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技术分析.doc_第1页
毕业论文-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技术分析.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溪农业专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学生姓名:徐贤约所在系部:农业经济管理系专业班级:商务1131班论文名称: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技术分析毕业论文题目: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技术分析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所在系: 所学专业及班级:商务1131班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技术分析摘要石油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石油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近几年来,中国石油产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在供需矛盾较大的严峻形势下,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对石油及其产品的需求,实现了产销两旺、效益较好和持续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石油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字石油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abstractpetroleum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 petroleum industry as the foundation of our country, strategical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oil industry actively respond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more grim situation, basically meet the domestic market demand for petroleum and its products, achieved produce and sale two flourishing, better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safety of the national oil to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keywordspetroleum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2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技术分析目录摘要1abstract21 导论12 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12.1 经济效益再创历史新高12.2 汽油勘探开发增长明显12.3 炼油行业产能提升加快12.4 炼化基地建设全面推进23 中国石油产业的经济技术分析23.1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总体关联程度分析23.2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个体影响效度分析33.3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关联聚合质量分析33.4 中国石油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64 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建议74.1 优化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关联功能74.2 提升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联动效用74.3 强化石油产业结构的诱发因素84.4 避免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内部循环”8参考文献9致谢1011 导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重组过程中按照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我国石油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明显加快,经济技术也不断在改善。经过近50年的积累建设和5年多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集团已经建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石油专业化生产建设队伍,具有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油气田和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全套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总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少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2 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2005年我国石油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经济效益、勘探开发、提炼产能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2.1 经济效益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国石油产业在上游开采取得丰厚回报的同时,充分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克服成品石油价格严重倒挂、市场供需波动巨大给石油加工业带来的重重困难,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中国石油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944亿元,工业增加值469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635亿元,利润2731亿元,利税总额385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30%、35%、38%和32%。2.2 汽油勘探开发增长明显2005年,中国石油企业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实现了油气储量、产量的稳中有升。全国共有生产原油1.8亿吨,同比增长3.9%;生产天然气49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其中。中国石油集团的原油产量创重组上市以来最高水平,达到1.06亿吨,年增产原油首次超过百万吨;生产天然气367亿立方米,教2000年增长一倍。中国石化集团生产原油3917万吨,同比增长1.7%,生产天然气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中国海油全年共生产原油3197万吨,天然气70.29亿立方米,国内外油气总产量3900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7%。2.3 炼油行业产能提升加快2005年,虽然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增幅同比有所下降,但市场供应能力仍明显不足,炼油行业整体呈现产能不足、供应偏紧、高位运行的态势。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成品油的巨大需求,中国炼油业统筹兼顾资源配置、优化生产运行、积极组织生产,全年共加工原油2.86亿吨,同比增加1758亿吨,增加6.5%;平均负荷为87%,其中,中国石油集团和中国石化集团年加工负荷达到95%以上,绝大多数月度加工负荷接近100%。2.4 炼化基地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中国炼化工业坚持结构调整,按照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推进炼油基地大型化建设,目前,中国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规模的炼厂总数从1998年的5座增至13座,其中镇海、茂名、大连、金陵、上海、兰州、抚顺等炼厂的炼油规模已达千万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炼厂的平均规模已达455万吨左右。