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对策.doc_第1页
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对策.doc_第2页
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对策.doc_第3页
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对策.doc_第4页
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促进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邓次柏内容摘要 临湘市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产供销经营,加强科技投入,带动基地生产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西瓜和蔬菜,用工业废渣养殖蚯蚓,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建立网络销售平台, 品牌营销,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发展外向农业,促进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城乡、工农关系,沟通城乡资源和信息顺畅流动, 促使城乡互动、合作双赢、和谐发展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理念 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绿色食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耕地、资源、环境和市场的严重约束,农业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困难。临湘市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促进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展特种种植和养殖产业化生产,提高了特色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利用网络营销,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多地少 1991年,临湘市耕地面积31.94千公顷,其中水田22.67千公顷,旱地9.27千公顷。2003年耕地面积27.49千公顷。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的发展,武广高速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征地,通村通组公路的迅速修通,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水库移民等,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全市人口巳达50万,人平耕地面积0.053公顷,只有全国人均耕地0.093公顷的56.9%.。人均耕地少,要在有限的的土地上进行现代化生产,目前显然难以做到。农民生产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和升级。2. 路南干旱、路北水淹京广铁路南9个乡镇,属山区和丘陵区,耕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和板页岩,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不配套,常受干旱威胁。路北9个乡镇,属湖区和低矮丘陵区,紧靠长江和黄盖湖,1998年,长江大堤保住了,江南镇和黄盖湖农场因内浣渍水,在防汛期内不能抽排到长江,江南镇和黄盖湖镇农作物几乎绝收,乘风乡,沅潭镇,定湖镇,坦渡乡和儒溪镇大部分农田被淹受渍,严重减产。大多数养殖户的家鱼和鳝鱼等跑到黄盖湖和冶湖去了,血本无归。2010年7月,黄盖湖长江大堤告急,被武警战士抡住了,但黄盖湖水位急剧上涨,黄盖湖镇内浣被迫泄洪。冶湖撇洪渠,建于上世纪70年代,1984年,干渠上游文桥镇白荆村划归岳阳市云溪区,1998年白荆干渠决口,云溪区集雨倒灌到治湖,使江南内浣渍水迅速提高,大部分村民房屋被淹。前几年,冶湖撇洪渠的泄洪区洋溪湖又划归到岳阳市,冶湖撇洪渠完全丧失了始建时保卫江南粮棉主产区的功能。2010年7月8日晚上12时,白荆干渠再次决口,江南新洲电排站很快被淹。临湘市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在江南的供应世博会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和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芝麻种子繁殖基地受淹渍水,急告岳阳市防汛指挥部,当班人员却说:内浣他们不管。经合作社多方奔告,7月20日,决口才堵好。但送世博会蔬菜已泡汤,江南基地芝麻种子失收。3.粮经比例严重失调临湘市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经比例严重失调的农业结构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症结。临湘市从2007-2009年,三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8775 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9230公顷,总种植面积358005公顷。(见附表) 粮经比例72.2827.7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种粮比较经济效益低,导致农民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效的局面,严重挫伤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4.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不高临湘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58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只28家,规模以下企业730家,粮食加工企业93家; 食用油企业24家;棉麻企业4家; 茶叶加工企业10家; 禽畜企业135家; 水产企业9家; 水果加工企业2家; 蔬菜加工企业5家; 中药材企业2家; 竹木业加工企业462家;其他企业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岳阳市级龙头企业的17家,其中进入省级4家。但产业化水平不高,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不畅通,通过市场信息引导生产的能力较弱.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民还不能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能力欠强,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5. 农产品知名品牌少 临湘市初步形成了20万亩优质稻、5万亩优质棉、15万亩绿色食品西瓜和蔬菜、20万亩楠竹、6.5万亩茶叶、6万口网箱养鳝、4万亩河蟹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只培育出“源潭牌”黄鳝、“晨星牌”竹凉席等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知名品牌少。二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 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去分析判断农业发展形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研究农业农村工作,用市场的理念经营农民合作社,用合作同嬴的理念调整、巩固和发展农民合作社,用科技的理念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用社会化的理念服务农业,不断寻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突破。2.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促进临湘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加工农业、品牌农业、外向农业。重点生产绿色食品,保障生命安全;工业废料无害化处理,保护生态环境。沟通产销渠道,力争达到城乡资源互补、产业互融、基础设施互通和社会事业发展互惠的效果三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随着农业、农村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进行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升的动态过程。合作社要以市场为导向,先在基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生产,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标准,逐步升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合作社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 合作社要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生产条件、推广良种良法;要加强对合作社成员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的培训,把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把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结合起来,培育出新型的农民工、商务人、经纪人和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等。