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志家国》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1页
《高山流水志家国》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2页
《高山流水志家国》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3页
《高山流水志家国》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4页
《高山流水志家国》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山流水志家国上课实录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蒋一禾 江阴市祝塘中学 周正军 教学目标:1.能分辨古琴的音色、了解古琴的构造,会跟琴演唱流水的主要旋律; 2.能把标题音乐的概念与古琴曲流水结合起来欣赏; 3.能对孔子的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发表独立的见解。 教学重点:聆听古琴曲流水,并抒发自己的感想。教学难点:1.理解“流水”与文人情致之间的关系; 2.理解古琴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解决方法:1.唱流水主要旋律; 2.分析教参中两声部乐谱; 3.紧扣“标题音乐”和“托物言志”思考问题; 4.比较欣赏乐句结束的和声音程,体会儒家“和而不同”的治国思想。 教学过程: 序号 幻 灯 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泰 山 视 频 问: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中,演奏的是什么乐器? 学生回答(如果有学生回答是古筝,则出示幻灯片二,否则就直接进入幻灯片三)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 古 筝 图 片 聆听音色 学生描述古筝与古琴的区别 让学生区分古琴与古筝 三 古 琴 图 片 1.聆听音色; 2.解说: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 3.请同学谈谈对古琴知识有哪些了解;(提示带“琴”字的成语,以及与之相关的典故) 4.教师谈古代文人雅士与古琴的关系,如孔子、司马相如、蔡邕、蔡文姬、白居易、欧阳修和苏轼等。 5.今天,我们共同来感受古代文人情致,品味“高山流水”的琴韵 1.请学生描述声音的特点; 2.学生谈与古琴有关的文化:如琴棋书画、对牛弹琴等。 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建构新的知识做准备。 四 课 题 通过刚才的聆听,我们感受到了古琴的音色,下面,我们模仿古琴的深邃、含蓄的音色来学唱一下这段旋律(见教材)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五 简 谱 1. 跟古琴学唱旋律、讲评; 2. 介绍:这就是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中的一段旋律,相传2400多年前,俞伯牙弹给钟子期欣赏的就是这首乐曲,高山流水与我们教材上的流水是同一首乐曲。 3. 大家是否知道这首乐曲与宇宙探秘活动有关? 4. 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科学家选用流水去寻找外星人? 5. 老师想与大家探讨另外一个问题: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是实景还是臆想? 1.学生跟唱; 2.学生聆听; 3.激发学生的兴趣; 4.学生思考; 5.学生回答。 1.熟悉流水的主要旋律; 2.消除学生的疑惑; 3.为学习流水作铺垫; 4.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并为下面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六 初 听 流 水 1.古人演奏古琴有讲究:沐浴、焚香、静心,见教材中的插图听琴图; 2.现代古琴大师陈雷激说:我每次弹琴前,都要让心静下来,达到寂静的状态,就是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状态; 3.我们听琴也要绝对安静,才能理解乐曲,并且要大胆想象; 4.聆听 5.请学生谈感受 听赏流水 创造聆听音乐的环境 七 视 频 演 奏 技 巧 注意演奏技巧和音响效果。 欣赏古琴演奏技巧 通过多元表征,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八 两 声 部 乐 谱 观察乐谱的特点: 1.两个声部; 2.低声部特点: 低音密集,音响厚重,象征水势浩淼; 固定音型,把各点连起来就是一个个圆圈; 每拍含有12个音,所以速度很快; 3.高声部渐次下行; 4.请学生谈感受。 1.引起学生关注乐谱; 2.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习音乐; 3.学生各抒己见 利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来分析新的作品,得出结论: 高声部依次下行,低声部速度很快,音色厚重,在此基础上产生联想。 九 高 音 谱 例 观察乐谱: 1.泛音记号:。 2.寻找最高音: 3.画出旋律走向; 4.表述产生的联想 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识读乐谱 十 尾 声 1.什么样的感觉? 2.注意最后一小节的双音,很有特点; 3.在钢琴上比较和声音程51和5#1的音响效果; 4.(拓展)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常用山水花鸟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这一创作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体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感受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等。 十一 复 听 全曲 1.简介古琴谱; 2.用心聆听,思考,作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志向和情怀? 3.请学生交流。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感受古琴文化独特的魅力;体会曲中表达的的志向 十二 归 纳 特 点 1.深刻的思想性 2.丰富的艺术性 3.浪漫的寓意性 所以,美国人用古琴曲高山流水来寻找外星人。 用语言概括音乐的特点 建构学习意义 十三 诗 句 介绍古琴的历史:无人知道古琴的历史有多长,但通过诗经中的句子,判断最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了解古琴的悠久历史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 十四 古 琴 图 片 中华文明的结晶: 1.长度:三尺六寸五分1年365天; 2.面:圆弧形,底: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3.弦:原来五根弦,代表“金木水火土”,后来周文王为了纪念他死去的儿子,命令工匠增加一根弦,成为六弦琴,再后来周武王在讨伐纣王之前,为了鼓舞士气,又命令增加一根弦,成为七弦琴,所以自此成为“文武七弦琴”,至千年不变; 4.琴徽:十三个琴徽,泛音的位置,代表一年12个月和四年一个闰月。 在08年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中,我国人民用古琴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同时,也向四海寻觅知音。我们再来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