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三国两晋时期的江淮农田水利建设 论文关键词屯田;芍陂;堰塘; 论文内容提要三国两晋时期是中国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战乱动荡,衰退,重心开始了第一次南移,随之农田水利建设也向江南推进,这一变化不仅直接促进了后来“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形成,而且也对中国古代农田水利建设的完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当时的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们今天合理开发利用江南水利资源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行屯田,只数年即收到仓满粮丰”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的效果。曹操在许昌屯田引用的灌溉水源是颖水支流,如洧水、眆水等,由于有完善的水利建设,所以当年就得谷百万斛,于是设置典农中郎将,专管农田开发,州郡都设属官,形成“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的局面,可见军事目的是明显的。后以淮水为界南北分立,淮河流域的开发和水利建设多和屯田有关,而这些水利建设的目的就是直接为军事服务。在南方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在江淮间大兴屯田,修治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堰塘灌溉稻田。各地官吏亦相继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如豫州刺史贾逵兴汝水水利并开运渠三百余里;沛郡太守兴汴泗水利,开稻田;正始二年。邓艾用军队屯田淮、颖水利,准备伐吴的军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占据江东的孙吴,地广人稀,亦患缺粮,因此也很重视屯田,史载取荆州后,曾在澧水支流涔水旁开涔坪屯,筑坝拦涔水溉田数千顷,促进了这一带早期的开发。西晋以后内地屯田减少,而南北分裂时,江淮间仍有屯田,如芍陂历代屯田。东晋时开始在东阳石鳖屯田,并延续到后代,“淮南军防粮廪充足”。 屯田主要是引水灌溉,水利工程多是沿江沿河修建一些灌溉沟渠。而江淮之间多立塘堰引水灌溉。历史上这一地区所属县邑,多以屯田都尉治理,为了发展,屯田官吏组织百姓修建了大批塘堰、水陂。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吴陂塘(在今潜山),七门塘(在今舒城),东兴塘(在今巢县),涂塘、瓦梁堰(在今滁县、和县),陈公塘、裘塘、邵伯埭(在今扬州附近),白水塘(在今淮阴南),射陂(在今淮安东),洪泽陂(在今淮安西),破釜塘(在今洪泽湖内),芍陂(在今寿县),还有固始县的古期思灌区和茹陂等。除见于史书记载之外,还有许多民间兴修的中小型水利设施。 史载东汉章帝时马棱为广陵太守,就开始修陂湖灌溉。献帝初年陈登为广陵太守,十余年间在扬州、淮安之间大兴水利,“浚搪筑陂周围九十里,灌田千余顷陂水散三十之汊,为利甚溥”。1(p1102)后代流传下来不少有关他开发水利的事迹。陈登兴修水利多在今江苏北部,稍后于陈登,刘馥于建安五年任扬州刺史,在今安徽中部,“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 ,以溉稻田”,2(p254)前后经营七八年;茹陂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现代这里有一个灌区。但茹陂仅存遗迹;七门堰在今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相传创始于西汉初,延续了两千多年,明清时和另外三堰一起可灌溉农田两万余顷,现今纳入淠史杭灌区;吴塘又名吴陂,在今潜山县西二十里。刘馥以后,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今安庆),大开稻田。”以后入吴,也在这里种稻,三国志•吴书•华 传载西晋咸宁四年,晋兵破皖城,同时破坏了临近的屯田据点,一次竟然“焚其积谷百八十余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这些被破坏的稻田,可能都是利用吴塘灌溉的稻田。 更有名的是芍陂灌溉,芍陂之名最早见于汉书•志,东汉王景曾引此水灌溉庐江稻田。刘馥修治以后,西晋初刘颂、东晋末年毛修之等都修浚过芍陂,东晋时人称之为龙泉陂,史载“龙泉之陂,良畴万顷”。水经注•肥水注中有对芍陂较详细的记载,当时陂围长一百二十余里,有五个水门,西南一门是主要水源,泄水分淠水入陂的口门,其余四个门是引水灌溉的水门,其中东北和正北的两门和肥水可以通流。后世历代都对芍陂进行修治,1949年以后在此兴建了淠史杭灌区。芍陂至今仍灌溉着近六十八万亩的农田,是安徽省境内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之一。