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竹棉高支纱小提花布工艺设计.doc_第1页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竹棉高支纱小提花布工艺设计.doc_第2页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竹棉高支纱小提花布工艺设计.doc_第3页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竹棉高支纱小提花布工艺设计.doc_第4页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竹棉高支纱小提花布工艺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竹棉细支纱小提花布工艺设计专 业现代纺织技术(棉纺织工艺)学 号08101444姓 名张 伟指导老师刘 勇交稿日期2010年11月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织造竹棉混纺细支纱小提花布的全部工艺流程,包括纱线的选择、织物规格参数计算、络筒、整经、浆纱、织造、后整理工序。并对织造竹棉混纺细支纱小提花布的关键技术浆纱、织造及后整理工艺进行了实践探讨;根据竹纤维的特性制订了合适的料浆配方,及“被覆为主、浸透为辅”的浆纱工艺。在织造工艺里,针对GA708型喷气织机设置了合理的织造工艺参数,保证了织造的顺利进行,同时为解决织造该织物时出现的纬缩、松边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关键词:竹棉混纺;工艺流程;喷气织机;解决措施。作者:张伟导师:刘勇Abstract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Weaving bamboo yarn of fine cotton blend Jacquard fabric with all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the yarn, fabric specification parameter computation, winding, warping, sizing, weav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es. And the bamboo weaving cotton fine yarn is small jacquard, key technology of sizing, weav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theory practice prob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fiber made proper pulp formula, and coating primarily, soak auxiliary sizing technology. In weav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GA708 type air-jet weaving machine set up reasonable weaving process parameters and guarante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weaving, and to solve the fabric weaving arise when weft shrinkage, loose edge, etc.,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Key words: bamboo/cotton blended yarn, process; air jet loom; solutions.Written by:zhangweiSupervised by:liuyong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竹纤维的特性及应用前景11.2 本文的主要内容2第二章 织物规格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32.1 