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台槽孔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论文_第1页
凸台槽孔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论文_第2页
凸台槽孔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论文_第3页
凸台槽孔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论文_第4页
凸台槽孔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封面 设计任务书 . 1 引言 . 2 1零件分析 . 3 . 3 . 3 . 3 2零件工艺分析 . 5 择毛坯 . 5 艺分析 . 5 工路线 . 6 序衔接 . 5 3. 加工工艺过程卡 . 6 . 7 5. 数控加工工序设计 . 7 序加工内容及要求 . 7 序设计 . 8 择数控机床 . 8 定装夹方案 . 9 具的选择 . 10 工工步顺序 . 11 学处理 . 18 序编制及说明 . 19 6程序输入及机床操作 . 26 序输入 . 26 床操作 . 26 夹操作 . 27 刀操作 . 27 序效验 . 28 件试切 . 28 总结 . 29 参考文献 . 30 1 设计任务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课题名称: 凸台槽孔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技术要求: 1 零件用煤油清洗; 2 去尖角毛刺,锐边倒钝; 3 未注尺寸公差按 1804计要求: 件加工过程卡)一份 卡一份 2 引言 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 , 它是综合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气传动、自动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数控机床朝著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但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采用“ 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它不仅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运动轨迹控制精确、通用性好等特点,而且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现有加工制造的精度、柔性和应付市场需求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两年来所学知识的总结,以检验对机械制图、数控工艺、数控编程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设计 主要讨论 凸台 槽孔 零件 的 加工工艺以及程序编制 , 以 结合典型零件对 凸台槽孔零件进行讲解, 其 主要内容有 零件图纸 的分析 、 加工工艺分析 、 工艺处理、 刀具的选用 、 刀位轨迹计算 、 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等。 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多次请教老师与同学,他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在此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同学的建议。 由于时间仓促和作者的知识水平有限予批评指正 。 3 1 零件分析 绘制凸台槽孔零件图,如 零件图 1所示,毛坯为 170 140 50料,零件材料为 45#钢 ,小批量生产,无热处理工艺等其他要求。 该零件的材料是 45#钢, 45#钢属于中碳钢 。 其 化学成分 (%): 0。 抗拉强度 为 600 屈服强度 为 355 伸长率 为 16% 。 零件属于板类零件,加工的部位有上表面、凸台轮廓、孔、开口槽。加工内容都集中在上表面,因此 零件可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零件的表面有槽、轮廓、孔加工,在数控 铣床 和数控 加工中心 上都可以满足图纸要求。 4 图 1 5 2 零件工艺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为 45#钢,毛坯为 170 140 50料,各边都有足够的余量,刚性好,加工时不容易变形。毛坯如图 2所示。 图 2 1)零件图纸分析:该零件用两个基本视图表达它的内外形状。主视图采用部分局部剖,主要表达 纹孔、开口槽、 500+ 380+件的结 构形状比较复杂,标注的尺寸很多,这里仅分析主要尺寸。零件底面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标注出深度方向尺寸 30、 120+80+50+件左右对称面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标注出长度方向尺寸 150、 380+ 500+件前后对称面为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标注出宽度方向尺寸 120、 160+30、 2) 零件精度分析:零件的长宽高尺寸精度均不高,可在普铣上完成,但考虑到零件台阶面与底面有平行度要求,需在同 一次装夹中完成加工,所以高度方向留一定余量。零件加工的部位有上表面、凸台轮廓、槽、孔的加工,为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可在一次装夹、同一基准上完成。