魏晋时期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例如东晋朝廷为了在江南站稳脚跟,巩固偏安政权,对农业生产也不敢放松,曾以农业是否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所以地方官吏多能注意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农业,东晋王朝又偏安于江南,南方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星罗棋布。除了寿春的芍陂外,吴兴乌程的荻塘、吴兴塘,襄阳的六门堰、石堰、马人陂,均是灌田数千顷、数万顷的著名水利工程。正是这些完善的水利工程,使东晋末年才再度呈现了“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3(p34)的局面。“今之会稽,昔之关中”3(p1358)的说法,正是当时农业经济飞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淮北流域水利工程的发展,也为淮南水利建设提供了基础。史载曹魏时邓艾在淮、颖沿岸屯田,从正始二年开始,全部采用军屯,屯军共五万人,其中淮南三万人,淮北二万人,在淮南是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眊水四百余里”,2(p255)就是东从凤阳、定远一带,西至淠河四百多里是屯田的范围,利用芍陂在内的一系列湖陂引灌。水经注•淮水注记淮南这一带的陂湖有今霍邱境内的穷陂;今寿春县以西,颖口以东的苍陵灌区,南朝梁时曾于此大兴屯田,灌田四千余顷,每年收谷百余万石;钟离以东,有今洪泽湖地区的白水塘、石鳖屯也是邓艾所建,据说他还在附近筑塘四十九所。东晋永和五年,北中郎将徐州刺史荀羡“北镇淮阴,屯田玉东阳之石鳖”,当时屯田的灌溉水源就是白水塘。有八水门,溉田一万两千顷。刘宋元嘉二十七年,曾蓄塘水,计划灌北魏兵。北齐时复修石鳖屯,每年收谷九十万石。后历代都修茸臻治,成为洪泽湖流域的一大水利工程。 同曹魏一样,吴国也推行了屯田制度。同曹魏屯田制度有所区别的是,吴国的屯田表现出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的特点。如在太湖屯田区建东南海塘、修太湖东缘湖堤、开凿塘河、整治江南运河;在丹阳屯田区建圩田;长江地区北岸有引巴灌区,南岸有阳新(引富水)灌区等等,而且无论是屯田还是水利建设,大多是开拓性的非恢复性的,集中表现了这一时期水利技术的创造性提高,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修建一些用于防止水害的水利工程。例如在丹阳建的“湖田”,就是江淮人民因地制宜,把治水和治田结合起来的独特的农业经营方式,既能引水灌溉,又可以将水泄入江中,这是后代江南圩田的滥觞。因此,虽然总的来说吴国在屯田规模上远不及曹魏,但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不容低估。这一地区的水利建设在两晋之际仍有很大进展,史载陈敏在曲阿(今江苏丹阳)遏马林溪筑练湖,仰受句骊山、长山之水,幅员广四十里,溉田之外,还可补充调节江南运河水量。西晋时修复的元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贵钟表鉴定师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酶制剂制备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Unit 1 Teenage Life Video Tim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防潮密封橡胶板应用案例研究
- 建筑用定向纤维板性能研究
- 喷涂预处理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溶剂蒸馏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筑外围防潮处理方案设计
- 村级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 会计中级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DB1750-2019水电站(厂)防雷与接地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 牛常见病防治课件
- 你不懂咖啡课件
- 危险物品储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装饰工程保修单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EnglishDrama英语戏剧写作及表演技巧课件
- 华科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共24课时)
- DB11T 827-2019 废旧爆炸物品销毁处置安全管理规程
- GB∕T 1186-2016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 规范
- DB31∕T 926-2015 城镇供水管道水力冲洗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