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现代生活.docx_第1页
中庸与现代生活.docx_第2页
中庸与现代生活.docx_第3页
中庸与现代生活.docx_第4页
中庸与现代生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中庸与现代生活 从庄子一则谈起屋之将倾,根基先坏;人伦将失,道德先颓。道德衰败,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常言:世风日下。日下之世风,在现代社会都有哪些表现呢?轻则迷茫,稍重则颓废,重则堕落,益重则人性泯灭,鲜有神清气朗、抱德如磐者矣!病症虽深浅不一,病因则无外乎三:为恶无所顾忌,为善缺乏依据,修身没有动力。再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亦可得三:一则现代文明无敬重之心,二则现代人生失生命导向,三则现代教育离人性根本。由此可见,现代社会所赖以构筑的人文根基必存在一些哲学上的漏洞。是故,余返而求诸古圣先贤之书籍。五柳先生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此亦吾之谓也。读书十余载,会意之处不少,精辟之见浑无,每自喟曰:浅尝辄止,不学无术!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问虽不够,襟怀并未因之稍减。见有痼疾,则思除之,思有所得,则欲遍告天下悉知!纵杯水车薪,裨益社会甚微,然亦拳拳之心也。若能为道德大厦之重构添一石一砾,其乐也融融哉!乃选庄子一则剖析之,与诸君共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上篇】一天地大美有三:一曰形之美,二曰道之美,三曰德之美。形之美,曰充盈,曰精致;道之美,曰通达,曰刚健;德之美,曰包容,曰不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故圣人述而不作。非不作也,述而不失其美也,观其述而知其美也。 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际无垠。前者非前,后者非后,上者非上,下者非下,不曾悬浮,无须落定,一切存在皆没有缘由,一切角落皆没有虚空,一切发生皆无所逃逸。天地者,存在之谓也,故曰天地充盈。宇宙中有令人惊叹的星系之美,星系中有令人惊叹的星球之美,星球中有令人惊叹的寂静之美、生命之美,寂静中有沉睡亿万年的震撼之美,生命中有千姿百态的造化之美。天空有天空之美,大地有大地之美,森林有森林之美,海洋有海洋之美。昆虫有昆虫之灵性,鱼儿有鱼儿之绚丽,虎豹有虎豹之生机,人类有人类之魅力。五官四肢各有所用而统归于我,喜怒哀乐悉无所依而日夜不离,剖析之则无非粒子,组合之则化腐朽而为神奇。无生老病死则无生生不息,无七情六欲则无生命百味。这世界的构造实在是太精致了,甚而连遗憾都是一种完美!万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遂成无懈可击之大系统,遂有和谐共存之大规律。形而上者谓之道。道者,天地固有之规律也,无须借力而运行不已。无论自然,无论社会,无论历史,无论人事,皆不可脱离规律,皆不可能脱离规律,皆不曾脱离规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有违规律之事,终究还会在规律之牵引下回复到应有的途径;所有试图阻挡历史车轮、逆转前进趋势之举动,均似螳臂当车。是故圣人顺其道而疏之,不逆天而行之。小规律之外,另有大规律;大规律之外,另有更大之规律。犯小者,大者纠之;犯大者,愈大者裁之。存在永远不会因破坏而消失,大道永远不会因违背而受损,此所谓大道之通达也。道不言,然不可逆之,此所谓大道之刚健也。杜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纵使兵荒马乱、战祸绵延,春来时,依旧枝头红闹、天涯绿染。此天地之德也。天地大德,不因人事而稍废。治乱兴衰,张弛促缓,于天地悉如浮云;骏马星驰,苍鹰竞逐,在苍穹只是笑谈。古往今来之一切发生,天地无不包容之,甚而指天骂地者,天地亦未尝不予其阳光,不予其空气,不予其水分,不予其食物也。天地至爱,乃如佛心!天地者,万物之平台,时空者,万物之器皿,存在者,器物成一体也。天地功成而不伐,阳春布泽而不言,万物有容身之所而不知,生命蒙雨露之恩而不谢。虽不知,天地不愠也,虽不谢,雨露犹施焉,天地之德大矣哉!形美,道美,德美,天地至美而不自矜其美。浑浑然,噩噩然!似无德者也。泱泱然,泛泛然,似无功者也。纵有圣人,见此浩瀚,亦只有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故曰,天地自身即为述而不作之典范,圣人恐挂一漏万,故宁可不作而述焉。以述代作,可使立论不失其真。后人观其述,而知其所言,而知其所欲言,然后可领悟天地之大美。是所谓意在言外,圣人虽语而不语,虽不语而语。以述代作,可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所谓:“神无方而易无体”。所以,圣人之书,虽以书为载体,实则无体;虽以言为工具,实则无言。圣人之书,可参造化之功,故曰:非书也,道也。圣人知至美难言而非不可言也,故不因大美不言而不言,遂有儒道释之并兴。圣人知造化无痕而非不可参与也,故顺其道而助其功,遂可与日月齐列而同辉。圣人无碍于言与不言,故其言无滞涩、行无拘束,施施然散步于天地之间。圣人无碍于出世与入世,不骄矜,不做作,故可与世推移,应运而生。二圣人则天而修身,故圣人之美亦有三:形之美,道之美,德之美。故圣人之为人也,思想圆融、言行一致而人格光辉。圣人身处万物之中而察万物之理,故身心可与天地 同。