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大绩: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 淡化题目,重视诗歌【古代诗歌鉴赏要点】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例42009年海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理解泡开诗歌鹧鸪天代人赋“鹧鸪天”,词牌,表明词的形式;“代人赋”,词题,表明词的内容。题为“代人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真的是代他人所写;另一种可能是假托代他人所写。无路那种情况,都是在表达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陌上,村头(同学们学过“陌上桑”),村头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透露出早春的讯息。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江南乡村充满早春特有的生机。桑叶吐芽,蚕种生化,多么和谐适时。诗人选择典型事物,两句写出早春农事。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视野由村内扩展向村外。平冈,矮矮的丘冈;细草,冈上刚刚萌生细细的青草;鸣黄犊,黄色的小牛犊在平冈细草间“哞哞”鸣叫。我们可以想象,阳光暖洋洋地笼罩着平冈细草,牛犊告别寒冷,沐浴阳光,鸣叫格外生机勃勃。一天将要过去,太阳西斜,照向带着寒意的树林;还没有长出叶子的枝桠间,暮色里,栖息的乌鸦就像墨点点在那里,特别显眼。它们作别了白天的暖意,此刻肃穆起来。诗人用国画写意的笔法,两句,选择典型形象,勾勒出早春乡间的自然风光,由晨到暮,亦声亦画,有暖有寒,正是早春特有的料峭与生机。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山,有远有近,层次分明;路,有横有斜,错落有致。青色布旗上面张出一个“酒”字,这里显见是一家小小酒馆。这两句写早春人的活动。远远近近山上,人的身影可能看不大清楚;横横斜斜路上,奔走农事的身影清晰可见。那面酒家青旗,更是让我们想起“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前六句着意描绘早春景象的基础上,词结末两句异峰突起,点评春色,吐诉胸臆:城中生长的桃花李花,正为连绵的风雨忧愁不尽;而溪边大片娇黄的荠菜花,正展示、享受着烂漫的春光。译词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家的蚕宝宝,已经有一些钻出蛹茧。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枝桠间归栖暮鸦点点。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简答题目要点】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回答问题时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备考中,不要盲目地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尽量确切,作答要尽量流畅、完美;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题目解析题目所问的“景象”是就形象意境的层面提问,“请简要叙述”则要求关注词的语言,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将形象勾勒出来。评分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备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早春时节江南农村景象,和平宁静,充满着盎然生机、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家的蚕宝宝,已经有一些钻出蛹茧。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枝桠间归栖暮鸦点点。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题目解析题目所问的“写作手法”,是就“语言技巧”的层面考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也可以用某些术语回答,而这些术语,无非是常识。题目所问的“感情”,是就“思想感情”的层面考查。两问都和“形象意境”紧密相关:语言技巧,用来营造形象意境;思想感情由形象意境表达。至于作者为什么要以“代人赋”为题?说明原因,也需要由“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探究。评分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备考答案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虚实反衬的写作手法。城里那些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的桃花李花,是虚写;在村边溪头盛开,展现明媚春色的那些荠菜花,是实写。诗人以想象的虚景反衬眼前的实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虽遭弹劾解官,却没有半点失落的豁达情怀;他嘲笑、鄙弃蝇营狗苟的官场,赞美田园生活,充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