合作社要努力吸引农业专业人才、资金、农资、品牌商品、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和科技信息等城市要素向农村汇集,使城市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不断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城乡服务均等发展。鼓励合作社成员和子女进城打工,融入城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欢迎成功的农民工回合作社投资创业。达到城乡互动,合作双嬴三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1.“种三产四” 增粮保供应临湘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面对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为保障粮食供应,临湘市应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引进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按照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种三产四” 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新型节地型农业,我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空间较大,粮经比可保持在54.:46左右。合作社致力于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使水稻单产逐年提高。近几年临湘水田头季扩种西瓜,晚稻推广岳优9113,该品种耐肥抗倒,产量高,米质优良。是合作社富民米厂开发优质米的首选品种。米厂已经扩建,准备更新加设备,提高加工质量,精包装:合作社推广新品种,扩建优质米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创立大米知名品牌。2. 西瓜产业可持性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具有劳动和技术集约的特征。经济作物平均每亩投入劳动量大,技术要高,西瓜生产的劳动量是粮食作物的2-5倍,而经济收益是稻谷的5-8倍,但西瓜上市集中,目前国内还没有西瓜深加工企业,常出现卖瓜难问题。2010年临湘市种植西瓜4333公顷,总产值过2亿元。西瓜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省内外产生很高的知名度,西瓜产业发展成为临湘的特色产业。临湘市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绿色食品洞庭一号西瓜生产基地。产销合作社在基地推广拱棚早春西瓜、西瓜和优质稻轮作、瓜棉套种、西瓜嫁接苗、藤蔓整理、授粉疏果、水肥管理和病虫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合作社技术人员长期深入田间地头传技术、发资料、解疑难、勤服务,指导成员在每个栽培环节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合作社引进新型杂交砧木、育苗穴盘和生物活性基质,投资建设西瓜塑料大棚嫁接育苗基地,还从外省西瓜嫁接育苗工厂调苗,供应给全市西瓜种植户,克服了西瓜重茬栽培的障碍。合作社在网上发布“绿色食品洞庭一号西瓜” 品牌产品信息,开辟国内销售市场。提高了洞庭一号无籽西瓜进入市场的档次,形成“合作社农户”合作形式,实现生产、销售的分工,解决了卖瓜难问题,使西瓜生产经营效益显著提高,瓜农增收。合作社计划招商引资、多方筹资,争取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建设西瓜嫁接育苗工厂和西瓜批发市场。在提高绿色食品西瓜的质量和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品牌开发的力度,保障西瓜产业可持性发展。3. 供世博会蔬菜生产基地面向全国2010年2月20日,农业部将湖南省临湘市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列入世博会期间供上海市场蔬菜生产单位,3月3日湖南省农业厅发文通知临湘市农业局, 临湘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4月28日市政府成立了2010年世博会供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监管工作方案。合作社经调查和多方协商确定江南镇牛湖村为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该村种植绿色食品蔬菜100公顷。基地紧靠长江南岸,属江汉平原的最南端,光热资源十分丰富,雨量充沛,水源良好,土壤肥沃,土质为冲积性平原的潮泥土,水源远离工业污染区,适合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需要。合作社按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强了基地农业投入品的监管。6月5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湖南省农业厅在基地抽检30个蔬菜样品,经检验全部合格。合作社在网上发布供应绿色食品蔬菜公告,全国各地订单和电话知信络绎不绝。合作社计划种植绿色食品蔬菜3000公顷,供应全国城市市场,使市民吃上安心菜,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4. 发展外向农业临湘市生物资源有限,主产农作物稻谷,西瓜和蔬菜受多面制约,很难发展成为外向农业。芝麻是低产经济作物,一直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巳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热点。芝麻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等。芝麻所含的脂肪,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芝麻油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首选的食用油。芝麻市场价格上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合作社五里油厂每年收购达1000多吨(200多万斤),但我市芝麻产品大多数是黄白芝麻。主要原因是自留芝麻种,品种严重退化混杂,而市埸和出口需要白芝麻,2008年起,合作社应用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生产出的芝麻就是白芝麻,最高亩产达150公斤(2250公斤公顷)。2010年合作社繁殖芝麻种子200亩(13.3公顷) 。上海山东几家外贸公司要合作社供应白芝麻,出口到韩国和日本。合作社准备大力推广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使我市芝麻产品成为白芝麻,发展外向农业,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芝麻产业化发展。5. 蚯蚓产业优化升级合作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蚯蚓养殖,由于可用空坪隙地和室内立体养殖,占用耕地少,可用农产品加工厂废料、猪粪、牛粪、秸杆等作培养床,原料十分充足。我社蚯蚓养殖发展很快,2010年12月新扩建蚯蚓养殖基地20亩,建设钢架波形瓦大棚,三个60米长,宽10米,共1800平方米,每年养殖蚯蚓产量可达1000吨,蚯蚓产品和种苗已销售到全国各地,年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蚯蚓生产和销售网络巳基本上复盖全国,合作社蚯蚓养殖场和成员养蚯蚓年产达1000吨,蚯蚓产品和种苗销售全国各地。河南和安徽省几十个蚯蚓养殖场的产品,由合作社包销,利润分成。农产品加工厂废料来源广泛,如酒厂的酒糟、纸厂的废渣、屠宰场的废弃物等,我社蚯蚓养殖技术员经多年试验研究,熟练掌握了纸厂的废渣养殖蚯蚓的技术,为纸厂废渣找到无害化处理方法,使纸厂解决了废渣污染环境,需征地掩埋的头等难题。纸厂废渣经养殖蚯蚓后,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蚯蚓粪可作为有机肥直接施用于农作物,生产出绿色食品,保护了生态环境。合作社计划用蚯蚓粪作原料,用有益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考虑到蚯蚓产品市场过剩时,必须延伸蚯蚓产业。临湘市龙源水库有野生珍稀动物石蛙,椐笔者调查观察,其形态特征与其它同类物种相比,有一定的区别,属地方特种生物资源,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是临湘市名贵水产品。因营养价值高,加之物以稀为贵,市场价格巳炒作到600多元公斤。受利益驱使,周边村民穷追滥捕,石蛙惨遭灭顶之灾。现在这种野生珍稀动物己濒危灭绝。石硅习性只吃活食,可在阴凉的山溪沟旁打洞、围地、喂蚯蚓养殖,也可在室内用蚯蚓喂养。我社计划与当地方村民合作,人工训养野生石蛙。一则可保卫野生珍稀动物免遭灭绝,二则可开发特种养殖产业,三是可延伸蚯蚓产业链,便蚯蚓产品得到进一步做开发利用,使蚯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年2月1日参考文献 刘一丹;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 05期傅丽芳; 葛家麒; 孟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 01期白永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