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赣江中游地区农村市场初探一个典型农业地区的农村市场结明清以来,江西一直是我国的大省,赣中地区则是江西的主要粮食产区。赣江中游及期支流水系所辐射的地区,其中部是由赣江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以及江西的第二大盆地吉泰盆地,全地区由平原和低冈丘地组成,其周围则是边缘地区的丘陵山地,以环状分布的形式包围中部盆地与平原,主要是支流水系的流域范围。由之,形成了一个较完整而又独立的区域。 清代,赣中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江西其他地区,经济作物和手生产亦有所发展,这促进了赣中地区的繁荣。在清末,赣中地区农村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地区内各级市场功能发育亦逐渐成熟。本文拟就清代赣江中游地区农村市场予以探讨。 (一)清代赣江中游地区农村商品率 农村商品率对农村市场的形成作用尤大。商品率的高低是市场形成与发育程度的一个标志,因此若探讨赣中地区农村市场必先考察清代赣中地区的农村商品率。 赣中地区各部地理状况各异,粮产区和山区的粮食商品率各不相同。考察清代赣中地区农村的商品率可以平原粮产区的泰和县和山区的龙泉县作为代表。 泰和县,光绪五年泰和县志记:泰瘠地也,然山林原隰,树各有宜。田宜稻,洲宜粟,近江宜麦、宜木棉,大约半年之谷足支一年之食。这里所谓半年之谷,当指泰和县上半年所产稻谷,以光绪元年田亩数亩,亩产石计,总产约石,折市石石。赣中地区粮产区上半年水田几乎全部用作种植水稻,农民亦多以上半年所获作为全年口粮,下半年所种则用于交租或出售。 泰和县下半年所获,除酿酒,养猪,留种及赋税外,则多出售。泰和县的水田复种指数一般是。近代江西资料表明,泰和与庐陵县的复种指数相近,都为。若泰和县以计,光绪元年泰和县田亩数为亩,则下半年有亩可种水稻,亩产量以石计,则下半年可收获晚稻石,折市石石。 水稻外,旱地则种杂粮与经济作物,因清代极少关于杂粮与经济作手种植情况的,故以近代资料为参考。年泰和县杂粮种植如下表:(见下页) 表年泰和县杂粮种植情况种类 栽培面积(亩)全年产量(石)每石价格(元)折谷量(石)小麦 15000 26250 2.5 32812.5大麦 3000 2400 2.5 3000芥麦 2400 2500 1.0 1260粟 270 432 1.0 216玉蜀黍 150 240 1.0 120高粱 900 1080 1.0 540甘薯 25000 262500 0.5 65625芋头 12000 96000 0.05 2400蚕豆 6200 8680 2.0 8680碗豆 3600 3980 2.0 3980大豆 16000 22400 2.0 22400小豆 2000 1680 2.5 2100合计 86520 143133.5注:各种杂粮价格以庐陵县为参考,见年庐陵县志卷二十三民事志农业)经可以看出,泰和县近代每年用于杂粮种植约亩,年获杂粮折谷石。近代泰和县经济作物种植情况如下表:(见下表) 表 近代泰和县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种类 栽培面积(亩)全年产量(石)每石价格(元)折谷量(元)棉花 1000 539 15.0 4042.5麻 1500 900 12.0 5400烟叶 8420 9578 24.0 90936甘蔗 634 25077 3.0 37615.5芝麻 967 946 3.0 1418花生 432 479 1.5 638蔺草 800 480 9 2160合计 13762 142210 用于经济作物的亩,与种植杂粮地数相加共亩,光绪年间泰和县地数是亩,其复种指数约为,可见近代经济作物与杂粮种植同清代相近。