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可佑理事长诠释膳食指南.doc_第1页
葛可佑理事长诠释膳食指南.doc_第2页
葛可佑理事长诠释膳食指南.doc_第3页
葛可佑理事长诠释膳食指南.doc_第4页
葛可佑理事长诠释膳食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我们直播的主题在上周四已经预告了。我们中国营养健康界有一个非常大的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已经开始正式对外发行了。主持人:这个确确实实是我们国家乃至对世界都有影响力的大事。今年1月15日卫生部对外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与1997年的膳食指南相比,它增加了许多内容。上周二,中国营养学会针对媒体召开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解读会。指南层次非常清晰,而且内容特别详细。我们特别荣幸了请到主要参与制订指南的营养专家葛可佑老师。主持人:葛可佑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教授、国际营养联合会执委、亚洲营养联合会执委,中国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副会长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80年代曾经在FAO总部(罗马)担任食物营养高级官员。19901998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 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下面我们欢迎葛老师与各位网友交谈。因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分三个部分。葛老师先跟大家谈一下,我们为什么制订指南?另外,葛老师主要说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部分。欢迎各位网友积极的提问题。葛可佑: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各位一起讨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是受卫生部委托,组织一个专家委员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在199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发展和完善而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这个指南是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确的饮食,还更多讨论大家在日常生活关心的问题。也涉及近年来在媒体上经常宣传和讨论有关膳食营养的问题,所以针对性比较强,比较具体,也很值得参考。 希望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从而提高自己的膳食营养水平。主持人:我们知道1945年的时候,日本有营养法出台了,许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制订了有关国民营养素质的条例。现在我们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在我们国家具有什么样的权威性呢?葛可佑:膳食指南和营养法不是一个范畴。槚?时候,要强制执行的。我们现在的这个膳食指南有什么权威性?葛可佑:从科学上,它是正确的。主持人:我看编委会这些专家的名字里面,像常翠青、陈春明等知名专家和教授。葛可佑:这个名单全部是权威专家,包括大多中国知名的营养专家在内。我们编写这书要求内容一定要科学、准确的。现在有许多人关心营养,有许多的报纸杂志刊登营养知识。 如果今天我说不客气的话,并不一定都正确。有一些确实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主持人:甚至一些是错误的。像林光常(音)。葛可佑:是的。他是要卖他的减肥排毒膳。主持人:从一个积极的意义考虑,我们国民是需要营养知识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许多的错误的东西在误导我们国民。葛可佑:一些是认识的错误,一些是为了一定的商业利益。因此,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要交给消费者一些基本的,科学的信息。你看这本书,我保证它的内容在科学上是正确的。不会有偏差。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的权威性,在于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网友:请专家说什么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怎么没有看见这个东西?