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和中学2013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doc_第1页
成都市中和中学2013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doc_第2页
成都市中和中学2013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doc_第3页
成都市中和中学2013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doc_第4页
成都市中和中学2013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和中学高2013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六)生物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尿液血浆体积(mL单位时间)Na(mg/kg)K(mg/kg)Na(mg/kg)K(mg/kg)注射食盐水前25153515545注射食盐水后40123013537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2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它能合成维生素B和K供人体利用,正常栖居条件下不会致病。下列有关大肠杆菌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变异B无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C属于寄生生物,从人体获得ATPD为观察菌落的特征,将大肠杆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3下图为细胞甲进行三个连续生理过程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图,据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产生的细胞若能发育成个体,则该个体属于二倍体B图示过程中仅ef时期细胞的核DNA数量最多,为体细胞的两倍Ca、c、f时期细胞形态变化相同,b、d、e时刻染色体组数变化原因相同Df结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至少有一个细胞含有来自细胞甲的DNA单链4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虎纹蛙蝌蚪,正常情况下,由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中,不同种群密度对虎纹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不同密度下,虎纹蛙蝌蚪发育成幼蛙时的平均体重都是0.75kgB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间竞争加剧使虎纹蛙蝌蚪体重增加减缓C高种群密度下,蝌蚪达到发育成幼蛙所需最小体重的时间更长D低种群密度下,饲喂甲状腺激素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时间延长5某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工合成的小分子(reversine)能诱导细胞去分化,即诱使细胞发生生长倒退,从当前状态返回祖细胞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祖细胞在增殖时,细胞内DNA加倍和染色体加倍不是同步进行的B该项研究使“从病人自己的成熟细胞衍生干细胞样细胞”成为可能C在祖细胞转变成脂肪细胞和骨细胞时,细胞内有新蛋白质合成D肌细胞能经去分化形成祖细胞,说明正常机体内细胞分化具有可逆性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疫苗虽没有致病性,但是接种疫苗后机体一般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体内全部记忆细胞都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CHIV攻击人体T细胞最终使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而容易被感染D艾滋病患者死于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的丧失7下表所示为植物体内五种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据此不能得的结论是种子发芽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插条生根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起的生理效应可能不同B处理扦插枝条的生长素浓度越高,扦插时枝条生根数量越多C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需要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喷施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去除顶芽一样能够解除顶端优势第II卷(非选择题,共48分)8(10分)某中学依靠地理优势建立了一个由枇杷园、菜园、猪舍、鸡和鸭的圈舍等构成的生态园。下图为生态园的基本构成以及和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在图示中从生态园出发的食物链有 条,师生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学校将鸡和鸭养在枇杷树下的优点是鸡鸭产生的粪便可以被 利用,同时为枇杷树提供无机盐和CO2等。(3)因为生态园中养有公鸡,所以有的学生能够“闻鸡起舞”。这种在学生和公鸡之间传递的信息属于 信息。(4)原来学校将猪粪排到河流中,使河流受到一定污染。后来学校不再将猪粪排到河流,一段时间后河流变回了原来的清澈,其原因是 。为了能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 ,请结合学校实际写出一种合理处理猪粪的方式: 。(5)有人认为人吃猪肉、猪吃人的剩饭菜实现了师生和猪之间的能量循环,该观点错误的原因是 。9(10分)下表是基因型为Rr的胡萝卜韧皮部离体培养示意图以及某培养液成分含量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胡萝卜韧皮部编号成分(NH4)HCO3KH2PO4CaSO4FeCl2维生素水含量0.5g3.0 g0.5g0.5g少许1000mL(1)图中的过程1叫 ,在过程2中,愈伤组织要诱导生根,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与生长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应 (高、低、适中)。胡萝卜韧皮部能培养成植物体的理论基础是 。(2)此培养液若用于胡萝卜韧皮部的组织培养,除提供所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激素、蔗糖外, 还应加入 。(3)从培育出的植物中可以提取胡萝卜素,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有机溶剂 法,提取过程中应该采用 加热,提取后用纸层析法 。(4)如果选用的是花粉细胞,则4称为 ,基因型可能是 ;用 处理,可使其恢复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10(14分)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特殊结构,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主要通道。气孔能通过开闭运动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响应。请分析回答:(1)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过程的进行。研究表明,气孔的开闭可能与乙烯有关,乙烯是植物体产生的激素,具有 等作用。(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 ,且随浓度增加 。用浓度为 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做出以上判断的依据是 。(3)下图为在恒温、密闭的透明玻璃箱中模拟大棚栽种马铃薯的相关实验数据,其中甲图为一天中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为CO2浓度为300LL1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O2释放速度光照强度14点与10点相比,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速率较快的是 点,原因是 。若通过缓冲液维持密闭容器中CO2浓度恒定为300LL1,9点C5的合成速率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点C5的合成速率, 点开始积累有机物。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O2,请问在马铃薯块茎的淀粉中能否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 。若能,请写出18O的物质转移途径;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1(14分)某种花卉的野生型全部开红花,但实验室通过育种得到了两个开白花的突变品系。为了研究该花卉的花色遗传方式,现用野生型和两个纯种突变品系分别进行杂交实验并均得到F1,F1自交得F2,结果见表格:组别亲本F1表现F2表现突变品系1野生型全开红花3/4红花,1/4白花突变品系2野生型全开白花3/4红花,1/4白花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全开白花?(1)甲同学只观察杂交组合就推断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该假设成立,则 为显性性状,F2中红花纯合的概率为 ,将所有红花选出进行自交得到的F3中白花基因频率为 。(2)乙同学发现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和甲同学的假设矛盾,于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该花卉的花色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 (填“B”或“b”),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 。杂交组合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若从第组、第组的F2中各取一株红花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3)在(2)成立的前提下,科学家从蓝色三叶草中获取了蓝色素基因M。能够将M基因送入该花卉体细胞的工具叫 。为了培育出开纯蓝花的花卉,最好选择基因型为 的花卉体细胞作受体细胞。将一个M基因成功整合到细胞的某条染色体上,并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开蓝色花的植株,为了尽快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蓝花品系,可选用的育种方法为 。化学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分类的观点正确的是A水泥、玻璃、陶瓷、聚乙烯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醋酸、氢氧化铝都属于弱电解质C铅蓄电池、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D由苯制取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2、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2I+ H2O2+2H+=I2+O2 +2H2OB自然界中正常的雨水呈酸性:H2O + CO2H2CO3H+ + HCO3C将1mol/L NaAlO2溶液和1mol/L的H2SO4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3AlO26H2Al(OH)3Al3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羟基与17g NH3所含电子数都为10NAB1 mol Cl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NA个电子转移C1 mol C(金刚石)中 键的数目为2NA D适量铜粉溶解于1L 0.5 mol/L稀硝酸中,当生成2.24L NO时,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4NA4、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 向盛有10滴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 L Na2S溶液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AgClAg2SB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分别向2mL 