经济作物收获折谷量为石,与杂粮相加为石。 泰和县漕运米,光绪年间为石米,折谷石;酿酒以每人石谷计,需粮石;留种以每亩石计,需稻石;畜禽猪等以每户斤计,折谷石,四项共计石,折市石石。 泰和县下半年水稻与杂粮总产的市石,故除去以上四项消费仍余市石。 据此,泰和县用于出售的粮食及经济作物商品量约为市石。总计泰和县全年家产品量为市石,因此农产品商品率约为 其中经济作物折谷量为石,约占全部农产品商品量的 泰和县林产品主要有木材、竹子以及茶油等。年经济旬刊第二卷第十期记载泰和县年产木材根,竹子根,茶油年统计年产年,若以庐陵县年竹木价格计算,则三项总计折谷石。 泰和农村商品值及比例如下表:(单位:市石)商品总值 农产商品 百分比 林产商品 百分比 1393830.5 982830.63 70.5 411000 29.5可见,泰和县农产品商品占农村商品总值的林产品占,是一个以粮食为主的粮产区,且林产品多自然生长,故泰和县的农产商品值应是比较高的水平。 其中,经济作物总产量折谷约石,占农产商品值的,可见农产品商品中以粮食商品为主,更反映泰和县是以粮为主,其农业结构仍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 龙泉县,有清一代,龙泉县田地数史载相去甚远。光绪吉安府志对各种史志关于龙泉县田赋税皆有节录。顺治十七年府志赋税记龙泉县田顷,地顷,但题准荒缺顷,实存田顷,地顷。雍正八年通志地丁银米记龙泉实在成熟田地山塘共顷。乾隆三十八年厅县地丁银米记龙泉县实在成熟田地山塘共亩。同治二年续修赋役全书记龙泉县现在成熟田地山塘共顷。可见尽管变化甚大,但至清中期以后趋于稳定,乾隆三十八年与同治二年只相去顷,因此可以顷作为清代龙泉县比较可靠的田地数。 关于龙泉县人丁数,光绪江西通志记乾隆四十七年户,丁;嘉庆七年户丁 道光六年户丁;故以道光六年的户、丁为龙泉清代人丁数代表。 龙泉县清代水稻单产量与万安县近邻,前文估计万安县为斤。近代龙泉县水稻单产量,江西经济旬刊记龙泉县历年水稻单产量按十成计,为石,即斤。参照二者,清代龙泉县单产量约为斤。龙泉县接近赣南,龙泉县年水稻种植面积为早稻亩晚稻亩,复种指数为据此,龙泉县清中期田地山塘总数为顸顷,即使全按田数计,以复种指数计,每亩单产量为斤。则全年水稻产量约为斤,折近代市面为石。 经济旬刊统计近代龙泉县全年水稻产量为早稻市石,晚稻市石,糯谷市石,共计市石,与清代中期相比较约少市石,因此以上估计接近实际情况。 龙泉县清代粮食消费量,以泰和县标准计算,应为每人每年市石谷;道光元年为,故全年口粮为市石。此外, 北坑等地亦是产区,然后由田镇集中收购,田遂成为毛边纸生产和集散的专业市镇。 大汾墟位于龙泉县西南,制扇业十分发达。明时其油纸折扇为贡品。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龙泉县令罗大晃表称县属大汾墟地方向造油纸折扇,行销下江一带。本世纪三十年代,大汾折扇收入可达百万元以上,除行销本省外,尚销于镇江、南京、芜湖、湖口等处。春季大小客商云集收买,至丰时则仅有肩客。春秋两季,多由丰城帮布商收买至南昌出售后,则换买丰布,以货易货。龙泉折扇业只属个人小手工生产,多在家庭手作坊中进行,但制扇所需扇纸及熏烟等需从外地购入,如油纸仰给于上饶营前,熏烟则仰给崇义。制扇分工较细,分粗胚工及漆画工两种。由粗胚工购集竹纸等项,做成粗胚,售给漆画工,漆画工买到,加以整修,然后装封成篓,运销外地,制扇本为不甚复杂的手工业,而大汾制扇仍有分工,足见其制扇业之发达。 龙泉县堆事前则是制茶业专业市镇。堆事前除大宗出产杉木、木梓、茶油以外,茶叶亦为出产之大宗。当地贫农,半数以上仰给茶叶、制茶。有清末季,为最盛之时,并有九江、汉口、吉安等处茶客入山设庄收买,然后烤制成茶。堆事前之茶分青水与红水两种,青水难做,红水则较易,故其价值,青水强于红水。青水价格,每斤最高角,红水则普遍为三角。本世纪二十年代年产量约二三十万元,主要运销吉安、南昌、九江一带。 