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及对人体的影响ppt课件_第1页
噪音及对人体的影响ppt课件_第2页
噪音及对人体的影响ppt课件_第3页
噪音及对人体的影响ppt课件_第4页
噪音及对人体的影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噪声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梁永锡 几个基本的概念 声音 声压 声强 频谱 几个基本的概念 声音 物体振动后,振动能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 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称为声音。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频率,其单位为赫兹(Hz)。 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振动波称为声波 ( 正常人能听到的声音) 小于20Hz称为次声波 大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 1000Hz3000Hz的声波最为敏感 几个基本的概念 声压和听阈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引起介质质点振动,使空气产 生疏密变化,这种由于声波振动而对介质(空气) 产生的压力称声压。 正常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的声压称为听阈 声压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觉,人们 把人耳刚刚开始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称为痛阈 从听阈到痛阈之间的声压范围称为听域。 几个基本的概念 声强 声强即声音的强度,为单位时间内声波作用在 与其传递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能量。 声强级以分贝(dB)为单位 音源 分贝值 低声说话 3040 一般说话6070 吸尘器、大声吵嚷 8090 车床9095 印刷机、纺织机 100 的士高舞厅110 风钻120耳朵开始疼痛 喷射机起飞120耳朵开始疼痛 几个基本的概念 频谱和频谱分析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接触的声音绝大 部分是各种频率的声音组成的复合音,把组 成的复合音的各种频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列而 形成的频率连续谱称为频谱 在实际工作中,要了解某一声源所发出复 合声的性质,除了分析它的频谱组成以外, 还要分析个频率相应的强度,即频谱分析。 几个基本的概念 纯音 单一频率发出的声音称纯音(250Hz、 500Hz、1000Hz、2000Hz、3000Hz、 4000Hz、6000Hz) 电测听检查是利用纯音听阈的检查方法。 噪音及其分类 目前认为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起干 扰作用的声音称为噪声 音源 分贝值 低声说话 3040 一般说话6070 吸尘器、大声吵嚷 8090 车床9095 印刷机、纺织机 100 的士高舞厅110 风钻120耳朵开始疼痛 喷射机起飞120耳朵开始疼痛 噪音及其分类 一般常见工厂内的噪声 工厂 噪声 鞋厂 裁断机、打磨机、打粗机 家私厂电锯、机床 制衣厂织机、裁床机 发电厂发电机 塑料厂冲压机 五金厂冲压机、机床、打磨机、抛光机 印刷厂印刷机 . 噪音及其分类 生产性噪声按时间分别情况可以分为:连续 声(稳态和非稳态)和间断声(脉冲声) 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称为稳态噪声(打磨机 、打粗机、印刷机、抛光机等),否则是非 稳态噪声 (冲压机、裁床机等) 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 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者称为脉冲噪 声 (鞭炮产生的声音、电子脉冲等 ) 噪音及其分类 生产性噪声按时间分别情况可以分为:连续 声(稳态和非稳态)和间断声(脉冲声) 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称为稳态噪声(打磨机 、打粗机、印刷机、抛光机等),否则是非 稳态噪声 (冲压机、裁床机等) 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 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者称为脉冲噪 声 (鞭炮产生的声音、电子脉冲等 ) 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2) 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 级卫生限值为85dB(A)。 GB/T 164031996 eqv ISO 8253-1:1989 声学测试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 参考网站: /new_page_26.htm 我中心日常工作仪器 Tes1350a噪声计 hs8670脉冲噪声计 频谱实用分析仪 电测听仪器和电测听室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暂时性听阈位移(生理性听力损失) 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 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 水平 可分为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 , 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 境后1分钟可以恢复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 ,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 阈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听力才能 恢复 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是指听觉器官发生功能 性的变化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永久性听阈位移 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 平的听阈提高 听觉器官具有器质性的变化 ,听力损失是 不能完全恢复的,听阈位移是永久性的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 位移早期常表现为高频 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 3000-6000Hz(多在 4000 Hz)出现“V”型下 陷,又称听谷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晚期听力曲线从低频到 高频呈倾斜形下降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及耳聋多为慢性过程, 一般多为两耳对成性。