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及插管后的护理.doc_第1页
舌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及插管后的护理.doc_第2页
舌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及插管后的护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对舌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的探讨、研究,总结出舌后坠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依据。方法:通过对16例昏迷伴舌后坠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应用有效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及好评。结论:通过对患者的不同施护,总结出简单、有效、准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舌后坠;侧位拉舌插管法;护理 昏迷或延髓麻痹的患者一般由胃管内灌注食物、药物和水分,需长期留置胃管并每周更换,但此类患者经常伴有舌根后坠,坠向后方的舌根堵塞了口咽部通道,给插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按常规的昏迷患者插胃管法常常难以奏效。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我们探索应用侧位拉舌插胃管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273岁。均为昏迷伴舌后坠患者,其中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2 方法 插管前准备同常规法,另备拉舌钳、开口器、手电筒,选用透明硅塑胃管。让患者仰卧,术者左手持胃管后端,右手持胃管前端,从一侧鼻孔插入约1214cm(口咽部)感到有阻力时,助手用拉舌钳将患者舌头拉出。术者即可顺利将胃管插入4555cm,证实在胃内后固定胃管,根据需要注入食物、药物等。若患者牙关紧闭,可先用开口器助其开口,再用拉舌钳将舌头拉出。本法应用16例均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多数是在使用昏迷患者常规插管法5次以上均失败的情况下改用侧位拉舌法而一次获得成功。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3 讨论 昏迷、延髓麻痹时由于支配舌、咽部的神经受到麻痹,常发生舌根后坠现象。当患者仰卧时,由于重力作用,舌根后坠更加严重,后坠的舌根堵住了口咽部通道,常使胃管很难插入,有时反复插管多达10次以上均不成功。昏迷患者常规的“先仰头后托头”插管法虽可增加咽喉部通道弧度,对无舌后坠的昏迷患者有效,但对舌后坠患者却不能奏效,因为弧度增加并不能解除口咽部受堵。相反,患者头后仰时舌后坠更加明显,胃管更难插入。当患者侧卧位时,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减小,舌后坠减轻,同时由于拉舌钳的作用,舌根完全拉出,口咽部通道不仅不再受堵,而且比正常情况下还要增大,所以胃管插入非常顺利,成功率达100。 侧位拉舌插管法大大增加了舌后坠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既节省了材料,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患者也能及时从胃管内摄取所需的营养、药物和水分,同时也避免了常规法反复插管所导致的呛咳、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对脑出血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颈项强直、气管切开等头颅活动受限的患者,将患者头部先后仰再托起以增加咽喉部通道弧度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会造成病情加重或气管套管脱出,而侧位拉舌法却能避免以上情况发生。透明硅塑胃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较柔软,减少了对患者的刺激,末端连接一小塞子,灌注后只需将小塞子塞住末端开口,不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纱布,节约了卫生资源。胃管前端侧孔较大,便于灌注食物和抽吸胃内容物。因胃管是透明的,便于观察灌注食物后胃管是否冲净,避免食物积存管腔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临床使用此胃管有一定优点。 操作时动作应轻稳、快捷,当舌头拉出时应迅速将胃管插入,以缩短拉舌时间,同时,舌头不可被夹得太紧,以恰好能拉出为宜,拉舌过久过紧易导致舌尖破损出血。胃管插完后应仔细检查舌尖上下两面有无破损,若有破损应予创面处理并加强口腔护理。本法应用16例,无一例出现破损失血的现象。 4 插管后胃管的护理 4.1 固定胃管: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患者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4.2 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每4小时1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1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黏膜损伤出血。 4.3 观察并记录 4.3.1 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4.3.2 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4.4 胃管护理: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更換胶带時,须将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 鼻胃管外露部位须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每日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鼓励患者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或昏迷的患者给予口腔护理。 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者,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4.5 鼻饲的护理: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胀、胃潴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黏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4.6 术后冲洗胃管:食道术后冲洗胃管:用10ml注射器抽35ml生理盐水缓慢冲洗。若遇有阻力,先回抽,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畅。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冲洗胃管:用5ml注射器抽12ml生理盐水,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再缓力冲洗胃管。冲洗后应将冲入生理盐水抽出。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结肠、直肠术后冲洗胃管:用5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盐水缓力冲洗。若冲洗不畅,可适当调整胃管位置。幽门梗阻患者术后胃管冲洗:需洗胃患者应遵医嘱定时给予3%盐水200ml/次打入胃管,夹闭胃管半小时后用负压吸引将胃内容物吸出。冲洗时若遇阻力,可稍用力冲,切记不可暴力冲洗。若胃管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胃管。 4.7 鼻饲误吸问题:颅脑外伤、意识不清、脑血管意外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均有鼻饲误吸的危险,咳嗽、呕吐有可能会使胃管变更位置,增加误吸可能性,鼻饲过快引起大量胃残留和肠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发生误吸。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为10%77%。护士应掌握预防对策,首先每次鼻饲前均需验证胃管位置正确,吸尽气管内痰液防吸痰呛咳、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返流。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