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敬老、爱老社会公德现象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敬老爱老助老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敬老爱老的事例层出不穷,古代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二十四孝的故事。今天有“背着爸爸上学”的李勇。甘肃宁县一个叫李勇的孩子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坚持背着父亲去上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但是,人们常把尊敬老人挂在嘴边,可是能做到在社会上或是在家庭中都尊敬老人的人又有多少呢?我国从1999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决定了赡养老人的责任仍然是以家庭为主,也决定了如今的青少年将来有义不容辞的养老责任,但从现代的敬老文化现状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青少年在言论中赞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年人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少有体现,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正在渐渐被淡化。常常听说某某人在路上救了一位老人,某某人又为老人做了什么好事,书上也常常写道要乐于助人,特别是老人。可真正能这样做的有多少人呢?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敬老爱老的行为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这有悖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利于我国将来的发展。二、调查目的,方法及对象为了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好的发展,人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更得到提升,敬老爱老就更应该受到重视,这样老年人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对他们年轻时所作的贡献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发展。要清楚敬老爱老的社会公德现象,于是我们小组对社会上的人进行了一次访问调查。本次调查实行不记名制的调查,通过网上填写问卷与现场访问的方法相结合,对40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阶段的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包括高中以下,大中专及本科以上,其中男女比例基本上为1:1。三、调查结果分析1、 不少人对“敬老爱老”的认识存在误区当问到在你看来怎样才是尽到孝道,超62.5%的被调查者认为让老人吃好穿好住好才是尽孝;12.5%的人认为是对老人言听计从;20%的人认为应该好好学习,成为老人的骄傲;剩下的人则认为其他方面。由此看来,不少人对“敬老爱老”存在错误的认识,尽孝最主要的是长陪老人聊天,使他们不感到寂寞,不仅仅要让老人吃好穿好住好。记得有一年的春晚,有着这样一个小品,讲述的是一个老人,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常常不在家,老人就感到非常寂寞。为了使子女能过陪她过一次年,他就装病,终于得偿所愿的故事。这则小品发人深思,如今的社会虽然发达,但在无形间隔阂了人们的关系,特别是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常常感到孤独,由此引发了很多的社会病。2、不少人认为社会上的确存在很多不尊老爱老的现象当被问到是否认为身边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敬老爱老的现象时候,82.50%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的确存在越来越多的不敬老爱老的现象,由此可见,不少人也发觉了这社会的确存在着这种现状,较多数人对这种不好的现象还是予以了关注。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尊重老人的现象,譬如,辱骂老人,与老人争吵,不肯赡养老人等等。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篇帖子,2011年2月25日中午12:56,发帖者乘公交车到重庆城南亚核厂,刚到这里下车,后面一位7旬老人也跟着下车。被车门夹住了全身,老人对司机轻轻说了一声:“你没看见我要下车吗?”但司机不但没给老人道歉却破口大骂老人老不死,还说出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这,仅仅是万千世界的一个事小而已,像这样的事情其实随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能发现,能留意的不多。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人还是留意这种现象的。3、敬老爱老行为会相互影响 调查结果还显示, 95%以上的人会受到身边敬老爱老行为的影响。敬老爱老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的一种道德风尚,调查表明,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如果他们身边出现的敬老爱老的行为越多,他们就会从无形中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而会出于本能地注意敬老爱老。调查中有那么一个问题:你有参加过义务的敬老爱老活动吗?而被调查者的回答结果如下:有32.50%的人有参加过敬老爱的活动。然而,更多的人是没有参加过或者想去而没有机会去,没有人不愿意参加。这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人是真的不关爱老年人的,他们只是缺少平台、缺少时间、缺少机会。4、平时生活中的敬老爱老行为我看过一个电视广告,一位手里提着很多东西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站在座位旁边,后面一个坐着的人说前面的人,你起来给老奶奶让个座。坐在前面的人说,你自己为什么不让。后面的人说,你离着近嘛。前面的人说你离着也不远呀。两个人争来争去,就是没有人起来给老奶奶让座。结果最后是另外一个人给老奶奶让了座。广告语是:让座本来没有那么麻烦。我就不理解,让座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在具体生活中操作起来会有困难,人们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而调查表明,有57.50%的人会在公交车上或者排队时主动谦让老年人,而有37.5%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只有剩下的5%不会让座。也许,公交车让座这类情况是公共场合下最容易被人评论,被人目睹的行为,而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对于在公共场合谦让老年人的举动是予以肯定的。