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成语.doc_第1页
唐宋八大家成语.doc_第2页
唐宋八大家成语.doc_第3页
唐宋八大家成语.doc_第4页
唐宋八大家成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八大家中的成语(飞黄腾达)出自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蹋去,不能顾蟾蜍。”(掉以轻心)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大醇小疵)韩愈读荀子:“荀与扬,大醇而小疵。”荀子和扬雄从整体上看很好,但略有些小缺点。(踔厉风发)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形容文章议论纵横自如,气势豪迈。(出人头地)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沧海一粟)语出苏轼前赤壁赋:“渺沧海之一粟。”(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意思是佛老之道不予以堵塞禁止,孔子之道就不能流传通行。”(汗牛充栋)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冻宇,出则汗牛马。”意思是书籍藏起来可以堆满屋子,搬起来可以让牲口累得出汗。”(蔼然仁者)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对人和善有仁德的人。(爱博而情不专)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则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安常习故)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安贫守道)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按行自抑)柳宗元梦赋:“忽崩赛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约素自己行为。(拔十得五)欧阳修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意指选拔人才,即使一半不合格,尚可得一半真才。(跋扈飞扬)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尤能跋扈飞扬。”(白白朱朱)韩愈感春三首:“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把饭叫饥)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二首:“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比喻多此一举。(跋前踬后)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坐井观天)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行成于思)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做事情成功是由于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异曲同工)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比喻不同的文学艺术作品虽然作法和内容不一样,但都很出色(一落千丈)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指琴声陡然降落(袖手旁观)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浊,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意思是不会砍木头的人在砍,弄得手指破了流了血,紧张的满脸是汗;而会砍的人却不让去砍,只好把手揣在袖里,在一边看(文恬武嬉)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当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享乐(啼饥号寒)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形容挨饿而受冻的悲惨生活(蜀犬吠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诗道书中说,四川地方多雾,那里的狗不常见到日光,每逢雾消日出,就叫唤起来比喻少见多怪(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三戎黔之驴(蚍蜉撼树)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比喻不自量力。(庞然大物)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盘马弯弓)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意思是将军想以技巧使人心服,故意盘着马弯着弓,似乎不舍得就把箭射出去。(明日黄花)苏轼九日次韵王巩:“明日黄花蝶也愁。”明天菊花便要调谢,连蝴蝶也发愁了!(落井下石)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意思是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苏轼作品的成语雪泥鸿爪 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雪泥鸿爪”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的成语了。 夜雨对床 唐代韦应物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苏轼读后感触良深,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但一直未实现。“夜雨对床”便流传下来,本不单指兄弟之间,经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河东狮吼 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朋友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不合时宜 朝云乃苏轼侍妾,一次苏轼吃完饭,扪着肚皮问家人:“内装何物?”有的说是文学才华,有的说是满腹学问,唯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遂引为知己。 胸有成竹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画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诗人苏轼的至友,二人交情颇深。苏轼也喜欢画墨竹,曾向文同求教。文同在指点苏轼画竹时说:“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对此说深以为然。宋人晁补之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的出处。此后,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成熟考虑。 出人头地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欧阳修见卷子独占鳌头,便想评为第一,点为状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评为第一,点为状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为第二名。等开了卷,才知是苏轼的试卷,很是后悔。