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的氨氮中毒现象、危害和防治方法.doc_第1页
养殖鱼的氨氮中毒现象、危害和防治方法.doc_第2页
养殖鱼的氨氮中毒现象、危害和防治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殖鱼的氨氮中毒现象、危害和防治方法 养殖水体中的游离氮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其来源主要是饲料、肥料、水生物排泄以及注入的其它水体。氨氮对养殖鱼有明显的中毒致死的危害。我们大多数养殖鱼类对氨氮都十分敏感,如氨氮浓度为0.0990.455mg/L就会对草鱼生长产生抑制,而水质国标规定氨氮小于0.5mg/L,氨氮在国标规定水平以下就可能对鱼造成危害了。科技工作者经研究指出,氨氮中毒主要危害主要为:一是氨氮增高抑制鱼类自身氨的排泄,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二是氨氮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很容易透过细胞膜直接引起鱼类中毒,使鱼群出现呼吸困难,分泌物增多并发生衰竭死亡;三是引起鳃表皮细胞损伤而使鱼的免疫力降低。水体氨氮增高会引发鱼类氨氮急性中毒或氨氮慢性中毒现象。鱼类氨氮急性中毒的症状:1鱼群出现挣扎、游窜现象,并时而出现下沉、侧卧、痉挛等症状。2呼吸急促,鱼口时而大张不能速度闭合。3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黑色,有时出现流血现象。4鳍条舒展,基部出血5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急性中毒时能能造成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氨氮慢性中毒的症状:1鱼摄食量下降、时间短,或摄食时一会便散开了,在四周漂游喝料沫;2遇到阴雨天,上层鱼,如鲢鱼浮头,长时间浮在水面上,底栖鱼,如鲤鱼吃食逐渐减少。溶氧下降,富营养化,PH值、温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增加,加重水体对鱼的毒性。如大量使用高蛋白饲料的精养塘,本来水体中氮含量就很高,受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浮游植物大面积死亡,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将会突然升高。氨氮中毒需要综合防治,主要有:1提高饲料质量,降低饲料系数、减少残饵量减少养殖鱼的氮排泄量。2严格防控生活、工业下游的“富氮”水体侵入养殖塘,适当种植浮萍,凤眼莲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控制和降低富营养化程度。3改善水质,增加底层溶氧合理使用增氧机,加强上下对流;经常清淤、换水、减少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数量都增加水体溶氧;使用化学增氧剂,精养塘选用在水中分解缓慢的过氧化钙和过硫酸铵,对改善水质尤其是底层水质效果更加良好。水体溶氧尤其是塘底溶氧充足,可使水体有毒的氨氮被消除,保持水质的pH值稳定。4合理施肥。精养塘应少施效果慢、耗氧大的有机肥,高温季节要多施磷肥。5使用水质改良剂。精养塘氨氮中毒后风险高、损失大,最好能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特别是在高温季节。6氨氮中毒的救治。先可用盐酸或醋酸调节水体pH值,pH值低于7.0时可解除氨氮毒性,后使用沸石粉、麦饭石、膨润土、活性炭等都具有吸附作用的矿物质、减少或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每亩200300kg/1.5米水深),进行底层水体置换,抽去底层老水加注新水。预防优于救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