纱线设计32.1.1线密度32.1.2捻向及捻度32.2竹、棉配比32.3织物组织设计42.4织物紧度4第三章 织物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53.1织物规格设计53.2织物匹长的确定53.3织物缩率的确定53.4总经根数的确定63.5筘号的确定63.6筘幅的确定73.7计算织物无浆干燥质量73.8浆纱墨印长度83.9用纱量9第四章 织前准备104.1织前准备的工艺流程104.2络筒104.2.1络筒工序的基本任务104.2.2络筒工序的要求104.2.3络筒设备114.2.4络筒工艺参数配置114.2.5络筒工艺计算114.2.6络筒质量提高的措施124.3整经124.3.1整经的任务及要求124.3.2整经设备134.3.3整经机工艺配置134.3.4整经机工艺计算144.3.5整经质量的提高的措施154.4浆纱164.4.1浆纱工序的任务与要求164.4.2浆纱设备164.4.3浆纱浆料的配方174.4.4浆纱合理工艺配置174.4.5浆纱产量计算及提高质量的措施184.5穿结184.5.1穿经与结经的任务与要求194.5.2穿经和结经的设备194.5.3穿结经工艺配置20第五章 织造工艺设计215.1 GA708喷气织机织造工艺215.1.1 引纬纱时间确定215.1.2 梭口尺寸225.1.3 上机张力225.1.4 后梁高度225.1.5 停经架高度235.2 造时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35.2.1 纬缩成因235.2.2 解决措施245.3产量计算25第六章 整理工序266.1整理工序任务266.2整理的工艺流程266.3整理机械266.4后整理27第七章 结论29样品展示30参考文献31致谢32第一章 绪论1.1竹纤维的特性及应用前景竹纤维属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横截面形状与粘胶相近,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截面内多孔状,因此竹纤维吸湿性和放湿性极好。作为炎热夏季的服装会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纤维具有优良的着色性,色彩鲜艳;悬垂性同粘胶一样极好;回弹性和耐磨性比粘胶好:纤维最大特性是具有其它纤维所不具有的天然抗菌、抑菌性。因为竹子本身具有抗菌功能在生长过程中不被虫害侵袭,因此竹纤维具有不需加任何抗菌剂的天然抗菌功能。正是由于这独特的性能,竹纤维应用领域广泛。(1)绿色环保。生产竹纤维的竹子生长在远离使用农药的山区环境,竹纤维能够100降解,是无污染的环保性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手段,使之成为无任何化学助剂残留的天然纤维。(2)凉爽型面料。竹纤维是目前唯一的凉爽型天然纤维,此纤维为天然中空;横截面为梅花形排列,透气性极强,保暖性好,避免了传统圆柱形纤维,透气性差的弊端,填补了天然凉爽型面料的空白。(3)保健功能。竹纤维天然含有竹密和果胶成分,该成分对皮肤健康是有益的,竹纤维的抗紫外线能力强,以此纤维生产春夏装对皮肤有较好的抗紫外线保护作用。此外,竹纤维还具有抗菌性,经上海市工业微生物所检测中心检测,其24小时天然抗菌率达71,大大高于其他种类的纤维性能。(4)恢复性好、可机洗、免熨烫、纤维染色性好。由于竹子的天然韧性,以竹纤维生产的织物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皱性,具有可机洗和免熨烫的良好效果,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竹纤维染色性能好,易着色,色牢度在35级以上。(5)与丝绸完美组合,使丝绸更加时尚化。竹纤维的天然挺括、抗皱防缩、吸湿凉爽、可机洗、易染色等效果与丝绸交织或混纺后,极大地改善了丝绸产品的自身缺陷,使丝绸产品更加时尚化,将进一步扩大丝绸在中高档时尚服饰领域的消费。竹纤维面料采用真丝(绢丝)与竹纤维混纺,因各种纤维所占的比例不同,所以手感也有区别,竹纤维含量高,手感滑爽,质地较硬;竹纤维含量低,手感比较柔软。已开发的品种有丝竹花绸、丝竹缎、丝竹绉、丝竹弹力绉。1.2 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采用天然的竹纤维和棉纤维,选用竹棉70/30的混纺纱线,详细介绍了络筒工艺流程和络筒工艺配置,整经工艺流程和整经工艺配置,浆纱工艺流程和浆纱工艺配置,穿结经工艺流程及工艺配置,织造工艺配置,后整理等工艺处理。