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教育苦也甘.doc_第1页
倾心教育苦也甘.doc_第2页
倾心教育苦也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倾心教育苦也甘,汗水浇的金石开。 _记新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刘学经 中等身材,平和的谈吐,亲切的笑容,儒雅的气质这就是新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刘学金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纯粹的学者形象。但正是这个带着学者气质的年轻校长,却在常宁教育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一笔:扎根双安中学六年,双安中学脱胎换骨;经营西岭中学两年,西岭中学焕然一新;主政盐湖镇中心学校三年,盐湖教育风生水起;履职新河镇中心学校两年,新河教育高歌猛进。虽然刘校长来新河镇才两年,但其人其事有口皆碑:老师们敬重他,因为他励精图治从不懈怠;家长们支持他,因为他脚踏实地平易近人;学生们爱戴他,因为他和蔼可亲爱生如子 一、刘校长的三把火沧海横流显本色2009年秋天,刘校长从盐湖镇中心学校调任新河镇中心学校校长。上任伊始他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按教育局的布署,株梓学校中学部要撤并至新河中学,但株梓民众反对声一片,撤校工作陷入僵局。到2009年秋季,株梓中学三个年级的总人数已不足100人,而且教育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科任教师、教学设备照样要齐备,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教育局作出了并校的指示。但执行起来寸步难行株梓七个村的村委会意见不一,家长们极力反对:尽管他们也认识到不撤并是没有出路的,但株梓情结难以割舍,毕竟株梓中学已经建校几十年,毕竟她也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时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到了陌生的学校会受欺负。因为反对的声音占了主流,所以到了8月25号撤并计划仍停滞不前。刘校长急了,他先是三番五次的往镇政府跑,赵书记、镇长出面协调;然后又亲自带着中心初中的行政人员下到株梓的七个村与各村的父母官见面交谈。刘校长负责和八正村的村委会见面,因为八正村的四个村委中就有包括唐国荣书记在内的三个村委成员铁了心反对并校。到唐书记家已近中午,可唐书记去县城办事不在家,刘校长从太阳当空等到日落西山再等到月华如水的晚上九点,才得以和唐书记会面。当得知刘校长苦等了自己一天时,唐国荣书记动情的说:“刘校长,就冲你的这份诚意,我可以放心的把我们村的十几个孩子交到你们手中!”8月27日、28日刘校长又组织中心学校的行政人员及教师20余人分为七个小组深入株梓七个村的部分学生家中,就学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耐心的作了答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8月29日,新河镇中心学校、镇政府、株梓七个村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签署了协议,并校工作圆满成功。在午宴上,从不善喝酒的刘校长频频举杯,向镇政府连声表示感谢,喝的满脸通红,这是喜悦的畅饮,这是用真诚凝聚起来的火,新河的教育从此踏上新的征程。 刘校长来新河的第二件烦心事是本镇四所学校的寄宿制建设“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起色。尤其是中心初中,500人的规模寄宿生却不足100人。经过走访调查,刘校长摸清了情况:中心初中真正寄宿生在400人以上,大多数寄宿生都在街上租了房子,多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到了开餐的时间,400余学生从校门口蜂拥而出,校门口即是车来车往的主道,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下晚自习后,400多学生走出校门,有的去河边溜达,有的窜进网吧,安全隐患极大。但中心初中的这一“光荣传统”由来已久,想要改变,谈何容易?机会终于来了:2009年下半年,湘乡市某中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伤亡震惊全省,省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各学校加强安全管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刘校长坐镇中心初中,点燃了第二把火中心初中当机立断,将教育厅的精神告知各位家长,让学生自愿选择住校或通校班。住校生从星期天下午进校一直到星期五下午离校,都生活在老师严格管理的“安全区域”:早上按时起床出操自习,晚上上晚自习后按时休息,被子自折、衣服自洗。通校班学生早晨来,下午回,课余时候由监护人管理。“山雨欲来风满楼”,实施起来阻力重重:家长不想让学生在学校吃大锅饭,睡大寝室,却又要求参加早晚自习,刘校长坚决拒绝了,因为这与教育厅的指示相违背。一些家长找关系打电话给刘校长希望“通融通融”刘校长一概不松口。见软的不行,一些家长联合起来,有气势学校所在地的家长们更是咄咄逼人,他们每天下午都齐聚在校门口,强烈要求“给个说法”,部分家长情绪激动,出言不逊,刘校长带领中心初中的行政人员及教师总是耐心的给家长们讲政策、讲道理,这样过了半个月,来学校“讨说法”的家长们逐渐减少了直至没有,住校生由80人增至300人。接着,刘校长又嘱咐中心初中的全体教职员工要为学生服好务,让学生生活、学习开心、让家长放心。中心初中一流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驱散了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心中的阴霾,到2011年上期,中心初中的住校生已经达到470人,甚至家在校门口的学生也乐意体验自理的住校生活。 来新河镇两年,最让刘校长忧心忡忡的是四所学校的围墙问题:中心初中有围墙但年久失修,株梓学校是”半包围”,珠塘学校、中心学校则是典型的“无校门”“无围墙”“无门卫”的“三无产品”,尤其是新河中心小学,前临湘江,后接农村住户,左靠马路,右毗市场,因一直没有围墙,操场上是鸡鸭成群、牛羊横行,前面的湘江河更是一大隐患。要砌围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数十万,这对于学校运转都困难的中心小学来说,简直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但刘校长把他变成了现实:经过多方奔走,中心小学的围墙工程终于在2010年秋季动工,并于2011年5月竣工。动工期间,刘校长多次当起了了“工程监管员”,一再叮嘱施工师傅保证工程质量。