主持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有24万字的书,这里面详细介绍不同人群膳食指南的标准,而且在当当网就可以搜到,我们现在MSN的网友基本是白领,而且原来在新浪网有一个调查,有40%的白领被视为营养盲,所以这个问题请葛老师扫盲一下,这个居民膳食指南怎么用?葛可佑:告诉你每天吃什么,吃多少,和你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另外还告诉你,假如你没有时间安排吃饭,有什么可以补救和注意的事项。另外告诉你,报上那些东西是真的,那些是假的,那些可以听,那些可以不听,只要与饮食健康有关的内容,到这里查一下,大半都可以找到。葛可佑:凡是与这本书不一样的东西,要以这个书为准,为什么呢?是因为这批知名专家不代表任何个人利益和单位利益。只代表消费者的利益,把正确和科学的信息交给大家。但也不是说今天的认识就是终极不发展了,如果今后科学研究的资料说明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还会改进。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国人饮食营养状态的理解和对世界营养状况资料的了解,这本书的说法就是正确的。主持人:也是根据国家国民营养的现状。97年的时候,我们制订了营养膳食指南是根据当时的居民营养膳食状况制订的。葛可佑:对,97年膳食指南是对当时居民的营养膳食状况,和当时对营养科学成果的了解,这十年来,科学研究又进一步发展,有许多的证据,让我们对一些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可以说这个新书反映了十年的新进展。主持人:比如说97年膳食指南里面,也说到了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但今天加了粗细搭配?葛可佑:因为现在吃的精细的东西越来越多,吃的粗杂粮越来越少,粗杂粮对健康的关系十年来有进一步认识,粗杂粮含有多量膳食纤维、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保证健康,减少发生慢性病的几率是很有作用的。 因此我们提出了粗细搭配这个词,提醒大家不要光吃精米,白面,也要吃些粗的。主持人:1997年觉得吃精细的东西,不但是追求口感,也是当时生活进步的体现。葛可佑:人们追求口感是没有错的。但是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健康,不要为了享受生活而危害健康。是不是注意健康就不能享受生活呢?不是这样的,两者是可以协调好的。 你不知道怎么协调,发现了矛盾,就看看这本书,你对什么有问题,就找你关心的条目来看。比如主食,为什么要吃粗粮,吃什么样的粗粮,吃多少粗粮,这里都有!主持人:也就是说这本书像我们膳食营养一个字典?葛可佑:没错,指南就是指导,可以指导你按泡好每天的饮食。你要坚持做下去,我保证你的健康可以得到改善,但是要注意膳食影响不是一天的事,不要说这一天吃对了,身体就好的。这一天吃不对了,身体就坏了。膳食是一个长期的结果。必须长期坚持按照正确的办法来安排饮食,你才能得到健康效应。主持人:用中国的古诗形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葛可佑:对的,是无声无息在帮助你维持健康。希望实行几天,人就变一个样是不对的。 因为实行两天没有看出结果,就怀疑也是不对的。主持人:一个要坚持,再需要观念的改变。葛可佑:有了观念以后,要坚持,坚持以后养成习惯,就形成生活方式,这不但对你有用,对你的家人和后代也有用。主持人:法国一个营养学家说,这个国民的发展,看这个国家的国民吃什么和怎么吃。许多网友问一些具体的问题,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因为您曾经在FAO总部担任食物营养高级官员,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外有关营养膳食指南和法律,国民是怎么推行的,怎么应用的呢?葛可佑:国际上,与膳食营养的相关的法规很多。刚才你说到了日本,日本与膳食营养有关的法规至少有营养改善法,营养士法,学校供餐法,日本厨师法等等。美国政府还相继出台了学校午餐法,儿童营养法,妇女、婴幼儿特殊营养补充规划、儿童夏季食物供应规划等等。 至于膳食指南,一些发达国家从30、40年代就有了膳食指南。瑞典最早,1939年就有比较完善的指南。很多发展中国家,一般在70、80年代起步做膳食指南。发达国家膳食指南的教育已经成为习惯了。很多人会主动关心权威部门发布新的意见。葛可佑: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比如在90年代后期,研究证明吃很多的胡萝卜素对健康不有利,近年来,发现维生素E适当多吃些有抗氧化作用,吃得太多也是有不利影响。这些成果在近期的膳食指南中都得到了相应的反映。美国膳食指南每五年修改一次。 日本的指南是不定期修订。 我们87年出第一部,97年是第二部,现在是第三部,每10年修订一回。我们的指南在各国经验基础上,吸收各国长处,结合我们中国人的膳食特点来制订的。 所以,这部指南在目前很适用。这次指南特别强调运动方面,是因为近十年对运动与健康的研究有许多的报道。