对浆纱、织造及染整工艺进行了实践探讨,根据竹纤维的特性制订了合适的料浆配方,及“被覆为主、浸透为辅”的浆纱工艺。并设置了合理的织造工艺参数,保证了织造的顺利完成,同时为解决织造该织物时出现的纬缩、松边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第二章 织物规格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2.1 纱线设计2.1.1线密度纱线的粗细对产品的外观、手感、质量及机械性能均有影响。在织物组织和紧密度相同的情况下,低线密度织物比高线密度织物的表面细腻而紧密。本文选择的纱线线密度为16tex。2.1.2捻向及捻度本文纱线的捻向选择为Z捻纱线的捻度对织物的手感、弹性、耐磨、强力、起球及光泽都有影响。选择捻度时要考虑纺纱能否顺利进行,即使用了股线,也应使单纱具有一定强力,以减少织造过程中的断头。另外,薄爽风格的织物捻度应适当加大,手感柔软丰满的织物要采用较低捻度。因此本文设计的织物的捻度为350。2.2竹、棉配比从其抗菌能力上来讲,竹纤维在纱线或成品面料中的含量会影响其抗菌能力的发挥,一般我们把竹纤维的含量控制在70%左右,竹纤维的抗菌能力达到最佳。从纱线强力来讲,由于竹纤维单强较低,所以把纱支控制在9.7tex29tex之间,对于强力要求较高的面料或织造方式可采用混纺纱线,即与纤维强力较高的精梳棉混纺。因此本文选用的纱线:经纬向均采用竹70%、棉30% 16tex混纺纱。该纱线充分利用竹纤维光泽好、模量小的特性,改善了棉织物的光泽和悬垂性;利用其吸湿快干的特性,改善棉织物的放湿性能;同时棉纤维也可以弥补竹纤维湿强不足的缺点。2.3织物组织设计本文所设计组织图及穿综图和纹板图如下图:图2-1织物上机图2.4织物紧度经向紧度= (公式2-1)=65.268%纬向紧度= (公式2-2)=40.848%织物紧度 (公式2-3)=75.46%第三章 织物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3.1织物规格设计表3-1织物规格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项目名称规格项目规格布幅(cm)160经纱线密度(tex)16联匹长度(m)30纬纱线密度(tex)16成布要求(m)30.18总经根数(根)7056筘幅(cm)171.262边纱数(根)96紧度经向(%)68.796经纱密度(根/10cm)441纬向(%)43.056纬纱密度(根/10cm)276总紧度(%)75.46经纱织缩率%8每米用纱量(g)经纱(g)113.811纬纱织缩率%6.58纬纱(g)71.65经向伸长率%1每米织物(g)185.461经向回丝率%0.43.2织物匹长的确定织物匹长以米(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公称匹长即工厂设计的标准匹长,规定匹长即叠布后的成包匹长,规定匹长等于公称匹长加上加放匹长。加放布长是为了保证坯布成包后不短于公称匹长长度,加放长度一般加在折幅和布端。平纹细布加放率一般为0.5%1%,粗特织物与卡其类织物加放率为1%1.5%。织物匹长一般在2540m之间,本文加放率为0.6%,公称匹长为30m,所以规定匹长等于30.18m。3.3织物缩率的确定织物中经纬纱的缩率对织物的结构、强力、厚度、伸长、外观及原料的损耗等均有很大影响,亦为织物设计的重要项目之一。表3-2几种织物的经纬纱缩率参考表织物名称经纱缩率(%)纬纱缩率(%)平布粗平布7.012.55.58.0平布5.08.57.0左右细平布3.513.05.07.0府绸纱府绸7.516.51.55.0高密府绸14.016.02.04.0半线府绸10.516.01.04.0线府绸10.012.02.0左右从表3-2得知,本文所织造的织物属于细平布一类,所以经纬纱缩率初步确定为:8%、6.7%。注:经纬纱织缩率查棉织手册得3.4总经根数的确定总经根数是根据经纱密度、幅宽、边纱根数来确定的。边纱根数确定为96根,布身每筘穿入数为4根,布边每筘穿入数为4根。总经根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总经根数=(公式3-1) = =7056根3.5筘号的确定筘号有公制筘号和英制筘号两种表示方法。公制筘号是以10cm内的筘齿数表示,其筘号范围为40240号,英制筘号是以2英寸内的筘齿数表示的。确定方法根据经纱密度、纬纱织缩率、每筘齿穿入数以及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定。