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尺度——贝丁顿生态村.doc_第1页
社区尺度——贝丁顿生态村.doc_第2页
社区尺度——贝丁顿生态村.doc_第3页
社区尺度——贝丁顿生态村.doc_第4页
社区尺度——贝丁顿生态村.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尺度贝丁顿生态村作者:乡村休闲网 来源:北京大学 浏览:2295 发布时间:2011/7/20 11:37:16 导读: 一、 建设背景及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背景:贝丁顿所在的英国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湿润,温差较小,一年当中气温通常最低不低于-10 ,最高不超过32 。英国冬季由于雨水较多,日照时间较短,这样阴冷的天气使得接近半年的时间需要使用暖气;而夏季则要舒适很多,短暂的高温过后是一个凉爽的夏天。(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 贝丁顿生态村位于伦敦南部萨顿市贝丁顿地区,就坐落在一片居民区中,与和其一墙之隔的就是英国普通住家,它是世界第一个完整的生态村,也是英国最 一、 建设背景及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背景:贝丁顿所在的英国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湿润,温差较小,一年当中气温通常最低不低于-10 ,最高不超过32 。英国冬季由于雨水较多,日照时间较短,这样阴冷的天气使得接近半年的时间需要使用暖气;而夏季则要舒适很多,短暂的高温过后是一个凉爽的夏天。(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 贝丁顿生态村位于伦敦南部萨顿市贝丁顿地区,就坐落在一片居民区中,与和其一墙之隔的就是英国普通住家,它是世界第一个完整的生态村,也是英国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BedZED零能耗之村)2、建设主体:由伦敦最大的非营利性福利住宅联合会Peabody信托开发组织和环境评估专业公司生态区域开发集团联手打造,建筑设计由英国著名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完成。生态区域开发集团是该项目的环境顾问,负责分析和撰写生态村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 另外,项目设计和运作过程中,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其提供了资助,并且萨顿市政府也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地价作为鼓励提供用地。3、建设时间:生态村于2000年动工,2002年建成。4、项目规模:整个小区占地1.7公顷,共有99套住宅,1405平方米的办公区以及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共有居民210人,工作人员60人。(BedZED零能耗之村)5、设计理念:建筑师比尔邓斯特的设计理念是不牺牲现代生活舒适性的前提下,建造节能环保的和谐社区。(夏菁、黄作栋,英国贝丁顿零能耗发展项目)6、设计目标:是建成一个“零化石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尤为强调对阳光、废水、空气和木材的可循环利用,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各种良策。二、建设内容要点 1、 水资源利用1)雨水利用 屋顶雨水收集:每栋房子的地下都安装有大型蓄水池,屋顶雨水通过过滤管道流到蓄水池后被储存起来。蓄水池与每家厕所相连,将雨水用于冲洗马桶(雨量的计算)。(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 住宅的屋顶用景天属植物减缓雨水流到地表的速度,防止因雨水流速过快导致地表积水。(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低碳”启示) 停车场用带孔地砖铺砌,以减少地面径流。(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 经屋顶花园、路面和铺地流走的雨水被排向社区入口一侧曾经干涸的渠道里,形成水景,增添野趣。(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2)废水利用每家都安装了小型生物污水处理设备,称作“生活机器”(Living Machine)。可以将污水中的养分提取出来作为肥料,污水处理后与收集的雨水一起用来冲洗厕所。(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 冲厕所后的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一部分用来灌溉生态村里的植物和草地,一部分重新流入蓄水池中,继续作为冲洗用水。(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3)节水措施在厨房中安装醒目的水表,以鼓励节水。 节水装置:节水喷头(每分钟水流量为14升,普通20升),节水龙头(每分钟流水量为7升,普通20升),双冲马桶(一次冲水量24升,普通9.5升),小容量浴缸。(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 2、能源利用措施1)零采暖技术(半年时间采暖期是突出问题) 所有住宅都朝南,各建筑物紧凑相邻,以减少建筑的总散热面积(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每家每户都设双层低辐射真空玻璃的玻璃阳光房,夏天玻璃打开后作敞开式阳台,利于散热;冬天关闭阳光房的玻璃可以充分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 住宅的整个墙壁共分三层,外面的两层分别是150毫米厚的混凝土空心气块和150毫米厚的石砖,中间夹着一块300毫米厚的岩棉,这样的设置可积蓄热能,温度过高时,房屋即可自动储存热能,甚至可以保留每个家庭煮饭时所产生的热能,等到温度降低时再自动释放,以此减少暖气的使用。(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 建筑门窗的气密性设计,如外窗为木窗框以减少热传导、外窗玻璃采用三层中空充氩气玻璃以减缓热量散失的速度,达到良好的保温功能。(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 社区建筑的屋顶种植的大量的景天植物以达到自然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冬日,景天类植物就是防止室内热量流失的绿色屏障;夏天,这些隔热降温的绿色屏障上还会开满鲜花,把整个贝丁顿装扮成美丽的大花园。(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 所有的办公室都朝北。(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2)利用废木头发电并制造热水(就地取材的便利是前提)功率为130千瓦的小型热电联产厂,燃料是附近地区树木的修剪废料, 在燃烧后这些木头成为可利用的有机肥料。(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 首先,热电厂52的废木料都取自方圆35英里以内的地区,这样做可以减少因长距离货运对空气产生的污染。