平面、外轮廓、右侧开口槽、 500+面粗糙度要为求 m;凸台上平面与基准 侧开口槽与基准 寸精度要求高,采用粗铣 精铣方案。该零件图尺寸公差最小的是 50+未注尺寸公差按 1804工,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最小值为 是它厚度大,加工时不 6 容易产生振动。 2 螺纹孔的尺寸公差为 7H,表面粗糙度为 m,采用钻中心孔 钻孔 攻螺纹孔方案。 380+、 B 有对称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 m,尺寸精度高,采用钻 钻 粗镗 精镗达到图纸 要求 。 下料 铣 加工中心 钳 检验入库 1)第一道工序是为加工出零件的 6个面 ,加工时需要换多次装夹且加工内容较简单, 为加工中心加工提供装夹定位精基准 , 所以采用普铣。 2)第二道工序,零件的所有加工内容都集中在上部,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完成所有内容的加工,可以选用数铣或加工中心加工,由于加工该零件时使用的刀具较多,所以选择加工中心 。 3. 加工工艺过程卡 加工工艺过程卡见表 1. 表 1 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零件 图号 材料 件数 毛坯类型 毛坯尺寸 凸台槽孔零件 001 45# 500 板料 170 140 50号 工序名称 工 序内容 机床 工装 1 下料 下 17014050板料 气割机 钢直尺 2 铣 铣基准到 15012031铣 面铣刀 游标卡尺 刀口角尺、台虎钳 3 加工中心 1 铣上表面到图纸要求尺寸 2 铣凸台轮廓到图纸要求尺寸 3 铣 500+4 铣开口槽到图纸要求尺寸 5 钻 心孔 3 个。 6 钻、 钻 、粗 镗 、精镗 380+7 钻、 攻 螺纹孔 加工中心 面铣刀、立铣刀 、 中心钻 钻头、机用丝锥、镗刀 游标卡尺 、 外径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 、孔用塞规 台虎钳 、深度尺、内螺纹千分尺 4 钳 去飞边、毛刺 台虎钳 锉刀 5 检验 按图纸要求检验各部分尺寸及形状公差 6 入库 清洗,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入库 7 1) 工序 2 的加工内容是 6个面 ,加工时需要换多次装夹且加工内容较简单,不适合放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该部分内容 应 放在普通铣床上加工 。 2)工序 3 为上 面 部分 、凸台轮廓、开口槽、 500+ 380+的加工,这部分内容因为凸台和开口槽的轮廓形状复杂,孔的尺寸大小不一样,精度要求不一样,所需要的刀具数量和种类较多。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轮廓的形状且减少换刀时间,该部分内容适合在加工中心机床上加工 ,以减少手动换刀的不便。 3)工序 4的内容是去飞边毛刺,使用机用虎钳和锉刀完成,所以不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 因此,选工序 3为数控加工程序设计的工序 。 5. 数控加工工序设计 工序加工内容及要求见图 3 所示: 图 3 数控加工工序图 8 开口槽的表面粗糙度为 m,则采用粗、精铣的方法就能达到该要求。由于是内轮廓加工,铣刀直径要受轮廓最小曲率半径限制,所以选择刀具时刀具半径不能大于 的精度为 面粗糙度为 m,因此在加工时要先加工出中心孔。为了能达到加工精度和位置精度,在数控加工工序时采用钻攻的加工方案加工该螺纹孔。 根据零件图的分析,该零件的加工工步如下: 1)在加工 中心上铣平面至图纸要求尺寸,并保证粗糙度; 2)在加工中心上铣凸台轮廓至图纸要求尺寸,并保证粗糙度; 3) 在加工中心上铣 500+保证粗糙度 ; 4)在加工中心上铣右侧开口槽至图纸要求尺寸,并保证粗糙度; 5)打所有的中心孔; 6) 钻 钻粗镗 精 镗 380+保证粗糙度; 7) 钻攻 螺纹孔; 确定加工顺序 按照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的原则,减少换刀次数,以所用刀具不同确定加工工步顺序。工步顺序如下: 铣上表面粗铣所有凸台 轮廓、 500+型腔 粗铣开口槽 精铣所有轮廓 、 500+ 精 铣开口槽 打中心孔 钻 、扩、粗 镗 、精镗 380+ 钻 、 攻 该工序所有加工内容都在 零件 上部,故只需一次装夹便可完成所有加工,零件的高度尺寸不大,所以选择立式铣床或立式加工中心。零件按小批量生产,加工内容含有铣、钻、扩、攻螺纹、镗等工步。 考虑该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采用的刀具比较多,换刀次数相对要多,如果选择立式铣床加工,换刀比较 麻烦且效率较低,而加工该零件所需要的刀具在 20 把以内,换刀次数较多 ,所以该零件的加工选择立式加工中心,可以减少换刀的时间来提高生 产效率。 9 工件总体尺寸属于常规加工装夹范围,故数控机床选用 (1)工作台面尺寸 (宽长) 580 10002)工作台 个数 间距) 3200 3)624)10 5) 606)主轴端面与工作台面距离 150 7107)主轴锥孔 7: 24( (8)主轴转速 60 8000 r/9)快速移动速度 24000 mm/10)进给速度 3 15000mm/11)刀库容量为 21把 1)零件的主要加工内容为上表面、凸台轮廓、开口槽和孔,因此,其切削力的主要 方向是在零件的轴心线方向,以下表面承受主要切削力。因此确定下表面为主要 2)零件是以小批量生产,加工时应考虑基准重合原则,使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以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工件装夹定位时应在固定钳口上设 计一块挡板。 3)该零件为板类结构,加工工件上的孔时,应避免与夹具发生碰撞,所以,工件装夹定位必须为钻通孔预留安全操作空间。其方法是在工件下表面加垫块以抬高工件, 留出工件与机用虎钳端面的间隔距离,装夹位置如图 3所示 。 