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指南里面都强调了运动。我们也吸收了这一些意见,把运动特别强调出来,要求大家不管是什么年龄和身体状况,都要按照你的身体条件来进行适量的运动。而且提出了每天应该达到行走6000步的运动量。既有方向,又有目标。主持人:我们指南分三个大部分,刚才我们网友说,能具体谈我们生活中合理安排膳食怎么处理,我们今天主要说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你给一个正确的概念,我们一般人群是指什么?葛可佑:是指6岁以上,一直到成年。不包括有病的,不包括怀孕,和年纪大。这些人群是特定人群。主持人:我们下一期会单独谈这个。葛可佑:一般人群有10条。这十条都是管用和合适的。主持人:我们刚才说: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是第一条葛可佑:要吃很多种的食物,是品种多。日本指南要求每人每天吃30种食物以上。我们没有规定吃多少种,但是要多样。必须包括五大类食物。这五大类里面,又是以谷类为主。不能以肉鱼为主。葛可佑: 第二条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是保证健康的重要食物。但是缺少蛋白质和能量,光靠他们不行,但是他们很重要,我们要多吃。我们现在吃的不够,特别是白领,没有时间吃。吃生的也可以。休息的时候可以吃些生菜,胡萝卜、西红柿等等。蔬菜里面,我们分深色和浅色,深色是指红、绿、黄的颜色重的蔬菜。一般说深色蔬菜营养好一些。葛可佑: 第三条,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大家知道奶类蛋白质好,钙的含量丰富。大豆呢?这些年有许多的研究,认为大豆除了蛋白质优以外,还有一些功能成份,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和寡糖等,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所以提出要多吃。葛可佑: 第四条,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这些动物性食物,主要是蛋白质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铁的良好来源。但动物性的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吃的多了,动物性脂肪随之就多了,因此要吃适量。什么是适量呢? 和你的饭量有关,书上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来说,每天150克到200克就够了,今天吃鱼,明天吃蛋,要换着吃。第五条,是减少烹调用油,吃清淡少盐的食物。现在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吃的油多了些。这十年来增加了三分之一还多,要减下来,因为过多的油与慢性病,肥胖有关系。但是油太少了也有问题,饭不好吃,口味差。主持人:我们要强调,油也是必需的营养素。葛可佑:是需要的,但是不要吃多了。完全不吃也不行,不吃油也没有办法做菜。不是说不能吃油了,对需要来讲,我们现在吃的偏多。主持人:油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葛可佑:动物油吃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吃也没有关系。因为吃动物性食物的时候就有动物油了,不需要另外吃。 原来我们在生活困难的时候,是因为没有油吃,专门熬猪油做菜吃。 葛可佑:那个时候吃动物性的食品少,现在随时有动物性的食物在餐桌上。现在的形势是,针对需要的营养,我们是过多了。所以要要少用油。特别是在一些饭馆里面吃饭,他们做菜用的油太多。在外面吃饭的时候,要选择比较清淡的饭馆。葛可佑:做饭还要少用盐,现在平均每人每天12克盐太多了。要降低一半,吃多盐和血压高有关系。主持人:现在许多育儿的年轻妈妈不让孩子吃盐,这是不对的?葛可佑:理论上讲,这是可以的,因为食物中含有的钠已经可以满足人对钠的需要了。实际不是说不吃,从小少吃盐是有好处的。从小养成少吃盐的习惯,对成长以后的合理饮食还是有帮助的。我们不提不吃,这是不实际的。主持人:我们具体说一些,网友说学术味太浓。你也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指南也强调了: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原来的膳食指南没有强调这些问题,所以出现的许多误区,我们为什么要加上这句话呢?葛可佑:这是针对这些年的宣传来说的。刚才提到有人说牛奶不能吃,会致癌,有人说白薯是好东西,就拼命吃。凡是说这个食物不能吃,那个食物不能吃都是片面的。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都是从食物来的,没有那种食物不提供营养,也没有一种食物提供所有的营养。 所以要把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起来,才能得到需要的全部营养素。 