据统计,这种做法一年可以少排放120吨二氧化碳。 具体运作流程:碎木材片从储藏区自动流入干燥机,然后再从干燥机进入气体发生器,在受限空气流里加热后,通过气化过程转化为含有氢、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可燃气体。 木材的预测需求量为1100 吨年,其来源包括周边地区的木材废料和邻近的速生林。小区有一片三年生的70公顷速生林,每年砍伐其中的三分之一,并补种上新的树苗,以此循环。树木成长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等量释放出来,因此它是一种零温室气体低碳社区。(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得以保存并用来制造热水。 热水的利用过程:热水通过一个由超导管道组成的小型社区供暖系统输送进每家每户。每户人家在门厅过道位置都安装有一个米多高的热水筒,小型热电联产厂产生的热水就进入到这个筒里。水筒上方有一个散热器,当室内温度低于18时,散热器还能自动释放热量,起到保温作用。 该热电联产厂还与国家电网相连,在生态村用电量较低时,产生的多余电能可以输送进国家电网。(刘嘉,视野,贝丁顿生态村的 “低碳” 启示)3)交通策略减少交通需求:采用生活工作混合模式,减少远途上下班,促进当地的经济。商店、咖啡店、健身中心等生活必要设施的就近设置进一步减少了交通需求。开发商还尝试与当地的超市洽谈网上购物事宜,希望用定期送货的方式,减少远途大批量购物。 鼓励公共交通:拥有公共交通网络,有两个火车站和两条公交线路。通过限制机动车停车场限制机动车的使用。 当地政府也在公路上划出专门的特快车道(car pool),专供载有2人以上的小汽车行驶,用以鼓励人们合坐一辆汽车出门,降低人们对汽车的大量使用。(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 步行优先政策:提供方便的步行路,设置良好的照明系统,童车和轮椅的停靠路线,道路的形状使得车速被迫降低到步行速度。 自行车策略:每个家庭拥有2到3辆自行车储存空间,并有与市区连接的自行车道路。 电动车策略:为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居民可以使用共享制的电动车,其电能由社区安装在每户的光电板自产电力供给,通过使用电动车的方式解决短距离交通。 总面积为777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电板,峰值电量高达109千瓦/时,可40辆电动车使用。(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 互享车辆体系:希望通过互享车系统(carpool),实现汽车的低保有量。互享车俱乐部是城市交通的新生事物,会员无需拥有私家车,可以省去保险、税、贷款、维护等日常开支。会员共享俱乐部汽车,根据需求使用,按时间和行程支付费用。 数据表明,一辆互享车可代替4到6部私家车,有很大的环保意义。(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4)生态村所有住房都安装了低能耗灯具和节能设备。(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5)恢复城乡联系,鼓励居民在自家花园种植蔬菜和农作物,恢复并建立低碳的当地食物链。通过低碳食物链,居民可以获得最优质食品、最少食品包装和最少的食品运输历程,充分做到低能耗。(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 6)太阳能光电板的利用:遮阳和转化太阳能为电能。(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 7)以风为动力的自然通风管道风帽。风帽的一个通道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而另一通道则将新鲜空气输送进来,在此过程中,废气中的热量同时对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进行预热,最多能挽回 70%的热通风损失。(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 3、其它 1)节约土地的措施:用地采用废弃的污水处理厂,并尽可能的提高建筑密度。(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 2)建材的就地选择和传统建造技术的应用:建筑尽可能使用天然材料、再生材料或者回收材料,尽可能在距离场地35英里范围内选择,尽可能的发挥材料或者构建的性能。选用当地材料和传统建造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工程的耐久性会更高。(郭蝉娇、刘建,贝丁顿生态村建筑实例解析) 例如:建筑的95%结构用钢材是从35英里内的拆毁建筑场地回收的,其中部分来自一个废弃的火车站,许多木料和玻璃都是从附近的工地上“拣”的。建筑窗框选用木材而不是未增塑聚氯乙烯,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10%以上(约8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环境与生态) 3)BedZED提供一共99户的多用途户型,其中一部分用于市场销售,一部分作为公屋出租,这样就使不同类型的市民都有房屋居住。(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 4)社区教育:教育在这个社区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当住户搬进的时候,他们十分需要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小区里的各种生态系统。 BedZED贝丁顿社区为居民提供各类辅导服务,包括说明手册,信息服务,社区博客等,来引导居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例如,社区会为居民提供建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家具、节能的电器、环保的装修材料等。(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 5)用后监测:据测算,英国的人均生态足迹达到61900 m2,即需要61900m2土地才足以提供一个人生存所需资源。而BedZED社区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9000m2。实际上目前小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大约为43600m2。 从量化的节约能量上来看,根据入住第一年的监测数据,小区居民节约了热水能耗的57%,电力需求的25%,用水的50%和普通汽车行驶里程的65%。而环境方面的收益更多,每年仅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减少147.1t,节水1 025t。 经济价值方面,开发商并没有因为相对稍高的造价而减少盈利。贝丁顿小区的市场价值比类似没有生态功能的小区至少高出15%,而且居民们非常满意他们的社区。(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三、对本项目的启示与借鉴 1、分析当地气候是设计生态社区的基本依据,因地制宜的创造性措施才具有生命力。(英国低碳生态住宅区实践) 例如利用当地充足的速生林资源进行发电、针对半年的供暖期而采用的零采暖措施等。 2、 生态村所倡导的绿色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