夹具是工件装夹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工件定位后必须通过一定的机构产生夹紧力,把工件压紧在定位元件上,让它保持在准确的定位位置,不会因为切削力、工件的重力、扭力或惯性力等的作用而产生位置的变化和震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加工精度。 该零件为凸台槽孔零件,加工内容都集中在上部, 一次装 夹便可完成所有加工 ,零件为 10 小批量生产,所以选择通用机用虎钳就可以满足加工要求,考虑到有通孔,所以在装夹中用垫块抬高工件,留出工件与机用虎钳端面的间隔距离。 依上述考虑该零件装夹如图 4所示: 图 4 零件装夹 加工型腔零件选用的刀具及结构类型如图 5所示: 面铣刀 立铣刀 立铣刀 中心钻 钻头 钻头 镗刀 丝锥 图 5 刀具结构类型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等。 1) 高速钢:高速钢是含有较多 W、 V 等元素的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具有较高的硬度 (热处理硬度可达 耐热性(切削温度可达 500。它可以加工铁碳合金、非铁金属、高温合金等广 泛的材料。 高速钢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抗冲击振动的能力较强,适合制造各类刀具。但因耐热温度比硬质合金低,故不能用于高速切削,常用牌号分 11 别是 6。 2)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 硬质合金具 有较高的硬度 (热处理硬度可达 耐热性(切削温度可达 850。 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以及高硬度。因而其切削速度比高速钢刀具提高 2到 3倍,主要用于高速切削,但其强度、韧性和工艺性不如高速钢。 本工序的刀具具体名称、刀具编号 、刀具规格等内容见表 2 所示 表 2 数控加工刀具 工步号 刀具号 刀具名称 刀柄型号 刀具 补偿 长度 /度 补偿号 半径 补偿号 1 面铣刀 50 00 2 刃立铣刀 18 50 3 刃立铣刀 10 10 03 4 刃立铣刀 18 00 04、 刃立铣刀 10 20 05 6 心钻 50 7 头 20 20 8 头 36 10 9 刀 10 10 刀 20 11 头 80 12 锥 60 切 削用量的要素包括: 切 削速度 给量 f、背吃刀量 削用量的选择对提高铣削的加工精度、改善加工表面质量和提高生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切 削速度 切 削速度 速钢铣刀 6 30 m/质合金铣刀 0 250 m/速钢钻头 0 30 m/质合金镗刀 0 250 m/丝时 10 m/铣 刀直径、铣刀转速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1000 2)进给量 根据加工性质先确定每齿进给量 削时 z,钻铣削时 12 z,镗铣削时 z)然后根据所选铣刀的齿数 f, 其铣刀计算公式为: Vf=)背吃刀量 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保证工件加工余量,可留 4)螺纹参数确定 数 N (1000)/(算得出 进给 速度 F N P P螺距 1)数控工序加工工序步骤见表 4。 2)工序中各个工步走刀路线见数控加工走刀路线表 5表 12 表 4 数控加工工序卡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路线 刀具 号 刀具规 格 主轴转速 r/ 铣上表面 表 5 50 380 150 2 粗铣凸台 轮廓、 50 的型腔 表 6、 表 7、 8、表 9 18 340 100 3 粗铣开口槽 表 10 10 800 160 4 精铣凸台轮廓、 500+表 6、 表 7、表 8、表 9 18 530 100 5 精铣开口槽 表 10 10 950 190 6 钻 所有 中心孔 表 11 3 1000 70 7 钻 38 孔到 20 表 12 20 240 20 8 钻 38 孔到 36 36 200 14 9 粗镗 38 孔到 09 30 65 10 精 镗 380+10 00 60 11 钻孔 表 14 40 50 12 攻 纹 表 15 1059 13 表 5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1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铣平面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表 6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2、 4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铣小凸台轮廓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14 7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2、 4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铣大凸台轮廓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 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表 8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2、 4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铣镜像小凸台轮廓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 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15 表 