听力受损的速度一般 在接触头10年发展较快,以后逐渐缓慢 永久性听阈位移可分为:听力损失(听力损 伤)和噪声性耳聋 噪音及其分类 如何看听力测试图 正常人听力图 各频段听阈值=25dB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当任一耳的听力损失达级者,需计算双耳 平均听阈,评定听力损伤或噪声性耳聋 如果不具备条件,凡高频(3000,4000, 6000Hz)任一频率听力下降30dB,也可直 接计算双耳平均听阈,根据计算结果评定听 力损伤及噪声性耳聋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听力损伤损伤 程度双耳平均听阈阈(dB) 轻轻度听力损伤损伤26-40 中度听力损伤损伤41-55 重度听力损伤损伤56-70 噪声聋聋71-90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爆震性耳聋 急性噪声性听力损伤又称暴震性耳聋,多 因爆破、火器发射或其他突然发生的巨响而 致的耳聋 听力受损的原因除有强大的噪音(超过 140dB),尚有冲击波的作用 轻者听力可以部分或大部分恢复,严重的 可致永久性耳聋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噪声作为一种紧张源,可对作业工人心理 产生巨大压力,并可引起强烈的紧张反应。 而过度的紧张反应可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使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从 而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在噪声的影响下,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胃紧张度减低 ,胃蠕动减慢等变化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噪声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血压 升高、心电图改变 据资料报道,噪声工作人员的血压升高检 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其次为T 波改变,其心电图总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影响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噪声影响的两大因素 噪声的强度 噪声强度大小是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 强度越大听力损伤出现的越早、损伤的越严 重、受损伤的人数越多 噪声接触的时间 接触噪声的时间越长,听力损伤越重,损伤 的阳性率越高 40006000Hz出现听力损伤的时间最早 影响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噪声的频谱 在强度相同条件下,以高频为主的噪声比 以低频为主的噪声对听力危害大;窄频带噪 声比宽频带噪声危害大 噪声的性质 脉冲声比稳态声危害大 影响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个体差异 机体健康状况和敏感性对听力损伤的发生 和严重程度也有差异。在现场调查中常发现 少数(110%)特别敏感及特别不敏感的人 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 如震动、寒冷及某些有毒物质共同存在时 ,会加强噪声的不良作用 影响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个体防护 有无防护设备和是否正确使用也与噪声危 害有直接关系。 噪声职业禁忌 1.各种原因已经引起听力下降者 2.癫痫,精神病史者 3.明显神经官能症(严重神经衰弱,癔病者) 4.心脏病,明显高血压和持久低血压者 5.进行性胃,十二指肠溃疡者 6.孕妇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方法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 设法提高机器制造的精度,尽量减少机器部 件的撞击和摩擦,减少机器的振动 合理配置声源,将高,低噪声的机器分开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2.控制噪声的传播 吸声 消声 隔声 隔振 阻尼降噪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3.1个体防护 最常用的是耳塞,一般有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 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 音效果可达20-35dB(A)。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 ,其隔声效果优于耳塞,耳罩的隔音效果可达30- 40dB(A)。 疑问: 利用耳塞产品参数上的数字比较,可否断定耳 塞隔音效果之间的好坏?30dB(A)30dB(C) ? 我们应注意到A声级和C声级之间的差别。 各种听力防护工具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3.2个体防护的正确使用 现场示范: 注意问题:1经常替换耳塞,以防耳部感染。2 有些工人经常不佩戴个人防护,应加强管理 。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4.健康监护 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职业性健康检查: 分类:上岗、在岗、离岗 项目:血常规、内科、纯音听力测试(电测听)、心电图等 周期:1年 检查单位:我中心是中山市唯一获得职业性健康检查有效资质 的单位。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噪声作业工人应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 境,以恢复听觉疲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