一个年纪大的人总会希望别人多点与他聊天,关于青年人有没有经常主动与老年人聊天这个问题,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57.5%的人表示不会主动与他们聊天,只有42.5%是会主动与老年人聊天,可见,多数人与老年人主动交谈的时候不是很多。而当问到逛街时,遇到行乞的老人,你会怎么做?只有50%的被调查者会给钱,而42.5%的人会不理不睬,还有7.5%的人会绕道而行。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的人不会对行乞的老人有所表示。也许是当今社会乞讨的人实在太多,人们已经麻木了或者不相信了。但人们对乞讨的老人缺乏爱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5、 赡养老人时的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在赡养老人方面,经济是主要原因。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收入低,经济压力过大,特别是伊利费用高,难以承担;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工作很忙,还要照顾孩子,再赡养老人就有些忙不过来;也有一些其他因素。当被问到政府在赡养老人方面应该有何作为时?多数人觉得应当给予老人经济上的帮助,一部分人觉得应该多组织一些老年人娱乐的活动。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赡养老人的主体,而是家庭欧美国家主要依靠社会。欧美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社会福利高,因此,家庭在赡养老人方面起到的作用很小。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家庭子女在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老人病。又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国家在赡养老人方面要起到更大的作用。 四、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不少有关尊老爱老问题的存在,在此,就提出我们的一点建议:1、赋予敬老文化新的时代精神。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不懂孝道,又怎么能要求他会有其他的道德呢!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尚不知尽孝,又怎能期待他尊敬其他的老年人,又怎么会为国家民族尽忠呢?2、对于有没有参加过敬老爱老活动这问题,更多的人是没有时间或者想去而没有机会去。因此,学校及社会方面应加强对学生敬老爱老的思想教育,并且给学生提供机会,例如组织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的活动,让同学们表演节目,帮助老人们打扫房间,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让同学们主动意识到敬老爱老的重要性。 3、青少年与老年人之间普遍存在代沟,因此,家庭与学校教育应该从小给孩子们灌输经常与老年人沟通的思想,而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记得有一则广告,故事中孩子看见母亲为自己的外婆倒水洗脚,外婆说:“忙了一天,歇会吧。”母亲说:“妈,我不累,烫烫脚对您有好处。”之后,当妈妈回到孩子的房间去给他读故事时,看见孩子端着一大盆洗脚水,并说:“妈妈,洗脚。”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便是这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4、应该大力发挥舆论的作用,对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不尊老爱老的行为予以报道和指责,对尊老爱老的行为给予奖励,赞扬,在人们心中树立起警示碑,让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2006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个叫林秀贞的普通农妇,然而却30年如一日,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当时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大。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正是媒体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普通人,然而他们做的不普通的事又让我们感动不已。五、总结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比自己的长辈接受了更多更新鲜的事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思维方式和以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在他们的年代可能能点上煤油灯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而如今我们的身边是各式的节能灯、日光灯、白炽灯在他们的年代,是粗布衣裤;而如今的我们追求名牌,时尚与个性张扬。在他们的年代,每天只是盼着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如今我们要求绿色食品,追求合理膳食。面对这诸多不同,大多数人在与老年人相处出现矛盾时会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顺从他们。“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这是出于圣经旧约中约伯记的一句至理名言。圣经告诉我们,每一位老者都是一座深不可测的宝藏,那是在经历过无数艰辛苦难而磨炼出的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正像大多数人都认可这一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应该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鹊桥关爱活动策划方案
- 河南公考试题及答案
- 焊工车间考试题及答案
- 国企财务考试题及答案
- 光纤产品考试题及答案
- 古筝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公会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用绳子
- 钢材销售考试题及答案
- 釜山方言考试题及答案
- 外国运动员体育俱乐部聘用合同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副总经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挂靠合同协议书版模板
- 【骨肌】化脓性骨髓炎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含答案)
- DL∕T 1679-2016 高压直流接地极用煅烧石油焦炭技术条件
- 档案专业人员职业能力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与软骨修复
- 故障分析实验报告
-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杭州师范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