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诊断意义.doc_第1页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诊断意义.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诊断意义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目的通过对我科收治临床病例分析研究,探讨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5年来有关临床病例归纳、,术前、术后比较,病检确诊。结果术前疑为癌症淋巴结转移者,术后部分病例病检结果为淋巴结炎;术前认为淋巴结炎者,术后部分病例病检结果为淋巴结转移。结论面颈部淋巴结肿大对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应重视其鉴别。 淋巴结肿大面颈部鉴别诊断         面颈部淋巴循环丰富,淋巴结正常不易触及,但在面、颈部发生炎症或恶性肿瘤时,有关淋巴结常呈肿大、硬而被触及。急性炎症时,所触及的淋巴结还有明显的压痛。据报导,颈淋巴结转移性癌的75其原发灶可能来自头颈部,而14的病人,其原发灶是隐匿的。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有434患者未扪及肿大质硬的淋巴结,相反术前扪及肿块,术后却是淋巴结炎者占293。淋巴结肿大在临床疾病的降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由于淋巴结肿大造成误诊误治者不乏其数,因此,应重视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1资料:将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口腔科住院病人临床病例进行归纳、总结。本组患者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882岁,平均58岁。         2方法:入院后全面体检,完善各种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术后送病检确诊。         3.典型病例         病例任某某,男,8岁,病历号134911。2006年1月16日以右侧颌后肿物入院,彩超示:右侧耳下淋巴结肿大(可能)。1月27日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院。病理号。术前扪及肿大淋巴结,术后病检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改变。         病例2苗某某,男,57岁,病历号148637。2008年8月以右侧颌下腺混合瘤入院,彩超示:右侧颌下区实质性肿物(淋巴结待排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8月25日以右颈部淋巴结鳞癌转移出院。病理号22137。术前扪及肿大质硬淋巴结,术后病检为(右颌下腺)小叶及导管上皮呈单纯增生,周围淋巴结呈慢性炎症改变。颈部淋巴结内可见鳞癌转移伴坏死。         结果与讨论         淋巴结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具有过滤、增殖、免疫作用。头颈部恶性肿瘤,常常通过淋巴引流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肿瘤细胞到达区域淋巴结后,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可对抗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的增生故多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对于单侧固定的颈部肿块,首先应考虑转移性癌的可能,如病例2。目前,临床上用触诊检查颈淋巴结,仍是一个主要的诊断手段,但颈淋巴结有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早期转移的淋巴结单纯触诊无法检出,应配合辅助检查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触诊敏感性高,并在区分淋巴结良恶性上起主导作用5,而mri在90年代中后期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前检查中,且mri对软组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