其计算公式如下:公制筘号 (公式3-2)=102.8632修正后得公制筘号103筘/10cm3.6筘幅的确定筘幅是以厘米表示,可根据总经根数按下式计算:筘幅= (公式3-3) = =171.262cm按计算式修正纬纱缩率 (公式3-4) = =6.58%3.7计算织物无浆干燥质量=+成布纬纱干燥质量(g) (公式3-5)成布经纱干燥质量(g)= (公式3-6)=68.3082g成布纬纱干燥质量(g)= (公式3-7)=42.6049g注:查棉纺织工厂设计得经纱总飞花率取0.2%,经纱总伸长率取1%,织物公定回潮率计算如下: (公式3-8)=10.95% =68.3082+42.6049 =110.9131g3.8浆纱墨印长度浆纱墨印长度表示织成一匹布所需要的经纱长度。 (公式3-9) =32.80m3.9用纱量用纱量是考核技术和管理的综合指标,直接影响工厂的生产成本。用纱量定额以生产百米织物所消耗用经纬纱的质量(kg)来表示。百米织物经纱用纱量(kg/100m) (公式3-10) 12.27kg/100m百米织物纬纱用纱量(kg/100m) (公式3-11) 7.67kg/100m百米织物用纱量=百米织物经纱用纱量+百米织物纬纱用纱量12.27+7.6719.94kg/100m注:查棉织手册得加放率一般为0.6%,经纱回丝率为0.4%,纬纱回丝率为0.8%第四章 织前准备4.1织前准备的工艺流程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4.2络筒4.2.1络筒工序的基本任务(1)改变卷装形式,将纱线或长丝卷绕成适用于整经的经纱筒子或无梭织机引纬用的纬纱筒子。(2)适当清除纱疵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以降低后工序断头,提高织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在一定的张力下将将纱线卷绕成密度均匀、结构坚实的筒子,使经筒或纬筒的纱线张力一致,以保证整经过程及无梭织机引纬过程顺利进行。(4)按棉制工艺要求,定长卷绕,以便于整经机的整批换筒,减少筒脚,降低回丝率,节约用纱。14.2.2络筒工序的要求(1)保持纱线性能。络纱过程不能使纱线强力和弹性受到损伤。(2)纱线张力调控良好。络纱纱线张力要调控适当,尽量保持纱线张均匀一致,以保证筒子质量。(3)卷绕良好。筒子成形要正确、卷绕密度要适当。在不妨碍下工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容量,以提高络筒及以后各工序的生产率。(4)轻纱良好。尽量清除纱线的粗细节、弱捻、毛羽和棉结等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5)街头良好。接头要小而牢(6)退绕良好。要适应高速整经和高速引纬的需要,在退绕时不断头、不脱圈。(7)自停良好。定长自停,断头自停等作用灵敏。可以避免经轴倒断头等疵点,节约回丝。14.2.3络筒设备本文采用EJP438型自动络筒机,其工艺参数如下表:表4-1主要规格 机型每台锭数锭距(mm)络纱速度(m/min)全机功率(kw)成筒尺寸(mm)时间效率锭数EJP4382060锭/节320300180028320*15090%60锭4.2.4络筒工艺参数配置卷绕线速度确定为:1500m/min,张力配置为:9cN,清纱板隔距为:0.34mm,气圈限位器高度3942mm。4.2.5络筒工艺计算1、络纱每锭理论产量(kg/h)理论产量 (公式4-1) 1.44kg/h2、络纱每锭实际产量 (公式4-2) 1.296kg/h3、络纱每台实际产量 (公式4-3) kg/h4、筒子上纱线卷绕体积 (公式4-4)8040.54.2.6络筒质量提高的措施提高络筒质量除做好工艺设计外,应做到:(1)张力圈重量一致,转动轻快,不丢落。(2)清纱缝隙大小准确、一致。纱线通过清纱缝隙时不允许曲折摩擦。(3)结头质量符合要求,织布结纱尾长35mm,自紧结纱尾长46mm。(4)做好清洁工作,安装吹风吸尘装置,及时清楚花衣、尘屑、杂质。(5)导纱距离准确一致。插纱锭对准导纱板的导纱口。(6)做好机器的维修保养工作,各项安装规格符合要求,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94.3整经4.3.1整经的任务及要求1、整经的目的在于改变纱线的卷装形式,由单根纱线卷装的筒子变成多根纱的具有织轴初步形式的卷装经轴。2、整经工序的任务是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工艺设计要求的长度和幅宽,以适当均匀的张力平行卷绕在整经轴上,为经纱上浆、并和成织轴作好准备。