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及研究、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关键字: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语文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实现“整合”也就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下面就我们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1、计算机多媒体有利于语文教学1.1 计算机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1.1.1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人们对周总理的无比爱戴与当时的无比沉痛的心情,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看周总理逝世时的资料片,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周总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1.1.2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古诗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雪、万里船”,从时间上、空间上给人宽阔的想象余地,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含”字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是什么意思?“万里船”又有多远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画面上: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在欢畅;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绵绵的血岭,就像镶嵌在窗框里的图画;门外江边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黄、绿、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歌唱、白鹭飞翔的景象,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春景图中领会到了“含”的妙处,体会到了“千秋雪、万里船”的含义。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1.1.3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激发学生乐于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者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我校组织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有些学生告诉我,自己也知道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但是就是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斧头,老是写空话、套话。为此,我们安排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1.1.4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再现情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最后乌鸦的嘴里的肉到了狡猾的狐狸的口里,乌鸦上了狐狸的当。那么如果若干年后今天的事情又发生在了小狐狸和小乌鸦的身上,结果会怎样?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教师采用求异法,边用电脑演示小乌鸦和小狐狸相遇的动画,边有意提问:“小乌鸦还会上当吗?”有位学生说:“不会上当,因为小乌鸦的妈妈一定会从小教育小乌鸦,随时防备狐狸家族,而且要为以前的事情向狐狸家族讨个公道。我想小乌鸦在狐狸张大嘴的时侯,往下扔一块大石头,这样就会狠狠地砸在小狐狸的头上,让狐狸得到报应,以后不敢再欺负乌鸦家族。”我随机演示出狐狸被小乌鸦砸破头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纷纷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还说:“正在小狐狸准备吃自己得来的肉时,被藏在树后的猎人开了一枪打死了”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1.2 计算机多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1.2.1 图文并茂,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如教颐和园一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设计:(a)、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景之中。(b)、观看有关颐和园各处景色的录像片,师配乐解说,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展开讨论,体会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c)、学生配乐读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d)、填空练习,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加大训练力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也促进了多方面素质的提高。1.2.2 以说促写,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已经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创设了的情境。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狗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2、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2.1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地位本末倒置。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语文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促进语文课程的学习。语文课程学习的目的,新课标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就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变换画面。整堂课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非语言文字的CAI内容所吸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精彩、动感、有趣的画面,而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朗读感悟早已置之一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地位颠倒了。2.2 用信息技术图解文本形象,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创新空间。语文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不断触摸语言文字来体验作者的情感,丰富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的想象,发展思维。用信息技术把文字转换成图像,学语言变成了看图像,势必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苏教版第四册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文中介绍的黄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时文字优美,学生都会闭眼去浮想联翩,可是许多教师却大动脑筋,不知花费多少节课的时间思考并做出各种不同姿态、不同颜色的蝴蝶,却让学生思维就在美丽的画面中定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的学生只看媒体演示,充其量只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对课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进行感悟,文字的魅力完全没有挖掘出来,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创新的空间。2.3 用信息技术挤压或代替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新课标在前言中强调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在有的整合课中,教师搜集了大量拓展的内容,又急于在一堂课中把它全部展示出来,造成了信息技术挤压甚至剥夺了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实践机会。课堂上,学生没有了对文本的反复诵读,没有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细细体味,没有了对作者情感的深深体验。有的只是大量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录像资料的展示。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的几点建议。3.1 树立正确的整合理念。理念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思想导向,我们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的研究,首先必须从理念层次上进行一番梳理。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整合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认真剖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整合的实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在价值。3.2 找准整合的最佳结合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单相加,不能是停留于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不能仅仅是让学生进入网络教室上语文课。而是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整合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要求展示事物变化的过程,刺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创新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比如一位老师在上小学二年级的葡萄沟这节课时,通过看课件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与品尝葡萄干结合,把抽象的说明讲解转化为多种感官的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葡萄干与葡萄的关系,了解在葡萄沟制作葡萄干的特殊方法。这节课的设计就找准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3.3 把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整合。如教师在上一个村庄的故事一课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登录“中国环境网”,力图在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情景下,引导学生根据网上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重组、综合、构成有机整体,以期在信息获取、思维碰撞、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新知。师生通过浏览“我国环境保护”,收集到我国最新的环境保护数据资料,再加以对这些信息资料的处理,就使教材给予学生的间接经验内化成学生自得的直接经验,潜移默化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轻松地攻克了教学难点,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3.4 整合要为语文实践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护理查房
- 2025-2030中国尿素过氧化氢行业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意义课件
- 三十六计课件
- 公务员面试经典题库
- 运营之路:万唯面试题库及解析
- 小儿静脉穿刺术课件
- 综合内勤岗位面试题库指南
- 难点解析-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
-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
- 电商行业电商平台客服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丹江口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50篇
- GB/T 3648-2024钨铁
- 华为-质量回溯培训教材
- 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解读
- 宜宾国企公开招聘综合能力测试题
- DB4201-T 569.6-2018 武汉市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6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 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水合肼及配套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
- 2024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