所以我们强调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把各种食物搭配平衡了,就合理了,就促进健康了。 再好的食物,光吃它,也是不健康的。从人类社会几千年对食物的选择到现在,一种食物存在,就是有存在的价值。主持人:我们给各位网友和国民一个信息,如果谁过分的强调只吃什么食物,或者过分强调不让吃什么食物,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葛可佑:肯定是片面的。主持人:你刚才说到第五条问题。葛可佑:第六条,是运动。过去提法是: 食量和运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现在是: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吃的过多了,因为人们的活动量减少了。原来骑车现在是坐车了。 所以消耗量降低了,原来是跑来跑去,现在是坐电梯。现在这些劳动减少以后,食物吃的尽管是减少了,但是还没有减少到那个程度,相对之下,还是吃得多。所以告诉人们,食不过量。 主持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批驳了节食减肥的观点?葛可佑: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特别是一些年轻女孩子。肥胖的人需要减肥,正常的人不需要减肥。什么是正常呢?葛可佑:有一个公式,用身高的平方除体重。在18.5到24之间是正常体重范围,在这个范围不要减。维持在这个范围就可以了。要是超过了,是可以减的。 我们这个地方说食不过量,就是不要吃多了使得体重超过了这个标准。主持人:体重指数在24之内保持现在的运动量和食量就可以了。葛可佑:对的。或者吃多点,再运动多一点,就可以平衡。 天天运动是强调经常性,偶尔运动一次,作用不大。应该天天运动,做不到天天运动,一个礼拜四五次,也很好了。 但是一个礼拜爬一次山,猛累一天,这样不是说不好,但是不像天天运动有效。 主持人:过一段时间,我们会解释膳食宝塔,现在我们提到6千步的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到的? 有什么依据?葛可佑: 现在很多研究报告说明,每天的活动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的时候,第一容易保持正常的体重。第二血脂水平容易比较正常。第三是血糖的反应不容易升高。有许多的理论来支持这些结果,说明达到这样的运动量有促进健康的作用。 而日常生活中,每天早上起床,刷牙、穿衣服等等活动,都需要能量。每天这种日常活动大约相当于走2千步,额外必须走4千步,要不做家务,或者是有意识做运动把四千步补出来。主持人:这里有一个替代,您给大家继续介绍一下?葛可佑:在74页上。这里是一些运动,73页是日常活动。主持人:我们给大家举例子。比如说擦窗户。葛可佑:擦11分钟的窗户就相当于走一千步,上楼梯3分钟,下楼梯10分钟,就相当于一千步。主持人:还有扫地,拖地板8分钟相当于我们走一千步。主持人:俯卧撑做六分钟,相当于一千步。也就是说健康与运动其实不难,就在我们身边。葛可佑:日常只要注意下,不是特别的困难就可以做到天天运动,达到六千步的水平。主持人:很容易达到,并不一定要到健身房去。 接着说第七条?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合理?葛可佑:零食针对青少年说的。这次提出这件事情是因为这些年青少年吃零食相当多。葛可佑:一般人也在吃,总之是大家条件好了,食物多样了吃零食的比例也在增加,数量也在增加。 零食既有能量,也有营养素。或多或少,都与一天的膳食有关系。所以吃零食的时候,这里提到要适当。是两个概念,一个要选择对健康有益的吃,第二,数量要控制。 要看作它是整个饮食的一部分,才能保证健康。主持人:比如多吃一把瓜子,应该少吃多少主食?葛可佑:对的,少吃半个馒头。坚果这类的东西,能量比较高。所以吃这些东西的时候,要考虑到它是整个膳食的一部分,要把主食减下来才行,要不然天长日久就会长胖。主持人:过去我们膳食宝塔没有说要喝水1200毫升。葛可佑:过去认为喝水都会喝。现在是许多人不喝水,喝过多的饮料,用饮料代替饮水。主持人:这里强调合理选择饮料。网友:应该在那里买这个书?葛可佑:在许多新华书店都有,网上有当当网。要大量购买,可以找我们中国营养学会。主持人:因为葛老师是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葛可佑:原来说过每天八杯水,现在我们具体说1200毫升。 1200到1600范围是没有过多问题。我们身体每天总共需要2500毫升水, 我们吃食物有一部分,身体内产生一部分,再另外喝1200毫升,就可以了。多喝点,达到每天3000毫升有问题吗?没有的。主持人:有人说喝水会中毒?葛可佑:要看喝多少水,要喝十桶水,大概会中毒。谁没事去玩命喝水?一般人不会发生水中毒的事。有种病叫尿崩症,病人拼命喝水,有水中毒的可能。主持人:现在1200毫升的水,你说是合理选择饮料?这个合理选择并不是说拒绝饮料?葛可佑:饮料是多种多样的。像我们前面说的吃油一样,吃盐一样,饮料也是我们生活享受的组成部分。而且一些饮料可以提供一定的营养素,像乳类饮料。我们要选择营养成份好一些的,选择糖低一些的,总量还是要控制。主要以喝白开水为主。 中国人喜欢喝茶,这也很好。主持人:我们夏天喝一些饮料,像酸梅汤,南方的凉茶啊?