浩然之气充盈四体,自信达观,洒脱随意,不求美而美,不求仁而仁,不求达而达,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圣人见小而知大,格物而知理,牵一发而动全身,故所言纵为芥末,其道也一以贯之。圣人之道圆融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圣人述天地之道,故不居天地之功。赤橙黄绿青靛紫融为一体而成无色之光,形、道、德美融为一体而成混沌天地,思想圆融、言行一致而成人格之光辉。三 我辈修身之进阶亦有三:格物,致知,正心。即,观其形,知其道而寓于德。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见,格物乃是修身立德最根本的出发点。格物者,善于观察而领悟之谓也。譬如,夜观朗朗疏河,而知宇宙之大之美之深,知宇宙之大之美之深,而生敬重之心。敬重之心从哪里来?知天地万物大自然必有可敬重者。这就是格物而致知。获得这样一种认知,生活中自然谦虚大度、坦荡从容,能够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世界。这就是致知而诚意。以这样的生活态度处世、做人,则其心自正;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可谓大丈夫矣!大丈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事而不能?当然,并非人人皆欲治国平天下、人人皆可治国平天下、人人皆须治国平天下,所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统称为寓道于德、寓德于行。意即,能于平凡生活中光明磊落做人,已然是修身有成矣。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为格物。我辈对生活之观察,对生命之领悟,对世界之认知,亦为格物。所以,善于观察,即是开启了智慧之门。鄙人不才,愿以格物所得之一二,与读者共享共勉。四天地有大美,知真善美乃天道取向,人类亦然;天地有大美,知天地有自美之心,人类亦然。故知,人,生而向善,生而知耻。浩瀚宇宙无处不体现出惊人的和谐之美、运动之美、旋律之美、生机盎然之美。天地有大美,本身即是对美的肯定,所以说,真善美乃是天道取向。人为天地之子、宇宙一分子,对真善美、对正义的追求,同样出于人的天性,无须任何理由。也即就人类而言,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也将良知称为“天良”。反观于大自然,一切有灵之物,悉具良知、悉具基本之爱心,甚至植物界都以争奇斗艳、显示自己美丽的一面为生长之本性,可见良知、向善、爱美原属于“大道”的本质。这种本质遍布于造化的每一物种、每一角落,遂成人类社会发展中不辨自明的方向和真理。因此,“真善美”不仅是人类之天性,亦复是天之本德、道之本性。所以,凡人纵使没有信仰之约束,没有法律之约束,也会自发遵守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服从于内心善与正义的召唤,特别是千钧一发、无暇细想的紧急情况下,一般人都会凭最基本的良知行事,这种良知就是自然而然的,是天性的。正因为人人悉具天性之“善”,所以,全社会整体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邪恶的厌恶,对罪恶的声讨,并不因越来越多的人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而减弱。这,是我们挽救道德颓势的天然基础。非常令人宽慰,这一基础永不消失!天地以美为自然取向,知天地以美为美,以美为荣,有自美之心。同样,人类亦生而有自尊自重之心,也即人类生而珍视自身的高贵,同样以美为美,以美为荣。知荣而后知耻,所以人生而有修身立德的愿望,有精进境界的愿望,有完善自身的愿望,有得到他人、社会褒扬、赞誉的愿望。这种愿望,同样是天性使然,因而也是自我修养和接受教育的固有基础。非常令人欣慰,这一基础也永不消失!五十二 大道无名。必以名之,则中庸乎?中庸者,圆融而不失刚健之谓也。中庸,内有规律,外有边界,整体有方向。中庸,首先强调的是和谐流畅,但和谐流畅并非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在依规律运行的过程中推动着新旧事物的更替,从而获得了自身的前进。在人,则是在不懈的自我修养中升华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在国,则是在反复的推陈出新中迈向新的文明。也即,中庸是以和谐流畅的状态推动事物走向更好更美更进步的方向。中庸既是一种静态之美,又是一种动态之美,所以,中庸契合于天地之道。由于一向的误解,我们往往一提到中庸,首先会想到迂腐,想到没有个性。事实上,中庸是一条宽广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唱歌,可以自由自在地跳舞。因此,中庸,并非一定要循规蹈矩,更不象一段僵死的木头,而是一种非常活泼、非常自在的身心状态。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种绝大的自由,不逾矩,是一种约束,为什么自由与约束会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呢?而且纯属自然而然的行为,毫不勉强。这就是中庸。也即内有和谐流畅之精神,因此举止随意洒脱,却并不突破人伦边界,自然散发出一种文质彬彬、博大祥和的美好气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酷、很潇洒、很有性格的翩翩风采吗?