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doc_第1页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doc_第2页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doc_第3页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 日期:2011年7月5日 出处:中国教育报 【编辑:yangguangtop】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并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 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需要通过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建构信息时代的能力结构。推动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研究人员等)实践探索的成果。当其成为一种稳定的教学结构形态时,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影响被隐退,凸显的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组合结构与形态。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是面对面学习、远程学习;也可以是集体教学、合作学习或个别化学习;还可以是这两个维度的组合。教学方式更多,如: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式、案例式、参与式、探究式、项目式等。教学环境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配备、内容呈现和软件工具,提供支持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的组合。例如:教学资源可以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交互的主动权有的在教师手中,有的可以交给学生;教学的信息化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脑、手机以及其它移动的小型设备。这些设备可以用秧田式、组群式、鱼骨式、隔离或半隔离式等形式部署在教室中。这三个方面的多种形式组合,形成的将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上讲,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开放的、无法穷举的。举例来说,差异化教学模式是在具备人手一机的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平台的管理功能,组班教学的条件下,实现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进度要求,以不同学习路径,达成不同学习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而协作探究教学模式则是在人手一机的网络环境下,学生根据老师指导,选定研究主题(可以是研究主题、项目、任务、问题等),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检索、文献分析,实验设计、观察和记录,交流讨论、表达和呈现探究成果,建构知识及知识体系,形成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本班、本校同学协作,甚至跨校、跨地区的协作探究。随着纲要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各项目标的贯彻落实,预期在未来510年将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将全面实现数字化资源教学常态化,个别先进地区和部分学校可实现全方位数字化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学习。促进非正式学习活动的繁荣与发展“非正式学习”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如今它已经被广泛的认同:75%80%的学习是发生在非正式的组织活动中的。具备“非正式学习”能力与国家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是一致的,这是达到终身学习目标的必由之路。在网络支持下,各种新技术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为人们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提供了实验平台和工具,在正规的教育体制外,引发了各种民间性自发自创的学习活动,刺激了新型网络社群的兴起。对教师来说,学校中被动的教研活动正演变成随时随地的自主行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加入到博客的队伍之中。很多教师也把博客、微博等引入课堂,辅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学习。对学习者而言,利用信息技术采用的学习形式就更多:自主学习者,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知识和相关专业网站,上传和下载学习资料;通过网络电台、优酷、网易公开课等音视频网站收听、观看多媒体课程;如果想开展讨论式学习可以利用QQ群和博客、专业论坛、SNS网络社区、微博等开展学习讨论,组织各种活动。这些由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和非正式学习活动创新正成为正规学校教育有力的补充,更是对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实验与创造。非正式学习团体的成立还使学习者形成新的社会人际圈,构建了新型社会角色与生活方式,成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极具生命力的存在。第四届数博会在京举行 中文在线布局全媒体电子书包 日期:2011年7月14日 【编辑:yangguangtop】 7月7日,由中文在线、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电子书包与数字教育出版”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胡和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中央电教馆副馆长丁新、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常生龙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在致欢迎辞时说道:“中国数字出版迎来了一个爆发期,我们认为,在未来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就是数字教育出版。而在数字教育出版当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电子书包”,我和很多业界同仁交流,大家都认为这是下一个百亿,甚至千亿量级的市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演讲中提到:“电子书包是一个大趋势。从国际上讲,不要说西方的发达国家,就是我们亚洲的这些“邻居”,比如韩国、新加坡,对电子书包的应用已经走在前面了,我们愿意跟中文在线和上海虹口区教育局一起努力,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有价值的做法,把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做的很有质量。”当前,数字出版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产业发展势头日趋迅猛,特别是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数字教育出版,已成为公认的下一个产业热点和突破口。此前,中文在线已与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上海市虹口区科委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参与打造虹口区电子书包服务平台的打造和资源整合。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副院长仇勇平为大家介绍了“电子书包”试点项目一年来的经验和感悟:“虹口区有1000多个学生已经在电子书包大平台下开始学习了,课程资源,包括上课的流程、组织方式都会有变化。例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会把备课的内容做成一个学习包,让大家共享。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预习,最后会在课堂上形成新的知识点。”随着图书市场需求的不断具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出版业已进入到全媒体出版时代。也因此,电子书包不仅是一个承载着电子教材、电子教学资料以及相关虚拟学具的,可被多种终端设备访问的电子化学习系统,更是一个集硬件、内容、平台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可以与学校的教学紧密对接。通过电子书包服务平台体系,还可以将各种内容资源投送到电纸书、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IPTV等平台,进而形成开放的体系,实现移动学习、教务管理、学习内容的管理,支持教师、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管理。当达到人手一本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无时不在的全媒体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了现实,由此,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改变。显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资源丰富化和新教学模式的改变,将是电子书包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中文在线提出了“不同人群,不同媒体,不同服务”的电子书包发展方向,即在不同终端开发不同业务,多终端服务适配。如在传统台式机中,教师可以进行备课、专业教学和学科管理;在移动终端,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学习和定制个性化自主学习计划,而在手机中,可以提供移动的学习资源,并且能够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管理、查询和教学情况监控,最大化满足不同人群对电子化教学的需求。在接下来的高层对话环节中,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处长王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杰夫、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科委副主任卞学敏就电子书包的应用模式,推进数字化教育和学习环境的建设的主题进行了讨论,远在上海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民生也通过视频参与了探讨。对于电子书包是否会冲击传统出版行业这一尖锐问题,王强讲到:“现在的出版结构里面,教科书、教辅材料的出版占了500亿左右,而中国出版的总产值已经突破1万亿了,500亿也就是5%左右的规模。我们推“电子书包”的源动力,实际上不是新闻出版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变革的需要。这个变革就是教育的变革,出版本身的变革,就是通过“电子书包”的实施来带动教育的变化,实施因材施教,让我们学生的教育真的成为健康教育、快乐教育、成长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在教育面前,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微不足道,所以在中国的教育需要变革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出版界是愿意为这个教育的变革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的。未来5年两个最主要的领域,一个是手机用户,因为我们现在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9亿多了。还有一个是教育,因为中国有3亿多的学生。“电子书包”的实施一定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书包”实施过程当中,出版业一定会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推动电子书包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张杰夫说:“最关键就是两个字就是创新,重新思考学校,彻底改造学习,改造我们自身。”,祝智庭认为:“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合作,因为电子书包非常复杂,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新,才能有标准。”比尔.盖茨曾说过,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改善教育。韩国也已在近期宣布,将投入20亿美元发展数字化教科书,预计2015年逐步取代纸质课本。数据显示,中国是全世界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超过3.2亿人,每年的作业本数量价值超过1000亿,电子书包的市场前景之大由此可见。中文在线自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历经十几年在教育资源领域深耕细作,积累了广泛的用户渠道,形成了一整套应用指导服务体系,业已成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