葛可佑:主要是控制糖量。要是自己制作的话,不要太甜。中国有一些传统的夏天解暑饮料也是好的。葛可佑:另外一些饮料有矿物质,在出汗的时候,喝一点,至少有一点补益。但是靠它解决矿物质的问题,可能不够。但是至少是正面作用。网友: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尤其是上班族,回家可以做顿饭就可以了,我们应该怎么吃特?葛可佑:上班族不能按照书吃饭,这是现实。按照书本吃饭是理想。现在努力工作创造业绩的时候,要花一点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不要做工作的奴隶,不要为了工作成绩,或者是收益,把自己的健康与生活都不顾了,这是不对的。长此以往,到年纪大的时候,就不健康了。因此拿一些时间和精力,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个投资,为年纪大以后,继续有效的工作,提供储备健康不要一下把油全部熬干了。主持人:他们应该怎么吃?他们把这个书为他们解读一下?葛可佑:一天三餐把这几种东西都吃齐了,哪一顿没有吃齐了,比如中午就吃方便面,晚上一定要吃好。如果今天实在不行,明天,后天给补上。到了星期天回头想想,这个礼拜平衡不平衡。不平衡的给补上。今天哥们有什么喜事,大吃大喝一顿,明天就素着,喝粥,吃点水果蔬菜调回来。一天不解决可以,一个礼拜要解决,一个礼拜不解决,一个月要解决,一年都不能解决,就得病去吧。主持人:下面我们继续说,说饮水以后,我们说饮酒的问题,饮酒是一种文化,像我们的茶文化一样。但是饮酒也是能惹事,而且可以惹不少事,指南说饮酒应该限量,怎么认识这个说法呢?葛可佑:酒能助兴,有这个作用。从健康来讲,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是有好处的。从反面来说,饮酒出事惹祸。饮酒对肿瘤有不利作用。从健康角度讲,你关心心血管多一些,可以适量喝一点酒。但是你心血管健康状况良好,特别害怕肿瘤,那就不要喝。主持人:比如我们说吸烟问题,我们说禁止,但是说饮酒的时候,说限量,适量?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葛可佑:因为吸烟有很多害处,没有发现任何好处。饮酒有精神上的愉悦作用。酒精本身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作用,葡萄酒里面有一些植物化学物质,有抗氧化作用,预防慢性病有作用。这个不太去说,因为终究饮酒有负面的作用。如果消费者可以控制自己,喝一点酒不是坏事。葛可佑:我们说喝酒还是有一点的好处。搞肿瘤专业的人,主张不喝酒,是因为喝酒对肿瘤有不好的作用。我们说“如饮酒应限量”,意思是本来不饮酒的人不必为了促进心血管健康去饮酒,因为有更好的办法,譬如家乡锻炼。你要是本身是饮酒的人,在饮酒的场合下也要限量,不要喝多了。所以制定了一个久经限量。 主持人:书里面说男士25克酒精,女士15克酒精。葛可佑:是的,很多研究资料表明不超过这个界限不至于危害健康。主持人:我们说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原来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在膳食指南里面又强调这个问题呢?葛可佑:采购食物,储存食物,烹调食物和消费食物的过程中都有一些要注意的环节,加以注意可以使饮食卫生更有保障。这是提一个醒,如怎样采购食物,怎样判断鱼肉是否新鲜,为什么吃剩的菜不要放到明天继续吃等扥。这对大家日常生活做参考是好的,对避免产生与食物相关的疾病是有积极作用的。主持人:许多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把吃剩菜作为传统节约的美德,今天我们要颠覆这个观念吗?葛可佑:最好别吃剩菜。一旦剩了最好处理掉。特别是蔬菜类的,因为放下来的蔬菜,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对健康也有危害的。 动物性的食物问题不大。鱼肉是可以冷藏分次吃的。但是蔬菜不适合。主持人:就整个指南而言,我们增加许多新内容,有一些有特色的东西。这个书里面加一些小贴士,一些名词解释等等。我们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呢?葛可佑:是为了把科学的知识让消费者了解。现在有一些宣传似是而非,用一些名词和概念都有偏差。主持人:比如一个名词解释,十字花科类植物?葛可佑:对。许多地方说十字花科类的植物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十字花科这个词很专业,什么是十字花科类的植物呢?主持人:是植物开花的时候呈十字?葛可佑:对的。萝卜,白菜,芥兰等等。它的作用教大家更明白一些。葛可佑:我们的编写原则是把科学的东西让一般的消费者可以看懂。我们实际上花很多的功夫,把科学的东西通俗化,又不产生科学的错误。用通俗的语言讲科学的东西是比较费劲的。主持人:把科学的语言,变成新闻人的通俗语言?葛可佑:我们努力争取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新闻的朋友们继续加工。主持人:这里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