在此基础上,独山子石化、青岛炼油、福建炼化等三个千万吨级项目也相继获准开工建设,这些项目投产后,将大幅度提升中国石油产业的炼油综合能力,特别是高硫原油的加工能力,增强中国炼油业的国际竞争力。3 中国石油产业的经济技术分析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各行业间存在着广泛、复杂和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性,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即产业群效应。从系统论角度出发,产业集群式由多个行业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变化都会对整个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对中国石油产业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就是对其组成的各相关行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3.1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总体关联程度分析产业行业结构总体关联程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第一,行业的产业内投入量与该行业的行业间投入量的比值(a/b),这一指标旨在说明该行业依赖产业内其他行业的程度,为正指标;第二,行业的产业内产出量与该行业的行业间产出量的比值(c/d),这一指标旨在说明该行业影响产业内其他行业的程度,为正指标。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对以上两个指标进行分析,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总体关联程度较低。其中,尤以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货运业、公路货运业、铁路客运业、公路客运业和水上客运业为最低。(见表一)表1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总体关联程度行业结构群内投入量行业间投入量a/b群内产出量行业间产出量c/d石油开采业85.97377.270.22791626.481875.310.8673石油加工业1763.592181.780.8083954.593089.940.3089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49.15196.750.2498108.70117.610.924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482.652127.990.2268292.283501.490.0835铁路货运业152.65312.490.488578.52844.280.0930公路货运业263.44742.370.354961.441425.570.0431管道运输业11.2819.130.589620.2433.060.6122水上货运业54.95138.160.397720.65133.640.1545铁路客运业54.94126.050.43596.29250.370.0251公路客运业61.02152.820.399310.87128.470.0846水上客运业59.33146.280.40566.27141.820.0422公用事业205.24560.280.366358.11275.80.2107社会福利事业4.5748.570.09414.364.361.00003.2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个体影响效度分析 产业行业结构个体影响效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第一,影响力(fj),即个体行业列之和除以各行业列之和的平均值,这一指标旨在说明个体行业增加最终需求时,对产业内各行业所产生需求的波及程度。当fj1时,表明该行业对其他行业的波及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其拉动作用会随fj的增大而增大;第二,感应系数(ei),即个体行业行之和除以各行业行之和的平均值,这一指标旨在说明个体行业增加最终需求时,对产业内各行业所产生需求的感应程度。当ei1时,表明该行业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其受其他行业带动作用的影响程度会随着ei的增大而增大。一般而言,当fj1且ei1时,表明该行业对其他行业的个体影响效度较大,应成为产业关注的重点行业。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对以上两个指标进行分析,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个体影响效度尤以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为最高,应成为石油产业所关注的重点行业(见表2)。表2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个体影响效度行业结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石油开采业0.72021.5687石油加工业0.94972.5019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0.77790.827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1.71721.1868铁路货运业0.86820.8496公路货运业1.55660.8252管道运输业0.77540.7225水上货运业0.76090.7317铁路客运业0.79790.7239公路客运业0.89980.7355水上客运业0.77010.7195公用事业1.67600.8937社会福利事业0.73000.71343.3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关联聚合质量分析产业行业结构关联聚合质量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第一,比例不平衡度(ki),即个体行业产出量与其他行业需求量的相对平衡程度,这一指标旨在说明产业经济技术结构的整体功能性,为负指标;第二,生产诱发系数(wis),这一指标旨在分析某一因素(如消费、投资、出口、需求等)对个体行业以至整个产业的作用力程度,wis越大,表明其对行业、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大;第三,最终需求依赖度(zis),即某一因素对生产的诱发额与各因素的依赖程度,(zis)越大,表明部门,产业对其的依赖程度越大。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石油产业的总消费,从投资,净出口,从需求等四项指标的比例不平衡度进行分析(见表3),其分析评价结果见表4。表3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比例不平衡度行业结构总消费总投入净出口总需求石油开采业1.0000-5.95040.10384.5934石油加工业0.94650.3948-1.05281.1759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1.00000.0574.055250.1886电力生产和供应业0.38991.00000.42880.3991铁路货运业0.62660.06640.16360.4330公路货运业0.34911.37270.11210.2341管道运输业0.62460.12000.0686.0.6839水上货运业0.07831.00000.014590.1435铁路客运业0.05071.00000.8130.0959公路客运业0.15381.00000.93090.0602水上客运业0.11381.00000.06000.1193公用事业0.17671.00000.18690.1794社会福利事业0.02281.00001.00000.0244表4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比例不平衡度评价平均指标评价范围评价结果总体评价总消费比例不平衡度0|ki|0.1铁路客运业、公路客运业、社会福利事业整体性功能最大,聚合质量最好0.1|ki|0.