易,是对规律的最佳抽象和总结,宇宙万物皆依照自身规律周而复始,决不会走向偏激与尽头;同时,周而复始又不是原地打转儿,而是在循环中不断发展。这是中国先人对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春秋嬗递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抽象,也是给人类提供的最高的立身准则与治国之道。只有内部运行有规律,才能保证事物发展不突破边界,只有不突破边界,才能始终保证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这就是中庸的核心思想。所以,中庸是一种内有规律,外有边界,整体有方向的美好状态。十三 事物皆以中庸为最佳存在方式。已有最佳存在方式者,必中庸也;未有最佳存在方式者,吾可缘此而求之。天地大道者,生生不息而滚滚向前。天地至美,大道无名,强以名之,则中庸也。中庸者,万事万物最佳之存在方式也。诸如自然界和谐之美与勃勃生机、黄金分割之取中而偏上、为人处世之内方而外圆、外交辞令之“求同存异,增进共识”等悉为此例,不胜枚举。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一切文明的结晶,本身即体现或者吻合于中庸之道,但这种体现或吻合往往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如果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宇宙间这样一种基本的道理,通过自觉的努力,使已然符合中庸之道的事物更加清晰明了,使未曾符合中庸之道的事物走上正轨,并为始终找不到正确发展方向的事物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使我们的事业事半而功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十六以中庸之道考察人文环境,可知好的人文环境应是包容与倡导的结合。对个性的压制,对自由的束缚,对言论的禁锢,曾是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人文环境。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冲破了宗教的捆绑,摧毁了封建的压迫,建立了以个性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为标志的新文明。这种新文明的外在表现是自由,本质则在于包容。任何言论、任何思想、任何价值观、任何形态的艺术形式等,它都如一个慈祥的老者般微笑着看它自生自灭。作为文明本身,并不去树立一种主观的标准来判断孰是孰非,或对其横加干涉。善恶美丑任由身处大染缸中的公民自行选择、追求。如此,既是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又是对人性的充分信任。这种人文精神充分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压迫与封建束缚,获得完全自由的渴望。也正因为他们经历了这种摆脱的艰辛,所以才异常珍惜这种无垠的自由,甚至不惜以良莠不齐为代价。这是一种非常宽忍与博大的精神。然而,也正因为它脱胎于封建社会,所以有点矫枉过正。也就是说,一味地冲破束缚,一味地追求人性的充分自由,反而泯灭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界,淡化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更真、更善、更美的方向性。而事实上,这一方向性是存在的,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类长期以来的理想和愿望的。所以,更好的人文环境应当是包容与倡导的结合,基于宽容之上的积极倡导和创新。个性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应当保证,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理念应当贯彻,但被人类所公认的假丑恶行为则应坚决取缔。同时,还应积极倡导人们去追求高尚的情操。将人类有史以来所积累的、被历史证明是优秀精神遗产的思想、学说、价值观、艺术形式统统吸纳于社会,让人们自由感悟、选择、追求适合于自身的境界,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充实,感受到一种博大、幸福的人文环境,并让人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地创造新的文明。但是,这种人为的方向性是需要非常慎重的。是非就是是非,是纯人性的是非,任何将狭隘意图强加于是非标准之上的行为都会破坏基本的宽容与自由。同时,是非标准也不宜太细,不宜法律化,应是从人性引申出来的一些大原则,属倡导范畴。我在云南观看民族歌舞时,曾经感慨:不来云南,我就不能真正明白孔夫子为什么要用礼乐来治理天下。人不管有多疲惫,劳动不管有多辛苦,生活不管有多困顿,只要踏着节奏唱起歌,跳起舞,所有的烦恼就飞到了九霄云外,胸中积压的郁气也就完全得到了释放。同时,手牵手的集体舞蹈,还可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可惜,儒家六经偏偏丢失了乐经,使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系没有得到全面的人文滋养,也使我们的文化传统少了一些奔放、浪漫与激情。