3、整经工序的质量对保证浆纱工序能够顺利进行和织物的外观质量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整经工序提出的要求有:(1)全片经纱张力均匀一致。整经过程不应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2)全片经纱排列均匀,经轴表面平整。(3)经轴卷绕圆整,卷绕密度适当而均匀。(4)整经根数、整经长度及纱线排列符合工艺设计的规定。(5)接结质量符合要求。14.3.2整经设备本文采用CGGA 114F型高速整经机,其主要规格如下表:机型整经速度(m/min)整经幅宽(mm)筒子架容量(个)最大卷装直径(mm)盘片直径(mm)轴心直径(mm)CGGA 114F10010001600 1800 720800 1000812214、245、295表4-2 CGGA 114F型整经机主要规格4.3.3整经机工艺配置1、整经根数的计算先确定一次并轴数n (公式4-5) n有小数时,应调整为整数,所以一次并轴数为10每轴整经根数 (公式4-6) =705根余6根711根2、整经速度滚筒摩擦传动的分批整经机的整经速度一般在200300m/min。使用自动络筒机络成的经纱筒子,断头少,正经速度可适当提高。本文所采用的高速整经机,名义速度可达1000m/min,但过高的整经速度容易增加断头,影响效率。故一般采取400600m/min中速运转,保证卷绕质量。本文的整经速度为600m/min。注:查棉织基础P1073、穿筘方法本文采用分排穿筘,从第一排上层穿起,从上到下逐根自中央向两侧穿入筘齿,再穿第二层。然后逐排往外穿。后排穿在筘的最外侧。注:棉织基础P1084、卷绕密度整经密度与纤维种类、纱线线密度、整经张力和整经速度有关。合理选择整经卷绕密度有利于保持纱线弹性、增加卷绕长度和后工序的顺利退绕。在查阅有关书籍后,本文的整经卷绕密度确定为。注:纺织实用技术P2585、整经张力压力34档,张力为01刻度档4.3.4整经机工艺计算1、整经产量计算(1)整经机理论产量Q(kg/h) (公式4-7) 406.08kg/h(2)整经机实际产量 (公式4-8) 243.648kg/h注:本文整经机的时间效率为60%2、整经轴的卷装计算(1)整经轴的最大卷绕体积V (公式4-9) 746320.224(2)整经卷绕质量G(kg) (公式4-10) 410.476kg 本文的经轴卷绕密度为0.55g/(3)整经轴上理论卷绕长度L(m) (公式4-11) =3635.88m 4.3.5整经质量的提高的措施(1)做好工艺设计和工艺措施,达到张力、排列、加压三均匀。(2)做好整经机的维护保养工作。要求达到:滚筒和各导纱辊回转灵活、水平、圆整、平行、光洁;机器震动小,不跳轴;断头自停和制动机构灵敏、及时。(3)采用整批断续换筒代替小批连续换筒。(4)改装悬臂加压为水平加压。(5)正经速度控制在不产生经轴与滚筒间的摩擦滑移限度内。(6)做好测长装置的维护工作,要求运转灵活,满轴自停准确。14.4浆纱浆纱是织造工程的重要准备工序。浆纱质量的优劣,对织造生产有重大影响。浆纱工程包括调浆和上浆两部分。4.4.1浆纱工序的任务与要求一、浆纱工序的任务浆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给经纱上浆,提高上浆后经纱的织造性能。对于短纤维纱,要体现增强、保伸、伏贴毛羽,使经纱在织造时能经受住各种破坏性冲击,顺利地与纬纱交织成优质织物。本文分批整经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并和经轴,将上浆烘干后的浆纱卷绕成合格的浆轴。二、浆纱工序的要求(1)上浆量符合工艺设计要求,避免过大或过小。(2)上浆均匀。轴与轴间,片纱与片纱间,单纱与单纱间都保持一致,避免出现“毛轴”或“段毛”。(3)浆液对纤维有良好的粘附性能。(4)上浆后毛羽贴伏,浆膜平滑、柔软而坚韧。(5)上浆后纱线的弹性伸长损失小。(6)上浆后纱线的回潮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浆膜有一定的吸湿性。(7)织轴卷绕质量良好。(8)织物在后处理时,浆料容易退净,废液易净化,不污染环境。14.4.2浆纱设备本文采用GA 338型浆纱机,其主要规格如下表:表4-3 GA 338型浆纱机规格机型浆纱速度(m/min)适用织机筘幅(cm)浆槽容量(L)织轴盘片直径(mm)烘筒烘浆纱最大蒸发能力(kg/h)时间效率主浆槽辅助浆槽GA 3381100200、280、360240180800、100060080075%4.4.3浆纱浆料的配方竹/棉混纺纱断裂强力小、毛羽多、条干不匀、细节多是其特点,故增强保伸、贴伏毛羽,克服竹/棉混纺纱的不足,有利于开口清晰是浆纱的基本要求。