与此同时,中心初中耗资3万元加固了围墙,株梓学校的围墙工程已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珠塘学校的围墙工程也正在筹划当中。看到新河2000多学子的安全有了保障,刘校长很欣慰:为了孩子们,自己所付出的这一切,值! 二、“一万个0比不上一个1”务实才是硬道理 刘校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万个0比不上一个1”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大家的心目中,他又多了5个角色,属于典型的实干家。首先,他是以校为家的家长。虽然身为中心学校校长,但他仍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正常的上班时间,准时准点,风雨无阻。他率先垂范把铺盖搬到了办公室,坚持住学校办公,而且还带领中心学校其他领导经常突袭辖区的四所学校,检查各校的注销办公是否落到实处。 其次,他是一个大受欢迎的政委。一年一度的行政人员思想教育及业务培训会是各校的行政人员翘首以盼的,因为主讲是刘学金校长。刘校长妙趣横生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语言、新颖深刻的观点、眉清目楚的思路,让在座的行政人员耳目一新之后有茅塞顿开之感。一些行政人员诙谐地说:“校长开讲,心灵鸡汤。”再次,他是新河中心学校“212”工程的部总工程师。“2”,即常规教研和专题教研双管齐下:各校的常规教研每周不少于一次,没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新教师必上见面课,骨干教师必上示范课,外出学习、培训必上汇报课;各学校都要有教研课。“1”即每一学期都要在全镇开展一次教学比武活动,让全镇的老师得到了锻炼、开阔了事业、更新了理念、提高了水平。“2”即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撰写两片高质量的教研教改论文,将教学体会上升到理论高度。“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12工程“实施两年来,新河教育这池春水焕发出了升级与活力。 此外他是中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刘学金校长特别关注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每一学期,他都要深入课堂听中、青年老师的课,而且听课之后都会评课,他的评课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促膝长谈多谈不足,既有深刻剖析,又有“治病良方“,其中肯的评价、独到的见解,令教师们心悦诚服,受益匪浅。两年来,无论是交通便利的中心小学、中心初中,无论是地处偏僻的珠塘学校,也无论是崎岖难行的八正村小,都留下了刘校长求真务实的坚定足迹,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的成长起来。在2011年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比武中,中心初中的3名青年教师技压群芳,均获一等奖。 最后他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弄潮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0年秋季,全市各校掀起了推行新课改的热潮,很多学校都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从试点班开始推行。刘校长深入课堂教研后,制订了“因校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的新课改实施方针,出台了“新河中心学校新课改实施办法”决定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初中全面铺开。当时,初三的很多教师、学生会及家长顾虑重重:初三时至关重要的一年,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我们的新课改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万一学生“水土不服“怎么办?万一中考考砸了怎么办?刘校长力排众议,认准了”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中心初中三个年级十个班全面推行新课改。刘校长认为新课改要杜绝全盘的照搬照抄,应该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下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此,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征求意见,组织教师一周以讨论,一月一座谈,这样,中心初中的新课改开始步入正轨并渐入佳境。2011年7月,答案揭晓:中心初中上线49人,其中一档线上线26人,体育特长生4人,22人考出了500分以上的高分。中心初中沸腾了,新河的老百姓沸腾了,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成绩虽然不能称为“绝后”,但绝对“空前”。当捷报传来时,刘校长只淡定的说了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提起刘学金校长,八十三岁的退休教师就啧啧称赞:重阳节,刘校长都会把退休教师们接来让他们叙叙旧,并虚心地接收他们的意见,把他们的建议一一记录在课本上,放在有心之中;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刘校长不畏严寒,将一份份温暖与祝福亲自送到退休教师家中,老人们一个个感动不已。 在常宁一中读高一的唐智同学不会忘记:是刘校长给了他第二次生命。2009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唐智不慎摔倒,造成脾脏破裂,被紧急送到常宁市人民医院,但病情严重,人民医院建议转院,唐智随即被转到衡阳附一的重症病房,唐智家东挪西借的6000元第一天就花光了,体弱多病的唐智父亲望着唐智满脸痛苦的儿子只能以泪洗面,闻讯后,刘校长赶赴衡阳附一探望,讲身上仅有的1000元掏给唐智父亲,并安慰父子两不要太着急,大家一起来想办法。从衡阳一回来,刘校长一面发动全镇师生献爱心,一面往保险公司跑,当满脸疲惫的刘校长讲13000元救命钱教导了之父亲手中时,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刘校长安慰廖智父亲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因为在他心中,新河的每一个学子就是他的孩子! 闲暇时,刘校长最大的爱好是看书读报。他很喜欢汪国真先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