甲苯、2mL苯、2mL正己烷中加入3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甲苯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正己烷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D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2 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4 mL,记录褪色时间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5、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式电离常数(298K)硼酸K=5.71010碳酸K1=4.4107K2=4.71011醋酸K=1.75105A将一滴碳酸钠溶液滴入一硼酸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将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向0.2 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 molL-1NaOH溶液:c(H2CO3)+c(H+)+ c(HCO3)=c(OH)+c(CO32)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6、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2A(g)+B(s)2C(g), 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C实验III在30min达到平衡,30min内A的速率:v (A)=0.0025mol L-1min-1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7、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铁,则丙一定为FeCl3 B若甲为强碱,则X一定为CO2C若乙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Al3+D若甲为单质,则此关系中涉及的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8、(14分)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Q、R、Y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Q、R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的质荷比最大值为78;Z有“生物金属”之称,Z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Q、R、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化合物M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化合物N在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2)R、X、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由上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与RY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写分子式)。(4)Z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Z的一种含氧酸钡盐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体内与每个Z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氧原子数为 。(5)由R、X、Y三种元素组成的RXY-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ClO溶液反应,生成X2、RY2等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9、(15分)下图所示为制取干燥的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C装置用于上述实验的尾气处理,其中发生的反应如下,请配平该反应: NO+ NO2+ NaOH= NaNO2+ H2O用该原理处理尾气的不足之处是 ;(2)上述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填小写字母)。(3)如何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 。实验中观察到D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性。(4)右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氨气的装置图。10、(15分)高分子材料PAA、接枝PAA、以及化合物己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两个羧酸分子的羧基之间能失去一分子水:2RCOOH RCOOOCR +H2O 请回答:(1)F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_ 。(2) YW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F PA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 _ 。(3)B为中学常见有机物,B与甲均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丙中的两个取代基互为邻位。关于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b. 与有机物B互为同系物 c. 不存在芳香醇类的同分异构体 d.1mol丙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molH2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能发生银镜反应 .1mol该物质可与2molNaOH反应(4)丁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峰,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水解产物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己的结构简式是 。 11、(14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I .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在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 ;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若增大H2的用量,上述反应的热效应最大值为: 。II.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右图,则图中线表示的是_离子的变化;反应结束后,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_ mL 5.0mol/L NaOH溶液。物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C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0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B两辆车再次相遇前,t0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0时刻甲车运动的加速度等于乙车运动的加速度 D0t0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3随着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深太空探测已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假设深太空中有一颗外星球,质量是地球的质量的2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外星球的同步卫星周期一定小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 B某物体在该外星球表面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表面上受重力的4倍(忽略星自转的影响) C该外星球上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D绕该外星球的人造卫星和以相同轨道半径绕地球的人造卫星运行速度相同4图是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使用波长为600nm的橙色光照射,在光屏中心P点呈现亮条纹,在P点上方的P1点到S1、S2的路程差恰为,现改用波长为400nm的紫光照射,则:AP和P1都呈现亮条纹BP为亮条纹,P1为暗条纹CP为暗条纹,P1为亮条纹 DP和P1都为暗条纹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稳定后,规格相同的甲、乙两盏灯均正常发光,若此时断开S,则断开瞬间: A乙灯过一会儿才会熄灭 B甲灯过一会儿才会熄灭 C流过乙灯的电流方向是从c到d D流过甲灯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6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虚线上方是一匀强磁场B,从虚线下方竖直上抛一正方形线圈,线圈越过虚线进入磁场,最后又落回到原处,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保持在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7如图,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处于场强按EE0kt(E0、k均为大于零的常数,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变化的电场中,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t0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电场空间和墙面均足够大,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运动后加速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B物体开始运动后加速度不断增加 C经过时间t,物体在竖直墙壁上的位移达最大值 D经过时间t,物体运动速度达最大值第卷(共68分)二、实验题(共17分)8(17分)(1)如图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乙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选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选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2)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所示。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_,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_V,内阻r_。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 500 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_mW。(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5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如右图所示,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平板小车长L2 m,车上左侧有一挡板,紧靠挡板处有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开始时,小车与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05 m/s.某时刻小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a4 m/s2.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小车右端滑出并落到地面上求:(1)从刹车开始到小球离开小车所用的时间;(2)小球离开小车后,又运动了t10.5 s落地小球落地时落点离小车右端多远?10如右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和Q,A、B相距为2d.MN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p从与点电荷A等高的C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