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课程论文(2007级)题 目: 从无“的”小说看汉语发展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周哲信 学生学号: 07010143 任课教师: 傅惠均 完成时间: 2008 年 5 月 4 日 从无“的”小说看汉语发展【摘要】本文从无“的”小说官窑美人的探讨出发,概括了“的”字的用法,并归纳出官窑美人去“的”的几个方法和去“的”后的语言特色,最后从无“的”小说的出现讨论现代汉语发展的欧化特点及保留中国语言特色的重要性。【关键词】官窑美人 “的” 简练 【正文】近日看了程庸先生写的一本小说官窑美人,该书讲述了一个古玩世家子弟想恢复过去富豪家族的峥嵘岁月而涉入收藏界,并由此引起了一连串的爱恨情仇和家族恩怨的上海故事。这本书所讲故事跌宕起伏,本就吸引人,但这书还有更吸引人的地方这样一本25万字的小说,竟没有一个“的”字,但语言流畅,丝毫不影响作者叙述和读者理解。“的”是当前语言界研究的最多的文字之一,它的一般用法有以下几种: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玩味的人。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3 “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4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6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我是知道的。 7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的”字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单字,据统计平均每100个字中就有27个“的”字,使用频率达4.16%。那么如此高频出现又作用重要的“的”字在一本近25万字的小说里竟一次也没有出现,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经过几次阅读,我大致归纳了一下,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首先,作者尽力吸收古汉语的特性,就是少用修饰语,使中心词突出。小说主人公李茗沁称赞徐楣丽,“你自己不晓得这画面有多美,老房子虽然破旧,但圆柱配横梁,墙上镂空冰盘窗,桌上都是中式点心,再加上一个官窑美人坐在其中,穿着,发型,气息,这气氛汇总起来,就是唐朝一景。”在这句话中不难发现作者描绘事物,往往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来代替“怎么样的什么”的句式,这样一替换,避免了“的”,且显得中心语突出,句式简洁明了,这种方法在书中用的最多,例如将“来了一队身穿花衣裳的老外”,改成“来了一队老外,皆身穿花衣裳”等等;其次,就是宾语前置,主宾换位,或者把修饰语单独列出。如“顶级文物竟然用来插花,这真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把“境界”前置,改为“顶级文物竟然用来插花,这种境界大约就是物我两忘.”,如此一改,意义不变,但文字竟更有味道了;第三,长句尽量分成短句,这样视觉上有短促简洁之感。该书一眼望去,几乎都是短句,鲜少有长句,短句紧凑,使书的语言显得格外简洁易懂,一目了然;此外,小说中还用了许多方法,如用其它虚词来替代,“是因为经历了盛唐繁华、缤纷灿烂、华丽俗艳之后,宋朝人很容易倾向于天然去雕饰,以获得一种恬静柔美之境界”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一个“之”字来代替“的”字,但由于这句话本身就很古典,是用四字短语和诗句组合起来的,所以这个“之”字用的恰到好处,没有产生突兀之感,这种巧妙的用法,既可省“的”,又可达到古色古香的效果;再有,就是小说中尽量避免使用“的”的代词作用,如“他是个卖水果的”,通通改为“他是个水果商人”,就显得书面化,而不再口语话,显得古典,以及简化“是的”,如将“这件事我是知道的”改为“这件事我知道”,以做到语言简练等等。经过这种种改变之后,终于使这本25万字的小说破天荒的没有出现一个“的”,但面对程庸先生的这番努力,许多读者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去“的”呢?面对这个问题,程庸先生是这样回答的,他这么做,只是想在汉语“欧化现象”很严重的今天,做一项回归文言文那种言简意赅风格的“实验”,意在实践中文之美,也向中国古典文化作虔诚致敬,而他的这本小说的主角是陶瓷,所以他要构造一种真正配得上那些瓷器也配得上海的灿烂、悠远、古雅、沉厚的语言,而这种语言肯定会带有一些中国古典味道。的确,中国的文言语言言简而意赅,但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废除文言、提倡白话以来,汉语开始逐步欧化,“的”的大量使用就是一个标志。即使是像鲁迅那样语言精练的大作家,“的”字的使用也是很频繁的,例如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这些“的”大量使用是小说语言失去了简练之感,显得拖沓。而的确, “的”的使用与否确与文体简洁成正比。事实上,过去许多语言学家如吕叔湘先生、王力先生等,曾多次倡导汉语言的简洁生动,当代的大作家余光中曾作这样的测试,要看语言简洁与否,只要看为文,通常二十个字里只能出现一个“的”,超过两个则是罗嗦。但当下许多的报刊文章,二十个字里出现了三、四个“的”,司空见惯,的确成了“的”灾,完全违背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学简洁生动的美学规则。当然,完全不用“的”字,这也是违背语言发展的规律的,因为在日常使用中,“的”字的作用非常重要,且不可取代。首先,因为口语中大量的“的“字的使用,所以即使在一些较古典的书中还可以做到少用“的”或不用“的”,但在一些比较生活化的书中,少用“的”字会显得不真实自然;其次,有时使用“的”字反而能促进语言的简练,例如用“的”做代词能起到很好的简化作用,如“这儿有很多花,红的,黄的,紫的”就比“这儿有很多花,红花,黄花,紫花”显得简练,不累赘重复;最后,语言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为的强行改变是不符合语言发展的,所以对一些语言现象我们可以提倡一些正确用法,例如少用“的”来简化汉语,但不能去硬性规定。程庸先生也表示,通篇不用“的”,确实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做过一次实验之后,他在下部长篇里决不这么做了。 但无论如何,官窑美人这本小说通篇不用“的”却依然做到语言简练流畅,古典唯美,实在不易,它也给如今的作家写手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即使使用白话也要保持汉语的特色,中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语言,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语言大家族中独特的景观,受到世界各族人们的赞赏,因此保护中文的纯洁性,每一个人都负有责任。【注释】:出自官窑美人第196页 作者:程庸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6月官窑美人第85页官窑美人第1页官窑美人第51页【参考文献】:官窑美人 作者:程庸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采购团队廉洁自律与职业操守协议
- 2025版体育场馆运营承包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版事业单位临时工录用与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合同
- 2025电料合同-光伏发电设备材料采购合同
- 2025版医疗健康中心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合同
- 2025版建筑拆除爆破工程安全协议书
- 2025草坪修剪项目政府采购与无人机技术应用合同
- 2025版水库水资源管理与承包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影视基地租赁合同模板(含拍摄设备使用规定)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 JJF 1959-2021 通用角度尺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 口腔预防医学第九章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 盂兰盆供简易仪轨
- 一汽商用车企业级BOM技术方案V1.7
- JJF 1117-2010计量比对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 EMR术的配合要点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