竹、棉都属纤维素纤维,其官能团为羟基,根据高聚物的相似相容原理,竹/棉混纺纱应以PVA作主体浆料。配以适当比例的变性淀粉以增加浆液浓度,提高浆液流动性,易于分绞,无粘并,浆纱耐磨,贴伏毛羽。另外配以适当比例的平滑剂和抗静电剂等,以提高浆膜渗透性和柔韧性,降低浆膜硬脆不足和减少再生毛羽产生的机率,保证纱线强力和弹性,达到较好的上浆质量。浆纱采用“重渗透、求被覆、轻张力、小伸长”的工艺原则。浆料配方如下表:表4-4浆料配方PVAl-799变性淀粉ZXW-1SLMO-96磷酸酯淀粉平滑剂56.25kg27.5kg21.5kg3.5kg30kg2kg退绕张力350N,湿纱伸长率-0.31.1,浆槽粘度8s,为防止过度上浆,使浆纱脆硬而造成脆断头增多,浆液的含固量不能太高,浆液含固量为10,上浆率10l,浆纱速度45m/min,回潮率9,干区张力18002200N,卷绕张力21002700N,压纱辊压力17002100N。由于竹纤维纱随着温度的增加,其强力会明显下降,因此,为保持纱线的强力和弹性,浆槽温度控制在92,烘房温度控制在100110,避免烘燥过度而造成浆纱脆断头。114.4.4浆纱合理工艺配置(1)加人湿分绞,有利于浆膜的完整,毛羽贴服,提高纱线的耐磨性。(2)增加穿绞线的次数,减少并头,做到每层放一根绞线,每轴放一次绞线,断头加放一次绞线。(3)使用小绞棒,边并绞现象减少,提高了开口清晰度。4.4.5浆纱产量计算及提高质量的措施(1)浆纱机理论产量Q(kg/h)Q (公式4-12) kg/h 浆纱机实际产量(kg/h) (公式4-13) kg/h(2)提高质量的措施 浆液的质量控制为控制浆液质量,调浆操作要做到定调和体积、定调和浓度及定浆料投放量,以保证浆液中各种浆料的含量符合工艺规定。调浆时还应定投料顺序、定投料温度、定加热调和时间,使各种浆料在最合适的时刻参与混合或参与反应,达到恰当的混合或反应效果,并可避免浆料之间产生相互不利的影响。调制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各种浆液质量指标检验,调制成的浆液应具有一定浓度、粘度、温度和酸碱度。 经轴断头需及时处理, 注意经轴盘板光洁、平直上轴后,校正盘板成一直线 湿区导纱部件要防粘和防刺。 尽可能采用湿分绞和复分绞。4.5穿结4.5.1穿经与结经的任务与要求一、穿结经的任务穿经是经纱准备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穿经的目的在于按织物的工艺要求将经纱依次穿入停经片、综丝和筘,使经纱在织造时按所设计的织物组织提升和降落。结经是在织机了机时,用结经机将浆轴上的经纱与织机上的经纱一一对接,然后抽动织机上的经纱。二、穿结经的要求1) 在穿经前,认真检查筘、综、停经片的规格质量,必须先确认其符合工艺要求,才进行穿结经。2) 根据织物组织上机图将浆轴上的经纱按顺序依次穿入停经片、综丝综眼和钢筘齿间,防止产生绞头、漏头和断头。3) 在穿经过程中应严格防止穿错,或产生空片、空综、空筘、叠筘等疵点,以免造成织造工序的困难或产生织疵。14.5.2穿经和结经的设备穿筘机采用GA177-160型,其规格如下表;结经机采用HL210型自动结经机,其主要规格如下表:表4-5 G177-160型穿筘机的规格机型可安放停经片的排数可挂综框片数适用钢筘高度(mm)适用织轴直径(mm)工作幅宽(mm)分纱器形式GA177-160484169012540010001600链条式、螺旋式表4-6 HL210型自动结经机的主要规格机型有效工作幅宽(cm)纱线下密度(tex)结经最高速度(根/min)HL2101902166606004.5.3穿结经工艺配置筘号:103号,筘幅:171.26cm,每筘穿入根数:4 ,综框列数:12,采用照图穿法经停片列数:4,边组织采用平纹组织,每筘穿入4根第五章 织造工艺设计喷气织机发明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早期的喷气织机只能生产窄幅织物,织机速度低、织物质量差,只能生产单色的、简单的普通平纹织物。现代新型喷气织机速度快、产品质量高、品种适应性广,主要适宜加工稀薄织物,特别是细特高密单色织物在生产中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外国先进的喷气织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尤其是电子、微电子技术使喷气织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性能大大提高。本文选用的喷气织机是GA708喷气织机。