3.词汇:词义的分析和语义场的掌握情况,同义词辨析和语素的分析及运用。4.语法:词法、句法的有关理论,确定词性,分析短语、单句、复句、句群,修改病句。5.修辞: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各种修辞格及其综合运用,对修辞方式及其修辞效果的分析。(二)古代汉语掌握古代汉语常识。1.关于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基本知识;2.古汉语常用工具书;3.汉字的结构和发展;4.古今词义的异同;5.词的本义和引申义;6.词类的活用;7.古代汉语的词序;8.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常用固定句式;9.古代的姓氏和名号;10.古代的官职; 11.古代的地理; 12.古代的历法。(三)中国现代文学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运动、小说、通俗小说、新诗、散文、戏剧、台湾文学;熟悉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赵树理、艾青等作家。(四)中国当代文学从社会文化背景、文学思想潮流、各体文学创作、重要作家作品等方面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整体格局。 (五)中国古代文学1.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重要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贡献和重要文学流派的主要成员、代表作品、艺术成就及其影响。2.能够阅读、背诵、分析一定量的重要古代文学作品。(六)外国文学具备对外国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史的基本脉络、重要文学思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重点作家的创作分期、创作思想、创作特点和代表作等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1.欧美文学部分:古希腊、罗马文学,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中世纪文学,但丁与神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十七世纪文学,莫里哀;十八世纪文学,歌德;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雨果;十九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易卜生,马克吐温;19世纪欧洲非现实主义文学,左拉,波德来尔;20世纪文学,了解苏联、法国、英国、德语国家和美国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罗斯塔之窗、解冻文学、战壕真实派、全景文学、长河小说、陌生化效果、美国的悲剧的思想内容,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和未来主义的产生、特征及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高尔基,肖洛霍夫,罗曼罗兰,海明威,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萨特,贝克特,海勒,加西亚马尔克斯。2.东方文学部分:了解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四大文明古国的代表作品;中古文学的主要成就,中古各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近现代东方文学的特征,日本、印度、阿拉伯、尼日利亚等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主义”、“唯美主义”、“旅美派”、“新感觉派”;圣经,迦梨陀娑,紫式部,一千零一夜,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泰戈尔,普列姆昌德,马哈福兹。(七)中国文学史 1.中国文学的演进,中国文学史的分期。2.先秦文学:上古神话,诗经,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屈原与楚辞。3.秦汉文学:秦及西汉散文,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司马迁与史记,两汉乐府诗,东汉辞赋,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4.魏晋南北朝文学: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两晋诗坛,陶渊明,南北朝民歌,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魏晋南北朝小说。 5.隋唐五代文学: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盛唐的诗人群体,李白,杜甫,大历诗风,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白居易与元白诗派,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唐传奇与俗讲变文,晚唐诗歌,李商隐,杜牧,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6.宋代文学:宋初文学,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苏轼,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南宋的散文和四六,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7.元代文学: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关汉卿,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和马致远,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元代散曲,元代诗文。8.明代文学: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明代前期诗文,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汤显祖,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晚明诗文,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9.清代文学: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清初白话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10.近代文学: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八)文学理论 理解并能运用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概念“三义”,原始意象,艺术构思,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精神生产,艺术发现,艺术真实,情感把握,形式创造,诗,小说,文学散文,戏剧,文学典型,典型环境,意境,创作个性,文学消费,期待视野,接受心境,共鸣,文学的净化,领悟,延留,文学批评的标准,艺术标准,陌生化,艺术概括,文学风格(风格),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四要素,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作为话语的五个要素,“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现代主义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段,文学风格,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风格即人”,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要素,崇高,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三因素”说,马克思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论,典故,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瑞士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德国立普斯的“移情”说,瑞士荣格的“原型”说,英国科林伍德的“艺术即直觉”,意大利克罗齐的“直觉”说,奥地利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升华”说,英国冈布里齐的“投射”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表现说,孟子“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到的“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黑格尔美学,老子“恍惚”、“大象无形”,钟嵘“滋味”说,刘勰“隐秀”,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严羽“兴趣”“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叶燮 “含蓄无限”,纪昀“典象天然”,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陆机文赋“诗缘情”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荣格心理学文学“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比兴,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明代李贽 “童心说”,“公安派”三袁,清代戏剧家、剧论李渔闲情偶寄,西方的“三一律”,恩格斯 “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命题,盛唐王昌龄诗格“意境”,中唐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清末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意境论“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虚静”说, 南北朝钟嵘诗品序“滋味说”,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叶燮原诗,亚里士多德美学论著诗学修辞学。(九)美学对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的了解: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美学的基本问题,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内在问题,审美与人生,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艺术审美论。 (十)写作学对写作原理、写作文体和写作教学要形成学科认识体系,并注意写作教学的可操作性。(十一)语文教学论理论与实践并重: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设置,语文课程管理与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范式,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选修课教学,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指导,语文课程评价,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教法技能(语文教学)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关于开设选修课程的思路。四、考试要求专业知识考核考生对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主干知识的学习,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写作学、语文教学论的内容。重点考核考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识记:指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这是最高要求。教法技能(语文教学)考核考生进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1.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念。2.研究语文教材的能力:对阅读教材、作文教材、听说教材、语文知识教材的整体把握与使用。3.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制订语文教学计划,课型设计,课时设计,作业设计与批改,板书设计,编写教案,单元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法和学法设计,课堂教学评价,选择和制作语文教学媒体,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组织复习和测评,说课和评课。4.开展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五、题型示例专业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作坊(zu) 心广体胖(pn) 处方(ch) 给予帮助(j)B.燕山(yn) 戎马倥偬(zng) 落枕(lo) 分外高兴(fn)C.干系(gn) 呼天抢地(qing) 饮马(yn) 供不应求(yng)D.泡桐(po) 济济一堂(j) 空余(kng) 作者附识(sh)二、多项选择题1.“幸福的家庭有共同的幸福,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 (1)这两句话出自 A.双城记 B.红与黑 C.安娜卡列妮娜 (2)两个句子的句式属于 A.判断句 B.陈述句 C.描写句(3)其中的修辞用了 A.选择 B.对偶 C.反复三、词语解释题1.郊寒岛瘦四、简述题1.谈谈你对史记的了解。五、阅读分析题1.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问题。