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生命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跨越海峡生命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跨越海峡生命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跨越海峡生命桥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执教 姜悦一、教材解读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静静地等待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台湾莲花的慈济医院,李政道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为了挽救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之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清小钱接受骨髓移植的经过,领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二、教前准备1、搜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李博士、莲花慈济医院等方面的资料,为学习课文作铺垫。2、准备课件。三、设计理念围绕“生命桥”这一主题,营造多次多层螺旋回环的研读场,引领学生品析语言,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寻求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结合点,从中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四、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移植、间隔、袭击、空旷、暂停、血脉亲情”等词语。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4、领悟作者分两个不同地点交代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能力。四、过程预设(一)故事引入,调动情感。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大家知道姚明吗?他是国际大球星,身价上亿。在今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当时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记者问:姚明,你是真捐呢,还是作秀呢?姚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记者又问:如果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姚明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学生听后,畅谈感受。(生命高于一切;比赛可以重来,而生命却只有一次;生命是金钱不能估量的)(二)、初读课文,结合课题概述课文大意。课题中的海峡指哪儿?(台湾海峡),在海峡两岸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杭州的一个青年得了白血病,台湾青年捐献骨髓来拯救他;台湾青年捐骨髓给患了白血病的杭州青年小钱,最后小钱得救了。)(三)、细读课文,品文悟情。(1)、走进杭州,感受小钱对生命的渴望。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觉得特别打动自己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反馈:1、“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理解“即将”的意思;(将要;马上要;马上就要)理解“凋零”的意思;(花儿枯萎;花儿凋谢)理解“即将凋零”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小钱快要死了;小钱像花儿一样随时都可能凋谢)我们以前学过成语“含苞未放”“含苞欲放”,指花儿还没有开放,理解“含苞”在文中的意思(小钱很年轻;小钱还没有成年,他只有18岁呢。)师:18岁应该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龄;18岁,应该是编织梦想,放飞希望的年龄。可小钱呢,当你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在品读中身同感受,对即将消逝的美好生命油然而生痛惜怜悯之情。反馈: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联系上下文理解“几经辗转”,感受找到合适配对的骨髓费了很多周折以及小钱经受了多次绝望的打击,才迎来这生的希望。引领学生走进小钱的内心,为他的患病而痛惜,为他的一线生机而庆幸,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2)、走进台湾,危急中感受人间真情。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拯救行动,骨髓能不能顺利到达呢?手术能不能保证成功呢?让我们走进台湾那一头,看看此时此刻台湾青年他在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3、4、5小节。1教师在学生回答中进行梳理。(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2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那台湾青年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隐含在文字中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划一划,连起来说说:在情况下,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频发的情况下,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的情况下,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震动,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情况下,台湾青年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3期间对文中学生比较难读的语句随机指导朗读。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等4在这样的危险的情况下,他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做呢?他心里是怎么想呢?我们再细细品读3、4、5自然段,穿过字里行间,努力走进台湾青年的心里。在学生品读基础上模拟“对话”栏目进行契合感悟,挖掘人物内涵:师(模拟记者):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时,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过吗?师(模拟记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可你并没有这么做。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吗?师(模拟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你不遗憾吗?同学们已读懂了台湾青年的那颗善良的心,那颗无私的心,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学生深情地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3)、两岸奔波,感受高尚医德。研读李博士的动作词语:“步履匆匆”、“沉着”、“奔波”,感受人物品质。其间,有个了不起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他就是李博士。请同学们划出描写李博士的句子,自己读好。步履匆匆“履”在古时候就是鞋子,那么“步履匆匆”呢?(快速行走;急匆匆地走)“奔波”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来回奔走;忙忙碌碌地在大陆和台湾不停地奔走。)从这三个词语“步履匆匆、沉着、奔波”上,你读出了什么?(当时时间紧迫,李博士在和时间在赛跑;我觉得李博士是一心为病人着想;李博士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帮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吧!(四)融情朗读,感受生命的喜悦同学们,当医院手术室的门禁闭的时候,大家都在焦虑地等待着,殷切地期盼着。这时手术室的门忽然打开了,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小钱得救了!你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融入你们的那份感情,自己试着读最后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中语言流露出的那份真情。如果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