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 英语教学与英语能力培养论文.doc_第1页
“互动” 英语教学与英语能力培养论文.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动”英语教学与英语能力培养梁海峰(黄河科技学院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摘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采用“互动”英语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 “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以及“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英语教学;英语能力abstract: the ultimate go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grated proficiency in four skill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alize this goal is to employ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in english class. this paper expor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classrooms.key words: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competence1 引言 长期以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是教师在“垄断式”的课堂讲授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词语用法、语法规则及结果分析。间或穿插少量的学生参与练习活动,但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等生的相互“应和”上,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虽然这是一种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普遍接受的教学方式,但此种模式费时低效,无视语言的人际交往功能,师生、生生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导致学生渐渐地对英语失去兴趣和学习动力,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此种现状必须全面加以改革。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能够促使学生和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实现多向和多种交往的互动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 理论基础21心理学理论:著名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体系中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可以得出:个体、行为、环境三者要想发生相互作用,就需要个体采取某种交互式的活动。只要三者间的活动一启动,个体的主体因素便会自然地参与到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去,参与后所发挥的功用会举足轻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能开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机制,使这三者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那么课堂教学就会促进人心理机能发展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就会因此而得到发展,正因为此,课堂教学必须存在相应的互动式活动。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首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知识意义建构过程;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双向的;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而每一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又将是不同的。多级主体互动的教学模式,从建构主义理论方面着眼,学习者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进而促进学习者智力及能力的全面发展。2.2教育学理论:合作教学理论:合作式教学重视课堂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状态,主张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沟通,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这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特所谓学习中的“共生效应”。这种效应能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仿效和矫正,共同发展。2.3语言学理论:交际法教学理论:交际法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littlewood(2000:1)指出“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s that it plays systematic attention to functional as well as structural aspects of language.” 另外,交际法教学还指出让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合适的语言材料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 文献综述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关于课堂互动教学理念被纷纷提了出来。其主要倡导者之一rivers认为交互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ivers,2000:44)nunan (2000)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正逐步替换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ellis(1994)也认为人们开始从只注意语言形式和结果的教学转向注意语言功能教学。在我国互动式教学是在1984年被提出来的。1991年“自主活动教学”的三段式教学结构是互动式教学的雏形。随后5年,初步构建了以“教学互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夏惠贤,2001:183-184)目前,交际教学法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学为主。4 “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具体运用课堂是学生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互动式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因此我们在设计每一堂课时都要考虑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动”起来。4.1 “互动”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布景引入”:创设与听说训练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和求知欲;“视听呈现”:使学生通过听的方式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分发相关书面材料;“合作学习”:学生对书面材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班级内汇报小组学习成果;“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材料并进行角色扮演,且在全班汇报演出;“自由讨论”:学生针对与新知识有关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教师做总结性发言。4.2 “互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创景启发”:创设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读;“独立阅读”:包括两个步骤略读与精读。