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为上文划分句读,打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这段文字出自哪部著作?(3)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4)一般把这段文字内容概括为三个字,请写出来。(5)文中“志”的内涵是什么?(6)这段文字说明诗歌表现形式有哪些特点?(7)这段文字最突出的两种修辞手法是什么?(8)有人把这段话和“诗缘情而绮靡”对立起来,请简述你的看法。教法技能(语文教学)一、填空题1. 教学过程是 和 双方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把学习的过程还给 ,真正做到以 为本。二、简述题1. 语文课程“书面表达与交流”的评价。三、阅读与分析题1. 阅读下列词作,完成文后各题。声 声 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1)试分析开头三句连用七对叠字的妙处。(2)词中作者抓住了几个特别的意象来表达情感,请找出相关词语作简要分析。 (3)请谈谈你对该词作的教学设想。参考书目: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3现行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4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相关教材。2011年曲靖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语 文(小学教育岗位)曲 靖 市 教 育 局一、考试性质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属选拔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共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阅读题、诗歌赏析题、语言运用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教学设计题、教学示例分析题等。 三、考试内容专业知识以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知识块,突出中师和专科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及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而确定考试内容。(一) 识字与写字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2现代常用字的字形,笔画。3辩识一些读音、字形相近,容易混淆的汉字。(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社会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 把握文章的整体的逻辑关系,文章结构,文章思路。(2) 把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使用词语,辨析多义词。(3) 把握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发现并改正常见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4) 辨别和筛选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归纳内容要点。(5)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7) 鉴赏评价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8) 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9) 常用标点符号。(10) 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11) 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12) 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2 文言文阅读(1) 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常见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与、于、则、者、之)。(3)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 能够辨别和筛选文言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文言文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7)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法技能(语文教学)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总体目标、学段目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目标;各学段的知识框架及各部分语文知识的具体目标。3 明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本,制定教学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对语文整体的认识;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关注语文的人文价值,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正确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 4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新理念;小学教材编写的特色;使用小学语文教材应该注意的问题。 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写字教学: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 6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阅读心理;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的实施;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7 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教学:写作心理;写作教学的目标;写作教学的实施;写作教学优化的策略;写作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8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心理;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9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综合性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10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四、考试要求专业知识1 知识要求:知识要求是指本大纲中所列考试内容中的语文基础知识。含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文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基础知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要求是达到识记;理解和掌握;分析综合;表达运用;鉴赏评价。2 能力要求: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运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1)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在凭借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去认识事物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要求学生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和资料,能有意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锻炼逻辑思维。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2) 识记能力:记忆力是在对事物的识记、保持和重现(再认、再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要求学生记住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辩识一些读音、字形相近,容易混淆的汉字;记住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记住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是小学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3) 理解能力:指对知识的领悟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整体的逻辑关系。理解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4) 分析综合能力: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文章结构,能筛选并提取文章中信息,分析文章中蕴涵的深层含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分析综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5) 表达运用能力: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能把握句意,能发现并改正常见病句,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的信息和材料,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熟练准确运用标点符号。表达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6) 鉴赏评价能力: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能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教法技能(语文教学) 1 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主要内容,明确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 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小学学段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及总体目标。理解、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各学段的知识框架与各部分知识的具体目标。3 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体例(对诸如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语文出版社等版本的教材要有所了解)。4 能简要地写出小学语文中的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学设计。5 能简要评析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内容设计,能恰当地写出小学生作文评语。能够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设计学生语文学习评价表。五、题型示例专业知识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帖(ti) 心弦(xin) 看(kn)护妇 深恶(w)痛绝B纤(xin)细 烙(1o)印 卡(qi)脖子 参差(c)不齐C调(dio)换 酣(hn)睡 畜(x)牧业 刚劲(jng)有力D哄(hng)笑 分(fn)外 超负荷(h) 捕(p)风捉影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亵读 憔悴 顾名思意 肃然起敬B瓦砾 制裁 任劳任怨 因地制宜C挑衅 祈祷 根深蒂固 吹毛求疵D污秽 荫庇 人声鼎沸 怡然自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C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4下列短语结构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愚公移山 龙永图趣说WTOB苏州园林 奥伊达的理想C范进中举 巴东三峡 D再别康桥 回忆我的母亲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层薄烟”、“精神家园”、“含辛茹苦”这三个短语中都没有动词。B“发短信安慰灾区小朋友”是一个连动短语。C“海洋中众多的鱼虾,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一句中的主语是“海洋”。D在汉语中,动词不可以做主语或宾语。6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模型、辛勤、两张”这三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数量词。B“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句子中的“博大精深”是褒义词。C“改革开放、爽爽的昆明、精力充沛”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D“地震震不碎我的微笑,山崩崩不垮我的希望。虽然512灾难是中国人的一个硕大伤口,但灾区的学生却能乐观面对。”这一句子采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