在礼部举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后来欧阳修在读苏东坡的感谢信时对老友梅尧臣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以“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筹。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后来,有人把“无禁”改为“不尽”。 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 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出自苏轼在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他在九日(按即重阳)次韵王巩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后人从这个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黄花”比喻种种过时的人或事物。 坚忍不拔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这个成语由此得出。 海屋筹添 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芳留玉带 苏轼曾在金山留玉带镇山,佛印回赠裙衲,成为千古佳话。 琴操参宗 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一日戏曰:“我作长老,尔试参禅。”琴操问:“何谓湖中景?”苏轼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琴操曰:“何谓景中人?”答曰:“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如此究竟如何?”“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大悟,即日削发为尼。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东坡谪居黄州时,写下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其中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相传这首词写成后,当晚就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由于结尾表达了作者隐逸的想法,以致人们第二天纷纷传说,苏轼已将冠服挂于江边,坐上小舟,长啸而去。地方官得知,大吃一惊,怕因犯人走失而失职,急忙前去查看。到了住所,却发现他鼻息如雷,还没有起床。 天涯何处无芳草 据林下词谈说,苏轼在惠州时,曾命朝云唱蝶恋花一词。朝云还没有开始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何故,朝云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满庭芳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句,由于这首词的风格近似柳永,所以苏轼当面说秦观是“学柳永作词”,还戏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是柳永破阵乐的首句。) 东坡肉 驰名全国的“东坡肉”,这一楚乡湖北特有的传统名菜,素为人们所熟知,它是由苏轼亲手制作始创于黄州。苏轼的煮食猪肉,确属烹制得法,按他自己总结的烹饪要领是:“慢著火,少著水”。故而烹制出的东坡肉,味极鲜美。他还写了一首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汤 苏轼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在中国古时,汤里照例要放进些生米。在青菜已经煮得没有生味道之后,蒸的米饭就放入另一个漏锅里,但要留心莫使汤碰到米饭,这样蒸汽才能进得均匀。 (19)沧海一粟 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沧海一粟”由此而得。 (20)安步当车 苏、沈良方中记载:苏轼在杭州时,用自己的俸禄建了病坊,三年里治疗了近千人。由于他是个大书法家,有些人假装生病,求他开药方来获取他的字。苏轼也不拒绝。一次开了一个药方:“主要有四味药: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 (21)逢场作戏 大通禅师是一个持法甚严,道行甚高的老僧,据说谁要到他的修道处所去见他,必须先依法斋戒。女人当然不能进他的禅堂。有一天,苏东坡和一群人去逛庙,其中有一个妓女。因为知道那位高僧的习惯,大家就停在外面。苏东坡与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种淘气的冲动之下,他想把那个妓女带进去破坏老和尚的清规。等他带着那个妓女进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时,老方丈一见此年轻人如此荒唐,显然是心中不悦。苏东坡说,倘若老方丈肯把诵经时用来打木鱼的木缒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老方丈谢罪。结果苏东坡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个妓女唱: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缒,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退,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这正是戏台上小丑的独白,甚至持法甚严的大通禅师也大笑起来。苏东坡和那个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他俩学了“密宗佛课”。 (22)以词代判 苏东坡做杭州通判时,有一次,他曾判决一件与和尚有关的案子。灵隐寺有一个和尚,名叫了然。他常到勾栏院寻花问柳,迷上了一个妓女,名叫秀奴。最后钱财花尽,弄得衣衫褴楼,秀奴便不再见他。一夜,他喝得醉醒醒之下,又去找秀奴。吃了闭门羹,他闯了进去,把秀奴打了一顿之后,竟把她杀死。这个和尚乃因谋杀罪而受审。在检查他时,官员见他的一支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全案调查完竣,证据呈给苏东坡。苏东坡不禁把判决辞写成下面这个小调儿: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钨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和尚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像以上的这两首小调儿,因为是用当日的口头话写的,大家自然口口相传,对这位天才怪诗人的闲谈趣语又加多了。 (23)冰肌玉骨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冰肌玉骨用来形容肌骨像冰一样纯净,像玉一样润泽。 (24)春梦婆 据儋县志记载,苏轼一次在路上碰见了“居儋城以东,年七十余,常负大瓢行田野间口歌捎遍方嗑食的春梦婆”。问曰:“世事何如?”婆曰:“世事只如春梦耳。”公曰:“何如?”曰:“翰林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耳。”公曰:“然。”因号为“春梦婆”。苏轼有诗云:“投梳喜有东邻女,换扇还逢春梦婆。” (25)气如蔬笋 何谓“气如蔬笋”,苏轼自注云:“谓无酸馅气也。”是憎恶那些化雅为俗的庸人。 据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近世僧人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趣。往往拾取摹仿士大夫所残弃,又自做一种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