赣中水陆俱为便利的地方,地方小多由草市发展商品集散市场。 阜田镇,位于赣江支流同江水旁,庐陵、吉水、峡江、新余四县交汇处,永乐十一年兴,以旬中二、四、六、八、十交易。明时已成为草市。至清,更成为四县边界处的商品集散市场,当地所产之米谷、食油、葶麻、火腿以及林产品,木材、竹子多汇集于此。然后顺同江水而入赣江,或下峡江,或上吉水、庐陵;而所需食盐、糖、纸张、文具、棉纱、布匹等也通过这里流向附近农村。清末,阜田镇有商号余家,镇内有一条长约米的街道,实为吉水西北一重要集镇。 张家渡市,旧名金埠市,位于吉水南部,是南入吉水之要道,也是吉水南部一重要商品集散市场。明时,张家渡市已是两岸居民辐辏,百货贸迁,往往咸聚,地远郡邑,旧无所舟入清,张家渡市有街道,可泊舟,鱼盐米谷杂粮之列,为民所资,有税课。清初时商业贸易已很发达。至乾隆间,庐陵县志记:张家渡秋日为市,百货充乐,尤为繁盛,然俱生民所需,无珍奇瑰异之物。道光年间吉水县志记其商贾云集,以致需委官弹压足见其繁荣情形。 万安县渡,又称元驹渡,为万安县西南之要津。清时,邑人记渡口:巴西要津也,行李之往来,工贾之出入,差徭之奔命,驿递之迁临,与夫渔樵卸肩,薄暮栖止,俱于是乎。忆昔盛时,舟列于河干以数十记,东西渡者如织,是万安县一大商品集散市场。 洋泽市,位于安福县西南九十里。宋时,已因洋泽为市,故设巡检司于洋泽。该地联结湖南与安福边界,是湖南与江西边贸的一大主要市镇。清时洋泽扼其要会,四方商贾,水陆辐辏,无事则易以生殖。又县前村市,位于县东三十五里,地连庐陵塘东,通吉水之阜田、同江、及新喻,为四达之区是安福县另一商品集散地。 永丰县沙溪市是茶油及副产品集散地,沙溪附近多山,是多产茶籽,故茶油出产甚丰。沙溪市遂成为这一地区茶油集散与加工市场,外县小商贾常收云集购,然后沙溪街上永丰永吉等油行坐地收购小商贾收集来的油料,雇人用竹排载运,经庐陵之有沧河直达价值夏镇,然后销往吉安、樟树等地并就地采购布匹、材、食盐等商品回沙溪。每年沙溪市集中并输出茶油万斤,茶枯饼多万斤。 地方小市场在清代功能的变化,表明清代赣中地区初步形成了农村市场网络,它使地区市场的形成有了可能。(三)县级市场的逐步繁荣 由于地方小市场数量的增长和功能的变化,县级市场辐射的范围扩大了,通过各级地方小市场,县级市场可以将全县各个角落纳入其中流通范围,加之手工业专业市镇及地方性商品集散市场的增多,县级市场更容易吸收农村各种产品,这些都促进了县级市场的逐步繁荣。 赣中各县级市场多位于赣江沿岸,以上游万安、泰和、庐陵,一直到吉水、峡江以及新淦,县城都是赣江水道地区性商品集散中心。其他各县级市场虽不在赣江平道上,但都在其支流沿岸,如安福县在泸水、莲花厅、宁冈县以及永新县城在禾水,龙泉县城在泉江,永丰县城在恩江,所以赣中的县级市场都位于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赣江水道的繁荣促进了它们的兴旺。 吉安府治所在的庐陵县城,上通闽粤,下达省垣水陆交通,为通省腹心最要之区明时,县城即有小市和旧市两个市场,商品交换已是十分活跃,自通州桥至习溪桥,南北相距五里许,东滨大江,西沿山溪,及上下后街,居民相接,往来交易之所一条街长五里许,可见其店铺之多。烟火数万家,车马填咽,货物交,更见其繁荣。 至清,庐陵县城商业更为发达,商贾会集于城西南二关,资诸邑负贩。然后通过诸邑负贩再流向全国各地。如乐安南部、永丰之夏布远销高丽,吉水、吉安之土布则销于广东、香港,粮食更是通过庐陵流向江浙、福建以及广东等全国各地。 