这样一种缺憾是无可否认的,因此当我看到街舞、交谊舞在中国大地的普及与流行时,心中所充溢的是一种欣慰与感动。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所体现的就是伟大的包容与吸纳。同理,我们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于酒吧文化、网络文化在现代青年生活中的盛行,对于滑雪、登山、赛车等西方体育健身方法的引入,对于圣诞、情人节为国人所接受和认同,对于新年音乐会成为一种新的民俗,都应抱有喜悦的心情,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是必然有自身的缺陷的,都是需要有不断的滋养和补充的。只有在这样的吸收、容纳和创新中,才能获得自身的进步。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社会的其他领域。十七以中庸之道考察修身处世,可知修身之道在于巩固与突破的结合,处世之道在于出世与入世的完美交融。人常说:一篙松劲,激退千里。这大概说的就是修身之路吧!修身之道虽因人而异,但成功之途只有一条,那就是横向夯实基础,纵向突破创新。菜根谭说:“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不注重点滴积累,就不会有大事当前的从容镇定,不注重日常一言一行的修为,就不存在境界升华的基础。同时,只关心守成,而不注重摄取知识、开拓胸襟,所能达到的道德高度也终究有限,所以说,修身就是巩固与突破的交替应用、完美结合。知修身者,必知处世。修身是内心修为,处世是外在表现。因此,处世也相应需要具备两种态度,一是平常心,一是进取心。惟有前者,才能于尘世间自在驰骋,不受羁绊;惟有后者,才能在疲惫中永葆青春与生命的活力。惟有前者,才能看淡人世间的荣辱得失,惟有后者,才不致堕入空虚、寂寞之野而不能自救。以平常之心进取,换言之,即是出世与入世的完美交融。走在大街上,坐在公交里,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为了生活而奔波,听到周围人叽叽喳喳地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争吵,浑不计自己来自何处,更不理他人为何会与我同在,就会深深地为这种不知身在何乡的迷执而感喟。茫茫人海中的痛楚,仔细想来,有几多不是对自我的迷执在作祟呢?以入世之心入世,就难以自现实的泥潭中超脱;以出世之心入世,就能够在纷扰中保留一份洒脱;超越了出世与入世的纠缠,就会以一种浑然天成的自在进入滚滚红尘。所以说,处世之道在于出世与入世的完美交融。刻意而为者,皆失其真。十八人之为人,正气不可无,爱心不可无,童趣不可无,雅兴不可无,豁达不可无,从容不可无,热情不可无,坚定不可无。中庸之道,儒家思想,在现代青年的心中,都实在太遥远、太落伍了。要求大家静下心来读几本修身养性的书都极其困难,更何况以这样中规中矩的思维来指导人生了。那么,有没有以远古精神为原材料制作的快餐,可以直接拿来食用呢?我想,我们不妨抽出一些简单的做人原则,却不必去深究为什么要如此。因此,在本文的最后,我提倡:人之为人,正气不可无,爱心不可无,童趣不可无,雅兴不可无,豁达不可无,从容不可无,热情不可无,坚定不可无。正气,是人立身之本。它可以为人带来自信、骄傲、快乐和勇气,可以为人带来尊敬、赞美、信任与重用。反之,没有正气的人,就很难有骨气,就很难有博大宽广的格局,就很难在大是大非面前挺直腰杆,从而也就自然而然会丧失凝聚力、向心力,丧失他人对你的尊重,丧失许多本应当属于你的机遇。朋友满天下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你浑身散发着正义的魅力。除正气之外,首先不可或缺的就是爱心。爱心,可以除去心中的暴戾,使一个人变得宽容。爱心,可以消除人的自私,使一个人懂得尊重。爱心,不仅可以使他人得到温暖,还可以使自己的心灵获得博大与安宁。什么是爱心?当你欺凌弱者时,忽然意识到面前的人就如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这就是爱心。什么是尊重?当你咬了一口苹果就想扔掷路边时,忽然想到这小小的苹果是历经春花秋实来到我的口边的,这就是尊重。爱心与尊重互生,一缺则俱缺。罗大佑的童年之所以传唱不衰,在于它带人返回了童年时的记忆。卡通、游戏之所以对我有莫大的吸引力,在于它们让我体味到了久违的童趣。成年人的世界是有围墙的,所以我们的眼光看不到森林,看不到小溪,看不到蜜蜂,看不到抽芽的小草,所以我们的心灵必须学会飞翔。飞翔,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一份童趣。能够无拘无束地在午后散步,能够在骄阳下发现冰糕的乐趣,能够一声不响地坐在家门前、山坡上几个小时,望着夕阳慢慢落下,再看月亮缓缓升起。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是一种闲适;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一种高远;王子猷深夜访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是一种洒脱。总而言之,无非雅兴。人生在世,不可缺失这一份雅兴。渔舟唱晚、踏雪寻梅,是一种雅兴;雪夜闭门读佛书,是一种雅兴;听交响,看京剧,观画展,同样是一种雅兴。你我市井中人,不一定要雅到那等极致,秋日时,登高望远;夜深时,小店独酌,又何尝不是一种雅兴呢?有正气、有爱心、有童趣、有雅兴之人,必是一豁达之人。豁达者,不营营是也。不属于自己的,可以放下,属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