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用语如何倾注人文关怀.docx_第1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用语如何倾注人文关怀.docx_第2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用语如何倾注人文关怀.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用语如何倾注人文关怀 摘要:每当徜徉在校园里,我总会凝神品味写在花圃里的标牌上那几句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小草青青,渴望宁静!”“给我一片呵护,还你一片绿色!给我一点关爱,还你一个精彩!”这些话语不知多少次走进我的视野,融入我的心灵。话是那么温馨,那么令人感动,无疑在向我们诠释着什么是人文关怀。由此,我想到我?的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用语也应该实实在在地倾注人文关怀,让每一句话都如丝丝细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人文关怀 一、真诚的赞赏 “人的深层需要都有被别人赏识的愿望。”中小学生更是如此。卡耐基也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在语文课堂中有的教师吝惜赞扬之词,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也只是用“说得还不错”“是的”“对”等稍作肯定。须知,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所以,对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得到属于他(她)自己的那一份赞赏。如:当学生比我说得有道理时,我会说:“你比老师还行!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简单哪!”当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后,我会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就像百灵鸟一样。谢谢你用朗读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时,我会说:“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令老师惊喜!”每每听到这些真诚的赞美,学生们总是带着会心的笑靥,犹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是啊!这激动人心的赞赏,怎能不让学生深受感动和鼓舞,进而热情高涨,更加努力?正如盖兹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耐心的期待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的“暗含期待效应”,在教育教学领域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课堂上,在热闹的氛围中,你会发现,或许有一双眼睛始终带着几分羞涩,也或许有一张小嘴始终缄默不语。其实,这些孩子的内心也渴望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只是,他们还没得到你耐心的等待及饱含期待的话语。 有一件小事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本期开学之初,我们上火红的枫叶一课,课至尾声,我打算用朗读课文的方式来结束本课。我径直走到一位在这堂课上从没举过手的小女孩的身边,微笑着说:“你愿意读一读吗?”小女孩一听,脸立刻涨得通红,头摇得像拨浪鼓。我拉着她的手说:“老师相信你能行!来,试试看!”(饱含期待)小女孩终于站了起来,她的朗读确实令人失望。但我并没有放弃,仍然为她打气:”你能起来读已经很不错了,再读一读,你会读得更棒!“(更深沉的期待)就这样,小女孩在我不厌其烦地鼓励、纠正下,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再看看其他孩子,他们或许受了我的感染,竟听得那么专注,丝毫没有要下课的意思。当小女孩最终动情地读完课文时,我竟激动地亲了她的脸颊,并且对她说:”课文中的小女孩用枫叶做成贺卡当礼物送给老师。你今天也送了一份最好的礼物给老师。谢谢你!希望你今后能多送几份这样的礼物给老师,好吗?“(愈加长久地期待)小女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教师里立刻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此时,我感觉我和我的学生是如此地心有灵犀。我坚信,不仅是她,其余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也会获得一份自信,一份勇气。 三、委婉的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犯错误是偶然中的必然,更多的学生是在一次次犯错中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那教师如何牵引着学生“在一次犯错中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呢?我想:教师的批评是明智的,而委婉的批评则是机智的,它昭示着一个教师开阔的胸襟、无私的真爱、灵动的智慧。 作为学生,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肯定会有不足之处或犯错之时。面临此种情况,有的教师也许会简单粗暴地给学生当头棒喝:“错了,你怎么不会动脑筋?”“不知道就别开腔!”“没想好就别举手!”如此一来,答错的孩子满心愧疚,无地自容,正想举手的孩子立刻打消了念头,举着手的呢,犹犹豫豫打算抽回手去。这种“棒杀”的结果是课堂上的一片萧瑟景象。 例如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在课堂上是这样教学的:“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加上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有时,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贾老师会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了一次,对吗?”这一系列委婉的批评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在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的帮助下纠正自己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四、朋友般的尊重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对话,和学生摆在同一位置,以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这一理念,陶行知先生在早年就曾提出过:“小孩子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和孩子就应该平等对待。”既然是朋友间的平等对待,就意味着互相尊重。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首先必须真诚地尊重学生,因为尊重只能用尊重来换取。因此,在课堂上,我会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你喜欢学课文的哪个部分就先学哪个部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吧!”我会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吧!”“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法,读出你心中的感受。”我会欣然接受他们的意见:“谢谢你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你不说,我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呢!”我想:用不着再向孩子们说教什么是“尊重”了,他们在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就已经领悟到了“尊重”的深刻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曾谆谆告诫我们:“教育,首先是关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