至清末民初,庐陵县商业之繁荣由下表可见一斑: 表 庐陵县商业一览表行业名称 家数 资 本(元) 店员人数(人) 最多最少普遍 最多最少普遍合计绸缎匹头 14 2500080010000 28 9 24 330布业 75 5000100 800 10 3 4 334业 13 8000 10001900 60 2 5 230业 7 150005001190 7 5 6 42油盐业 40 104009503580 18 8 12 388粮食业 157 150005001300 20 2 3 320木行业 5 20000 11000 15000 6 3 4 20竹林架业 19 1000500900 6 4 5 50纸张业 23 50005001000 7 3 4 92书店业 7 30005701000 9 4 7 49南货业 19 60004901000 10 5 9 102五金业 24 2000280 500 5 2 4 16颜料业 2 800005002000 7 5 6 16木炭业 2000 50 100 2 1 1 24煤炭业 8 2000400 800 7 4 6 48瓷器业 13 1000250 800 5 3 4 52卷烟业 29 1000 55 600 8 5 5 160饭馆业 24 800 55 400 10 4 5 109纱棉业 3 1000500 500 2 1 2 5杂货业 78 2000300 650 6 3 4 252米粉业 3 200100 100 3 1 2 6衣庄业 17 1000100 400 4 2 3 48水果业 3 200100 100 3 1 2 6菜馆业 5 1000200 400 5 2 3 6旅馆业 14 800100 300 3 1 2 42总 计 632 134000 2787明清两代饶州府城是商业繁荣之地,然而年代鄱阳县城商号共家,与吉安府城相比约少了一半。有的行业商铺非常多,如粮食,反映了赣中地区是商业粮的主要产地,有的行业资金很多,绸缎匹头最高的达元资金;有的行业从业人员多,如布业有人,油盐业人。民国庐陵县志记庐陵县濒临赣江,帆墙云集,益以内河轮驶,公路车驰便利,商业日形发展,虽不逮南昌、九江两埠,但较诸赣州、樟树,当有过无不及。 县级的繁荣,加强了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农村商品流通亦依靠这些县城的辐射力与吸纳力的加强得到进一步扩大。(四)地区市场内商品交换的扩大 所谓地区市场,是指因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相似而形成的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市场。在地区市场内各单位间已有较频繁的交换,并有一个以上的商品流通中心;通过这一中心市场,地区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从而促进了地区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代赣中已经以吉安府治庐陵县城为中心形成了地区市场,在其市场内各县之间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多以副产品为主。 如永宁县,光绪三十一年县令胡嘉铨表称:县属出产以杉木、茶油、草纸、稻谷为多;其杉木每遇水涨,居民以数百根扎成木排,运往吉郡销售。至茶油、草纸,均由农民挑赴永新、莲花以及湖南酃县等处售卖。宁冈县志后志又记烟叶产葛田。水东,香浓味美,麻产鲇塘者,色白而长,出售于遂川,可见永宁县和遂川、永新、莲花三县商品交换频繁。 乐安县南部,粮食除自给外,谷数万石可以接济邻境,乐安上乡谷又西售永丰除此之外,乐安南部所产之毛边纸、夏布、木材、猪等农林产品多运至永丰,由永丰商人购买后,再运至吉安、樟树等地出售,而乐安商人则多在永丰购大量棉布、食盐、南杂货、磺、石膏回乐安南部。 各县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庐陵县与安福之间生猪和火腿交易最为典型。安福火腿是一大特产,但原料却来自庐陵县及吉水县交界的延福乡,猪,常畜也,而出延福塘岭界,吉水同水乡以东者其猪视常值为昂,味亦甘鲜安福人腌火肘者得之,岁赍重货来购,而其所制火腿多销于庐陵县。