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与实质的斗争.doc_第1页
程序与实质的斗争.doc_第2页
程序与实质的斗争.doc_第3页
程序与实质的斗争.doc_第4页
程序与实质的斗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序与实质的斗争- 简介:在视野社区,有人感慨“那些硬件了和程序化的东西难道不正在吞噬着我们这个行业的信用和会计师、评估师们的真正的专业判断水平吗!”也有人坚信“审计层次要想被拔高,最终还在于工具的运用和审计系统的完善。”他们对于审计行业的良苦用心却是殊途同归。 程序与实质的斗争从医院治病想到审计(节选)我害怕医院和医生是由来已久的,倒不是我自己害怕吃药打针什么的,而是害怕那医院和医生的商业化行为猛如虎,害怕那程序化的医疗让你花了大钱看不了病,说不定一个不小心丢了性命却没得地方去讨说法去呢,当然,这其中也有着一种隐隐的担忧,那就是:程序化的医疗会让我们的医生们技术退化了,会让我们的医院失信了。联系到我们自己所做的审计、评估一类的专业领域来想,那些硬件了和程序化的东西难道不也正是在吞噬着我们这个行业的信用和会计师、评估师们的真正的专业判断水平吗! 1998年,一个不小的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差点把我的太太送去上西天。一个小小的胆结石,竟然长期的从胃病治到肝病,再到胆囊炎,最后才是胆结石。换了三个科室三个病房,先试用了胃镜插管一类的不开刀治疗,导致划破内脏动脉血管而产生的大出血,后来最终还是开刀抢救治疗。治疗了数月,花费了数万元,在医疗事故以后还振振有词、拒不承认一切。 十年后的2009年的这几天,因去探望我单位的一个生病住院的年轻同事,结果让我看到的不仅是十年前那种状况重演,而且还发现,那些医生和医院把程序更加“完善”了,使得人们根本无话可说,但钱却是花得你如流水一般,骗得你没商量。我单位的一个同事患胸腹部积水症状住入了省人民医院了,折腾了一周多了,钱花下去几万元了,几乎所有的检查仪器大约都用上了,愣是没有查出原因到底是什么,医生一次次的找到患者家属告知,估计还得十几天检查,也许能够查出什么,也有可能到最后查不到病因到底是什么。还神神密密的说,你们要准备好钱,做好思想准备,。弄得孩子的母亲当场就哭了。我在病房里随口说了一句,要是都这么什么都只有通过仪器检查才能看病,那要医生干什么,要是就这样看病,我穿个白大褂也可以去当医生了,就这话,立即引来了同病房六位患者及其家属们七嘴八舌愤愤然的议论了。写到这里,转念一想,我们现在的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如果我们撇开了某些具体的内容,其一些形式与现在的医院的医疗又何其相似乃尔。相同之处也许就是程序与实质的斗争,这种斗争在我们这个行业也是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其结果可能会导致,CPA们程序知识有了,很清楚了,到了最后也麻木了、机械了,而其判断技术在退化了。找到程序与实质之间的一个结合点也许成了当今的一个当务之急。 曾几何时,我们国家最初的审计人员一般都是一些老的会计人员充任的,他们在没有电脑、没有程序和相关标准的情况下认真的去通过针对性的检查和判断来进行审计的,当然,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会计业务和企业经营上的情况要相对简单一些,审计的理念也还没有当前这样的复杂,但我们有理由可以相信,这些老会计人员作为财会专家但他们站在问题的对立面并运用专业的判断技术所检查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令人信服的直接、专业和针对性强。那个时代,一个审计人员就是一片审计的天,什么合规性、绩效情况了等等都可以在他们的职业判断中体现出来。审计的历史发展到当今,审计程序的制订、电脑工具的应用、底稿模式的推出.。无疑是把审计效率提高了,也把审计的综合性体现出来了,当然,审计的理念也有拓展,但值得一提的是:审计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却下降了很多年轻的考试过来的CPA对于自身的审计程序可能烂熟于胸,但对于审计对象和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经营情况和财务内控情况却知识甚少甚至于一无所知。 过分的追求程序的到位和完美,虽然未必就必然导致职业判断能力的下降,但至少也算是这样一个结果的影响因素。我们这里姑且以境外一些审计机构审计及其相关程序为例来看看审计程序与实质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斗争的。境外的一些机构,他们往往吸收某些并非审计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来担任审计的助理,这些人电脑技术好、速度快,其遵循的往往就是其会计师事务所说制订的那些审计程序和底稿要求,从根本上看,他们就恰如医院的检查机器那般,做完了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后,他们似乎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在沟通和交流方面基本上是非常生硬的,在对于内部实质性问题的了解方面几乎是一无所知甚至于笑话百出。