表5-1 GA708的主要规格型号筘幅(cm)可调筘幅(cm)车速纬色开口织轴直径(mm)GA7081902806070550650单色,双色、四色自由选纬消极凸轮开口 8页80093010005.1 GA708喷气织机织造工艺喷气织机可调整的工艺参数有经纱上机张力经位置线、开口时间、引纬时间等,经纱上机张力、经位置线、开口时间等对织造过程和织物质量的影响跟有梭织机一样。纬纱正确地引入梭口是由纬纱供应、引纬、纬纱飞行控制等因素配合的,与引纬有关的工艺参数包括纬纱飞行控制、主喷嘴和辅助喷嘴的启闭时间、主喷嘴和辅助喷嘴的供气压力、储纬器的放纬纱时间、辅助喷嘴的间距等。5.1.1 引纬纱时间确定由于本织物经密较大,将引纬纱时间推迟,保证纬纱进梭口时有较高的清晰度,减少绊纬停台。主喷嘴的启闭时间设置为74168,辅助喷嘴的引纬纱时间见表。表5-2 辅助喷嘴引纬纱时间设定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辅助喷嘴/()7615296176112198128206150230174262192290200310每组辅喷嘴的喷射时间大约在80左右,最后一组辅喷嘴喷射时间较长,主要是为了防止纬缩。喷气压力在喷气织机上,主、辅喷嘴压力应根据纬纱到达角来确定。GA708型喷气织机,纬纱到达角以240250左右为宜。纬纱到达时间早,气压高,能减少绊纬的发生,但气压高,会吹断纬纱,而且易产生纬小结;纬纱到达时间迟,会大大增加右侧布边产生绊纬的可能。开始生产时,幅宽大。采用较高的喷气压力(主喷0.42MPa,辅喷0.6MPa),因而,产生纬小结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增加一组辅助喷嘴以减小辅喷嘴的距离,由原来的80mm减至65mm,主喷嘴压力调整为0.22MPa,辅喷嘴压力调整为0.4MPa,这样有效地降低喷气压力,而且减少纬小结和纬纱断头的发生。5.1.2 梭口尺寸为减少经纱与经纱、经纱与综丝眼的摩擦。缩短梭口长度,增加前梭口角,增大梭口的引纬空间,从而开清梭口防止经纱相互粘连,采用梭口角为34,综框高低第一片106mm,以后依次降低23mm,综框动程为 82.6、90.6、98.4、108mm。5.1.3 上机张力上机张力小,梭口清晰度不好,易产生绊纬;上机张力大,经纱断头会增加。因此,必须适当调节上机张力以减少经纱起毛,提高开口清晰度。减少绊纬,改善经纱张力不匀,减少“三跳”织疵,提高织造效率和质量。通过反复实践本文将上机张力设置为3430N。5.1.4 后梁高度适当降低后梁高度的工艺配置,以防止因采用不同张力梭口使上层经纱张力过小,造成开口不清而发生绊纬。织制该织物时,后梁高度为1,前后位置为4。5.1.5 停经架高度停经架高度刻度为 +1,GA708喷气织机常用车速为450r/min,在生产过程中,个别机台织造效率低,短纬停台高,调节引纬工艺效果不明显。本文适当降低车速(400r/min),并适当增加上机张力,配合早开口、迟引纬工艺,有效地解决了效率问题,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5.2 造时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5.2.1 纬缩成因由于经密很高,常常会出现纬纱扭结织人布内,使布面上形成密集性纬缩的疵点。纬缩成因分析1、纬纱质量造成的纬缩喷气织机以气流作为引纬柔性载体,属于消极式自由端引纬。在引纬过程中由于气流的作用,特别是强捻纬纱自由端将会退捻。这样使16tex纬纱的毛羽数量增加,长度加大。另外,纬纱头端处于游动状态,一旦纬纱毛羽与经纱碰擦就容易形成缠绕,造成纬缩。2、开口不清造成的纬缩由于喷气织机的特殊引纬方式要求在引纬过程中纬纱在引纬通道上不能受到任何阻碍,否则,极轻度的纱线松弛和纤维间的粘连也会使纬纱飞行纬缩。这就对开口的清晰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综框开口高度、后梁位置、织轴边纱、绞边纱以及废边纱张力都必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参数。3、引纬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的纬缩(1)气流压力造成的纬缩在引纬过程中,纬纱飞行速度取决于气流的速度,而气流的速度则由气流压力决定。若气流压力过小、过大或气压不稳定,会影响纬纱的飞行速度和稳定性,使纬纱在一个引纬过程中无法到达终点,造成纬缩。(2)引纬时间设置不合理造成的纬缩引纬太早,开口高度不够,容易出现由于经纱毛羽及其他疵点造成纬纱飞行不畅而使纬缩增加的现象;反之,引纬太晚,纬纱到达角迟,开口高度比较小,纬纱头端与经纱相碰,导致纬纱受阻形成纬缩。