近代,安福县约年产火腿约一千一百担,全年运销一千担,以吉安为主,兼及南昌及粤、湘等省。 永新县向产土布和大豆。近代,永新近产土布万匹,大豆千担,运销土布万匹,运销地点以宁冈县为主;大豆运销总量为千担,亦以宁冈县为主要运销地,兼及赣县等地。所以永新县和宁冈县之间商品交换颇为频繁。 峡江县产米谷为大宗,各乡产橘,纷纷登市,商多贩运吉水、新淦,又乡民农隙多以烧炭为业,质坚价廉,商人分运吉水、新淦及新喻销售。 龙泉县产金橘,以大坑、衙前为多。裕民期刊第三期记遂川(即龙泉)柑橘,多产大坑、堆前两乡,金橘为制饼及酿酒之用,多销邻近各县及湘粤等省,主要是龙泉附近的泰和、吉安、永新及万安。 庐陵县城与各县之间商品交换最为频繁,各县输往庐陵多以粮食、油料、毛边纸、夏布以及木材、竹子为主;而从右安输往各县则以南货、铁器、材、瓷器、纱棉以及杂货等,参照本世纪四十年代资料,可见赣中已形成了吉安府治庐陵县城为中心的地区市场:(表见下页) 表 赣中地区各县重要物产表县别 物品 全年产量 全产运销总量 产区 运销地点 稻谷 六十万石 全县吉安、吉昌永丰 油 五千担 三千担 沙溪吉安、赣州 毛边 四万八千担 四万五千担 石马、中村 吉安、南昌 夏布 三千匹 二千八百匹 滕田 吉安、南昌 稻谷 一百三十万石 全县 吉安、樟树吉水 dng麻 五千担三千担 八都 吉安 棉花 三千担 二千七百担 全县 吉安 土布 十五万匹 七万匹 全县 吉安、泰和 稻谷 七十万担 全县 南昌、吉安泰和 dng麻 二千担一千六百担 四乡 吉安、南昌 木材 八十五万株 八十万侏 马市 南昌、吉安 稻谷 四十万石 全县 纸 五万担 四万担 武术、良口 吉安、南昌万安 棉花 二千担 一千担 四乡 吉安、南昌 豆 一万八千担 一万三千担 四乡 吉安、樟树 花生 三万担 二万担 四乡 吉安 猪 四万头 一万头 四乡 吉安 稻谷 六十万石 各乡 吉安 豆 一万五千石 一万石 各乡 吉安 dng麻 五千担二千担 各乡 吉安莲花 花生 一万五千担 一万石 各乡 吉安 烟叶 五千担 三千担 各乡 吉安 石灰 五万担 二万担 各乡 吉安 瓷土 一百担 一百担 梅州 永新各县进入流通领域的大部分是进入吉安市场;同时,流向樟树、南昌的商品也绝大部分需经过吉安市场,而且多在吉安聚集,然后成批运出。可见,吉安府治已经成为赣中商品最大集散市场,也是赣中地区市场的中心地。 地区市场的初步形成,使赣中地区与全国的大市场之间整批的大宗销售取代零星的小量销售有了可能,从而把赣中地区内部地方小市场、县级市场与国内外甚至海外市场联系起来,进一步扩大了赣中农村的商品流通量。(五)清代赣中农村市场的特点 赣中地区因其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农村市场的发展带有其本身的一些特点:)市镇发展的不平衡性。赣中地形多样,山区、盆地以及盆地中心城乡交界处;三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尽管山区每个市镇的辐射范围比盆地与城乡交界处大,但商品交换却明显不如后两者频繁,其商品流通量也不如后两者多。 龙泉县几乎全部处于上陵山区,可作为赣中地区边缘山区的典型。同治龙泉县志记龙泉县共有市镇个,面积约平方,全县户,人,因此龙泉县每平方拥有一个市镇,每个市镇辐射范围为户,人。 盆地平原区的吉水县同水乡,道光吉水县志记阜田墟,在同水乡五十都,对日为市;机子江墟,在同水乡六十一都,以单日为市,谷村墟,在同水乡六一都,日出为市至食时而罢,可见同水乡有三个墟市。另据调查,同水乡靠近赣江附近的西沙埠,清中期已形成比较兴旺的墟市,亦以日出至食时而罢。同水乡面积约平方公里,有户,人,故每一墟市辐射范围为平方公里,户,人。 吉安河西坊廓乡处于城乡交界处,共有墟市个,即奶奶庙市、心逸亭市、府君市、延福市、螺冈市、新市、浮桥市、上下市,坊廓乡面积为平方公里,户人,人故每一墟市辐射范围平方公里,户,人。 