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公路货运业、公用事业、水上客运业整体性功能较高,聚合质量较好0.5|ki|1石油加工业、管道运输业、铁路货运业、水上货运业整体性功能较低,聚合质量较差0|ki|1石油开采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整体性功能最低,聚合质量最差净出口比例不平衡度0|ki|0.1管道运输业、水上客运业水、上货运业、整体性功能最高,聚合质量最好0|ki|0.1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公用事业、铁路货运业、公路货运业、石油开采业整体性功能较高,聚合质量较好0|ki|0.1公路客运业、铁路客运业、铁路运输制造业整体性功能较低,聚合质量较差0|ki|0.1社会福利事业、石油加工业整体性功能最低,聚合质量最差总投资比例不平衡度0|ki|0.1公路货运业、铁路货运业、铁路设备制造业整体性功能最高,聚合质量最好0|ki|0.1石油加工业、水上货运业整体性功能较高,聚合质量较好0|ki|0.1无整体性功能较低,聚合质量较差0|ki|0.1石油开采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管道运输业、公路客运业、铁路客运业、水上客运业水、公用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整体性功能最低,聚合质量最差总需求比例不平衡度0|ki|0.1铁路客运业、公路客运业、社会福利事业整体性功能最高,聚合质量最好0|ki|0.5铁路运输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货运业、公路货运业、水上货运业、水上客运业水、公用事业整体性功能较高,聚合质量较好0.5|ki|1管道运输业整体性功能较低,聚合质量较差|ki|1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整体性功能最低,聚合质量最差 对中国石油产业的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需要四项指标的生产诱发系数进行分析(见表5):总消费对石油加工业、公用事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开采业等行业的影响作用较大;总投资对铁路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铁路货运业、公路货运业等行业影响作用较大;净出口对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公用事业等行业影响作用较大;总需求对、石油加工业、公用事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开采业等行业的影响作用较大。表5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生产诱发系数行业结构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需求石油开采业0.18830.02060.43070.2295石油加工业0.49750.42540.39990.4670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0.01160.61860.02590.069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0.35400.02760.10810.2642铁路货运业0.06460.11240.07200.0707公路货运业0.07900.19640.10470.0958管道运输业0.00390.00140.00670.0044水上货运业0.01040.01610.10550.0344铁路客运业0.05870.00210.00400.0402公路客运业0.15280.00260.00400.1027水上客运业0.03120.00070.03950.0305公用事业0.49120.00760.19670.3754社会福利事业0.04820.00020.00010.0320对中国石油产业的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三项指标的最终需求依赖度进行分析(见表6)。依赖总需求的行业是社会福利事业、公路客运业、铁路客运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公用事业、石油加工业、水上客运业,其依赖度均在0.670以上;依赖总投资需求的行业是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公路货运业、铁路货运业,其依赖度均在0.099以上;依赖净出口的行业是水上货运业、石油开采业、管道运输业、水上客运业、公路货运业、铁路货运业,其依赖度均在0.231以上。表6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最终需求依赖度行业结构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石油开采业0.54480.00800.4632石油加工业0.70740.08120.2114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0.11090.79680.0923电力生产和供应业0.88970.00930.1010铁路货运业0.60690.14170.2514公路货运业0.54760.18270.2697管道运输业0.59600.02760.3764水上货运业0.20050.04170.7577铁路客运业0.97050.00460.0249公路客运业0.98800.00230.0097水上客运业0.67870.00210.3192公用事业0.86880.00180.1294社会福利事业0.99830.00060.00113.4 中国石油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石油产业的效益进行分析(见表7):就增加值率而言,石油开采业最高,石油加工业最低;就成本产出而言,石油开采业最高,公用事业最低;就中间投入产出而言,石油开采业单位产品形成中的中间使用消耗最小、效益最高,石油加工业最低;就资本消耗产出而言,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产品形成中消耗最小、效益最高,石油开采业最低;就劳动消耗产出而言,石油加工业单位产品形成中消耗最小、效益最高,公用事业最低。表7 中国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生产诱发系数行业结构增加值率成本产出率中间投入产出率资本消耗产出率劳动消耗产出率石油开采业0.75221.71114.03585.03667.2411石油加工业0.21961.17391.281431.636225.0780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0.26221.05421.356320.13026.1876电力生产和供应业0.43611.23941.77337.42239.2393铁路货运业0.67111.45653.04046.59024.8565公路货运业0.54471.06772.19628.09692.7956管道运输业045921.17991.84935.05769.1720水上货运业0.35721.08861.55588.27796.4504铁路客运业0.63641.24142.75017.43143.2534公路客运业0.62511.22632.66726.27463.5566水上客运业0.31940.96981.46945.39186.0574公用事业0.49630.95041.98526.48982.5360社会福利事业0.47571.09511.907180.79542.65654 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建议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为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中国石油产业应纳入我国“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战略规划,着力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1 优化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关联功能要进一步密切石油产业的行业要素组成,科学规划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管道运输业等上游行业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石油供给保障能力;合理配置石油对于铁路运输、水上运输、公路运输等相关行业的资源分配结构,以资源约束带动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要优化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关联功能,加强产业专业化发展和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强化外部经济效应,提升行业结构的整体关联性、协调性,确保产业经济运行的稳定性。4.2 提升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联动效用目前,中国石油产业发展正处于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阶段,产业产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升经济总量。要大力发展石油产业的推动部门,增加有效供给、刺激经济需求、推动其他行业共同发展;要大力发展石油产业的带动部门,增加最终产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波及效应,增加对其他部门的投入需求,带动后者更大规模发展;要特别注意管道运输业、石油加工业等推动作用和带动作用都较明显的行业部门,积极发挥其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中的影响作用。4.3 强化石油产业结构的诱发因素对于中国石油产业中受拉动作用影响较大的行业,例如受总消费拉动作用较大的石油加工业、公用事业等、受总投资拉动作用较大的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业等、受净出口拉动作用较大的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等、受总需求拉动作用较大的石油加工业、公用事业等,应积极发挥诱发因素对于行业的正面拉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石油产业中受依赖作用影响较大的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