在略读阶段,学生要找出教师提出的概括性问题的答案,在精读阶段,学生要找出教师提出的细节性问题的答案;“互帮自学”:在个人阅读完毕基础上,小组成员互帮互学相关的意义段落,扫清语法词汇障碍,并找出疑难点;“组际交流”:学习小组之间交流各自所学段落中的语法词汇和难点,教师再补充遗漏;“班内讨论”:全班学生再次练习本文所学的重点语法、词汇,同时开展对文章内容的讨论。4.3 “互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观景激趣”:教师展示学生将要描述的对象,让他们对此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范文引导”:教师讲解分析关于展示对象的优秀范文,并找出可以借鉴和模仿的地方;“口头造句”:小组同学根据所要描述的对象进行口头造句,熟悉写作句子;“独立写作”:学生根据口头造句环节中的句子积累,独立完成写作,教师个别指导;“互评互改”:在写作完毕后,小组同学根据固定评价标准互相批改作文,再欣赏本组优秀作文,最后教师推荐全班优秀作文。5 结语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交际,是为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彼此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相互传递信息 (通过口头或笔头),而不是懂得了多少语法规则、记住了多少个英语单词。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把“互动”教学模式传统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参考文献:bandura, a. 198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vasta, r. (ed.),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vol. 6, pp. 1-60). greenwich, ct: jai press limited.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littlewood, w. 2000.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nunan, d. 2000.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rivers, w. m. 2000.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xia, h. 2001.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middle and primary teaching models (in chinese). nanning: guangxi educational press. (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 浅谈大学生恋爱说到大学生恋爱,国家所采取的政策在不断地变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禁止大学生谈恋爱;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当今采取积极引导,正确教育的态度。因此随着社会环境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谈恋爱也越来越普遍,校园中的出双入对也不再是奇怪的现象。但在这个社会复杂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中恋爱有几种不同原因。首先,从紧张的高中走向了心目中向往的大学生时代,身心的放松,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爱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没有了父母的唠叨,中学老师的紧随,刚刚自由的大学生们便开始了恋爱。走出高中,进入大学便开始谈恋爱好像成了一门必修课。其次,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的心理。大学宿舍是集体生活,就我的感触来说,就譬如女生,宿舍中有的同学谈恋爱了,回宿舍后大家便开始八卦,当然谈恋爱的女生也会乐在其中,享受着恋爱的甜蜜。久而久之,大家会产生羡慕的心理。当一个宿舍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谈恋爱时,没谈的同学会感到自己不合群,一般也就谈恋爱了。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寂寞、无聊而谈恋爱。在我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例子。在大学中,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关系不再那么亲密。并且学习靠自主,刚进大一也不会有就业的压力,刚走出高考的学子们不再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对于未来的目标还不明确,整天糊糊涂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游走在游戏,上网等事情上,内心空虚、寂寞。于是便萌生了谈恋爱的想法。纯粹为了打发时间。更有一部分人是出于虚荣心而谈恋爱。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谈了,如果自己不谈就显得自己很失败;更有甚者是很享受被人追求,关注的光环。以上这几种谈恋爱的原因在我们身边是很常见的,在我看来也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些都不是积极正确的恋爱心态。就我自己而言,对于恋爱一直持有很理性的态度。从大一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在大学中如果能遇到自己非常喜欢,又非常适合自己的人时,我会选择谈恋爱,但如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满足虚荣心的话,我是不会谈的。这样不仅不会有结果,还会浪费时间、金钱和自己的青春,耽误学业。从长远来看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及婚姻的不负责。爱情是一把双刃剑。爱情很美好,使人陶醉,但是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恋爱双方可以很理性的正确的处理恋爱的话,相互促进,相互激励,使双方不仅感受到爱情的美好,还能促进学业,使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爱情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有的人在失恋中无法自拔,产生抑郁,变得冷漠、沮丧、痛苦、颓废;甚至去报复,伤害了自己,也伤害力他人;有的选择自杀来解脱。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不久前,我们邻近的某所学校的一女学生因情自杀,令人惋惜、痛心;当今大学生生理已成熟,但心理却不成熟,他们的谁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恋爱中的人卿卿我我,控制不好,避免不了一些极端事情的发生,比如怀孕。年轻的大学生们没有工作,负担不起独立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怀孕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性的事故。有的甚至选择逃避。女生只能选择流产,这对自身会带来无可挽救的创伤,对家庭及亲人也会带来巨大的打击。所以对于性行为要有自己的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才不会酿成苦果而后悔不已。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课堂上老师也说过,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也不赞成这种观点。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其次,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恋爱观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第三,对于失恋承受能力较弱,不能真确看待,有的在失恋后采取“不成恋人,不成朋友”的态度,更有者是“不成恋人便是敌人”的态度,这看出了大学生恋爱的不成熟性。对于大学生恋爱,从大学生自身来说,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正确的恋爱观对恋爱实践有导向作用,并促进人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认识爱情的实质,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