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月,关于“学雷锋”的答孩子问今天,高一(4)班的林丹玫同学,向我提交了一个采访提纲:1、 现在,雷锋精神还普遍存在于同学们之中吗?有什么感人的例子吗?2、 为什么许多学生缺乏雷锋精神?甚至对“学雷锋”产生排斥?3、 作为老师,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4、 老师自己对雷锋精神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觉得在新时代雷锋精神有什么新的内涵?5、 对于一中学生来说,有什么可行的、有意义的学雷锋行为?看到这个采访提纲,我最鲜明的一个念头是做更好的自己,不必为了“学雷锋”。可爱的女孩,你问我:“为什么许多学生缺乏雷锋精神?甚至对“学雷锋”产生排斥?”我真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问你们自己:你们知道什么是“雷锋精神”么?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歌里唱他“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一点,现代的孩子有必要学么?怎么学?我实在无法回答,你们怎么学。事实上,我也不认识雷锋。虽然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虽然是听过不少雷锋故事的,虽然也曾背过些雷锋名言的,但是,我确实不认识雷锋,在他“光荣牺牲”八年多之后,我才出生。孩子,你也回去问问你的父母,他们认识雷锋么?在我的感受中,雷锋,只是一个传说;尤其在央视都澄清所谓雷锋日记是“雷锋日记再整理工作组根据上级要求,对雷锋的生前日记进行了政治性和艺术性的升华,使之成为一个时代最革命、最无私、最质朴、最完美的记忆”之后( 央视10频道读书节目子午书简(2009年9月5日),我童年时的偶像开始坍塌。现在,网络上有不少对雷锋事迹的质疑,当然,这不会像方舟子质疑韩寒那样路人皆知。方舟子先生似乎也绝无质疑雷锋事迹真伪的兴趣,因为这是个麻烦事。那个时代的历史,可以一一被证实么?雷锋是从1957年开始写日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政治部首次在前进报发表被修改的雷锋日记摘抄。1963年初,雷锋牺牲5个月后,雷锋日记被再次整理发表,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见的雷锋日记。易中天先生曾经说过:也许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历史”,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日记,很可能美化自己,更何况还经过了那个疯狂大跃进的时代的“加工”“升华”?从雷锋日记里认识真雷锋,尚且不可能,那么,我为什么要“学雷锋”?于是又有人说,要赋予雷锋以新的时代意义。我个人认为,如果这样,其实还是塑造一个“伪雷锋”,从本身就难辨真伪的故事中再“升华”出一个意义,这真的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么?可是,雷锋是“雷锋”,我是“我”;我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与“雷锋”何关?雷锋是属于历史的,但有关这个历史人物,给大家留下的,未必都是幸福的回忆。著名新闻人闾丘露薇,最近就曾经谈到自己儿时学雷锋的尴尬:“我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是多么渴望表扬,多么渴望像雷锋叔叔那样,每天都可以做那样多的好人好事,只是自己的生活不能像雷锋叔叔的那样充满了机会,这让小小的我,就有一种挫败感,于是,我选择了谎言。”这个谎言是“那天从人民公园春游回来,一向非常严厉的姑妈问我,今天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告诉她,有,自己在公园捡到了一块金锁片,交给了老师。”(引自闾丘露薇那个想要被表扬的孩子)2012年3月坐在北京的出租车里,闾丘露薇听到童声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时,她联想到了儿时自己的这个一直令她不安的事。她议论道:“长大之后,我会看到一个多么荒谬的自己,只是,在我年少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怎样才算是一个好人,我只看到,为了能够获得表扬,成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自己是如何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欺骗的手段。“还好,还有奶奶还有其他的长辈,他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用言语还有他们的行为告诉我,诚实是做好人最基本的品质,还有那些书,那些在中学时候,漫无目标浏览的世界名著,特别是那个时候流行的伤痕文学,都在塑造着自己对于道德的认知,不知不觉的塑造着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童年印象中,雷锋是一个好人,当我长大之后,发现这个世界上道德高尚的人很多,成为一个好人,不是只有一种标准和一个模范人物,世界没有完人,自己也不可能成为别人。周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著名的,普通的,他们身上散发的那些人性的光芒,都督促着自己,成为一个对个人道德,有要求的人。”这样的感慨,你的父辈应该能认同,因为这样的记忆,对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并不陌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有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作文竞赛,命题是“三月春风吹入我心坎”这是一个多么需要“升华”的命题呀,我顺势编了个学雷锋的故事,获了个奖;这是那个时代孩子都做过的一类文章吧!说实话,我不希望你们再这样做,我宁可你的“春天故事”仅是爱上校园里那些梅花、玉兰花、李花、樱花,属于春天的和风,不必被“学雷锋活动”给异化,大自然已经是够美好的存在了!文物鉴赏家马未都先生认为,“强调雷锋精神实际上是在重新建立社会生活的信心”。他也感叹在中国“雷锋日益减少的日子出国时反倒见过不少雷锋。不管是欧美还是邻国日本,雷锋随处可见。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反倒处处有雷锋,可见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产物,而是人的一种本性。人是群居动物,相扶相助为的是更优质的生存。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环境不是很好,猜测怀疑让大家活得挺累。”这些话,我们在马未都博客第七百九十七篇雷锋中可以读到,马未都先生以一则笑话给这则博文作结:“有一则笑话:一个久居中国的外国人指着日历对新学中文的外国人说,要了解中国,先要了解雷锋,中国人最尊重雷锋,把他的名字写进了日历,每年到这一天全国都纪念他,中国老师走近一看,日历上写着霜降。笑话苦中带甜,意味深长。”这个笑话很冷吧?我真的不希望“雷锋”变成“霜降”,而将“重新建立社会生活的信心”的愿景,建立在一个经过粉饰、令人难以相信的“完人”身上,更是个冷笑话。所以,作为一个年长于你们的公民,我真的不希望“学雷锋”成为新一代公民的负担,你们应该有自己的公民精神,其实,在我看来,你们做得很好,在福州的公交车上,孩子们给老人让座的事,早已成了习惯,大家不会因此“感动”,是因为,这是年轻公民应该做的。可爱的女孩,在这个明媚的校园里,你可以读到的让自己感到亲切的善言有很多。如果,“雷锋”能引起你的亲切感,那么,你将他当做自己的朋友,让他在心里提醒你做更多好事;如果“雷锋”让你感觉遥远,就请不要为“学雷锋”而纠结。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