另外,喷射时间配合不当,当纬纱到达某处时,该处的辅助喷嘴电磁阀没有及时开启或辅助喷嘴堵塞,造成纬纱在松弛状态下飞行,形成纬缩。5.2.2 解决措施1、纬缩解决措施(1)稳定捻度是解决纬缩疵点的有效保障。纬纱需在络筒后存放24h以上定捻。(2)严格控制浆纱边纱排头,校正盘板开档的距离,确保盘板开档与筘幅匹配。(3)为提高压缩空气纯度,本文在进气口处加装双层过滤网,并定期清洗和保养。(4)在上机初始时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好综框及开口动程,并且在调整综框时要注意综框两侧工艺的一致性。(5)为了解决喷射受阻造成纬缩,要合理调整前梭口几何形状,增加开口清晰度,并适当增加上机张力。上机张力大小要在断经与开口清晰之间选择合理方案。适当延长最后一组辅助喷嘴的喷射时间,适当使右侧绞边装置的开口时间提前,以及时将纬纱的头端夹持住。(6)车间温湿度不稳定,使经纬纱性能发生变化,影响梭口清晰度,要及时调节,一般喷气织机温湿度为2226,相对湿度7678之间。2、松边的解决措施(1)改变边纱穿综方法。尽量将边纱穿在前综上。(2)调整剪切时间:剪切时间过早容易造成松边,将剪切的时间南20调为24。(3)调整边撑位置:边撑第一个刺环要压住布边。(4)调整各种喷气压力,原则是:常喷气压剪切气压主喷气压辅喷气压。(5)绞边纱采用77dtex的化纤长丝,并使绞边纱张力适当。(6)调整开口时间。纬纱到达时间为230时开口时间为290,纬纱到达时间为2400时开口时间则为3100。(7)拉伸喷嘴定位要适当。采用4格3度,让纬纱自然吹直即可。205.3产量计算1. 理论生产率Q (公式5-1) 13m/h2. 实际生产率Q (公式5-2) 11.7m/h第六章 整理工序6.1整理工序任务1、根据质量标准逐匹检验布匹外观疵点,正确评定棉布品等。2、把棉布折叠成匹,计算下机产量。2、按规定的范围对布面进行修、织、洗,改善布面外观质量。6.2整理的工艺流程验布折布或卷布刷布烘布包装入库6.3整理机械一、验布采用GA801-180型验布机表6-1 GA801验布机主要规格机型速度(m/min)幅宽(mm)时间效率GA801-18016、18、2017030%验布理论生产率=(m/h)实际生产率(m/h)二、折布采用GA841-180型折布机表6-2 GA841-180型折布机主要规格机型工作布幅(mm)折幅长度(mm)折布速度(m/min)折布台宽度(mm)时间效率GA841-1801700900102045、7618004050%折布机理论生产率=折布60=7660=4560m/h折布机实际生产率=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456045%=2052m/h三、刷布采用GA321-180刷布机表6-3 GA321-180刷布机主要规格型号最大工作幅宽(mm)刷布辊长度(mm)刷布速度(m/min)形式GA321-1801700180045、54直立式四、烘布采用GA331-180型烘布机表6-4 GA331-180型烘布机主要规格型号最大工作幅宽(mm)烘布速度(m/min)GA331-180170054五、包装采用FA911-150型中包机表6-5 FA911-150型中包机主要规格型号最大总压力(kN)最大工作单位压力(MPa)FA911-1501500216.4后整理一、后整理的目的:1、使织物幅宽整齐,尺寸形态稳定:属于此类的有定幅、防缩防皱和热定形等,称为定形整理。2、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3、改善织物外观:光泽、白度、悬垂度等。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二、后整理的内容1、柔软整理为了赋予织物柔软、滑爽的手感,需要用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柔软后再经过预缩,不仅能提高缩水率,而且织物手感得到进一步改善。柔软整理工艺:浸轧亲水性柔软剂(2030g/L)拉幅(150,车速 40m/min,适当超喂)预缩本文选择弹性硅酮体柔软剂,以提高滑爽度,降低纤维间摩擦阻力,改善织物拉伸、撕破强力及耐磨性,提高织物弹性及柔滑、悬垂性能。为了保持织物的风格,应尽量避免接触式烘干。2、染色整理竹纤维结构疏散,有较多的沟槽和内表面积,暴露的羟基比棉纤维多,因此化学活泼性比棉纤维大,对酸、碱、氧化剂都比较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