我找来过某些国外的审计程序和底稿看看,也曾经作为其对立面(企业财务顾问)来跟他们“打对手”感知了一下,发现境外的一些审计机构的程序往往能够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全面性,他们的程序面面俱到,象“探雷针”那般“一针一针”的戳下来,也象“CT”检查那般给一点点的切片;第二个是不偏题,即框架定了下来,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但问题的反面是:由于其人员的素质问题和其对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不了解或未能深入的理解,也导致了两个相对应的问题,一个就是“探雷针”戳下来后感觉到有问题了,却说不明白到底问题是什么,怎么去追查,我曾经怂恿企业财务上故意留了几个问题在帐内,结果被“探测”出来了,但对方问的简直是弱智问题,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了却由于职业判断能力的欠缺而无法去解决问题;第二个就是落于窠臼的程序往往忽视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他们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出现非常大的困难,很多次,企业的人员被对方问烦了根本就懒得去理睬他们,同时,对于境内某些企业的内部控制等问题,他们往往是以所谓的“国际标准”为籍口来划定框框,而忽视了应该逐步到位和逐步向国际标准接轨的现实,但出现不相同的地方,他们往往要求进步人为的弥补象泥瓦匠那般来添补。由此我也想到,在管理咨询方面,最佳的内控方案或制度也许是最能体现企业对于环境适应的制度,而不是所谓“国际标准”的东西吧。 无论我们这个时代情况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无论我们面对的现代资本运营、企业产权以及企业经营模式发生怎么样的变革,无论我们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有多么大的进步,人总是第一位的的要素,记得当年从四川德阳引发的验证诉讼风潮,那时候,会计师与法律界之间的一个“对话”很令人深思,那就是程序到位与实质性损害的问题。法律界认为,虽然你审计程序到位了,但只能算程序合法(而且审计准则的法律效力还值得推敲),如果造成了一些实质性的损害了,责任是无法推卸的,会计界认为,程序是最基本的保证,是底线,我们无法保证企业行为的合法性,不可能对于所有的问题负责。其实,这种争论的结果恐怕不单单是为了面子的吧,也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反思上了那就是必须把自己的程序与实质性的风险判断给结合起来。审计与企业会计虽然在形式是“对立”的,但在具体的审计判断中还需要换个角度站在对立面的另外一方去考虑问题我在想,审计的理念应该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去寻求对立面的“统一”的那个方面。 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方案往往决定了一个病人的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花钱的多少,因为病人的病在治疗期间他还在继续恶化;那么,一份“以客户为中心”的审计的方案呢,他也许在运用现代的先进审计技术的情况下减少了我们自己的审计程序节省了我们的审计时间,我们现在的新准则强调的风险导向审计,我的理解可能他不单是一种增加的审计程序,而是一种新的理念,风险导向审计可能未必就意味着增加审计内容,而是换个角度来看待企业财务报表,他也许有点象医生诊断时的一些经验性的检查和专业判断的东西,寻求的是问题的针对性,在这个前提下,有点不必要的审计程序也许是可以做减少的,但发现了问题了,则考虑关注追加程序来辩明真相。看过不少网友在不断要求给出个什么审计底稿模板什么的,也看到中注协和一些地方注协在推出个什么模板一类的,我觉得呀,其实,这个是我们的新的审计理念没有确立的表现,作为注册会计师来说,也许要这些模板可以减少自己暗中摸索所花的精力,我们可以说,这类模板可以出,但我们理念上不应该把其作为必须去完成的程序,即不要为了履行这些程序而去按这些程序来做。现在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我们的检查标准到底是什么,即检查的尺度上目前也没有真正的去把握住,检查本身往往只看那些程序完成得怎么样,这个往往是影响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得以深入的一个障碍啊。 标准化(或程序化)与商业化往往一对孪生姐妹。