9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2、 4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铣型腔轮廓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表 10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3、 5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铣开口槽轮廓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16 表 11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6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钻中心孔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表 12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7、 8、 9、10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钻 粗镗 38 孔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17 表 13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11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钻 底孔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表 14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 零件图号 001 工序号 3 工步号 12 程序号 机床型号 序段号 加工内容 攻螺纹孔 共 1 页 第 1 页 符号 含义 抬刀 下刀 编程原点 起刀点 走刀方向 走刀线相交 铰孔 行切 18 所有加工内容都集中在上表面,且都以下表面为定位基准,所以确定编程坐标系原点为中心,以上表面为 X、 直于上表面的轴为 图 6 所示 1)常规计算 费事,采用作图法查询简单、方便将加工轮廓及切削区域简图绘出。型腔零件的各个基点、心点坐标如图 6所示。 图 6 基点坐标位 2)将粗加工的轮廓表示出,并按等量分配的被吃刀量考虑走刀路线或加工工步。凸台槽孔零件的基点间坐标值见表 16 表 16 凸台槽孔零件的基点坐标 点 1 ,734 点 2 , 3 , 4 , 5 ,19 续表 点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1)凸台槽孔零件数控工序加工程序单见表 17。 2)铣平面 数控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见 表 18。 3)铣小凸 数控 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见 表 19。 4)铣大凸台 数控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见 表 20。 5)铣小凸台 数控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见 表 21。 6)铣 50型腔 数控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见 表 22。 7)铣开口槽 数控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见 表 23。 8)钻中心孔 数控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见 表 24。 20 表 17 凸台槽孔零件数控工序加工程序单及编程说明 程序名 米制输入 安全代码 通过中间点返回参考点 换 1 号刀 主轴正转转数为 380r/开冷却液 建立 1 号刀具的长度补偿 快速定位到 0 点 快速定位到 R 平面 调 2 号子程序铣平面,循环 1次 抬刀,切削速度为 150mm/49 取消长度补偿 返回参考点 主轴停止 换 2 号刀 主轴正转转数为 340r/开冷却液 快速定位到 0 点 建立 2 号刀具的长度补偿 下刀,切削速度为 150mm/98 调 3 号子程序铣小凸台,循环 1 次 快速定位到 R 平面 100; 调 4 号子程序铣大凸台,循环 2 次 抬刀,切削速度为 100mm/98 调 5 号子程序铣小凸台,循环 2 次 抬刀 镜像 调 5 号子程序铣小凸台,循环 2 次 取消镜像 抬刀 下刀,切削速度为 100mm/98 调 6 号子程序铣 50 型腔,循环 2 次 抬刀 取消长度补偿 返回参考点 主轴停止 换 3 号刀 主轴正转转数为 800r/开冷却液 建立 3 号刀具的长度补偿 快速定位到 0 点 快速定位到 R 平面 21 续表 调 7 号子程序加工开口槽 ,循环 1 次 抬刀 取消长度补偿 主轴停止 返回参考点 换 4 号刀精加工轮廓 主轴正转转数为 800r/开冷却液 快速定位到 0 点 建立 4 号刀具的长度补偿 下刀,切削速度为 150mm/98 调 3 号子程序铣小凸台,循环 1 次 快速定位到 R 平面 调 4 号子程序铣大凸台,循环 2 次 抬刀,切削速度为 100mm/98 调 5 号子程序铣小凸台,循环 2 次 抬刀 镜像 调 5 号子程序铣小凸台,循环 2 次 取消镜像 抬刀 下刀,切削速度为 100mm/98 调 6 号子程序铣 50 型腔,循环 2 次 抬刀 取 消长度补偿 返回参考点 主轴停止 换 5 号刀精加工开口槽 主轴正转转数为 800r/开冷却液 建立 5 号刀具的长度补偿 快速定位到 0 点 快速定位到 R 平面 调 7 号子程序加工开口槽 ,循环 1 次 抬刀 取消长度补偿 返回 参考点 换 6 号刀 主轴正转转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