三个地区市镇密度如下:地区 市镇辐射范围 繁市拥有户数 每市拥有河西坊廓乡34平方公里 769 3186吉水同水乡90平方公里 2381 10376龙泉县 197平方公里 3748 20851 可见,三者市镇密度相差很大。近城的坊廓乡每个乡镇交易范围不仅高于提出的光绪年间中国墟市交易范围平方公里,户;而且高于其核心地区墟市交易范围平方公里,户,市镇密度很高。吉水县同水乡与的全国墟市交易范围的平均水平相近,而龙泉县则比平均水平还低许多。)市镇分布的层递性。可以赣中支流恩江的市镇分布说明这一特点。恩江,起源于永丰云山,流经乐安县南部、永丰县北部及吉水县东南部,在吉水县城南与赣江汇合。它的上中游流经山区,而下游而是河流冲积平原,赣中其它支流情形多与此相近,可作为典型剖析。 恩江水系呈树根分布,上中游众多支流为其水系的须根部,下游主干则是主干部。在恩江上游众多支流上分布着许多市镇;如招携镇、流坑镇,水南墟在恩江上游乌江,万徒水;望仙市、前团市在前团水;曾田砦墟、南村市在南村水。这些市镇构成恩江流域市镇分布的第一层,这一递层所处地区多是海拨米左右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乌江水流湍急,不利。方面多种作物,如苎麻、蓝靛,并多饶竹木;造纸、夏布等手比较发达,竹木运输繁忙。因此,这一递层上的市镇多是毛边纸与夏布生产专业市镇,同时又是毛边纸与夏布集散,有其多种经济功能,但都不甚成熟。这一地区不便,故难以形成大规模集散地或生产基地。另外,永丰县境内恩江流经区域与乐安县南部紧邻,亦属同一类型。 恩江自永丰境内江口市开始,河流逐渐开阔,多是河道冲积平原,经七都墟、坪上墟、石桥街、西平市到报恩镇,进入恩江盆地中心地带,报恩镇位于盆地中心,分布在恩江盆地上的市镇可作为恩江流域市镇的第二递层。一递层中的重要市镇如江口市,南宋绍兴年间,钟氏由阆田迁至建墟,清嘉庆年间又有他姓陆续迁入,遂成为一农副产品集散地。七都墟,元末明初兴,后渐成为峡江、吉水、新淦、永丰、乐安等县耕牛贸易重要市镇,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各县耕牛会集在此交易。瑶田墟清道光年间建墟,是乐安南部、永丰、吉水三县边界农副产品集散地。报恩镇,即永丰县治所在,是乐安、永丰中部和北部夏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助美甲店合作合同范本
- 高空作业安全打协议合同
- 消毒用品捐献协议书模板
- 浴场会所托管合同协议书
- 离婚前三年的财产协议书
- 物业零星工程施工协议书
- 自媒体运营团队合同范本
- 第三方协议护理网签合同
- 续签的合同上没竞业协议
- 糖果批发转让协议书模板
- 极简市场营销
-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 2024武汉创新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2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奥数别踩那个雷!用数学玩扫雷游戏(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
- 仓储装卸操作的安全与效率提升
- 银行客服电话营销培训银行销售技巧培训
- 脑出血的术后护理课件
- 橡胶制品在电力电气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 汽车制造质量管理与控制课件:零部件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
- 师德师风证明材料
- 粮油、调料配送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