我曾经在苏北讲课,人家带我们到一个乡下去吃当地特产的炸鸡,老实说,非常好吃,那个味道吃完了就很难忘,于是就问,你们这炸鸡在南京有没有呀,回答说,没有,就我们这当地的特产也仅仅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才有,再问,你们觉得这种炸鸡有没有可能对外开更多的连锁店推销出去呢,.没有回答。于是我想到了肯德基,全世界的肯德鸡味道估计都那么样,其实跟我吃过的苏北的炸鸡是不能比的,但他们用标准化的生产出来并连锁下去,就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了。这也许成了人们说的程序化的必要性的注脚了,不过,事情也的确是这样的。再回到我们审计方面来看看,其实,审计程序和现代的审计技术的确是需要的,但角度可能未必就“导向”自己职业的风险,同时,人才的素质也未必就是熟悉自己的那块,真正的风险导向恐怕需要某种超越,主观上为了自己规避风险,客观上还有考虑以客户实际经营和财务状况为标的来具体安排的,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是的,情况不同是不能照搬照套的,很可能我们很多朋友说,我们也就是糊弄几个生活费,别人的事情不干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完成程序了,自己没有责任了,管他今后怎么样,其实这可能是误解啊,既然到了河边洗手,有何必不连同自己的脏鞋子也一起洗一洗呢,行业的信用毕竟是最终的根本,我们这个行业千万别搞得今后象医生和医院那般招人恨招人怕啊。 网友评论:axliuming:太好了。如果不是强制要求审计,委托方和事务所的关系发展到医患关系的恶化程度很有可能强制要求审计时,审计报告就好象是医院向个人出具一份健康报告,可以拿去应付入职体检,可以拿去买保险,可以拿去办驾照双方没有利益冲突,走走程序没什么,价钱合适就行。委托方自主要求审计时,要求找出弊病,希望改善管理,这是要救命的,光走走程序,没发现问题不行,发现问题不解决不行。如果影响扩大后果严重了更不行矛盾出来了,光走程序就不行了。审计走程序,就是为了在没解决问题的时候,振振有词的说,我们是按程序来的。程序是你的程序,企业要的是解决问题。考过CPA的人越来越多,在事务所干过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用这种托词还能忽悠多久,没发生矛盾还不是面子上抹不开,还不是打官司没依据。南极虎:不是医疗设备的错,是医生在医疗设备前迷失了自我,需要的是如何在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还扎实基本功。jsyhcpa:也谈实质。会计有个原则叫“实质重于形式”,这是无可争辩的。但审计的原则应该是“形式重于实质”,评估原则则是“实质与形式同样重要”。这就是审计准则和评估准则为何用大量篇幅来规范“程序”,连报告格式、底稿格式都得设计好、规定好,即便如此,广大审计和评估人员还嫌模版不够,每次讲课总被索要各式各样的“模板”就是例证。没有形式,要得出实质性审计结论,难。没有形式更多的是凭经验来判断,对新手来说更难。不履行评估程序,就得出评估结果,评估师可谓神了。同时,审计和评估中“形式”和“程序”除了是确定审计和评估结论的必由之路和有力支撑外,还是应对检查或诉讼的重要证据。当然,现在的确审计师和评估师如同医师那样,只埋头拉车而不看方向,到了企业就是抄凭证、抄底稿,搞了太多的“形式”和“程序”,却得出个错误的结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了,目前存在这种情况的是大有人在。对此,需在强调“形式”的同时更多地告诫我们的兄弟们“您到企业是干什么去了!”,查处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实质”!harryyu:写的真好。我做了一年多的审计,感觉我们提供的审计报告对客户没有什么增值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就是执行了一些审计程序,交给了客户一份审计报告,所以如何让客户觉得我们的审计服务对他们来说是有价值的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审计基础课之前言:思想、系统与工具写此文章之目的,在于坚持自己的审计理念:审计层次要想被拔高,最终还在于工具的运用和审计系统的完善。 前几天wanglun0826汪老师在“CPA业务探讨”板块里发表帖子审计,不单是照着程序做完了检查就OK的得出如标题所述之结论,虽然我并不反对帖文中的任何一个字,但是老师最后的结论我并不是很赞同。 对于一个初级审计人员,我们不能教他们一些不好理解的说法,或称貌似很玄的理念,如“审计的功夫在帐外”、“只看报表就能发现问题”。这些玄念本身并无不对,对一个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来说的确是可以达到的,但这些东西用来教小朋友并无益处,徒增其对审计的神秘感和膜拜感,实际上于小朋友成长不利。 我们的任务是要传输其实用的、有效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